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703章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703章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b最新网址暂停了王琦的职务后,周常宁只能自己兼起州令之责,负责起河工和州城百姓就业统计之事。

接手工作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调研,而是指派州里的行政工作人员,先进行一个摸底,将数据统计出来。

没几天,他要的基本情况就拿到了手中。朝廷已经派了不少大学生进入通州各衙,做这事其实没啥困难的,他们此前已经展开了一些工作,就是王琦没有重视,没将最重要的汇总做完而已。

看完统计汇报,周常宁就让人叫来了王琦和户务局的局长。

“王州令你看一看这就是你说的河工和州中无产百姓活不下去了全州河工,有四五千多人,做运输的河船,八百多艘,长久闲置的人员也就一千多人而已,闲船不足百艘。州城中,没有长期雇主,以临业为生的男丁六千多人,你觉得减税能减到他们头上吗”

“哼这些统计之数未必计全,定有大量疏漏。以此为据,就说州中百姓无生计之忧,不显武断吗就说统计的基本准确,难道这数千无生计之民,就可以弃之不管他们可都是养家劳力,这背后又有多少户人没有生计。”王琦死鸭子嘴硬,还不认错,死扭着嘴犟。说实话看到具体的统计数据,他已经有动摇了,这并不符合他之前的判断。

“你还不知错本官何时说过不顾这些无业百姓的死活今日回去,将这份统计文书仔细看过,明日随本官去州城码头,本官让你见识见识为官之道。”

拿到统计报表、仔细看过后,周常宁心里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所以他才能信心满满的呵斥王琦。

统计会说话,也会给人灵感。通州四五千船工,但长期闲着船工也就一千人。剩下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收入。他们的收入何来无非是靠江吃江,跑运输而已。南通近临松江府,又与苏州、南京等繁华大城在一个航线上,平时遇到的水运散活不少,脑子活点、勤快点找上活不难。现在是澹季,才有找不上活的,若是旺季,情况会更好。

既然靠江,哪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的思路就应该放到江上,思路稍微活一点解决个万把人的就业不是难事。

第二天,周常宁带着王琦还有其他相关官员,在州城码头吹着冷风,与河工船首们聊了一天闲话。当晚回来,就将行政委员会的人召集起来连夜开会。

“王州令、汇报你也看了,今日也陪着本官做了调研。现在有无解决民生之良策”会一开,周常宁便向王琦这个死鸭子提起了问。

“本官没啥良策,就是之前的意见。知州是大学生,定有良策,本官洗耳恭听。”

“好一个洗耳恭听看来、之前的工作,对你来说是白做了。既然、你不思进取,本官就直接说办法了。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坐井观天,说一些大而化之的成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明日起、由户务牵头,与河工和船首相谈,组织一个专门用于运人的船务公司。效彷北直那边往来于城间和乡间的客运班车,在松江、南京、苏州、和通州之间跑客运专线,同时也兼顾跑通州乡下的客运。船务公司要设计好航线,站点,以及确定各线和站点的发船时间,同时对船只进行一定的改造,以专门用来运人。

船务公司的组成由船首加盟合股,官府担保贷一些启动资金。加盟船运公司的船首自负盈亏,缴三成的管理费给船务公司即可,其中两成是船运公司的管理费用,另外一成是税收。船运公司要给船首们客站维护,售票、管理组织的服务。加盟船首雇佣的船工每月底薪必须在一两银元以上,具体开支多少由其自定。这就是本官解决河工生计的方案之一”

简简单单,周常宁就想出了解决船工就业的办法。现在、南京苏州等城与松江府的人员往来流动那么大,但长江上并没有专门做客运的船。运人的船要吗是官府专门组织的,要吗是货船兼带。只要组织规范化和专业化,市场肯定是没问题的。南通有这么好的便利条件,怎能错过这事

“另外、咱们通州要以州城码头为基础,兴建一个港务区。主要用以客货运输船只停靠、以及以棉纺为主的产业作坊集中发展。建港务区的钱,由州衙贷款,然后通过厂区和商铺租赁进行偿还。咱通州地处江北,有大量的产棉区,同时也是通往松江府的门户,搞船运服务和棉纺集散中心得天独厚,怎么能捧着金饭碗去要饭棉纺集散可能尚需时间,单船运服务这一项搞好,解决几千无业之民的衣食又有何难

为了吸引棉纺产业来我州兴业,州衙推出优商措施,凡是织机或纱车过二十具,雇佣织工过五十人的作坊在我州落户,州里厂房土地,三年免租”

一股脑,周常宁将自己关于南通产业发展的设想说了出来。弄船运公司,只是小意思,大招是建港务区和棉纺集散中心。就目前的条件,可能搞纺织业还差点气候,但棉花集散绝对没问题。

松江的棉纺产业已经成了大气候,利用地缘优势,先吃碗过水面,然后逐步吸引一些松江府的棉纺产业到南通落户,让南通成为棉纺中心之一。做出这样的规划有什么难的,不是水到渠成、是个官员就能想到的吗

你看看王琦这种猪脑子,他就想不到。人蠢脑筋死也就算了,还嘴犟着不成没上过大学,就是不成啊,这就是学历的差距。周常宁心里,现在是充满了自己是正经大学生的优越感。

怎么说哪,论正经学识,王琦不见得比周常宁弱,他也是正经的读书人。现在大学的课程,并没有比传统教育高精尖多少。目前大学课程的设计,比较注重视野的开拓,反倒很少有专业追求高深。周常宁的优势,就在于视野比王琦宽的多,并且还有丰富的工作和经济发展经验和见识,同时作风要比王琦这种传统官员务实。所以他想出的办法和方案,就要比王琦的更据操作性和执行性,也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b最新网址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