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745章 人啊、要想发展,还是要被别人逼一把!

一份工作干的时间长了,就有依赖心。董方力就是这样,按说以现下南通城就业情况来说,随便找个一月二三两银元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南通自建的港务区,投入运行数年了。这几年的发展还算可以,已有好些棉纺产业在此落户。这些棉纺产业落户南通城,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交通方便还靠近市场。从南通出发,到松江很是方便,江北产的棉花在这里集散,织成纱或者是布,然后就销往松江进行再加工。

到南通城做棉纺产业的厂子,大多是从松江城转移过来的。松江的发展早,现在已经开始将一些低效的产能向外移了。从棉纺产业的特性来说,确实是越靠近原料产地,做纺织成本越划算。运布匹总比运棉花容易一些。

南通棉纺之所以这么快的兴起,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它的运输环境比较好。靠着长江,水运自然便捷,而由于南通府为了解决河工就业问题,发起的客运公司带动,附近的县区和乡镇到州城便利程度更是其它地方没法比的。客运发达,捎带着货运也不差,无论是人员聚集还是原料聚集都便捷。

纺织产业不仅需要原料,还需要劳动力,周边乡镇的人往来方便,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强。

说起来南通这边搞客运,还真是一招难得的妙棋。经过几年的发展,南通客运帮,不但成了南京到松江这条黄金航道的主要客运势力,其影响力还沿着长江继续深入,甚至连松江到武昌,都有出自南通的客船定时往来。凡是走长江航线的商客,基本上首选都是坐南通客运帮的客船。

目前、南通最大的客运公司,就是董方力所在的公司,拥有的大小蒸汽客船就有四十多艘,每日运送的客商近万人,盈利非常好。当年花巨资认购了股份的商人,大赚特赚。关键是这玩意玩的还是现金流,每天都在赚钱。投资的商人感觉简直就是弄了个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南通州衙的官员们,前几年还觉得将客运公司的股份卖出去是空手套白狼,现在他们倒有些后悔,卖价太低了,白白便宜了那几个商人。

作为卖出股份的操盘者南通知州周常宁倒没有那么眼窝子浅,对卖出客运公司股份的操作没啥遗憾的。如今南通城的发展成绩,已足够喜人,全州的财税收入,排在了整个江南省第四,直追苏锡常和南京。有这成绩,还有什么好遗憾的。

照这个发展趋势下去,未来的南通州,大有与苏州、南京这样的江南老城比肩的态势。

“州令、吾已经接到了吏部的文书,在两月内完成交割,赴武昌城任职。同时、省上总督衙门也来了文函,说半年内,你这边的职务也要有所调整,正在考虑将你调到省内其它府任职。顾此交代咱们两人,在这段时间要将工作的首尾做好,帮助接任者早日理顺工作。”周常宁接到了吏部正式文书,荣升为武昌知府,算是对他在南通知州任上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

调他走的同时,王琦也要调任,应该是也会升一级,也就是说他这一届南通的行政班子完成了使命,接下来的工作,就要由新一届来完全接手了。今日叫王琦过来,就是为了向他通通气,顺便两人议一议在这段过渡时期,还能为南通州干点什么。

“知州,为何短时间内咱们两人,都要离任这不便于全州工作的延续啊。”王琦觉得自己在南通州的工作刚干的顺手,心中还真不想现在就离开。

“赏有功、任贤人,这是朝廷用人的规章。你我在任上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上边自然是要擢升了。总督大人在信中,着重指出你作为旧官,思想转变的好,当委以重任也,从这里离任后,你应该是一府主官跑不了的。这等好事,还有什么不舍”周常宁在回复王琦的时候,刻意将一些隐情没有明说。

擢升周常宁到武昌这种重城做知府是固定打法,但将王琦从南通调走却另有原因。正常来说,其实王琦接手周常宁的位子才合适。可问题在于,这家伙在光复之前就是南通州的主官。让他再留任南通,朝廷有些担忧其利用职位,搞出些幺蛾子。核心还是对这种旧官僚不是太信任,调到新地方使用,更稳妥一些。

这样的隐情,明面上肯定是不能说的。也就是总督和周常宁私下沟通的时候,简单说几句罢了。

“知州、吾真能在这次调整中升任一府主官”王琦可没注意到周常宁的话中有什么遮掩,他被自己有可能升任一府主官的消息给吸引住了。这事对他来说,完全是意外之喜。以他的身份来说,能继续保持现有的位子,就已经不错了,此前他还担心自己会像很多旧官一样,被调离实职,挂个闲职混吃等死哪。

“具体还没确定,不过不离十了。总督大人对你很是欣赏。”

“吾有今日之转变,全赖知州点拨也。要不是知州点拨和教诲,吾可能会当一辈子昏官。回想此前吾做官时的所为和所想,真是荒缪无比。”

“话不能这么说,你能有大转变,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关键还是你为官的本心并没有问题。你的问题在于思想和见识的局限性。这个弊端,通过新的认识和做法熏陶,改起来并不难。就说在南通港务区得兴建上,你的进步就很快。经你之手兴建的港务区,现在就是咱们整个江南地方衙门自建的港务工业区的典范。省内的很多官员都想不到,咱们能几乎完全靠自己的家底,发展出这样一个规模的港务区。有了这份经验,往后你去其它地方,发展经济想法上会大有进步。”

“咱们港务区能有今日之象,主要还是知州的正确决策。吾只是出了一点苦力而已。说实话、就是现在回想知州的规划和决策,吾都佩服不已,就这份前瞻性和与咱们州实际优势的匹配性,吾是永元也比不上的。”

周常宁听了这话,笑而不语。当初他做这个规划,还真有王琦一份功劳,要是没他咄咄相逼,自己也不会有这样的灵感。人啊、要想发展,还是要被别人逼一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