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绝境求生崇祯帝 > 第749章 品牌意识

绝境求生崇祯帝 第749章 品牌意识

作者:小波不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10:09:0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黄宗羲要办报,核心还是文人情节在作祟。彻底沦为商人,他是心有不甘的。从根源上来说,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人。哪怕他因为经商而富甲一方。

相比于黄宗羲的不纯粹,在松江府做成衣产业的吴本六,就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在他心里,将产业做大、赚更多的钱,就是最重要的事。除此之外,干其它任何事,都是为此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

背着手,踱步在自家生产车间中,听着脚踏缝纫机噪杂而不失节奏的声音,吴本六觉得是异常的顺耳。要是有可能,他都想无时无刻听到这种声音。

现下、他的成衣厂有一千多名员工,缝纫机有七八百台。每日产的成衣数千套。缝纫机转动的声响,那就是钱哗啦啦往来流的声音,哪个听了不迷醉

一个厂子、一天产数千套成衣,放到以前那个能想到不说别的、就说这么大的产量,卖给谁去都是问题。而现在不但产能上去了,市场需求也没得问题。

天下百姓,直接买成衣的越来越多。前些年、刚起步的时候,成衣的订单,主要是针对官方机构。后来、一些工商产业的订单也上来了。而现在、吴本六厂子里的产品,大多数是销售给普通百姓。

很多大城市,大大小小的成衣店林立在街上面上。这些店的供货商,就是吴本六家这样的成衣厂子。由于起步的早、技术积累的雄厚,员工熟练程度高,吴本六的成衣厂出了好几款民间流行的服装款式,他们家的成衣在民间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当高。

其实、北京那边也有一些起步比较早的成衣厂。但民用衣服这块的竞争力不强。用工成本高、原料价格也高、还有一点、衣服的款式没有松江这边多,创造力确实没这边强,总体来说做这种特别市场向的产品,松江的优势还是更明显。

就像现在,从松江进的成衣的价格酒和京城那边的布匹价格相差不太多。这样的话、商人们肯定是会越来越多的选进成衣。

吴本六除了大规模的做市场向的成衣外,还有一个大的销售渠道,那就是海外市场。有大量的海商,都跑到松江来定成衣。海商们要求的款式和大明这边的人款式不同,不过售价也要比大明这边的高。这生意做起来非常划算,而且量在逐年增大。

吴本六这边,都接过海外的大额军服单子。有个叫英吉利的国家,从他这边一次性的订购了六七万套军服。那笔单子,吴本六,可是狠狠地赚了一笔钱。现在回想,都觉得兴奋。

做成那笔单子以后,那个英吉利国家来的商人,陆陆续续还下了很多零星小单。说是小单,其实一次也有几千套,赚的也不算少。

海外商人向松江的成衣行下单子,就是是为了图便宜。从松江订的成衣,运到本国去是相当划算的。因为他们本国的成衣,造价非常昂贵。原料这块的价格就比大明贵,人工成本哪就更贵了。成衣制造是劳动密集性产业,整个天下,大明的劳动力价格是最为实惠的。哪怕他们能找到便宜的劳动力,也找不到像松江府这边这样技术含量高,劳动效率高的。

不要以为踩缝纫机、做成衣没啥技术含量,这种看着简单的活,你让黑奴们去学,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学会。这不是因为他们天生笨,而是社会化的程度比不上大明这种文明已经成熟了数千年的国家。

人类除了生物基因传承外,还有社会文明传承。而这两者综合在一起,才能构成群体性的意识和能力表现。就比如在后世、很多人会有这种感觉,好像新一代的幼童会比更早一代的幼童表现的聪明。早些年的很多孩子教育识字会很慢,而越到新一代,识字和基础算术的教育好像越来越容易完成。有识字和算术障碍的人越来越少。这并不是幼童真正变聪明了,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氛围让幼童的意识更早的被开发了。

以当前的社会来说,大明、尤其是东南地区的百姓,社会化程度在全世界都是佼佼者。这里的百姓,踩缝纫机做成衣,就是要比其它地区的人上手更容易。在他们看来不难学习的东西和技能,到了很多落后地区的人群中,就成了天堑,只有少数人才能学会。

“老王、以后所有咱们厂出去的成衣,都要将我六和记的标打上。标可以打在不显眼的位置,但不能没标。最近我听一些成衣贩子说有很多小作坊,往出卖货的时候,都对外声称是咱六和记衣行出的货。若是咱们不打标,有些滥竽充数的就粘了咱们的光,甚至还会败坏我们的名声和商誉。”吴本六找来自己的大管家,给他吩咐起最近这些天,自己琢磨出来的事。

质量好、规模大、口碑自然就好,成衣产业发展到现在,已经隐隐有进入品牌时代的趋势。像吴本六他们这种大厂,已经成为好多小厂为了方便卖货经常借用的名号。不打着大厂的名义,买衣服的百姓不认可啊在成衣店里,一提是六和记出的衣服,就是容易卖出去。吴本六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准备通过打自家厂的标来防止被人假冒。

打字号和商标,其实在大明早就兴起了。后世就有从大明传下去的老字号品牌中国市场出现品牌意识的时间丝毫不比欧洲晚,只不过因为数次战乱和动荡,将这个进程给打断了。造成整个商业市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品牌氛围,很多品牌的传承也被中断了。以至于后世、一说起有历史的奢侈品品牌,想到的都是欧洲的大牌。

“东家、成衣上打字号不方便啊,谁平常愿意穿有字的衣服哪怕咱们做的再小,也还是很显眼的。”管家老王将自己的担心说给了吴本六。在衣服上弄字,感觉确实不好看。

“这样、咱就弄一个小标,颜色不怎么显眼,绣在袖口或者是领口。要是实在不方便绣标的衣服,就在衣里加一个小布条,将咱六和记的名号,还有成衣的材料、规格印上去。买家觉得碍眼和不舒服,直接剪去就是。”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