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太子入戏之后 > 373:这个益王不简单

太子入戏之后 373:这个益王不简单

作者:暗香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10:11: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宴琼思听了母亲的话神色极是难看,双手紧紧地捏着帕子,但是她知道,母亲正在怒头上,自己这个时候硬顶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只得沉默表示反抗。

瞧着女儿这样子,广平郡王妃既恼火又无力,但是话已经说了,该做的还是要去做。

皇后那边她现在已经不去想了,现在皇后肯定会更担心自家连累她以及容王,便是亲姐妹又能怎么样,真要是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是先顾着自己的孩子。

说什么将琼思当自己的孩子看,全都是骗人的。

广平郡王妃怒火越盛,就越想着给女儿挑一个好的婚事,如此才能堵住别人的嘴,保住广平郡王府的颜面。

但是事情哪有这么简单,宴琼思这几年一直追着商君衍跑,几次都闹出不小的动静,京城凡有些底蕴的人家,都不会娶这样的人进门。

广平郡王妃处处碰壁时,商君衍已经领队南下,景王成亲前几天益王夫妻也终于赶到了京城。

苏辛夷得了消息的时候,益王夫妻已经在宫中觐见,她一边洗漱更衣一边问,“今儿个早上才到的”

“是。”佘嬷嬷点头,“展桥回来说城门开就进城,说是在城外等了不少时间。”

苏辛夷闻言面带沉思,接过帕子擦干净手,这个时间倒是选得有点意思,若是凑巧是这个时间倒也罢了,但是要是处心积虑,这就有点意外了。

苏辛夷一时也猜不透是哪一种,慢悠悠地吃了早膳,反正她现在在东宫养胎,益王夫妻便是进了宫,她也不用赶过去见人。

思来想去,苏辛夷又去了书房,拿出舆图来仔细斟酌,眼睛不停地在丰平卫周遭转,指尖落在徽启府之上,一个是徽启这地方,正好隔断南商府与玉宁府,一个是平宁卫,眼皮之下便是丰平卫,再往南走便是遂州,就像是两颗钉子钉在那里。

苏辛夷又想着大嫂的父亲这么能干,但是在徽启知府的位置上一直没动,仔细想想有点不合常理,但是南齐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只不过那些都是几位偏僻之地。

徽启府的位置物资丰饶,土地肥沃,知府的位置是肥缺啊。

平宁卫北上掣肘丰平卫,南下紧盯遂州,往西便是淮宁,如果说假如益王真的有问题,换做是他的话,那么是一定要除掉这两颗钉子的。

这么一想,苏辛夷的脑海中像是迷雾逐渐散去。

上辈子,大姐夫前妻难产早逝,族人与她争夺指挥使的位置,如果不像是这辈子娶到苏白薇这么个家世强劲的世家女,那么他会如何

肯定会陷进与族人争夺指挥使这个位置的漩涡无暇他顾。

至于淮宁苏家,她上辈子虽然不知道淮宁老家那边的情况,但是却知道京城他们这一支几乎是分崩离析,而且上辈子大嫂在国公府不得婆婆喜欢,丈夫失了前程,两夫妻的感情不像是这辈子这么亲密,如果夫妻离心,那么徽启那边曾大人还会不会帮着齐国公府

不好说。

苏辛夷一直不明白,上辈子苏家怎么会接二连三的出事,如果说背后真的有一只黑手呢

想起失踪的许玉容,想起有些诡异的伏云,苏辛夷忽然有点毛骨悚然。

上辈子自己落水倒是后面发生那么多事情,因为自己国公府起了不少争端,家里人闹得不可开交,自然不用太多外力,只需要发生事情后轻轻推一把足矣。

但是这一辈子,自己改变了与家人相处的态度,尽力去融合,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倒是让家里越来越团结,没有发生上辈子的事情,所以才需要别人用很多外力针对齐国公府。

如果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苏辛夷的脸色变了又变,所以她低头看着淮宁的位置,苏家人在淮宁盘踞一方,肯定是触动了有些人的利益,所以才会被人盯上除而后快。

苏辛夷心口怦怦跳,但是偏偏这些事情她不能跟太子殿下说明,难道要告诉殿下我是重生的

且不说事情有多匪夷所思,如果她真的说了,还有一个重生的商君衍,虽说两人之间有恩怨,但是也算是两清了,总不能因此再连累他。

所以,上辈子的事情她只能死死摁住,一个字不能说。

如果这样的话,要怎么跟殿下说这些事情

苏辛夷忧心忡忡,因为打从重活一辈子,她就没想过一切事情的背后会有一只黑手。

益王

益王

苏辛夷低头看看肚子,也许这一胎真的来得不太是时候。

苏辛夷将舆图收好,强压着情绪,自己走到殿外顺着甬路慢慢走,看着追上来的翠雀与连翘,摆摆手让她们回去,她需要静一静。

不知不觉的又走到了小花园,走到了上次的石亭,她走进去坐到上次坐的位置,目光凝视着远方。

如果自己的猜测是对的,那么幕后黑手是不是益王不能确定,但是肯定是触动了别人的利益。

这个别人如果不是益王的话,会是谁

玉宁、沧南、宗平几府最大的官员是知府,一府之地的知府,不会有那么大的本事能串联这么多地方沆瀣一气。

也没这个胆量。

如果不是知府,那会是谁

一方总督

也不会,如果是一方总督的话,军政分家,互相监督,搞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被另一方察觉,事情不会这么顺利。

只有会被人忽略的人,一直让别人以为无害的人,而且有一定的地位,才能做成这样的事情。

于是,像是画了一个圈,事情又出现在。

还是指向遂州的益王。

那么,是现任益王还是老益王

那个伤了腿变成瘸子的益王嫡子呢

苏辛夷心乱如麻,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如果,粮仓的粮食真的借道丰平卫出关,那么到底是送往吐蕃,还是借用吐蕃的路运到别的地方

苏辛夷越想心思越乱,越想脸色越难看。

她怎么这么笨,回来这么久,居然就没想过这些事情。

转念一想,又给自己开脱,她能知道什么呢

上辈子前十几年在乡下长大,就知道打猎进山维持活着的日子,后来回了京,又想着变成京城闺秀,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

她上辈子的眼界除了在大山,就是在后宅,又怎么会懂得这些朝野之事。

也就是这辈子她有了上辈子苦读的学识,再加上这一世不肯服输的干劲,与太子殿下,容王接触的多了,成亲后又有太子殿下教她朝堂上的事情,这才能融会贯通。

不然,想要靠着自己学这些谋略之事,无人教导哪有这么快呢。

苏辛夷捂脸。

事情到了这一步,她得想想办法试探一下益王妃,所以这次益王夫妻来京城对她是大好事。

重整旗鼓,苏辛夷给自己打气,不急,不怕,也有可能是她想岔了,但是万一自己猜对了呢

现在能猜到这些,她就有更多的时间去预防谋划。

她已经不是上辈子那个她了,她现在能护着自己护着家人。而且,这一世的家人可比上一世更上进,更勤奋,更团结。

对,这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苏辛夷猛不丁地听到太子的声音先是一愣,随即转头,就看到殿下大步进了石亭,然后皱眉看着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怎么脸色这么难看”

苏辛夷摸摸脸,忙说道“没有,我就是在想一些事情,我好得很,不用担心。”

晏君初细细打量,总觉得今日的心意不太对劲,但是她这样说,他也就没追问,索性问道“在想什么事情”

苏辛夷看着殿下,“我听说益王夫妻已经到了,殿下这会儿不该在宫里吗”

晏君初握住辛夷的手,她的掌心与指腹带着茧子,这是她早些年生活留下的印记,他的指腹间也有,但是比辛夷却好得多,只有薄薄一层,不像是她这么厚实。

苏辛夷低头看着自己的手,随即握紧殿下的手指。

晏君初笑了笑,“怕什么,又不是没见过。”

苏辛夷

她是这个意思吗

晏君初这么一笑,苏辛夷就没有那么紧张了,问道“殿下,我问您话呢。”

晏君初这才回道“益王看上去谨小慎微,胆子十分小,他的妻子也不甚出众,眉眼间带着几分怯懦,千里迢迢地赶来,父皇见过之后就让人先回去休息,晚上有家宴,到时候你就能见到了。”

苏洗衣皱眉,两夫妻都是胆小的人

这可跟她的推测完全不相干,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是不可能干出那些事情的。

“殿下,真的这么认为吗”苏辛夷又问道。

晏君初打量着辛夷,“第一次见面而已,是不是,还要往后看。”

也是,哪有第一面就能断定一个人的。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晏君初还是觉得辛夷不太对劲。

苏辛夷之前已经整理过思绪,现在就看着太子殿下说道“我今日刚得了一个消息,我大姐与大姐夫要把孩子送回京城。”

太子眉心微蹙,“都送回来我记得解经略的小儿子还没断奶吧”

“是两个大的送来。”苏辛夷道,“殿下,大姐夫是个什么人您知道几分的,若不是遇到什么大事,是绝对不会把孩子送到京城来。”

晏君初的神色也凝重起来,“朝中没有收到有关平宁卫的折子。”说到这里一顿,“你担心与粮仓一案有关”

“也许是我想多了,但是咱们才猜着丰平卫与平宁卫的关系,我大姐夫就要把孩子送回来,我实在是很担心那边的局势。如果不是很危险,没有人会想着先把孩子送走。”

晏君初立刻起身,低头看着辛夷,“你别担心,我立刻去见父皇。”

苏辛夷也跟着站起来,忙说道“殿下,这只是我的猜测,直接回禀父皇无根无据,会不会不太好”

“我知道怎么说。”晏君初看着辛夷,“如果你猜得是对的,那么解经略那边肯定遇到了事儿,现在折子没送到京城,但是如果咱们先一步援手,也许结果不一样。真跟粮仓一案有关的话,这样做才是更妥当的。”

苏辛夷听着殿下这么说微微松口气,“那就辛苦殿下了。”

晏君初看着辛夷,“不只是因为那里有你的家人,这还事关朝政,关乎吏治,别太担心,晚膳如果我不会来接你,就让杨津过来。”

苏辛夷点头,看着殿下大步离开,心情轻松了一点。

她不知道怎么说那些复杂的往事,但是粮仓一案无疑是个口子,从这里下手更名正言顺。

她回了德阳殿小憩,要养足精神,晚上要好好地会一会益王夫妻。

睡足了近一个时辰,连翘掐着时辰进来叫起。

苏辛夷睁开眼睛,然后起身洗漱更衣。

太子殿下果然没能回来,是杨津奉命过来接她。

苏辛夷选了一件沉稳的宫装,既不太出挑又不会被人鄙视,高高挽起的发髻,簪了一对缧丝嵌红宝石的金簪。

对着镜子细细打量,容光焕发,苏辛夷满意的点点头。

德阳殿外杨津正在等候,瞧着太子妃出来,立刻迎了上去,“属下见过太子妃。”

“杨大人不用多礼,辛苦你走这一趟。”苏辛夷与杨津也算是熟悉,说起话来不用太拘束。

杨津就立刻说道“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太子妃,殿下让我跟您说,先送您去元徽宫,宫宴摆在仙居殿,届时您与皇后娘娘一起前往。”

苏辛夷颔首,太子殿下这么安排很是妥当,只是也没必要让杨津走一趟。

等出东宫时,苏辛夷却发现并不是往日去元徽宫的路,而是拐了个弯走了另一道门,苏辛夷知道这道门,但是却是第一次走。

等出了宫门,杨津这才低声说道“太子妃,从这边过去会经过紫宸殿东巷,东巷那边有一个角门,能见到人。”

苏辛夷眉心一跳,然后看向杨津,看到人

什么人能值得太子殿下特意让杨津过来领路,必然是之前殿下见她神色不好特意安排的,心中已经猜到看谁了。

苏辛夷微微颔首,看着杨津,“没想到殿下会这样安排,难怪让杨大人来一趟。”

杨津笑了一声,“太子妃,您要是有别的吩咐也能告诉属下,属下去安排。”

“暂时没有,只是殿下说益王看上去是个十分胆小老实的人,我就有些好奇,都做了一地王爷的人,居然还能这么胆小,实在是很奇怪。”苏辛夷看着杨津笑道,也算是解释一下。

杨津听了太子妃这话,便回了一句,“属下听说老益王还在世的时候,当今的益王是庶出,在府里很不受重视。据说益王与他的生母早些年很是吃了些苦头,是真是假还未证实。”

苏辛夷就看着杨津有些好奇地问道“老益王就只有两个儿子不成”

嫡子腿残了,所以只能现在的益王顶上

杨津摇摇头,“属下听说好像不止一个,但是活下来的就只有这两个。”

苏辛夷挑眉,这可真是个残酷的消息。

“能一直活到最后还能成为益王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胆小之辈啊。”苏辛夷道。

杨津闻言道“这个属下就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听说老益王嫡子的腿是伤在另一个庶子手上,老益王那时还在世,知道后就直接把那庶子连同他的生母逐出府。哪知道每个月,那庶子连同他的生母都出意外死了。”

“如此看来,益王府的水也有点深。”

“太子妃说的是,正因为斗的厉害,所以眼下这位胆子最小不敢掺和的人,结果反倒是捡了大便宜,嫡子成了瘸子,庶子除了他都死光了,能承继爵位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四肢健全的人。”

听起来没毛病,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很诡异。

说这话很快就到了杨津说的角门,这里显然以前就安排好了,一路走来都没遇到什么人。

杨津上前轻轻地将角门推开一条缝,然后侧身避到一旁,对着太子妃说道“从这边望过去,就能看到在紫宸殿前等待的人了。太子妃,属下扫了一眼,益王正在紫宸殿前与人说话。”

苏辛夷就上前一步,透过那条巴掌宽的缝隙望过去,玉台之上,紫宸殿前果然站了不少人,其中大部分苏辛夷都认识,其中有一个个头中等,微微发福,微微弓着腰的男子,身上穿着王爷穿的蟒袍,侧对着她,看不太清楚面容,但是身为一个王爷与人说话却微微弯腰,显然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虽然看不清正脸,从侧面望过去也能看到他唇角扬起,看样子是在笑。

只一个侧影确实给人一种卑躬之感,难怪殿下说此人从表面上是个胆小老实之人,她这样一眼望过去,确实给他这样的感觉。

“太子妃,此地不宜久留,看过了,属下送您去元徽宫。”杨津在一旁提醒道。

苏辛夷正要应声,忽然瞧着益王侧头往她这边看过来,她立刻侧身将身影掩在门侧。

她看人时,特意用余光而没有用正眼,这个益王好敏锐的感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