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琼林宴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琼林宴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奉诏新弹入仕冠, 重来轩陛望天颜。云呈五色符旗盖, 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壁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 况见赓歌气象还。

回到屋中,赵九福换下了这一身衣服才觉得松快了一些,别说, 状元郎的衣服虽然好看, 但重量可也不清,怪道当官的不喜欢走路, 穿着正统的朝服还健步如飞的才是异常。

深深吸了口气之后,赵九福才去看自己的系统提示, 方才在宫中状元名次公布的时候, 他就听见了系统不停的声响, 但一直到现在才有功夫去看。

“恭喜阿福, 贺喜阿福,大周朝殿试勇夺第一名,获取积分奖励200,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 共创辉煌。同时获得状元称号, 获取积分奖励500,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共创辉煌。”

这次对比会试的时候, 积分直接提升了两倍,可见在系统眼中殿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或者皇帝的重要程度远胜过其他人。

赵九福的心跳都开始加速,这加起来可是整整700,000个积分,回想一下当年他为了三个生存积分不得不折腰的悲惨岁月,他几乎都要痛哭流涕了。

要知道他一天生存只需要三个积分,就算是按照活到一百岁计算,那么将来他还会活83年,总共加起来也就只需要90885个积分。

也就是说,他这次拿到的积分,足够他活到天荒地老了,赵九福深深吸了口气,忽然呼叫起万亨来“万亨,帮我把90885个积分另外存起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轻易动用,其余的积分等琼林宴结束之后再说。”

70万个积分,他跟万亨对半分每个人也有35万,这要是抽奖的话可是得有11667次了,是上次5000次的一倍有余,反正积分放着也不会跑,赵九福怕现在抽奖抽到神奇的东西,反倒是让他明天集中不了注意力,索性就打算再等等。

传胪日的第二天就是琼林宴,大周朝的琼林宴依旧在琼林苑举办,赵九福第一次踏进这个皇家园林的时候,心中也不免有些吃惊。

在现代的时候他作为游客,不说皇家园林了,就是故宫也没少逛,但这时候园林展现出来的美丽繁华,是未来那个年代不会再出现的。

琼林宴上,状元、榜眼、探花独自一席,其余的进士都需要四个人一席,虽说桌案上摆放的果品食物差不多,但这个巨大的区别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不同。

赵九福原以为这种宫廷宴会上的食物都是摆设,但到了现场一看才知道,这席面上摆放着满满当当的果品美食,都是罕见的奇珍异味,寻常的食材也是极尽御厨之馔。

赵九福出生一般,自然是从未见过这般的珍馐美食,看着倒是真有了几分馋意。

偏偏这时候就坐在他对面的白静轩忽然冷哼一声,也不看赵九福,转身跟身边的传胪郎说道“皇恩浩荡,我们既然来参加琼林宴就不该只记挂着吃吃喝喝,显露才华更加重要。”

偏偏传胪郎苏二虎也是个实在人,他出身其实还不错,不过家里头大部分人走的是武状元的路子,走文路的只有他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苏二虎其实十分不耐烦文人说话那个调调,直截了当的说了一句“陛下都细心准备了,咱们不吃不喝的话岂不是辜负了皇恩。”

白静轩的脸色一下子更难看了,赵九福心中怀疑这位的腰部肯定受了伤,不然不会进场到现在就抚摸了好几次,但他还是硬撑着来参加了琼林宴。

旁边的探花郎也听见了对面的对答,忍不住扑哧一声,瞧见赵九福看过来的眼神还对着他挤眉弄眼,可见这位对白静轩怕也有几分腻味。

大周皇帝似乎并不是个喜欢让别人久等的性子,所有新晋进士入场之后不久,这位皇帝就带着三位皇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赵九福起身跟着众人一起行礼,心中却在回想顾行之说过的关于皇子们的介绍。

当今陛下的子嗣不算单薄,但也绝对跟繁茂没关系,皇子在六岁之前不序齿,那些夭折的皇子顾行之一个也并未提起,仅仅说过四位还在世的皇子。

其中大皇子是皇帝的长子,也是唯一一个在皇帝登基之前就出生的皇子,在他前后应该还是有皇子诞生的,只是那些人都没有活下来。

大皇子既是长子,又是嫡出,按理来说是实打实的太子人选,但这位大皇子身体孱弱,这些年来大病常有小病不断,并且如今已经二十出头膝下却依旧空虚。

当初顾行之提起的时候,曾说过这位大皇子性格宽容,才华出众,若是身体康健的话说不定也是储君的最佳人选,但偏偏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

赵九福的位置十分靠前,一眼就能看见大皇子眼皮底下的青黑,那是常年睡眠不足的人才会有的,他的身体确实是十分不好,从进来之后到现在一直压抑着轻轻咳嗽。

二皇子如今才十岁,是皇帝登基之年才落地的,他如今看着还是一脸稚气的样子,不过他是金贵妃所处,贵妃出生不凡,连带着儿子也备受宠爱。

三皇子与二皇子年纪相仿,却是宫中德妃所出。

除了这三位皇子之外,皇帝还有一个儿子才将将满五岁,是宫中淑妃所出,这一次皇帝并未把这个最小的儿子带过来。

皇帝落座之后举起酒杯请喝了一杯,接着笑着说道“既然诸位皆乃新科进士,今后为官一方定要造福我大周百姓,今日琼林盛宴,朕愿意听一听诸位对大周之言,若是有不当之言,朕也特赦你们无罪。”

这话一落下,在场的众进士都跃跃欲试,他们参加琼林宴的目的自然都是在皇帝面前露脸,除了赵九福这般已经露脸的,或者白静轩这种家里头有关系不怕将来不能露脸的,其余人说是天子门生,但过几年皇帝哪里记得住他们到底是谁。

如今大周朝的皇帝就在眼前,若是能说出得用之言被皇帝看重赏识,不说后头的朝考,就是将来的仕途也会是光明一片,那才真的叫青云直上。

这时候旁边的大皇子李裕轻轻咳嗽了一声,笑着说道“父皇这般说固然好,只怕诸位进士倒是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让赵九福觉得有些意料之外的是,皇帝跟大皇子的相处似乎十分融洽,皇帝并未责怪他忽然说话,甚至回头的脸色中还带着几分宽容和疼爱。

“裕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不如就由裕儿出一个题目,也让他们好有个题。”

李裕还未说话,旁边的二皇子李裄却插嘴说道“父皇,不如孩儿跟大哥一块儿出题,孩儿年纪还小见识也少,但也能帮大哥查漏补缺。”

皇帝不知道是真的疼爱孩子,还是对李裄也同样疼爱,听了之后只是笑着说道“那便由你们兄弟三人共同出题吧,只是你可别调皮捣蛋,反倒是让你大哥头疼。”

于是二皇子三皇子都凑到了大皇子身边,无论他们将来如何,此时此刻看着倒是有几分兄友弟恭的意思在,赵九福暗道皇家的孩子不论几岁,都不是那么省心的人。

很快,大皇子就摆出自己的题目来“今有县令为官,藏冰以御雹灾,禁原蚕以番马,四时改火以救民疾,出土牛以送寒气,何如”

这题一落下,原本雄心勃勃的进士们倒是有些哑口无言,前两者还好一些,后两者却是一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地方再用的,更甚者一些不知疾苦的进士,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些事情。

皇帝扫了一眼下面的人,忽然笑着说道“诸位尽管畅所欲言,今日不谈言之罪。”

赵九福作为状元,心中一思索并未躲开这第一人,他是可以等众人说过之后,揣测了圣心再说,但一来这般太过于小心翼翼,二来也不符合他的性格。

很快,他便开口说道“在其位谋其职,县令为一县之长,理当引领当地教化,明知因噎废食却依然纵容之,与杀人无异,为官者,先为学生,为学生者,需读万卷书,如何御冰雹,如何救民疾,如何送寒气,书中皆有之,若是不能学,或不能用,则退之进学,古人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若不能为,则独善便可。”

皇帝的神色看不出有什么不同来,只是笑着继续问道“诸位进士可有不同之言,今日尽管畅所欲言。”

皇帝的话音刚落下,白静轩便起身做了个揖,朗声说道“臣有不同之言,赵进士这话未免有失偏颇,这县令虽有不足之处,却能勤勤恳恳为国为民,没有功劳也有几分苦劳,赵进士一杆子直接打死未免太狠心了吧。”

赵九福早知道自己不管说什么,这位八成都会跳出来反对,对此倒是并不意外,只是笑了笑说道“白进士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为国为民四字,原本就是为官者,为臣者应该做到的,平日里他受用的俸禄难道不就是为此吗”

不等白静轩反驳,赵九福继续说道“既然这是本分,哪里还要谈什么功劳苦劳,反倒是为官者不知进取,反倒是任由愚民自愚,反倒是弄得灾害无可治,蚕桑变瘦马,治下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就是为官者的罪过。”

白静轩脸色微微一冷,嗤笑道“照赵进士这般说,那些两袖清风的老大人们一辈子勤勤恳恳为国为民,却是一点好都没有,反倒是落到了满身的罪过。”

赵九福怎么会肯踩这个坑,立刻反问道“怎么会,莫非白进士知道哪位大人忙忙碌碌一辈子,竟是一件与民有利的事情都没做成吗”

白静轩的脸色大变,他自然不可能说出这么一个人来,也不会有官员承认自己一辈子勤勤恳恳,结果一件好事都没有帮老百姓做。

这时候旁边的探花郎谢云坤也站起身来,接着说道“赵进士说的有理,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之人固然该死,但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也十分可恶。”

就是苏二虎传胪也跟着说道“可不是吗,若是一个人只会读书,满口的之乎者也伦理道德,那还不如去当一个夫子,或者去写书论著也成,但他偏偏还要去做官,那就是看不清自己,还害了无数治下的百姓。”

倒也不是所有考生都站在赵九福这边的,大部分人也觉得这般治下不好,但若是一个官员两袖清风不贪不腐,那么在他们看来似乎就是苦劳了。

这般众进士纷纷发言,在皇帝的频频点头之中几乎要掏空平生所学,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不说,慢慢的不局限于大皇子的题目,开始诉说大周朝当今现状,或者有称赞之声,或者有谴责之事,甚至也有人以为自己揣测到了圣意,直接讽刺起当今朝廷冗官冗员,皆是尸位素餐之辈,偏偏却说不到点子上只是揪着皮毛批判。

不得不说这样的场景在朝堂上是几乎看不到的,也正因为这些士子刚刚才变成进士,连官员都还不是,才会在皇帝的三言两语激励之下血脉喷张,不管不顾的就开始说。

等他们当官之后,便知道即使皇帝说了不以言论罪,也不能真的畅所欲言,在皇帝面前有所保存,那是为自己,为家人留了后路。

赵九福说完之后却有些沉默,与周围脸红耳赤的进士们格格不入,若是仔细看的话不难发现,就连一开始比较激动的白静轩也已经冷静下来。

如今还在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不是家世普通不知道进退,便是本人缺了一根筋,没看见皇帝虽然频频颔首似乎很赞同,眼中的笑意却已经一点点消失了。

“诸位士子都言之有理,想必以后在朝为官,定能体恤百姓,做有用之官。”皇帝最后说道,又坐了一会儿才施施然离开了。

皇帝已走,但是这琼林宴却还未完全结束,因为他身后的三个皇子留了下来。

皇帝一走,大皇子只是举杯敬了在座的进士们几杯,他说话客客气气,对着他们却有几分疏离,看起来似乎是无心朝政一般,不过想来也是,这位皇帝在潜龙阶段唯一活下来的皇子,身体一直不好,这时候再使劲掺和那才是自己找死。

相比起大皇子来,二皇子便活跃许多,皇帝走后不久他就站起身来,竟是一个一个走到下头与进士们说话。

赵九福作为状元自然首当其冲,他便看到这位年纪不大的二皇子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笑着说道“赵大人文思敏捷,让本皇子好生佩服。”

赵九福心中觉得这位二皇子不免太急切了一些,毕竟他长兄还在那边坐着呢,他的一举一动也会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现在可还是年轻力壮,这位表现的这么积极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不过他脸上可不敢露出分毫来。

越是这样的皇子越是应该小心谨慎的对待,就算他不打算立刻投靠,但直接明白的得罪一位受宠的皇子也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

二皇子的年纪不大,个子也不高,赵九福不得不弯腰弓背的跟他说话,一番话聊下来他没觉得二皇子有什么魅力,光觉得自己腰酸背痛了。

等琼林宴彻底结束的时候,赵九福忍不住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他看了看自己的席案果然许多东西动也没动,光喝了一肚子的水酒。

再好吃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下,估计也没有人能够安心享受,赵九福心中微微吐了口气,原本对御宴的期待值降到了最低,这样的饭经常吃的话伤胃。

在琼林苑门口看见赵老四和青竹站在车架旁的时候,赵九福忽然觉得没有那么累了,方才那种从心底升起来的疲倦一扫而空。

这辈子他并不是独自一个人,即使负重前行,若是背负的是家人的命运的话也值得继续,他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双羽翼,庇护住自己最爱的家人,让他们能够幸福安乐。

赵老四见他出来连忙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得亏我还在,青竹这小子老鼠胆子,出门在外多问一句都不肯。”

赵九福看了看一脸紧张的青竹,心想着他自己还未能适应跟这些人相处,就更别提出身更差还未读过书的青竹了,反倒是笑着安慰道“胆小也有胆小的好处,至少不会坏事。”

赵老四一听觉得也是,赵九福拍一下青竹的脑袋,跳上马车说道“四哥,你放心吧,我会慢慢教青竹的,这孩子有许多缺点,但胜在为人实诚,对我也是忠心耿耿。”

赵老四也觉得青竹这个优点很重要,不过也就有些操心自己回去之后,赵九福会不会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毕竟老师是老师,赵九福总不可能住到顾家去的。

赵九福见他挂心,反倒是有意无意的跟他说起琼林宴的事情来,无非是说里头的风景如何如何,御膳又是多么的美味,皇帝皇子们又有多少威仪。

赵老四听的津津有味,还打算记下来背出来,到时候回到陈家村也好说给其他人听,这见过皇帝吃过御膳,还能被皇帝夸奖的人,整个戴河镇估计也就他家弟弟一个。

赵九福一开始不知道他的打算,有一日赵老四忽然抓耳挠腮的来问他琼林宴上一道菜色,他问了一句才明白过来。

赵九福哭笑不得,索性就趁着还有时间就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了下来,他自来是报喜不报忧的,写的都是京城里头好的事情,这样的信件被人截住也没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对皇帝忠心万分,不然哪能写出这样的来。

原本殿试结束之后赵老四就打算启程回乡,但他一打听才知道并不是考中了状元就能进翰林院的,在殿试之后赵九福还得参加朝考,然后按照成绩,结合殿试的名次,再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主事、中书、知县等官职。

琼林宴结束之后,赵九福就接到通知朝考就放在半个月之后,这时间不长不短,赵老四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留下来陪着。

一来是左右也在这边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他虽然想家想老婆孩子想的厉害,却并不急着回去;二来也是顾行之说过,赵九福是状元郎,一般不出意外都是要进翰林院的。

这边的宅子是顾家的宅子,虽说院子不大但是价值不菲,赵九福之前借住赶考自然可以,但是一直这么住下去却有几分不妥当。

赵九福跟自家四哥说过打算,等朝考之后确定了官职,若是能进翰林院的话便去租一个房子,朝廷有专门租赁给官员的宅子,物廉价美不说也安全。

这些种种的事情赵老四不放心青竹一个人去做,又觉得自家弟弟亲自出面的话丢份,所以左思右想之下他琢磨着还是得留下来置办好。

一切都弄好之后再离开京城他也能安心,到时候回到老家面对老父老母也能说道,而不是一问三不知,反倒是让家里头担心。

赵九福一听赵老四的打算就没有再劝,两人将家里头带过来的银两盘点了一遍,之前赵九福出门的时候,老赵头和老陈氏恨不得让他把所有的银子都带上,生怕他花用不够。

但实际上赵九福花费有限,孙家是不肯要他的船资的,到了京城有老师在,连租房的费用也不需要,也就是京城吃喝都贵一些。

前前后后加起来,赵九福三个人花用的居然不超过十两,赵老四都忍不住说了一句“咱家阿福委屈了,一路上都不敢大吃大喝,生怕多用了银子。”

赵九福真没有这个意思,一路做来他自问该吃吃该喝喝,但他没有去大酒楼的习惯,觉得街边的馄饨汤也不错,这才阴差阳错省下了不少钱。

最后一盘点,赵九福身上居然还有近三百两的银子,其中二百两是老赵头和老陈氏给的,这其中有他每年蜜饯生意的分成,也有不少人送过来的银两。

而另外的一百两却是几个哥哥的心意,赵九福出门的时候也收下了,他若是执意不肯要的话反倒是与几位哥哥都生疏了。

这么一盘点,赵老四倒是有了另外的心思,低声说道“这银钱不多不少,若是买一个小宅子说不定也够了,阿福,你若是进了翰林院的话至少也得在京城留三年,到时候娶妻生子住朝廷租赁的房子也不大好,不如哥哥帮你看一看有没有合适的屋子。”

赵九福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京城的房子总不会贬值,不过这合适的地方难找,再有一个价格也不好谈,他想了想便说道“咱们还得留下一百两作为日常花用,将来的俸禄不提,手边也得留一下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赵老四也这么想,两人说定了这事儿,赵九福就被推着去看书了,虽说殿试结束了,这不是后头还有朝考吗,赵老四可不想让他自己处理庶务。

赵九福进了屋子,这才有时间再去看系统提示,他手指磨蹭了一下,想到抽奖的巨大数据忍不住有些心惊肉跳,又是期待又是担忧。

作者有话要说 这又是二合一肥嫩肥嫩的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