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35章 四哥回乡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35章 四哥回乡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老四站在船头的位置, 恨不得垫着脚尖往前头看,算算时间距离他离开戴河镇已经有五个月有余,原本在京城陪着弟弟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会儿越是靠近家乡, 心中就越是想念, 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家里头。

正在这个时候, 船家走了过来,笑盈盈的说道“赵老爷,船头风大,您在船舱里头坐着就是,等到了地方我再让人帮你搬行李下去。”

赵老四心知肚明这船家这般的客气, 不过是看在他有一个当官的弟弟份上,不过他倒是也领了这份好意,客气说道“谢谢船家了, 不过连日里坐船也觉得憋闷, 还不如在船头痛快, 你放心吧, 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船家听了这话才略安心一些,口中又说道“不是小老儿照顾不周就好,赵老爷若是有个一二, 可不得让远在京城的赵大人担心吗。”

提起赵九福, 这船家的话越发多了, 接着说道“哎, 咱们新亭府也是鸿运当头, 要不怎么就除了赵大人这么一位文曲星状元郎,要我说赵大人那就是”

船家这一开始夸赞就听不起来,那千花百样的夸奖听的赵老四都耳朵发热,虽然他也觉得弟弟十分出色,但在船家的口中弟弟那就不是凡人,是神仙了。

一开始上船的时候,赵老四还挺喜欢跟船家聊天的,谁不喜欢被人奉承呢,尤其是被夸奖的人还是他最喜欢的弟弟,但现在赵老四却开始觉得有些腻味和无奈。

幸亏新亭府很快就要到了,到了这儿赵老四就会下船走陆路,到时候就用不着跟船家应酬,不得不说这么长时间来每天被变着花样儿夸,赵老四都有些受不了了。

等到了地方,船家果然十分殷勤的派人送赵老四下船,虽说是给了船资的,对于这一点赵老四倒是也心中感激,毕竟他带着的东西可不少。

之前他们三人一块儿上京赶考,三个人的东西也就装了一辆马车,如今回程他一个人带着的东西一辆车几乎都要塞不下了。

这里头有赵九福专程在京城买的东西,说是要运回去给爹娘哥嫂,也有一路上他看着觉得新奇的,决定带回去给家里头尝尝鲜。

而最最重要的东西,赵老四是绝对不肯放在马车里头的,他身上有一个藏在衣服里头的内兜,那是出门之前温柔特意给他缝制的。

如今这个内兜里头除了盘缠之外,还放着几个白玉做成的瓶子,不说里头的东西,光是那白玉就不是凡品,赵老四一路上是小心又小心的保护着。

从新亭府到戴河镇就不远了,赵老四虽然归心似箭,倒是也不能没日没夜的赶路,毕竟他还带着许多东西呢,虽说这边的治安不错,但走夜路总是容易遇到鬼。

再有一个,赵老四知道自己在京城耽误了一段时间,这会儿捷报估计早就送到陈家村了,他也不急着回家报喜,反倒是比一开始的时候从容了一些。

赵老四没打算在戴河镇停留,直接从城外就绕路往陈家村走,谁知道没走多久就看见赵老大正驾着车往这边来,看见他就高兴的叫了起来“老四,你可算是回来了。”

赵老四一瞧见来人也高兴,两兄弟互相拍了拍肩膀,赵老四才问道“大哥,这时候你怎么往这边走,是家里头有啥事儿吗”

这时候都快要下午了,村里人赶集一般都是起大清早,下午没事不会出远门,所以赵老四才会这般来问。

赵老大却笑着说道“嗨,这不是想着你也该回来了,爹娘一直不放心,我琢磨着反正事情也不多,每天就出来走一趟看看,这不就接上了。”

几个兄弟里头,赵老大不是最出色的,但他这个大哥当的十分诚恳,兄弟里头但凡是有事儿他都会搭把手,对爹娘也孝顺的很,这话倒是真像是他会说的。

赵老四哈哈一笑,说道“大哥来的正好,我车上东西多,走路也分外的慢,要不放一些在你车上吧,这样咱们俩一会儿就会到家了。”

兄弟俩说干就干,赵老大还说赵老四一路累着了,一开始都不想让他动手,两人分好了东西往陈家村走,赵老大又说道“阿福高中状元的事情衙门早就有人送了捷报回来,当时可把爹娘高兴的,当天就开了祠堂祭了祖先,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庆贺。”

说到这里,赵老大又提了一句“不过爹娘都记着阿福说过的话,若是有人送来太贵重的礼物便没有收下,不贵重的就都留下了,将来当做人情来走动。”

赵老四点了点头,他爹娘向来疼爱阿福,又是一直有分寸的人,自然不会做对他不利的事情,要担心的还是其他几房有些拎不清的,不过想必爹娘也有打算。

赵老大零零碎碎的说了许多家中事,不过他到底是男人,说的也都是大面上的事情,最后临了问道“老四,你回来就回来了,怎么还带着了这么多东西”

赵老四只是笑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咱们快些走,等见了爹娘我一道儿说。”

等到了村口,赵老大忽然说道“咱们悄摸的进去,先别让人看到了。”

赵老四一听就明白了,阿福中了状元这么大的事情,虽说如今大家都知道了,但若是看见他回来难免上来问东问西,倒是让他们一家人不能好好说话。

正好这时候正是晚饭时分,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头吃饭呢,赵家俩兄弟小心翼翼的驾着车往里头走,等到了赵家那一带就不用担心了,这边住着的就是赵家几兄弟,没旁人了。

正在这时候赵老三家的门开了,只见赵老三端着饭碗出来,看见两辆马车顿时忍不住叫出声来“大哥,老四”

赵老大连忙嘘了一声,喊道“快吃饭,吃完了过来说话。”

赵老三哪里还顾得上说话,进屋里头把饭碗撂下就直接往老屋走,屋子里头的几个人也听见了动静,纷纷放下饭碗跟了上去。

赵老大一看,就喊了一句“你去把老二也叫来吧。”

赵老三有些不乐意,推了一把儿子说道“去那头看看二伯在不在家,在的话喊他过来,不在的话就算了。”

自从赵老二在城里头弄了铺子,生意确实是蒸蒸日上,如今他有一个状元的弟弟,自然不会有人跟他过不去,几年下来倒是积攒了一些家业,将当初丁家的宅子买了回来。

如今赵老二虽然还是住在村里头,但时不时一家人会住在城里,随着时间过去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自从赵九福去了京城,赵老二回来的越发少了。

赵顺昌也不乐意去,但在他家他爹的话就是王法,虽然他心里头急着听四叔说话,但还是乖乖的往另一边跑,心中埋怨二伯为啥住的那么远。

幸亏陈家村也不算大,赵顺昌往那边跑了一趟回来,赵老四等人刚把东西全都搬到家里头,正在喝茶吃饭歇力气呢。

赵顺昌松了口气,暗自高兴没错过听故事的好机会。

他进门后不久,只看见赵老二也气喘吁吁的进来了,他手里头还抱着赵丁顺,后头跟着赵牡丹和丁氏,倒是没看见老丁氏,大约是觉得自己过来不好没来。

一会儿功夫除了外嫁的女儿人都到齐了,这会儿老赵家的大院子都站的满满当当,不得不说当初老赵头分家的决定十分明智,不然就算是屋子足够住,这么多人一直生活在一起也得有矛盾,断然不会跟现在似的和和睦睦。

老赵头看了看来人,敲了一下自己的烟杆子说道“好了,都到了,老四你慢慢吃,吃完了就跟我说道说道京城的事儿。”

赵老四却知道他们都急着听,三俩口吃完抹了抹嘴,伸手将自家儿子抱在怀里头,这才开始说起来,他是从上京赶考的事情开始说的,专挑着有趣的事情说。

对于一直留在陈家村,连戴河镇都没有离开过的赵家人而言,赵老四的话就跟说书似的,尤其是其中出现的主人公还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赵九福,这听的就更加入神了。

等说到赵九福会试的时候遇到了疫病,老陈氏忍不住捂住了胸口,连声叫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咱们阿福没事吧”

结果还是赵老大连忙安慰“那铁定不会有事儿,阿福后头还得高中状元呢。”

赵老四也点了点头,又跳过这一块接着说,一直说到赵九福高中状元跨马游街,屋子里头不管大人小孩都欢喜起来,几个还在读书的孩子更是心生向往。

就是赵老四讲到这里,都忍不住捏了捏儿子的小脸,笑着说道“阿安,以后好好读书,跟你小叔学习,将来也给你娘挣一个诰命回来。”

赵顺安用力的点了点小脑袋,抬头说道“爹,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孝顺你跟娘,也孝顺爷爷奶奶。”

赵老四狠狠亲了一口儿子,温柔在一旁也露出盈动的眼神来,其余人却催着赵老四赶紧继续说,一直说到赵九福通过朝考进了翰林院,当了正六品的大官。

赵家人其实并不知道正六品有多大,但他们知道知县是正七品的官员,赵九福一朝考中状元,这品级可是比知县还高了两级。

老赵头的烟杆儿都听的差点忘了,他忍不住说道“怪不得,怪不得,那时候捷报还是县太爷亲自送上门来的,这县太爷说话做事特别的客气,原来是因为这样。”

老陈氏也满心欢喜,一直等到赵老四全部说完,才有人问道“他四叔,你大包小包带回来那么多东西,那是阿福给咱们家捎带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