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乡下人进城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乡下人进城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旦决定进京之后, 老赵头和老陈氏都是迫不及待的想上路,毕竟他们都一年没见到自家的宝贝儿子了, 不说赵九福的婚事,老俩口原本就想念的很。

只是光老俩口进京显然是不行的,儿子媳妇肯定放心不下, 若是老俩口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情,那岂不是好事变坏事儿了。

不过既然是赵九福的婚姻大事,此次上京老赵头和老陈氏必定会多留一段时间, 一直到婚礼结束才会回来, 他们心里头也想着若是家里人能去的话,多去几个人参加婚礼也是好事。

毕竟老赵家人少的话, 到时候新郎家里连个招待的人都没有, 难道这事儿还得顾家帮忙不成, 老陈氏琢磨了一会儿, 便问了问谁愿意一块儿去。

本来温柔倒是最合适的人选,她跟赵老四一块儿走的话相互间也有个照应,但温柔既然不乐意,老陈氏也不想逼着, 毕竟四儿媳妇脸上不好, 不乐意出远门也可以理解。

老三家的倒是想去,但老陈氏却看不上邓氏,觉得她去了反倒是添乱,直接给驳回去了,私底下却只跟老三说得明白。

老赵家关起门来商量了几日, 最后还是决定由赵老大小陈氏一块儿去,另外带上老三家的赵顺昌,除此之外其余人都不带了。

赵老大小陈氏是家中的长子长媳,在古代等于是半个爹娘,老二家的原本也合适,但赵老二主动提出来说不用考虑他们,毕竟铺子关门的话对生意不大好,而赵牡丹已经定了亲,出嫁的时间不远了,这会儿他们做爹娘的肯定是不能走。

带上赵顺昌纯粹是安赵老三的心,毕竟之前邓氏提出来跟去京城,老陈氏满口就骂了回去,虽说儿子是亲儿子,脑子也拎得清,但老陈氏显然不想让三儿子心寒。

再者,赵顺昌读书不怎么行,但脑子灵活,也有颜色,读了几年书没读出什么名堂来,倒是跟学堂里头的学生都交上了朋友。

赵顺昌比赵九福还大了两岁,但这两年邓氏挑花了眼,竟然一直没给儿子定亲,老陈氏直接把人带走心里头其实也有几分心思的。

商定了出发的人,随后老赵家就紧锣密鼓的张罗出门了,信件早就已经送了出去,老赵头老陈氏竟是一天都舍不得耽误。

行路难,通讯不变,赵九福接到家里头的信件已经是一个月后,算算时间家里人坐船的话怕也快到京城了。

虽说给爹娘用过长寿丹,但赵九福还是担心他们一路走来会不会生病,两人的年纪毕竟大了,这么大老远的过来不能让人放心。

他每日当差走不开,不得已只得让青竹雇车去码头那块等着,左右他自己也能赶车,不愁去衙门的事情。

也幸亏后来赵九福又买了两个人,据说是主家败落才不得已转卖的一对夫妻,看着大约五十出头的样子,但实际上才四十岁左右。

这夫妻俩一个能包揽了家里头的粗活累活,一个能把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净利落,煮饭也味道不错,人看着木讷一些,但却老实本分。

于是家里头就又多了两人,有他们在青竹才能出去守着码头,不然的话赵九福的吃饭都成问题,说不得还得拜托顾家帮忙。

青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当年刚来赵家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会,现在不说十项全能吧,至少仆从需要会的事情他都会了。

如今他雇车等在码头,这边虽然人多却也处理的井井有条,只是他雇来的人不认识赵家人,青竹还得每天自己在码头守着,没几天就晒黑了一圈。

又过了几日,赵九福都开始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了,恨不得自己请假飞过去看着,青竹才终于在码头上看见了赵家人。

他第一眼看见的是赵老四,连忙跳起来喊道“四爷,这儿,我在这儿。”

赵老四也总算是看到了青竹,当下笑着喊道“青竹,嗨,你等着,我接了爹娘就下来。”

说完赵老四转身走了,过了一会儿才带着赵家其余人一块儿过来了,原来他就猜到以赵九福的性格肯定派人在码头等着,这才自己先出来探一探。

青竹麻利的喊了人,又让身后的车夫们帮忙搬动行礼,实际上赵家人带来的东西可真不少,老陈氏琢磨着孩子喜欢吃自己做的咸菜蜜饯,光是这两样就带了好几个坛子。

幸好赵九福有所考虑,他可是老陈氏身边长大的,自然知道亲娘的心思,特意让青竹多雇了两辆车,这才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装下了。

等上了车,老赵头忍不住埋怨老伴儿“你说你,蜜饯也就算了,怎么咸菜还带,这不是别人看笑话吗。”

老陈氏却振振有词的说道“咸菜怎么了,阿福就喜欢吃我自己做的咸菜,说比外头的都有味儿,下饭,一年不见,儿子说不定都瘦了。”

老赵头老陈氏赵老四一辆车,赵老大夫妻和赵顺昌是另外一辆车,青竹就坐在前一辆车的车架子上,听见这话就笑着说道“还是老太太考虑的周到,老爷可想那一口了。”

老陈氏一听果然高兴,又说道“青竹,你这么快就改口了”

青竹解释了一句“少爷都当官了,马上就得娶少奶奶了,可不就得改口。”

老陈氏一听更加高兴,笑着说道“对对对,很快阿福就有新娘子了,将来生了孩子才是少爷,他可不就是得当老爷了。”

虽说已经近在咫尺,老赵头还是忍不住问道“青竹,你可知道阿福未来的”

话音未落,老陈氏拧了一把他的胳膊,说道“等见了阿福再问,这话你让青竹怎么说”

青竹嘿嘿一笑,说道“老太爷,老太太,四爷,你们靠着歇一会儿,一眨眼的功夫京城就到了,老爷今天不是休沐,不过等咱们到他恐怕也快到家了。”

话虽如此,但此时此刻的老夫妻俩哪里睡得着,赵老四也知道爹娘的心思,索性打开窗子让他们看外头的风景,免得他们总是念叨赵九福。

这么一看,老赵头倒是忍不住说道“都说京城好,我看也是,你看附近的村子都是砖瓦房呢,都能比得上县城了。”

老陈氏看了也说是,又说道“不能比,咱们那种小地方,这可是天子脚下,都说路上马车撞到十个人,九个人都是当官的,说不准这边种地的都是官老爷呢。”

赵老四无奈了,解释道“娘,种地的不会是官老爷,但这些人种的田地倒是有可能是那些大户人家的。”

老赵头忽然问了一句“这边的地是不是卖的很贵,你说咱们家的银子攒起来,够不够在这里买个十亩地做家产。”

老赵头是老一辈的心思,总觉得赵九福既然要成家立业了,那么家里头总得有些恒产才行,自家儿子当了官不用种地,那租给人家种也可以啊。

赵老四是不知道这边的地价的,但想来也知道肯定比他们戴河镇贵过了,要知道新亭府那边地价就昂贵的很,更别提这边了。

他们家的银钱砸下去怕是连水漂都打不起来,赵老四想了想便说道“爹,阿福将来说不准在哪儿当官,他们若是外放都是没个准的事情。”

老赵头也想起这事儿了,就略过这话不提,只是心里头还是有些惦记,毕竟在他看来土地是最好的恒产,比买铺子房子什么的好多了。

这时候马车慢慢进入京城,赵家人显然从未见过这般巍峨的城墙,一个个都显露出震惊的脸色来,赵顺昌年纪小压不住性子,更是恨不得将脑袋昂起来不放下。

虽说他们坐的是马车,但赵家人衣着打扮淳朴,又是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旁边有人暗笑他们是土包子京城,故意大声说道“哎,咱们京城啥都好,就是一个不好,哪儿来的乡下人都喜欢往这儿钻。”

赵家人听了脸色不免有些难看,倒是青竹不怕事,冷笑一声说道“老太爷,老太太,你们且放宽心,我与城门口的守卫熟悉,待会儿走个过场就行了,过几日大人休沐,到时候再带着二老在京城逛逛,想吃什么想买什么尽管说就是。”

赵老四挑了挑眉,暗道一年不见这青竹倒是长进了不少,他忍不住笑着说道“可不是吗,爹,娘,阿福孝顺这呢,他如今是在衙门出不来,不然肯定会亲自来接你们。”

这话点出了赵九福的身份,那几个原本欺负他们乡下人的不说话了,他们敢嘲笑外地来的人,但那里敢嘲笑在朝为官的亲眷,一个个恨不得将自己藏起来。

老陈氏看了他们的脸色也觉得痛快,很快进了城,赵家人却顾不得方才的那点小气愤了,京城的繁华远超过新亭府,更别提小小的戴河镇了。

不管是老赵头还是老陈氏,甚至是自觉见过世面的赵顺昌都看的目不转睛,心中忍不住感慨起京城的繁华来。

马车走了一会儿,周围反倒是变得僻静起来,赵家人却知道这边住着的人怕是不得了,没看见两旁的房子都变得好许多。

老陈氏忍不住探出头去看周围的人家,忽然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老人心中一喜,大声喊道“阿福,娘的阿福哎”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