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75章 争锋相对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75章 争锋相对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好精耕之地水稻增产两倍, 其余增加五成不止, 甚至是荒地也有产出。”皇帝看完了奏折果然大喜过望, 当下拍案叫好。

身为皇帝,没有人比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百姓就不能安定,百姓不安定国家便要生动乱, 再者没有丰裕的粮草, 边疆的将士也不能好好的守护大周。

皇帝抬头看向赵九福, 此时此刻他的眼中带着几分赞赏,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本只是这个觉得状元郎是农家出身身家清白, 为人处世也颇有一手,更难得的是有一身力气好角力,倒是也可堪一用, 可没想到赵九福会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吕靖看起来但是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神色,只是微微笑着说道“陛下,若是此法能够遍布大周,那我大周百姓何愁不能饱腹, 国库何愁会空虚不堪。”

这话不知道是不是刺到了人, 户部尚书李松仁忽然冷笑一声,冷冷说道“吕大人此言差矣, 我大周朝开朝以来风调雨顺, 国库一直充盈的很, 什么时候空虚过”

吕靖哦了一声,奇怪的反问道“哦,既然国库丰盈的话,怎么去年我工部申请的银钱一直没有下来,莫不是户部的人阳奉阴违,不把我工部当一回事儿”

李松仁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说道“吕大人可是冤枉人了,去年边疆大雪,自然是得多运送粮草和银钱过去,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少,工部这边也不急,等一等又何妨”

吕靖心中冷笑,面子上只是继续问道“这倒是我的不是了,只是李大人一边说国库丰盈,一边又拖着各部的银钱不给批,本官也不知道你到底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

李松仁脸色难看,其实户部拖欠各部的银钱是常事儿,李松仁是个属貔貅的,银钱进户部容易出来就难,尤其是跟他关系不好的其他几个部门更难拿到。

皇帝会愿意将李松仁放到这个位置上,其中也有几分让这位省钱的意思在,毕竟换一个大手大脚的户部尚书的话,说不定很快就把国库给霍霍光了。

其余五部多有抱怨,但李松仁做事情也不过分,紧一紧松一松,上头规定给的拖一拖也会给到,其他人猜测着皇帝的心思,不免将自己的脾气压一压。

这时候吏部尚书陆盛明忽然开口支援了李松仁一句“吕大人何必咄咄逼人,咱们在朝为官都是为了大周,为了大周百姓,李大人这般做自然有其中的缘故在。”

说完这话,陆盛明飞快的岔开话题追问“倒是吕大人说农庄粮食丰收一事,到底是你二人的一面之词,本官听着虽然也高兴,但心中却有几分疑虑。”

吕靖眯了眯眼睛,知道陆盛明的意思是怀疑他们弄虚作假当功劳了,他冷笑着解释“像是陆大人这般五谷不分四肢不勤,从来没有下过地的,自然觉得不可思议。”

陆盛明听了倒是没有生气,反倒是摇头说道“吕大人,你看你,我不过是多问了几句你怎么还动气了,难道这事儿我还问不得了”

“就算是我问不得,那陛下难道也问不得咱们总得知道你这产粮到底是真是假,才能想着以后如何处理。”陆盛明继续说道。

吕靖心中冷笑,面子上却不露分毫“陆大人担心的是,不过本官的为人陛下也是知道的,从来不是那种弄虚作假之辈,农庄从春种到收获,所有的记录都在奏折之中,陛下看了便能一目了然,此事确确实实是大周朝的大好事儿。”

陆盛明却追了一句“吕大人,本官就是想不明白一件事,既然这旱稻的种子有诸多的好处,怎么这些年来从未有人提起,你工部也闷不吭声的,这若是能早发现几年的话,岂不是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吕靖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算是明白了,陆盛明根本不是怀疑他拿出来的产粮,而是要拿旱稻的种子来作妖,一句发现的太晚竟是想要把他们工部的功劳都打压下去。

吕靖心中怄火不已,面上却更加冷静,淡淡说道“陆大人从未下过地,种过田,自然是不知道其中奥妙的,陛下,不如让赵大人来为大家解说一下,他是此次农庄的主事人,知道的反倒是比微臣更多一些。”

皇帝像是没看到方才他们几人的唇枪舌剑,笑盈盈的看着赵九福问道“既然如此赵爱卿不如详细说说,说实话朕心中欢喜的很,但也有几分疑惑。”

赵九福在来之前倒是打过草稿的,这时候在几位尚书大人的注视之下缓缓道来,从去年年底开始的计划,到现在的成果,从头至尾无一遗漏。

说完之后,赵九福还顺带解释了一句“陆大人,其实旱稻种子在往年也有过普及,不过都是当地官员主张的,一时半会儿没有大波浪,咱们远在京城,知道的晚一些也是理所当然,再有一个,就算是知道了,百姓们总是谨慎的,种地的农民也喜欢用自己用习惯的种子,生怕其他地方传来的不耐受,反倒是坏了收成。”

陆盛明冷哼了一声,淡淡说道“那农庄的产粮本官没瞧见,不过赵大人巧舌如簧,本官倒是深有体会。”

李松仁也不知道是站在哪一边的,这会儿忽然笑盈盈的说道“无论如何此事可是大周大大的好事儿,若是百姓家家户户都能增产的话,那国库又能丰盈一些。”

他不知道想通了什么事情,这会儿倒是不怀疑了,甚至十分期待的样子,让赵九福有些弄不清楚这位李尚书到底是什么套路。

皇帝也是哈哈一笑,点头说道“确实是大喜事,只是赵爱卿,为何你奏折之中写明了,此精耕细作的法子很难推广,反倒是推荐粗种的法子”

赵九福对这问题早有预料,很快回答“启禀陛下,精耕细作的法子虽然出产粮食更多,但一来需要壮劳力更多,堆肥的方式也更加精细,百姓家中农作工具不一定齐全,也不一定能有牛耕,所有土地想要精耕细作的话反倒是不现实。”

“相比起来,粗种的方式更好一些,他耗费的精力更少,从堆肥和收获需要的人力也少,这般一来百姓们能兼顾更多的土地,收获相比起来虽然差一些,但土地面积却能添补上。”赵九福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尤其是着重说了一下牛耕的不易得。

当年陈家村已经算是戴河镇附近比较富裕的村庄了,但实际上赵九福小时候家中也是没有牛的,那牛还是后来老赵头怕孩子上学辛苦才买的。

在赵九福考中秀才之前,陈家村统共才两头牛,到了春种的时候压根用不过来,牛这东西虽然踏实能干,但也不能没日没夜的忙活啊。

皇帝一点就通,显然也想到其中种种困难,他有些失落的放下手中奏折,原本的欣喜也散去了几分,还说道“底层百姓日子艰难,能够种地填报肚子已经不易,更被说给家中添置大牲畜了,赵爱卿的话有道理。”

赵九福见皇帝关心农桑,又说了一句“其实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若是由官府租赁农具,耕牛给百姓,百姓们按照年份一年一年慢慢偿还,一边可以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二来官府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只是此事需要人监督,以免有些地方阳奉阴违,反倒是让那些东西落不到老百姓的手中,便宜了当地的大户人家。”

皇帝一听眼睛又是一亮,顿时也不管几位尚书大人还都在场,抓着赵九福追问起这事儿来。赵九福之前便想过农具和耕牛的问题,当时他想到的法子便是官府租赁制度,不过这制度的本意是好的,最要防着的就是踩不到实处,最后便宜了那些乡绅。

皇帝频频叫好,李松仁却再一次皱起眉头来,他盯着赵九福看了又看,最后问了一句“赵大人的法子是好法子,只是耕牛这东西也不是到处就有的,官府想买还没地方买呢。”

赵九福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李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商人从利,若是耕牛能卖出好价钱的话,民间自然会有人大力养殖,这般一来便不愁来源。”

李松仁还要再说什么,却见皇帝盯看着赵九福的眼神之中带着十分满意,他只能将未说出口的话塞进了肚子,心中却觉得这个赵九福不得了,这才短短的两年功夫,竟然就让皇帝青眼有加,实在是一个大威胁。

皇帝却已经哈哈大笑起来“赵爱卿说的极好,吕爱卿,李爱卿,此事还得你们二人精诚团结,齐心协力,才能让大周上下富裕强盛。”

皇帝已经这般说了,李松仁也只得跟着吕靖一块儿行礼“微臣遵命,定将完成陛下嘱托,势必让大周再无饿殍之民。”

听了这话的皇帝终于满意了,哈哈大笑了一声,看了一眼赵九福又说道“此事赵爱卿居功至伟,晋为工部郎中,主持此事。另赏赐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玉如意一对,锦缎十匹以资鼓励,望我大周百官能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务实巧干,为我大周舔砖加瓦。”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晋升为正五品工部郎中,奖励积分30,000积分,获得工部郎中称号,获得积分30,000积分,请宿主再接再厉,勇创新高。”

消失很久的万亨忽然出现,赵九福此时心中也不平静,只是以后万亨打岔反倒是没露出痕迹来,这般看在皇帝的眼中自然更加满意,觉得赵九福此人确实是沉得住气可堪大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