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赚钱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赚钱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老四确实是很会做生意, 他选择的那些货物个头不大,价值也不算特别高, 但却都时兴, 保证到了戴河镇能够销出去, 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正因为不起眼, 到时候就算是卖了也不会被人注意到, 可谓是一举两得。

赵九福旁观了一日, 心中有些奇怪的问道“四哥,既然你这么会运货,为什么平时不来新亭府走走, 不说从商,偶尔走一趟也比种田赚得多。”

不是他说, 他们家若不是老赵头和赵老大,赵老三都是木匠, 光靠着那十亩地能把一家老小养活就不错了,更别提送他读书。

赵老四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他们家有积蓄是一定的,但乡下的日子终归是清苦, 看赵老二丁氏一门心思想要再做生意, 回到县城里头居住就知道了。

但赵老四明明有做生意的本事, 却踏踏实实的留在陈家村不动,甚至老老实实的跟着父亲兄弟下地种田,这实在是一件让人奇怪的事情。

赵老四原本在翻检货物的动作微微一顿,半晌才叹了口气笑道“我这不是放心不下你四婶吗, 再说了,做生意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且不说咱们来去的花费,你若是长期做的话挡了别人的门路,到时候人家找点关系有的是办法让你做不下去。”

赵九福一听觉得也是,像是这种走货的路子肯定有人常年占据,他们偶尔走一次自然不会有人来管,但走的量多的话可就不一样了。

他也没注意到赵老四脸上闪过的一丝不自然,还说道“四哥,我跟着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我去书店看看吧,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赚钱的路子。”

赵老四连忙劝道“再过几日府试的成绩就得出来了,你好好在家歇着就是,你好歹是个读书人,出去赚钱的话难免让人说嘴。”

赵九福心中无奈,这就是古代的职业歧视了,读书人若是下地种田,或者出门从商,那是肯定要被人说道的,前者略好一些,后者可是大忌,甚至会影响到以后的仕途。

但不说要不要挣钱,光是他藏着的金元宝总归是要拿出来的,不然放着也是浪费。赵九福就坚持说道“我知道,四哥,你放心吧,我去的是书店。”

赵老四有心想要再劝,他也知道有些读书人去书店里头拿了本子回家抄写赚钱,但那银子赚的实在是不容易,他们家不是供不起,所以不乐意孩子受这个苦。

可看着赵九福坚持的样子,赵老四没有继续劝,只是塞给他一两银子,又说道“你心里头有分寸就是,家里头供你读书的银子还是有的。”

赵九福点了点头说不会勉强,这才出了门。他去的地方是之前就已经混熟了的书店,大约是府试已经结束的缘故,书店里头的人比以前还略少一些。

店小二显然已经认得赵九福了,见他走进来便笑着招呼“赵书生来啦,今日又进了些新书,都放在那块呢,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赵九福道了一声谢才走过去,低头一看倒是笑了,原来那新书并不是四书五经科举丛书,而是各地的游记,他翻了两页倒是看出了几分兴味来。

只是他今日不是为了看书而来的,一边翻书页一边思量着赚钱的办法,就像是赵老四所说的,读书人在未成名之前想要赚钱可不容易。

抄书倒是一条路,但是又慢又伤眼睛,而且赚到的银钱也少,就说最基础的三字经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在保证不出错,字迹干净整洁的情况下,两天能抄写一本就不错了。

用毛笔写字和用圆珠笔钢笔写字的速度是不能比的,尤其是你还得等墨水干,保持书面的整洁,字迹大小几乎一模一样,字体还得整洁端正。

两天抄写一本还是在不做其他事情的情况下,但手都抄断了也才能得到十文钱到五十文不等的价格,毕竟一本三字经书店才卖一百文,加上纸张笔墨的损耗,书店赚的也并不多。

中国古代活字印刷发明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太晚,但一直都没发展起来,其中固然有工业技术发展的限制,但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损耗总共加起来的话,书籍不是大量售卖,还不如直接抄书来得本钱低,抄书人是读书最没有办法的办法。

赵九福略略一想,到底是暂且把抄书的路子放到了一边,他也是打算抄书的,只是想的是抄书给自家做积累,这样买书的钱能省下不少,用这个赚钱却不现实。

放开抄书的路子,赵九福又开始翻了翻旁边的杂书,心中浮现出几个有趣的故事来,但下一刻他又开始摇头否决这个想法。

写书自然是更加赚钱的,但写风月的话那是给自己找没趣,将来当官了分分钟就是一个污点,书店又不是他家开的,他也没有,想要完全保密几乎不可能。

而其他的游记、诗文之类的杂书倒是可以写,还赚名声,但问题是前者他写不出,就算能背出上辈子念过的那些著名游记,也没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没去过当地却能写出来。

至于诗文就更不可能了,除了名人大家的诗文,或者是当上了科举主考官的诗作,其余的人想要卖出去都不容易,通常都是家里头有钱有人,自己花钱印刷了送给书店来卖,权当是混一个名声和资历,压根不适合他这种普通人。

当然,更重要的是赵九福要找路子是把系统里头的金元宝合理化,而不是真的要赚钱,抄书的价格就这么一板一眼的放着,他要做手脚太不容易了。

左思右想的,赵九福也没找到好办法,只能一边翻书一边跟店小二唠嗑,指望从他嘴巴里头挖出一些有用的线索来。

大约是店里头没人,那小二哥也愿意跟他唠嗑几句打发时间,见他有些愁闷的样子就问了“赵书生,你可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赵九福也不觉得丢面子,笑着说道“确实是,如今府试结束了,后头的院试也不急,我就想着要不要做点事情补贴一下家用,也让家里头父母不用那么辛苦。”

“只是小二哥你也知道的,我不是新亭府人,也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抄书显然不太合适,其他的法子却想不出来。”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戴河镇抄书的价格可更加低。

那店小二一听也是没办法,他更加不会想到鼓励一个十岁的孩子,即使这个孩子是来参加府试的,却出书著作,那可是大人物要做的事情。

蓦地,店小二想到一件事情,低声问道“赵书生,你可会画人”

赵九福眉毛微微一动,画画他倒是有点会,上辈子他读书也没啥娱乐,很多出门的娱乐太花钱,为了省钱就在家折腾,其中素描之类的也学过一些,只是不太精。

这辈子他忙着读书,自然也没有系统的学过画画,不过书法和画画有共同之处,偶尔胡秀才心情好的时候,也愿意教一教这些学生们,所以他也算入门的。

当然,他的画距离好还有一段距离,最多就是给家里人画一个花样子,是上不了读书人的大雅之堂的,就是胡秀才的画作都比他好许多。

赵九福原本应该是一口回绝的,但看着小二哥的脸色有些不对,他并未开口直接回绝,只是说道“小二哥,你也知道我年纪小,画画的才能必定一般,只是不知”

店小二闻弦歌而知雅意,笑呵呵的说道“你且听我说清楚,在看要不要一试。”

店小二压低了自己的声音,笑着说道“之前店里头来了一位姓黄的商人,也并不是什么大商人,在城中并无多少根基,听人说是走了运道大赚了一笔,才刚从乡下买了房进城的,说到底是个暴发户,大家伙儿都有些看不起。”

“但这个暴发户却是个实打实的孝子,他老娘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就想着能留下一副画像给子孙后代上供,这黄姓商人自然出来打听好的画匠,愿意花大把的银子请人。”店小二说着眼中带上了几分不屑,继续说道,“可你也该知道的,出了名的画匠哪里是普通商人能请回家的,就是咱们新亭府的大商人去求还不一定能进门。”

这年头能学习画画的,通常也不是什么普通老百姓,有些是世代流传的画匠,这部分人要么是宫廷匠人,要么是出生富贵,自然不会给一个小商人面子,即使有钱也不行的。

“他请不到好的画匠,就想着请一些名声的读书人回去,银子给的多,一开始倒是也有人愿意,只是人去是去了,画也画了,那老太太愣是不满意,说画的不像她。”

古代人的画风讲究一个神似,至于形似不似就没人管了,可想而知乡下人出生的老太太自然是看不懂那种高深的意境的,怎么都觉得那些人画的不合心意。

店小二继续说道“这几次三番的,黄家老太太一直不满意,黄家的名声也就臭了,但凡是有些骨气的读书人都不乐意上门去画,觉得丢了面子。”

店小二意识到这话有些不对,连忙看了一眼赵九福,见他不在意才继续说道“要我说,面子值几个钱,那黄商人发了话,但凡是画的他们家老太太满意了,一次就给十两银子,若是不满意的,也能拿到一两银子的润笔费,大方可算是真大方。”

赵九福一听,倒是也有几分意动,他的素描水平一般,但要把一个老太太画的有几分形似还是有几分把握的,这反倒是比让他画出吴带当风的水墨画来的容易。

他看了一眼店小二,知道他这么卖力的推荐八成是收了人家的银子的,想了想就说道“既然如此的话我可以试试,只是需要回家准备准备。”

那店小二果然是收了银子的,黄姓商人也知道读书人的牛脾气,如今闹了几回自己再去请也请不来人,就给了银钱让这位店小二帮忙招揽,若是找到了人自然少不得他好处。

店小二拿了银子却不那么用心办事,毕竟真有本事的人他也搭不上话,如今就想着拿赵九福交差,至于不满意怎么办,反正他银子是拿了,绝对不可能吐出来的。

赵九福与店小二约定了时间,回到家中就开始折腾炭笔,炭笔倒是好弄,但他现在手生的很,画了好几次都不尽如人意。

灌了一瓶子的白玉童练习了一天,好歹是找到了一些感觉,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只希望那位老太太的要求不要太高,否则的话他也无能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