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秀才牌坊?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秀才牌坊?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什么,秀才牌坊”老赵头敲了敲手中的烟杆儿, 拧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村长。

这村长自然也是姓陈, 说起来还是老陈氏的族兄,虽说关系离得比较远了, 但一直以来的感情却还不错,偶尔还有走动,对他们赵家也颇有照顾。

陈村长乐呵呵的点了点头,说道“可不是吗, 我去衙门问过了,虽说秀才牌坊衙门是不给牌坊银子的,但走走关系还是能够批下来。”

这话的意思老赵头倒是听明白了, 感情衙门是不给造秀才牌坊的,也是, 一般不都是说举人牌坊进士牌坊, 秀才牌坊少之又少。

但是陈村长觉得陈家村能出一个秀才已经不容易了,谁知道将来赵九福能不能考中举人呢, 这会儿趁着官老爷对他赞誉有加,先把牌坊给造了,好歹也是村里头的一件大事。

陈村长是真心觉得能造牌坊就是大好的事情,从此之后他们陈家村也能改头换面了, 不说别的, 村里头的姑娘小子出门说亲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老赵头想的却更多一些,他跟陈村长不同,对儿子赵九福以后能够考中举人还是带着几分希望的, 毕竟儿子现在才十岁啊,总不可能一直蹉跎吧。

这般想着,他就说了“老兄,我也知道你的意思,知道你是为了咱家阿福好,但前两日我见着官老爷说了几句话,听着他的意思就琢磨着,他们这些大人怕是不希望阿福太张扬的,这虽然是好事儿,但总归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陈村长有些急了“怎么会名不正言不顺,这衙门都答应的事情。”

老赵头就说了“衙门虽说没反应,但肯定是不支持的,你瞧瞧咱们戴河镇一座秀才牌坊都没有就知道了,再说了,他们也不给牌坊银子。”

陈村长已经知道老赵头不那么同意了,心中有些可惜,最后挣扎着说了一句“真的不造吗,这银钱你不用担心,村里头会出。”

这老赵头就更加不能答应了,陈家村大部分人都姓陈,他们老赵家才是外来户,这要是让村子里头帮着出了银钱以后还了得,还不得欠着这么多人的人情“还是罢了,若是阿福有出息的话,将来能考中了举人,再来说牌坊的事情也不迟。”

陈老村长见他执意如此也只得答应了下来,心中却不那么看好,君不见隔壁镇有一位考生,二十岁的时候也是连中小三元风光无限,娶的妻子都是有钱有势人家的小姐。

结果呢,后头继续考试,一考就是许多年,一直到快七十的时候才将将考中一个举人,这事情流传颇广,这位还算是幸运,虽说老了到底是考中了举人,多少秀才一辈子就是秀才。

“行吧。若是阿福能考中举人的话,到时候就把牌坊建在村口的地方,让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陈老村长只得这么说道。

这个老赵头自然不会反对,两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老村长又对着赵九福说教了几句才离开,走的时候远不如来的时候高兴。

赵九福倒是高兴,笑着问道“爹,你居然没答应”

老赵头没好气的给了儿子一个板栗子,骂道“在你眼里头你爹就这么点出息,这事情的缓急轻重爹清楚的很,可不能因为一时得意失了分寸,反倒是给你惹了麻烦。”

说完这话,老赵头又带着几分得意说道“再说了,我儿子出息着呢,迟早都是能考中举人的,到时候直接造举人牌坊岂不是更加痛快。”

赵九福哈哈一笑,觉得这果然是亲爹,不是亲的一般都不能有这样子的自信。

解决了这事儿,赵九福心中开始考虑自己的进学问题,如今他已经是生员,不可能再去书院接受胡秀才的教导,就是胡秀才自己也已经明白的说了没有东西可教。

这样一来,他总不可能窝在家里头读书的,那样子就算他天赋异禀也闯不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更别说继续往上走了。

而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作为一位新鲜出炉的禀生,戴河镇上的县学,新亭府那边的府学他都可以去。

论教育质量的话,府学自然是比县学要好一些,从朝廷设置的教官就能看出,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三人。

这些教授、学正、教谕的履历怕就相差巨大。

可话不能只是这样说,他去府城的话且不提人不生地不熟的事情,那边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府学并不仅仅是考进去的秀才,还有一部分是靠着家族荫封而进去的。

这样一来府学的环境就注定比较复杂,赵九福自然不会怕生,却怕自己的小翅膀遇到大粗腿,到时候一个闹不好反倒是影响到他的科举之路。

再有一个,赵九福在新亭府的时候曾经打听过府学的情况,听闻府学因为有部分特殊人群的存在,所以教授十分宽松,上课是有的,绝对没那么尽心。

这一点与国子监的情况是相同的,论资历才华的话,这种高等学府的教授自然是更加出色,但论学习气氛的话,反倒是初级区域的更好一些。

县学的师资力量,书籍储备不如府学,但其余的却十分不错,赵九福就曾听胡秀才说过,他们这一届的知县大人十分重视县学,对这一块抓的严格。

最后再退一步说话,这年头县学府学的休假制度是休沐,一个月才会有一天的时间,要从新亭府来回至少也得三天,这么一来赵九福若是去了府学的话,一年到头怕也只能回家一趟,更别提照顾父母了。

好不容易白玉童升级了,赵九福还想让大家多享用一些,他这要是一走就是一年的话,老赵头和老陈氏哪里还用的上。

县学就不同了,就算是休沐时间相同,但他完全可以继续住在家中,就算要求住校,一个月他至少也能回家一趟,他打听过,县学对住宿是没有强制要求的。

这边赵九福刚把去县学入读的事情办下来,他现在不能直接插班进去,而是得等到明年年初跟着新生一块儿入学。对于这一点赵九福倒是不在意,读书不急在一时,他能在家多陪陪爹娘也是好的,再说了,年底他们家还得办宴。

县太爷知道赵九福的选择也十分高兴,一个小三元的秀才,还是知府大人和学政大人亲口夸过的孩子愿意留在戴河镇,这以后八成就是他的政绩了。

没等县太爷想好怎么夸人,一道圣令忽然传到了他的手中,要知道县太爷本来就是个举人谋官出生的,别说皇帝了,连知府大人的面都没见过几次,这一次落到他手中的却是圣旨。

县太爷激动万分,接过圣旨的手几乎都是颤抖的,虽说这圣旨奖励的不是他,但却是他治下的百姓啊,他心中对赵九福的喜欢更上一层楼。

接到圣旨之后,县太爷马不停蹄的带着人往陈家村赶,他们浩浩荡荡的一群人进村,吓得当地的百姓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弄明白他们来是为了奖励赵九福,立刻撒丫子狂奔去报信。

等到一群人来到赵家门口的时候,老赵头和老陈氏等人已经捣鼓出一个像样的供案来,看着自然不太符合颁旨的礼节,但却是老赵家能准备出最好的了。

幸亏来到人也不在意,确定赵家人都到了之后就打开圣旨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亭府戴河镇陈家村赵氏五子赵九福年少成才,学富五车,上能彩衣娱亲,父慈子孝,下能入孝出悌,孝悌忠信,于国于家皆是大善,特封孝悌之家,赐百两牌坊银,着戴河镇知县戴和宗辅以建孝悌牌坊,钦此。”

赵九福也没料到自己居然能够得到圣旨封赏,更让他意外的是在接过圣旨的当下,万亨却播报道“恭喜阿福获得孝悌称号,奖励积分1000积分,请阿福再接再厉,获取更多荣誉称号。”

这一次赵九福不再是镇定的,作为一个乡下出生的孩子,忽然得到圣旨的敕封若还能镇定才不正常,他手指也有些微微颤抖,这可是圣旨啊,有了这东西就算将来他考不中举人,一辈子吃喝也不用发愁了,这个名声就能当饭吃

老赵头和老陈氏更是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了,若不是赵老二和赵老四一边一个搀扶这,怕是已经高兴的晕过去,至于赵老大和赵老三也好不到哪里去,正傻高兴呢。

最后还是戴知县好心好意的提醒了一句“赵秀才,这可是圣旨,还不快些供奉起来,再者牌坊的事情也不能拖久了。”

赵九福连忙把圣旨供奉起来,想了想又拿了装着是十两银票的荷包去送那位颁发旨意的太监,这太监倒是和气,东西收了,人却没有多留。

戴知县临走之前笑着说道“赵秀才,公公那边我会帮你招待,你们啊,先想好牌坊要立在哪里,随后本官就派人过来商量,咱们可得造的风风光光漂漂亮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