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进击的陈家村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进击的陈家村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6:2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堆肥的法子一旦有人提了出来, 学起来其实并不难, 春天更好是最需要肥料的时候,这时候天气已经暖和了一些,相比起冬天来堆肥的时间也能缩短。

后头的事情赵九福没有再管, 老赵头和老村长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的,对于儿子的大方, 老赵头又是骄傲又是有些担心,这孩子从小就读书, 从来也没经历过太难的日子,怕以后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老赵头有心教一教儿子,却发现赵九福自己已经慢慢在改变了, 待人接物的时候多了几分分寸,亲疏也比以前在意了一些。

对此老赵头乐见其成,私底下还跟老陈氏说道“咱家儿子好是好,但就是心太软了,家里头谁他都惦记着, 这样的性格以后怕是要吃亏,现在想通了反倒是更好。”

赵九福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堆肥的成功大大的增长了他的信心, 有事情没事情都会翻一翻齐民要术,指望能找出更好的法子来。

只可惜有用的少之又少, 许多他记忆之中十分牛的技术,现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拿不出来,于是赵九福也只能翻翻书感慨一下罢了。

堆肥十分成功, 不只是陈家村人乐意用这个好办法,就是周围的村子都来套近乎,从老村长这边打听怎么弄这种肥料,老村长倒是也不敝帚自珍,乐意说给他们。

只是法子能拿走,也得给赵家一点东西意思意思,甭管是什么东西,但总得有个态度在,对于这一点老村长十分坚持,其他人也觉得理所当然。

相比起堆肥来,粮种的事情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赵九福自己压根不是种地的料,地里头光靠着老赵头和赵家兄弟照顾,虽然他们兢兢业业的种地,但最后出来的效果一般般。

赵九福随意出主意弄的杂交几乎都失败了,偶尔有几株大约是成功的,还得明年再看看成效,这个效率实在是太低了,没有个十年八年别指望出效果。

赵九福对此早有预料,倒也不是那么的失望,毕竟上辈子人家专家学者花了无数的时间,才研究出性能卓越的品种来,他随便捣鼓几下就能出来的话,那就不是天才而是世界的中心了。只是看着稻田,他心中还是有些失望。

因为想要看水稻本身的产粮,赵九福这几块新地还没下金坷垃,种地的地方又是刚开荒的,最后的产粮有些寒碜。

唯一的好处大约是,这些粮种里头确实是有粮种与众不同的,一种是产粮最低的,稻米乍看是白色,但煮出来之后带着隐隐约约的绿色,与只听过传说的碧粳米有些相似。

赵九福吃了老陈氏捣鼓出来的新米,觉得这种碧粳米味道确实是不错,他平时只能吃两碗饭,但就这这种米饭就能吃三碗,但再好吃产粮也太低了,照顾的也得十分仔细,赵九福索性就把粮种都吃了,他们陈家村没必要种植这种昂贵而娇弱的品种。

另一种稻子倒是有点意思,这种稻子的口感一般,产粮也一般,但出色之处在于不挑地方生长,当时这种粮种也是最多的,老赵头嫌弃开荒太麻烦只种了一亩地,其余的种子洒在了山脚下,打算除了苗子用来喂家里头的老牛也好的,这稻秧苗养畜生。

谁知道撒下去之后,这些种子倒是生长的生机勃勃,赵九福见了有些心动,就没让他爹都霍霍了,反倒是留下大部分过了夏。

到了秋天,山脚下那一片也变得金灿灿的,那些没有人照顾的稻苗居然生长的不过,虽然产量低,但其中有无人照料的缘故在。

不说别的,光是这随地就能生长,生命力堪比野草的性能就足够赵九福主意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陈家村附近可就有不少的荒地,若是能开一开撒上种子,就算一亩地只产出一两百斤,那也是凭空多出来的收入啊。

赵九福能看到这一点,经年种地的老人们自然也知道,老村长果然又来了一趟赵家,这一次老赵头没有直接松口,只是说粮种太少,这要分出去也不知道给谁好,不如打听打听粮种是从哪里来的,找好路子过去买岂不是更好。

老村长一想也是,这粮种是赵九福找回来的,来路清白干净,自然很快就找到了来路,那地方距离新亭府可不近,看起来就是个穷山僻壤的地方。

老村长是个有决断的人,很快就从村子里头组织成一个队伍来,出发去那边买粮种。这些人里头还有赵九福的两个哥哥赵老大和赵老二在内。

村里头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老村长这一次却独断专行,他心中明白稻种的优良带来的好处,如果按照一年来算,他们走这么老远的一趟说不定还亏了钱。

但村子里的人又不是只活这么一年,他们子子孙孙都能把这稻种种下去,这种子不挑地方,旱地也可以种植,一年年的下来肯定是能赚回来的。

再者,赵九福那边早早的找过孙光宗帮忙,孙家的车队答应了带着他们一块儿出发,路过那地方等他们买够了种子,再把他们带回来。

孙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的安全还是能保障的,也就是路上吃喝花费,但万事就是如此,想要一点不出钱就拿到东西的好事儿哪儿能有。

倒是有人提出过让赵九福去找孙家疏通,让他们带一些粮种回来就是。

没等赵九福反驳,老村长就直接驳回去了,这次他们可不是要买一袋两袋的粮食,而是足够全村人明年用的粮种,赵九福难道还能让孙家做生意的时候只带着粮食回来不成

别说孙家平时并不做粮食的生意,就算他们做,这价格肯定也高出许多。再者,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脸,让赵九福去欠别人人情。

虽然还有人叽叽歪歪,但最后陈家村组成的队伍还是出发了,经此一事,赵九福倒是真的开始反省自己,他不是小孩子了,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应该要懂。

陈家村的队伍是秋天离开的,按照时间他们能在两个月后回来,也不会耽误各家各户过年。在这一年的秋天,县学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

这一次来县学入学的新生生员只有三人,听说今年戴河镇的学子们考试失利,通过生员考试的并不多,这三人之中有一个人还是赵九福曾经的同窗,一样在胡秀才手底下读过书。

按理来说被同一个先生教导过,他们应该比常人亲密一些才是,事实上因为胡秀才的偏爱,他手底下其余的学生对赵九福并不感冒,即使现在都进了县学都疏远的很。

赵九福一开始还有心交好,见他并不放在心上也就不再上心,他向来不是暗中烂好心,能把自己热脸贴着冷屁股的人。

又一年下来,赵九福已经把顾行之书房里头的书看了七七八八,他的记忆力极好,虽说不是过目不忘,但背诵和看书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上许多。

赵九福不但看了,觉得好的书都抄写了一本,这么一来他原本的小书架子就不够用了,也幸好如今老赵家房间够多,找一个干燥的小房间单独拉一个书架就是。

老赵头对于儿子老是往家里头搬书的举动十分支持,不但老是偷偷给他银钱买书买笔墨纸砚,还亲自动手给他打了一个楠木的书架子。

这书架子不但够大够结实,上头还雕刻着云纹,摸起来光滑润泽,看起来浑然一体,似乎连契结的地方也看不到,赵九福一看就喜欢上了,心底佩服自家老爹的手艺。

书搬回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放着,赵九福自己看,也让家里头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来看,只是叮嘱他们不能把书弄脏弄坏了,每一次没看完一本不能拿下一本。

因为家里头出了一个读书人,赵九福又特别喜欢抓着侄子侄女教导,更或者是皇帝的一句夸赞带来的效果,赵家人上上下下不说有没有天分吧,至少是喜欢书的。

喜欢书,他们就不会故意弄破弄乱书,但喜欢却不代表能看得进去,就像是赵老大的大儿子赵顺德,他当年跟赵九福读书的时候就坐不住,现在年纪大了,好不容易家里头已经给收好了亲事,哪里能安安心心的看一本书。

相比起来他弟弟赵顺义是真的喜欢看书,虽然他脑子不如亲哥哥聪明,但胜在有恒心,除了赵老二的两个女儿,反倒是他看书最多一些,比下头赵老大赵老三咬牙送去读书的赵顺荣和赵顺昌还好一些,这两个读书其实没啥天分,即使家里头老人硬逼着而已。

正因为如此,老赵头和几个儿子也没指望家里头能再出一个读书人,只想着让他们多读几天书,以后前程也好一些。

赵九福如今读书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抓着侄子侄女读书,愿意来的,他就多教导一些,不愿意来的,也就轻轻放过,于是乎这个书房里头来的最多的人,除了赵顺义就是温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