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当朕有了读心术发现所有人都在骗朕! > 第九十四章

当朕有了读心术发现所有人都在骗朕! 第九十四章

作者:枭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8: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九十四章

一帝心

其实细论起来,苏战自个心底里也疑惑了许久, 之前董家与他们苏家不合, 处处给他明里暗里使绊子, 这事十分正常, 毕竟朝堂之上的文武之争是打从太、祖起就埋下的根子,早已不是一日两日, 他又与董峯那老匹夫早有龃龉, 争锋相对才是常事。

更莫提, 之前都是先帝那个心眼比针尖还要小的,身为帝王, 若心下存了什么偏见打算, 身边自然不缺体察上意的聪明人上赶着架梯子找理由,还能说得一本正经,为国为民, 董峯若是没这份本事,他也不能历经三朝,混的风生水起。

可比起董家来, 梁王对他苏家的故意构陷就显得有些莫名,苏家倒了, 董家可以在朝堂一家独大, 可他梁王能怎么样不照旧还是他的一品亲王,成不了皇帝,也不会少遭了帝王忌惮。

若说是觊觎苏家兵权,想要他改而支持梁王, 这虽说也算一个理由,只是细细想来,却还是有几分牵强,苏家兵权远在西北,梁王又不可能出得了京,即便当真被逼到了绝路,宁愿逼一个鱼死网破,为了也只能是苏家之名,他苏战难不成还能在西北起兵,拥立他梁王为主不成

但若是为了龙羽卫,这一切便都能解释的通。

梁王之前诸多攀扯诬陷,就是为了这个,只不过,之前因着种种缘故,陛下都并未相信,反而机缘巧合,董家获罪,对苏家威胁最大董太傅的也早早的去了,都未能叫梁王得逞。

如今梁王机关算尽,没了旁的法子,便竟是心狠手辣,干脆借着刺杀之名将苏家逼到了绝路上去,此刻想来,行宫之中出现的刺客定然与西北苏家脱不了干系,而出现了这般危及帝王性命的大事,苏家若是不想认罪伏诛,便当真只能走了梁王逼宫这一条不归路。

龙羽卫里,凡是自西北出身的,混乱之时,以苏战的威名,不说一呼百应,也有九十九。

也只有在龙羽卫内,苏战多年的军功积累,才算是有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同样是因着是龙羽卫的缘故,苏家在西北或许还能分疆裂土,苟且一时,但若在京城,绝无什么为了苏家自个,一旦迈出这步去,苏家也只能费尽心机去求这拥立从龙之功,否则才当真是再无存身之地。

只不过,若要用的着龙羽卫,便只有一种情形

直接举兵逼宫。

“父子”二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一瞬间都几乎有些说不出话来。

正震惊间,太尉府大门外,却也忽的来了一列整整齐齐的人马,约莫十几人,皆是身着甲胄,腰带长刀,伴着哒哒马蹄的声响,一眼望去便只觉威风赫赫,来者不善。

到了近前,便能看出,为首的竟正是龙影卫指挥使,真正的天子近卫,周正昃。

“属下见过太尉。”虽然身为帝王身边最是信重的亲信近臣,但周统领却并无骄厉之色,行到门前之后,便利落下了马,规规矩矩的对着苏战抱拳行礼。

看见来人之后,苏战战的面色越发沉了下来,只不过倒却并没有六神无主,甚至于还算平静道:“周统领清起,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龙影卫周统态度还算恭敬:“陛下有旨,召太尉来翠微宫一见,有事相询。”

“何事”一旁的李明理没忍住,便开口问了一句。

周统领闻言一愣,虽不知李明理的身份,但见他与太尉言行亲近,一顿之后,竟也当真解释了一句:“翠微宫捉了几个刺客,属下审出乃是太尉西北旧部,陛下下旨,请您亲自移步看看。”

刺客果然与他苏家有关

听了这般清楚的话,苏战闻言微微点头:“正巧,本官听闻行宫有变,正欲前去问安,还请稍待片刻。”

“是。”周统领闻言立即应了,起身之后,倒也很是识趣的远远退了几步。

苏战见状,便转过身来,又与李明理继续道:“也罢了,若是苏家败落获罪,也的确没有再连累张家好好姑娘的道理,好在才刚换了庚帖,未曾闹大,我去行宫面圣,你且回去等着消息,若是当真出事,告诉你娘,且把张家的庚帖退回去,剩下的,还按着之前的打算行事。”

苏战说的云淡风轻,李明理听着心下却是猛地一紧:“大将军”

所谓之前的打算,李明理如何会不知道早在父母回京之前,便早已留下了后手,一旦有变,苏战夫妇舍生取义,苏明珠、苏明朗,如今又带了一个他李明理,则被会人护送回西北去,投靠大哥得享一世安宁。

对于李明理的惊慌,苏战却仍旧是一派平静,他扭过头来,好像只是叮嘱一件寻常事一般,低声道:“好在明珠机警,也已提早出了宫,家里留的人你都是认识的,你又是兄长,一旦当真出了事,明珠明朗两个经过事,出京这一路上,还需靠你周全。”

“大将军。”李明理的手心忍不住的轻轻发抖,便又压低了声音:“大将军,梁王”

“明理”听到梁王二字,苏战的面色猛地一变,他抬起头来,眸光利若鹰豺虎狼一般:“多年来,我与你娘皆视你若亲子,你年轻一时不察,不及梁王老谋深算,一时想岔,我不怪你,可到了如今这步,你若还这般执迷不悟,就休怪我现在便派人将你押回西北”

李明理多年来汲汲营营,便只是想保住全家上下的性命,哪怕担上了不臣谋逆的恶名,可只要一家人的性命还在,在他眼里,便都算不得什么,更莫提,李明理自认,以他与大将军一家子的本事,哪怕是隐姓埋名,再回西北去做马匪,也照样能够荣华富贵,逍遥一生。

但他却也知道,大将军虽不讲究什么忠孝,但他却在乎儿女的名声前途,大将军当初就是为了给亲族儿女寻一条光明正道,才投了西北军中,如何肯为了自个的性命,便叫他们几个儿女再过回那见不得光的日子里去更莫提,苏夫人她将门虎女,一世忠贞,想来,也是定然不愿辱没门风的

在这样的目光之下,李明理也忍不住的低了头,面露痛色。

苏战见状,便又叹了一口气,难得的柔下了声音:“你还不知道,昨个你大哥传了信来,你大嫂如今也怀了身孕,我与你娘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只要你们几个都好好的,我与你娘便是当真去了也是甘之若饴,可你若是为了爹娘的性命,便连累你的兄弟妹妹,那我们才当真是死不瞑目”说到这,苏战又重重的拍了拍这个二子的肩头:“孩子,你一世精明,莫要在这个时候走了窄路”

看出李明理听了这句话之后,低着头,却未曾反驳,显然是听进去了的,苏战这才放了心,点点头,便要牵马与周统领一众一并离去。

李明理却又想到了什么一般,忽的又伸手拉住了苏战:“大将军我,还有一法。”

苏战停了下来。

李明理咬了咬牙:“将军,可讲此事内情与赵暗小陛下直言,里应外合,助其除去梁王之祸”

听着这话,苏战倒是当真诧异了起来:“依你看,陛下有这般心胸”

这个法子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其唯一凭借的,就是当今陛下能有多仁德宽厚,连这般明白在眼前的西北旧部刺杀都能轻轻放心,且还能一心信任苏家,将这般涉及护卫宫龙羽卫的大事,都交给他苏战。

是生是死,全凭着帝王一念之间,也正是因此,此法说简单也简单,但说难,却也难道了极处。

可在李明理的口中,却是一向认定帝王之家,刻薄寡恩,当今陛下与先帝一脉相承,都对苏家忌惮已久,决计不可相信。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私下里去牵扯了梁王。

李明理闻言,虽然面色难看到了极处,但还是一字字的开了口:“从前的确如此,但自我归京,观其言行或许,当真可以一试。”

李明理说出这话来,也并不是毫无缘故的,因着梁王的缘故,他这几个月来,知道了当今陛下不少内情。

在家里人看来,是明珠自打进宫之后,就一向都无宠,苏家又已配合皇家交了兵权,正巧明珠又在重五宫宴上受董氏诬陷,毁了名声,又已遭了小皇帝厌弃,故而才在家里上奏之后,便顺手推舟放了明珠离宫出家,因此并算不得什么。

但李明理却知道实情并非如此,赵暗投那人,不但不像家中以为的那般压根不在意明珠,恰恰相反,他对明珠是当真放在了心上的,甚至于即便出了宫宴之事,他都仍旧决意立明珠为后。

之所以能出宫,只是因为明珠严词拒绝,一意孤行,决意出家,赵暗投闻言之后竟也当真答应了

此刻叫李明理下定了决心,对苏战说出这个法子的缘故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

身为天子帝王,对于自己后宫之中,予取予夺的妃嫔,有意隆恩册后之时,换来的却不是感恩戴德,欣喜若狂,而是想要拒绝出宫。

在这般情形下,赵暗投没有恼羞成怒,没有震怒责罚,不依不饶打入冷宫,最后不单当真应下了,甚至于还为明珠赐了一道为国祈福的圣旨,叫明珠太太平平的出了家。

即便是对赵暗投早已诸多成见的他,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赵暗投的胸怀称得上一句宽广,放在帝王之中,便更是难得,并非他从前认为的,与先帝一脉相承的昏聩狭隘之辈。

再加上之前未曾听信董家谗言,没有叫明朗尚玉轮郡主,也没有召大哥回京。

如果如果赵暗投是这样的帝王,李明理抛去成见,便也的确认为这个法子,当真可以一试。

看着二子面上的认真,苏战想了想,便也当着点了点头:“也罢,我去行宫,且看看陛下是何意,若是还有转机,便按你所说之计试上一试,即便不成,能叫梁王这小人难过,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大将军慢走。”该说的都已说罢,李明理退了一步,便低头送别道。

苏战点点头,也没再多言,只利落的起身上马,便朝着面前等待已久的龙影卫众人之中,坦然行去。

看着大将军的背影渐渐消失在眼前,李明理深深的吸一口气,也起身上了马背,同样的出城,但是出城之后却是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正是明珠所在的皇觉庵。

二相信

因着事情紧急,这一次,李明理就没有先去皇觉庵正殿,再派人去后山里叫明珠过来,这么浪费时间。而是径直抄了小路,直接上了抱月峰。

而当李明理还未行到了明珠所在的小院,便在半路上正巧遇见了神色匆匆,正要下山的苏明珠。

半路上看见了自家二哥,苏明珠也吃了一惊,回过神后,连忙开口问道:“二哥怎的来了行宫出了刺客的事你可知道爹爹娘亲呢”

没料到明珠远在抱月峰,消息竟也能这般灵通,李明理倒是有些诧异,不急回答,先开口问道:“你是从何得知此事”

苏明珠闻言便又是一愣。

她和赵禹宸最近一直在都在后山水上私下见面,今日原本约好的,却没看见人。

这事一时半刻的,她竟是不知道如何和二哥说清楚,因此愣了愣之后,便只是含糊道:“凑巧罢了,只是我听闻此刻和西北有关”说道这,苏明珠又有些焦急:“爹娘可都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明理见状,顿了顿,便将龙影卫周统领已经回京将大将军进去了行宫的事说了出来,接着又问她这般行色匆匆的,是要往哪里去。

“家里知道就好了,我原想着先叫人给家里传信。”说罢,苏明珠咬了咬牙,便又道:“传过信后,我便打算去行宫面圣”

听着这话,李明理的眉头不易察觉的微微一跳:“你要去行宫”

“是。”

苏明珠深深的吸了口气,早在水边,乾德宫的小内监告诉她赵禹宸遇刺,且似乎当真受了伤之后,她便已然惊慌不定,担忧赵禹宸不知被此刻伤到了何处,伤的可厉害,如今到底是何情形。

等得再知道了刺客和西北苏家有关之后,苏明珠震惊之余,便更是打定了主意,不论是为了什么,她都不能这般在抱月峰里偏安一隅,她得去行宫求见赵禹宸或是太后,一来,是看看赵禹宸身体到底如何,二来,更是为了探听清楚刺客到底是怎么回事,在赵禹宸面前为家中分辨。

听了这话,李明理一时间的神色,就越发的复杂了起来。

既然已经决意要转而试一试宫中小皇帝的心胸,李明理便也打定了主意,既然皇帝心中是当真在意明珠,为了父母,为了苏家,他必须抛弃一己的私情与成见,来寻了明珠,叫明珠起身去见一遭赵暗投,只要小心准备一番言辞,或许便能够借着这一份情分,消去几分赵暗投的疑窦。

他此刻特意过来皇觉庵,原本也就是劝明珠去行宫的意思。

但是此刻见了明珠早已放不下赵暗投,自个便已决定动身,这却又是另一件事。

“明珠”李明理张了张口,终究却也只是低了头,慢慢开口,将他与苏太尉之前的打算一一说了出来。最后又解释道:“此计说来简单,但是却要看赵暗投能否这般清明,当真相信大将军的忠心,且有这般的心胸谋略,愿意将这般事关性命的大事交于家里”

“他会信的。”没等李明理说罢,苏明珠却忽的打断了他的话头。

苏明珠眨了眨眼,眼前走马灯一般,将近些日子来,赵禹宸在她面前的言情表现,都一一过了一遭,便又看向二哥,认真的开口道:“陛下当真并非昨日阿蒙,这件事,我信他,会相信爹爹,相信苏家。”

若叫她说明白其中的道理缘故,只怕连她自个都未必能说得清,但是不知道为何,她此刻都打心底里觉着,赵禹宸必然会相信。

看着面前明珠闪着光一般的坚定双眸,李明理便忽的又是一顿,一时间,竟说不出自己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他回京之时,便差了一步,已在明珠与那赵暗投相识之后,他来到苏府之后,虽知道从前明珠与太子关系亲近,但那却只是之前,自从他来了之后,小太子回宫,陪在明珠身边的人换成了他。

只可惜,懵懂少年,在他自个都还未明明白白的察觉到自个的心意时,明珠却被先帝那昏聩之君一道圣旨送进了皇宫。之前从家中听闻明珠有意出宫的消息时,他原本以为一切都来得及,原以为不过是好事多磨,终究还是要重回从前。

可如今看来,到底还是迟了

一步错,便已是步步差。

明珠却并未留意到二哥的出神,说罢之后,便又想到了什么一般:“对了二哥,你过来可骑了马我原想着去皇觉庵里借,还不知有没有。”

李明理过来时,是特意多带了一匹马的,原本打算寻了她之后,好两人一并去翠微宫。

只是他这个时候看着眼前的明珠,却不知为何只觉着心内沉沉的,重若千钧一般,竟是再无心力多留一刻似的,因此便只是低头道:“带了,你下了皇觉庵山门口便能瞧见,府里的马,你也认得。”

“既是这样,我也不耽搁。”苏明珠说的格外干脆,又叮嘱一句:“二哥你身子不好,先去前头庙里歇上一阵,我骑了你的马去,之后就叫人回府赶马车来接你”

李明理牵了牵嘴角,便又强撑着露出了与素日一般的笑意来,还未来得及再开口,便看见一身明珠拎了袍角,风一般的一步步的消失了他的眼前。

等得明珠走后,李明理又愣愣在原地站了半晌。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他想到了大将军临去前的叮嘱,告诉自个一旦谋算不成,明珠明朗两个的离京之事,还需他提早准备,方才又低头咳了几声,缓缓动步,慢慢的重新回了皇觉庵山门下。

他骑来的马果然还在山下系着,多带的那一匹却是不见了,问过了知客的姑子后,只说是河清法师骑去,已走了快到一个时辰。

听了这话,李明理只是默默点头,在这炎炎夏日里,神色却冷清的寒冬里的薄阳一般,轻薄且无力。

皇觉庵到底是在山上,往来不易,今日这日子不年不节,又是临近正午,暑热炎炎,回去的一路上都空空荡荡,耳边除了一阵阵的鸟叫蝉鸣之外,便再无其它。

李明理骑马行至半路,才忽的瞧见了一架挡在半路上的马车,一眼瞧去,像是出了什么事故,拉车的白马跪在地上,车外立着三五个人,都有些焦急一般。

事不关己,加之李明理此刻也的确没有多管闲事的兴致,因此见状便并不细瞧,只是下了马,便打算从一旁绕过。

只是才刚刚经过马车时,一旁却忽的传来了一道有几分熟悉的女声:“李世兄”

李明理闻言回头,说话的是一个身着蜜合薄衫,素色百褶裙,在燕尾扎了鹅黄绒花的大家小姐,此刻正拿团扇遮在头上,不知立了多久,面颊嫣红,额上都已热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

虽只见过一回,但李明理的记性一向好,见状便也立即认了出来,也拱手回了一句:“方姑娘。”

却正是曾经在皇觉庵里见过的方蕙心无疑。

两人停下说了几句,便也知道了方蕙心这是奉了太后懿旨才山上送东西传话,刚打算回去,不巧,拉车的马儿却不知道怎的折了腿,便停在了半路。

“原来如此。”李明理低头看了看那躺在地上哀鸣的白马,显然是不大成了的,想了想,便将自己牵着的马交到了与方蕙心一道的马夫手上:“解了笼头,用我这马拉回去就是了。”

方蕙心闻言一愣,连忙开口道:“李世兄也未带随从,没了马,李世兄要如何下山。”

李明理垂了眼眸,神色淡淡:“走回去就是了。”

方蕙心抬头看了看正午的日头:“正热的时候,这一路连个树荫也无,这如何使得”

“算不得什么。”李明理不欲多谈的摇摇头,便要迈步离去。

“李世兄且慢。”方蕙心却又叫了一声,上前一步,声音温温婉婉:“世兄这般出手相助,已要多谢,如何能劳烦您这般走下去若不然,李世兄且稍待片刻,待得车马换好,世兄也一并乘车,等下了山,便可寻着人了。”

若是寻常时候,李明理自然会按着礼仪,好好客套一番,但今日受了方才和明珠的一番话影响,他这会儿却多少露出了些刻薄之态,径直道:“孤男寡女,这话传了出去,方姑娘不怕有损闺名”

方蕙心原本正打算告罪,说车内逼仄,只是要委屈师兄在坐在车辕上,谁知还未来得及开口,便听了这话。

闻言之后,向来温柔有礼的人,面色却忽的一变。

她抬起头来,分明还是那般温柔怯弱的五官面目,但只是换了一副神情,却是一瞬间便露出了几分不可侵犯的凛然之态:

“圣人有言,恶言不入于耳,无非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清者自清罢了。我邀您同乘,是因与河清法师一见如故,以友相交,才认您一句世兄,以正礼待之您说这话,是单单看轻了我一介女子,还是看轻了苏家为国尽忠的教养名声”

听着这一番训斥,李明理勉力支撑的平静面色像是被什么戳破了一般,猛地一窒。

但方蕙心却还未完,说罢之后,便转身退了几步,声音仍旧弱柳扶风似的柔婉,但却又柔韧坚决的丝毫不让:“将套子卸了,将马还回这位公子。”

李明理闻言便又是一滞,张张口,正打算解释什么,方蕙心却是当真只如一位端方守礼的大家闺秀一般,退到了侍女嬷嬷身后,举了扇子遮了脸,当真是看都不再看他一眼。

方蕙心虽只是一介弱质女子,但在周遭的家人仆从之间,却是令行禁止,说了这话之后,周遭无一人缅陆异议,那赶车的马夫更是利落的重新将马车解了下来,果真恭恭敬敬的送还给了李明理的手里:“公子请”

李明理愣愣伸手,只觉这缰绳竟是热的烫手一般,竟叫他面上也涨的通红。

作者有话要说: 方蕙心:没错,我就是说你是小人o一︿一o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萌生细语 34瓶;莫璃 10瓶;听街角de风铃、呵呵 2瓶;瑞希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