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皇后命 > 第75章第 75 章

皇后命 第75章第 75 章

作者:八月薇妮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09:3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养真才到宫门口, 赵芳敬也随着赶到了。

禁卫们齐刷刷地跪地行礼, 参见皇上。

养真回头看向赵芳敬, 脸色却有些复杂。

自打从西疆回来后,养真稳居宫中,虽然也时不时听说外头的那些大事,但因为朝中有赵芳敬坐镇,所以养真一点儿也不担心。

果然, 赵芳敬顺利升为监国, 而宁王之乱也很快给平定……甚至赵曦知也有惊无险的。

满宫中一时都称扬十三王爷的功德, 养真自然也欢喜之极, 她向来是信任赵芳敬之能的。

直到皇帝突然间降旨。

这消息不仅让世人意外,更极让养真意外。

曾经身为太子妃的经历, 让养真很了解皇帝的性子, ——皇帝是那种执拗而固执己见的人, 心中的正统观也很重, 这点儿跟赵曦知和养真差不多。

若不是有天大的了不得的原因,皇帝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决断。

此刻, 在养真目光复杂的注视下, 赵芳敬却依旧笑意清浅。

他上前一步,笑问:“好好的怎么就要出宫也不跟我说一声,很叫人担心呀。”

养真咬了咬唇,不做声。

她过了生日, 已经十八岁了, 但个子却仍只勉强到他的下颌处。

不仰头, 便只能看见他微微挑起的唇角。

笑容隐约刺眼。

赵芳敬见她不做声,微微低头:“怎么了是不是宫外有什么要紧的事让十三叔陪你一块儿……”

“不要!”养真即刻打断他。

此刻青鸟见势不妙,早就摆手示意众人后退了。赵芳敬笑问:“那又是怎么莫非有人得罪了养真吗”

养真双手握紧,低声道:“你不要问了,总之我要出宫。”

“那么,就是在生十三叔的气。”赵芳敬了悟地颔首。

养真皱皱眉,转身要走,赵芳敬上前一步,及时握住她的手。

他轻声说:“你知道,我不喜欢你生气,我若哪里做的不对,养真告诉我可好”

养真试图挣脱,可一想到这是在宫门口上,众目睽睽的,他的身份又且不同了,拉拉扯扯的叫人看见了成什么样子。

养真定定神:“你先放手我再说。”

赵芳敬轻轻松开手。

养真低着头,又过了半晌才说道:“你、你是不是知道了……”

“知道什么”

“十三叔你、你跟我一样……是不是”养真鼓足勇气,抬起头看向赵芳敬。

这一句没头没脑的,世间只怕无人能解。

可赵芳敬居然听明白了。

五月的热风从宫道中掠过,竟带了狭长的宫道中的阴冷似的,吹在人身上凉浸浸的。

“你说啊。”

“是。”赵芳敬终于回答。

听了这简短的回答,养真后退一步,双眸睁大。

原来养真所问的,自然是赵芳敬是不是跟自己一样,也“经历”过“梦中”之事。

其实从很久前养真就觉着有些不太对,可是赵芳敬起初的时候掩饰的很好,养真要操心的事情又很多,所以并没有认真往这方面去想。

但是,虽然知道在自己的干涉下,有很多事情都不同了,可也未必到这种地步。

赵芳敬竟好像“未卜先知”般,虽然他从来都是个运筹帷幄胸有丘壑。

直到皇帝突然间发上谕,传位给赵芳敬。

明明是阳光和煦的天气,养真却像是喝了一杯冰水,透心透骨的凉。

心底猛然便跃出了一句话:“他知道了!”如同针刺。

看出她眼中的受惊之色,赵芳敬温声说道:“我的确跟你一样,但十三叔不是故意的玩弄心机,瞒着养真,而是因为我太了解养真了,若是一早让你知道我跟你一样,你会怎么做”

养真的心跳的很快,头晕目眩,说不出话。

不必她回答,赵芳敬替她说道:“你当然,会立刻逃的远远的,是不是”

养真的眼睛有些酸涩:是。

的确是这样,当初钱家庄事发,他突然到来,养真就有些担惊受怕,还曾旁敲侧击过。

赵芳敬说道:“可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不管是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对我而言,最不能舍弃的就是养真。”

养真的眼前已经有些模糊了。

赵芳敬叹了口气,无法面对她泪眼朦胧的样子,便走前一步将她轻轻地搂在怀中:“我承认,我是用了些手段,有一些手段还不太光明……你若是要是怪十三叔,只管打我骂我,只不许闷在心里,可是,我想你应该知道,不管如何,我只能这么做,也一定要这么做。”

养真被他揽着靠在胸前。

她先前之所以想避开赵芳敬,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怕梦中的情形重演,她不想本来皎若明月的赵芳敬背负乱臣贼子的名声。

可是现在,好像不同了。

他是名正言顺的。

而且皇帝下诏之后,朝野之中虽然哗然,可并没有因此而引发什么大变。

养真吸吸鼻子,对上赵芳敬如星的双眸:“十三叔,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次,赵芳敬一笑,轻声回答:“为你,也为这天下。”

皇帝退位之后,便在长阳宫内养病。

也不知是因为放下了重担还是如何,皇帝觉着近来身上轻快了不少。

除了贵妃曾经来哭闹过几次,日子过的还算舒心。

直到一日,张皇后前来探望。

两人难得的心平气和地说了会儿话,张皇后又提起赵曦知纳妾的事。

末了,皇后问:“您传位给十三爷,倒也罢了。只是他要立乔养真为后,却怎么说,难道他不怕乔养真的孤鸾命格吗还是说那命格的传闻本就有误呢”

这是皇后近来最想不通的一件事了。

太上皇淡淡然道:“你问我说实话,我却也不知如何回答。但是,当初贵妃劝我用偷梁换柱计策的时候,她曾说过,十三毕竟是修道人,也许他娶了养真,自有一番造化呢贵妃虽然糊里糊涂的,可这句话也许歪打正着,也说不定。”

“这是胡说。”本来修身养性的皇后,一提起贵妃来,竟又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愤愤地说:“要不是她出的这馊主意,又何至于到现在这种地步”

皇帝笑了笑。

张天师为人虽然已经到达能通鬼神的地步,出言绝无虚假。

但是皇帝也知道,天师真人跟赵芳敬的交情匪浅。

倘若是赵芳敬暗中求过天师,让他故意说出那什么“孤鸾”的命格……用以吓退拼命争夺乔养真的众人……

虽看似不可能,却也未必真不可能。

到现在皇帝早就想通了,有很多事,看着不起眼,可私底下隐约都有赵芳敬的影子。

他的十三弟本就有一番经天纬地的才能,如今苦心孤诣到这种地步。

输了江山给他,倒也不冤。

其实皇帝之所以写了那道传位的诏书,当然不是因为真的器重赵芳敬,或者说,对皇帝而言,赵芳敬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继任者,虽然很重要,但他主动抛弃皇子们而选择赵芳敬的原因,却是因为皇帝心知肚明一件事。

赵芳敬显然是志在必得,虽然十三王爷从头到尾没有露出一点獠牙。

他只是不疾不徐按部就班的往前走,赵曦知,赵尚奕,赵崇……还有宁王。

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一切能挡在自己面前的皇子们尽数除去!

所以皇帝才说“你毕竟不够心狠”。

赵芳敬没有那么做,这让皇帝觉着有一丝欣慰。

写下那道诏书的时候皇帝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

一方面他觉着自己做的没错,另一方面,又有一点隐怒跟不甘。

但是皇帝又清楚,倘若自己不这样做,只怕会逼得赵芳敬走上一条他所不愿意见的路。

毕竟,皇帝所说的本朝开国时候的那宗“公案”,所谓太祖驾崩后,胞弟太宗继位……虽然后世都传为美谈,可是在私底下却还有一些隐秘的流言。

有说,太祖皇帝并不是正常驾崩的。

太祖的死或许跟太宗皇帝脱不了干系。

虽然没有人敢大肆如此谈论,但是身为皇帝的宁宗自然不会糊涂到一无所知。

他不想走到那种不可挽回的地步。

所以宁肯选择主动退位,如此一来,成全了一位继任的明君,将来赵芳敬德传天下的时候,作为传位者的自己,兴许也能随之流芳百世。

只是有一件事,皇帝也有点想不明白。

赵芳敬在他面前所透露的那件事,他半信半疑。

而赵芳敬所说“信任看好却被挑唆”的那人,皇帝从他的口气,猜是赵曦知。至于“珍视掌心”的,自然是乔养真了,那么最后那句……如果战火真的曾从梅阳烧到京城,那烧起这把火的,是谁

每每想到这个都会心寒彻骨,皇帝不愿去深思。

但是此刻……嗅着手中苦药气息,身为太上皇而安然于深宫中闲散度日,皇帝叹了口气,笑着自言自语道:“不管如何,依旧天下太平,百姓安乐,这就是最好。”

的确如此。

对百姓而言,坐在那把椅子上的究竟是哪个皇帝,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是个好皇帝。

可得太平盛世,百姓安乐。

虽然解开了心结,养真还是出宫去了一趟。

因为这段日子里,宫外也有一件事发生。

正是跟乔家有关的。

原来乔桀已经改了名字,把桀纣的那个字改成了“杰”。

而且乔杰要跟钱丽月定亲了。

养真在听齐嬷嬷说起这消息的时候,又觉着意外,又觉着似是顺理成章的。

只是大好的日子,当然要出宫看一看。

对于乔家而言,乔家里的长辈,不管是朱老夫人还是包氏,本来自然是坚决不同意乔杰跟钱家定亲。

毕竟钱家不过是个小小地农户,还是佃农,门庭简直寒微到不值一提。

就算当初乔家不在京城,在淮县,也是看不上钱家这样的门第的。

朱老太太又向来疼惜这个孙儿如掌上明珠,之前上京后,在乔家还炙手可热的时候,虽也曾想给乔杰定亲,但所考虑的人家也都是王侯公族里的小姐。

所以一开始朱老夫人跟包氏激烈反对。

但是乔杰打定主意,竟直言说非钱丽月不娶。

乔杰的性子又是两个女人从小儿惯出来的,虽然因为去了武德学院,性情已经改观了不少,但是在母亲跟祖母面前若是娇纵起来也依旧的无法无天,简直是朱老夫人的克星。

其实对丽月来说,她并不是很想嫁给乔杰。

丽月心中向来喜欢的人一直都是程晋臣,可是丽月却又明白,以自己的身份,这辈子只怕都不可能踏入荣国公府了。

何况她也知道程晋臣对她无意。

乔杰一直对她不错,钱丽月是知道的,可却不为所动。直到乔家失势,乔杰才不像是先前那样紧赶着她了。

可自打上回在巷子里救了乔杰后,他却像是开窍般,隔三岔五便往汇丰楼来找她,有时候钱丽月出城回到乡下,乔杰还特意跑去探望。

他因为是从武德学院里出来的,虽然家里落败,却也依旧在京畿司里谋了个偏将的军职,每个月的钱不算太多,却拿了一半出来孝敬丽月。

钱家父母本来因为丽月年纪渐渐大了却不肯乖乖嫁人,十分头疼,每每地耳提面命,谁知见了乔杰,见是个体面俊朗的青年武官,还是乔家的人,自然喜从天降。

很快的不仅是钱家人,老陆庄子上,整个汇丰楼的伙计、甚至前来吃饭喝茶的常客都知道了乔家小公子对丽月的心意。

丽月本是不想理他的,可是见他这样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却也不由有些感动。

丽月虽钟情于程晋臣,但到底是个清醒的女孩子,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若能许配乔杰自然也是高攀了,故而才由仲春出面,松了口。

两人的订婚宴是在汇丰楼里操办的,本来该是在朱家,但是朱老夫人因为觉着钱丽月是农家女子,被乔杰看上嫁入府中简直是几世修来的福分,不免嘴巴很坏的挑挑拣拣,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

那汇丰楼的食客们偏有乔家认识的人,不免说了些风言风语。

丽月听说了之后,偏不回乔家,乔杰是万事随她,一时又把朱老夫人气的半死。

乔安暗中劝解说:“老太太别太为难丽月了,前些时候咱们家里支撑不住的时候,是汇丰楼派了伙计来送了好几次的银子,连您老人家上次吃药的钱也是他们给的呢,这丽月丫头虽然出身不值一提,可是如今她跟她哥哥替薛典经营着汇丰楼,每天过手的至少数百上千的银子,说来配杰儿也不委屈了,何况是杰儿自己喜欢的。您老人家索性消停点儿吧。”

原来养真之前离京的时候,曾特意叮嘱过仲春,让他好歹略微照看着点乔家,在他们实在过不去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所以乔家如过街老鼠的时候,仲春跟丽月暗中安排人救济,这才不至于出了人命。

朱老夫人无言以对,恨恨不已,半晌又哭道:“我白疼了杰儿一场,这人还没过门,就偏心的这样厉害了。”

乔安哭笑不得:“杰儿的脾气老太太自然最清楚,以后还是收敛脾气吧,这媳妇我看着比昔日养真丫头还厉害呢,何况杰儿最听她的话,若得罪了她,以后见不见得着杰儿都不知道。”

朱老夫人虽然惊怒,可细想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既然舍不得宝贝孙子,少不得就忍气吞声罢了。

这也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了。

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汇丰楼上大办喜事的时候,桑家之中,却另有一番愁云惨雾。

在赵曦知还未从南边回来之前,桑岺便已经在狱中自尽了。

大理寺把尸还了,桑家领了去,不敢大张旗鼓,悄悄地便埋葬了。

先前自打桑岺出事,桑家在京城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连同两个还没出嫁的姑娘都相继又出意外,本来因为桑落许给了赵曦知,大家又默认赵曦知会入主东宫,谁知道先是赵曦知南行出了意外,继而又是皇帝下了那道圣旨……虽然还不敢怎么小觑桑家,可却也不像是先前那样高看了。

之前桑家二姑娘本已经跟都尉司的一名武官订了亲,本预备了今年成亲的,可桑岺出事后,对方却将亲事一推再推,最近竟派人来解除婚约。

三姑娘更是无人问津了。

所以如今桑家的人正盼着尽快让桑落入晋王府,若是如此,桑家的情形至少可以扭转些许。

赵曦知南行归来后,因为要专心照顾皇后,便顾不上理会别的事,近来总算松了口气,这才得以出宫。

他来至桑家,府内众人诚惶诚恐地迎接入内,赵曦知抚慰了几句,本心是想见一见桑落的,不料派人去通禀,却很快回来说道:“姑娘说身上不好,不便相见,请殿下自回。”

赵曦知虽觉意外,可这却也的确是桑落的行事风格。

他便不以为忤,起身告辞。

复两日,突然间听闻桑家要举家搬迁的消息。

赵曦知也不知此事真假,便叫小金子去打听,果然听闻桑家要离开京城,回到他们的金陵老家去。

小金子见赵曦知担忧桑落,便道:“殿下不用着急,毕竟桑姑娘是指给了殿下的,纵然桑家的人都去了,她也得留下。”

赵曦知笑了笑,却并没有十分高兴之意。

原来先前皇后私下里跟他说起一件事。

因为养真要嫁给赵芳敬,加上太子之位显然是无望了,皇后大病一场后也有些想开了。

皇后便跟赵曦知说道:“我原本是想,你毕竟年纪大了,虽不能娶正妃,身边添两个人照看着,我也放心,谁知道……天不从人愿。”

赵曦知还以为皇后又要抱怨,才想开解,皇后却道:“所以我想,索性先给你娶了王妃就罢了。”

听了这话,赵曦知愕然。

皇后徐徐道:“如今程红玉跟桑落两个,我虽觉着桑落的谈吐举止更和我的心意,但是她出身毕竟有些低,不如程红玉,而且桑家又出了那样的丑事,实在是不堪为正妃的,程红玉那人……出身高贵,性情也还罢了,还有一点很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弟弟,程晋臣这一向跟着你,走南闯北,处处庇护,虽然历经艰难,却不离不弃忠心耿耿,且毫无怨言的,可见这荣国公府真真能教出不错的子弟,所以我想,索性就直接娶了程红玉做正妃,你说如何”

赵曦知默默地听了皇后说完,终于道:“儿臣、儿臣自然一切听从母后吩咐。”

皇后本以为他偏爱桑落,一定会据理力争的,没想到竟然这样,一时大喜,便笑道:“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既然这样,那此事就定下了。”

皇后跟赵曦知谈妥此事,次日便召了程红玉跟桑落进宫,向她两人说明此事,且皇后的意思是在赵芳敬登基大典前就办妥了晋王大婚之事。

皇后毕竟身子有恙,说罢后便觉倦怠,当即两人起身告退。

程红玉因为知道赵曦知真心喜欢的是桑落,所以早就做足了退后数步的准备,却哪里想到突然之间柳暗花明。

虽然当着皇后的面强作镇定,但心中却早就狂跳如擂。

出了翊坤宫,同桑落一块儿往外而行,陪着程红玉的小丫头因为替她高兴,忍不住低低道:“姑娘,这消息若是咱们老太太知道了,不知该多高兴呢!”

早先孙老夫人就很不愿意让程红玉去当什么侧妃,奈何程红玉自己巴不得,如今侧妃转了正妃,孙老夫人自然再没有不顺心的了。

程红玉也忍不住笑道:“咱们快回去告诉她老人家,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

小丫头又道:“先前小公爷回来后,咱们老太太就已经心花开了似的,再听了这个消息,岂不是双喜临门”

两个人因为极为高兴,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却不妨身后不远处是桑落跟丫鬟雪莲。

雪莲皱眉低声道:“真是不要脸……”

桑落不言语,前方程红玉却仿佛听见了,回头看了过来:“你说什么”

雪莲忙低头:“奴婢没说什么啊。”

程红玉看她一眼,又看了看桑落,却见桑落沉默不语。

打量着桑落秀丽的容色,突然间红玉心里的欢喜灭了一半。

原来红玉又想起赵曦知是心喜桑落的,就算自己是正妃又如何若是平心而论,她倒宁肯跟桑落换一换,——若是她得赵曦知的真心,桑落去得正妃,程红玉也是愿意的。

当下程红玉道:“姐姐不要见怪,横竖以后还是要一块儿伺候殿下的,大家依旧的姐妹相称……”说了这句体面的话,心里却别别扭扭的。

桑落淡淡一笑:“我如何会见怪是程姑娘多心了。我本就知道自己出身寒微,能得殿下亲近已经是意外荣宠了,又哪里敢奢望别的倒是程姑娘……先前跟我一样,我却也替你觉着可惜,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吧。”

程红玉见她话说的明白,倒也对她有些刮目相看,讪讪道:“多谢。”

桑落见她要走,忽地问:“这里距离钟粹宫不远,程姑娘不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乔姑娘吗我知道程姑娘跟乔姑娘十分交好,到底也该让她替你高兴高兴。”

程红玉一愣:“这……”红玉心直,觉着这话也是有理,当下笑道:“我都没想到这个,还是桑姑娘心细。”

桑落含笑欠身:“请。”

程红玉果然带了丫头欢天喜地的去了。身后雪莲满眼嫉恨地看着,忍不住道:“姑娘怎么还对她那样好”

桑落的目光从程红玉身上收回,淡淡道:“不过是个蠢货罢了。”现在对她好些,她自然便没了防备,以后如何,就容易了。

雪莲道:“皇后娘娘明明喜欢姑娘多些,居然还叫她当王妃!想想怎么能服气”

桑落道:“谁让她出身好。”

雪莲道:“早知道这样,以前二爷何必对乔……”

话音未落,桑落举手,竟是一记耳光落下。

雪莲给打的趔趄,忙跪地:“姑娘饶命!”

桑落扫了一眼周围,幸而没有别人,当下低声道:“再敢提那个,你就别活了!”

就在桑落带了雪莲离开后,在不远处的琳琅门后,慢慢走出一道身影。

竟赫然是赵曦知。

赵曦知凝视着空空如也的宫道,半天后,淡淡地说道:“去吩咐两名侍卫,想个法子到桑家把雪莲给我带出来……只是,不能惊动了桑姑娘!”

复数日,晋王要娶王妃跟纳侧妃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

冷落了多时的桑家总算又有了几分人气儿,开始有人登门贺喜了。

这日黄昏,雪莲悄悄地进到里间:“姑娘。”

桑落正欲取下鬓边一朵素色绢花,闻言问道:“何事”

雪莲有些目光躲闪:“殿、晋王殿下来了。”

桑落皱眉,还未起身,就见镜子里映出了一道人影。

赵曦知已经进内。

桑落这才缓缓起身相迎,不动声色地行礼:“殿下如何在这时候来了”这好像不合规矩。

赵曦知淡声:“我、有几句话跟姑娘说。”

桑落听出他的语气有些古怪:“是什么要紧的话吗”

“很要紧的话。”

桑落才要请赵曦知落座,赵曦知却一把攥住了她的手腕。

向来淡定的桑落也吃了一惊:“殿下”赵曦知的手劲极大,竟捏的她的手腕隐隐作痛。

最令桑落不安的是,她竟不知道赵曦知想做什么。

四目相对,赵曦知看着桑落:他曾经满心的迷恋喜欢这个女子,当她是世间最完美温柔的人,飞蛾扑火似的,可是一步步走来,那份炽热的心情却一寸寸地冷却下来。

直到在暗中审问过了雪莲之后,他才蓦地醒悟,自己曾经的迷恋,如同梦幻一场,他所喜欢的大概并不是桑落,而只是他心中自行塑造出来的一个完美形象。

桑落知道,所以桑落也按照他的期许,陪着他演戏直到如今。

赵曦知心中有一些淡淡的伤感:自己是不是领悟的太晚了些。

“当初对乔养真下手的人,是桑岺对吗”赵曦知缓缓说道。

桑落脸色立变。

心像是给人狠狠地攥住,扔下深渊。

她仿佛知道什么似的,不由自主转头想看向雪莲。

可这个下意识的动作却正好印证了雪莲所说。

赵曦知的心也跟着往下沉:“你为什么、会那么讨厌乔养真,甚至要用那种肮脏的法子……你、怎么可以是那样的人。”

桑落很快回过神来:“殿下听谁说的,难道就立刻相信了那些编纂出来的片面之词吗”

赵曦知说道:“是不是片面之词我自己有数。”

在长安街暗杀事件后,赵曦知一直觉着那屋顶上的神秘人身形熟悉,也曾暗中怀疑过桑岺,而此时此刻有了雪莲的佐证,早已经不用说了。

桑岺做出这种事,赵曦知觉着震惊,但是其中还有桑落的参与,已经不能用区区一个“震惊”能形容了。

他回顾自己所做,那种感觉就……像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一朵剧毒的花。

简直令人毛骨悚然。

赵曦知松开了桑落的手。

他好像是失去了浑身的感觉,木讷地往门口走了两步。

身后传来桑落的声音:“殿下!”

赵曦知如梦初醒,他深深呼吸抬起头来:“先前听说……桑家之前想搬离京中,我想,姑娘一定是要同行的吧。”

桑落本想上前拦住他,听了这句,那脚步猛然刹住:“你、你说什么”

赵曦知淡淡道:“姑娘的心太大了,我却是个目光短浅且又毫无远大志向的人,怕是配不上姑娘,所以我想,咱们的事,就此作罢,以后天高地远,姑娘就自在了,岂不是好。”

桑落呼吸急促,眼中满是惊怒,还有一丝慌张:在这个时候解除婚约,何异于推她去死!

赵曦知并不回头,只是一笑道:“从此之后,再不相见了吧。”

他闭了闭双眼,突然也觉着眼中有些湿润,赵曦知拒绝去想那是什么,只是很快地迈步出门而去!

就在宫中加紧准备登基大典的时候,因昭告天下,周围的四邦六国,也忙不迭地派了使臣前来,恭贺新帝登基,以及观礼立后大典。

而在众多的来朝使节里,有一位南诏的来使,却是南诏女王的特使。

在泰和殿内拜见了皇帝之后,南诏使者道:“小使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问皇帝陛下,您新将册立的皇后娘娘,可是之前在淮县乔家的乔白二爷的女儿吗”

赵芳敬道:“不错,怎么”

那使者脸上露出激动之色,跪地磕头:“小使这次前来,一为朝贺皇帝陛下,二来,带有我们女王陛下的密令。”

“南诏女王”赵芳敬问。

使者抬手入怀,掏出一个做工精致的锦囊,举高过头顶,双手呈上。

青鸟忙下了丹墀,将锦囊接过来,打开看了眼,像是个玉佩。

又见没什么别的异样,才转身呈给了赵芳敬。

赵芳敬将那玉佩拈出,低头看了会儿,脸色微变。

他看了一眼那南诏使者,终于抬手入自己怀中,也拿了一样东西出来。

旁边的青鸟看的真切,那居然,是几乎一模一样的玄鸟玉佩。但是细看,才发现自己手中的这枚,竟比使者给的,翅膀上多一根翎羽。

青鸟忍不住道:“怎么这个玉佩,跟皇上的这个一样”

那南诏使者本来是伏着身子的,闻言便抬起头来:“皇帝陛下也有玄鸟令吗”

赵芳敬一笑:“原来这个是南诏的玄鸟令”

说着便把手中两枚玉佩举起向外。

南诏使者的目光在他手中的两枚令牌上扫过,满面激动,忙又低头道:“不错!正是我南诏王室之人才佩戴的玄鸟令,王室之中仅有三枚,但凡能佩戴玄鸟令的,便可以是王储继承人。”

南诏之人以玄鸟为图腾,更相信自己是玄鸟的后代,所以才用这玄鸟令代表王室尊贵之人。

而玄鸟上的翎羽越多,便越尊贵,也意味着是最靠前的王储继承者。

南诏使者说完后,又试探问道:“小使大胆,敢问皇帝陛下的这枚令牌,莫非、莫非是那位乔姑娘所送吗”

这件事连青鸟都不知道。

赵芳敬来到钟粹宫的时候,养真正因为有些肚子疼,喝了些生姜红糖水,平躺休息。

赵芳敬并没叫人通禀,只自己悄悄地放轻步子来到内殿。

养真正疼的闭着眼睛哼唧,竟没留意有人进来。

赵芳敬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将自己的双手搓了搓,便轻轻地摁在她的肚子上。

养真吃了一惊,忙睁开眼睛,见是他,又是好笑又是无奈:“十三叔你怎么来了”

赵芳敬见她要起身,便示意她躺着不许动,养真只得重又平躺,赵芳敬掌心吐力,轻轻地在她腹部轻抚而过。

很快,养真自觉有一股热力缓缓酝酿,就如同吞下了什么上佳的丹药,和煦的暖流慢慢地漾开,那股难熬的痛楚也随之消散无踪了。

养真看着身旁男子端美如玉的脸,笑道:“十三叔……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吗”

赵芳敬笑问:“好些了”

“好多了,简直像是救了我的命。”养真由衷感叹。

赵芳敬这才缓缓收手,又在她额头轻轻地点了下:“是你先前贪嘴,吃了太多的冰,以后不许吃了。”

养真也知道是自己贪嘴所致,当下不好意思地笑了。

赵芳敬在她身旁落座,见她嬉笑如常,才从怀中掏出了那枚玄鸟玉佩:“你看。”

养真接过去,笑问:“你一直都随身带着”

赵芳敬笑道:“仔细再看看。”

养真本以为这就是自己给赵芳敬的一枚,听他口吻有异,这才又低头看去,那毕竟是她生母留给她的唯一东西,自然是熟悉之极,当下便看了出来:“这不是我那个!羽毛少一根!”

赵芳敬这才把另一枚玄鸟令拿出来:“这才是你给的。”

养真睁大双眼,将两枚令牌比了比:“这、这……是十三叔你又叫人做的可……”

赵芳敬叹了口气,轻轻地把养真抱入怀中。

原来当初南诏内乱,叛臣袭入宫中,仓促中,南诏的大巫带了公主匆匆出逃,为避免给追杀,便流落到中原。

没想到给乔白所救。

南诏之人最是重情义,绝不肯欠人家的恩惠。

大巫通神知鬼,早算到乔白煞气太重,命中无子不说,且注定早亡。

所以在大巫去后,公主故意跟乔白春风一度,因服了秘药的缘故,果然有孕。

这才生下养真,也算是给乔白留下了一线血脉。

后来公主辗转回到南诏,正一些老臣联合起来,制住了叛臣,当即便把公主迎接回去,奉为女王。

数年来南诏因着手处置叛臣的事情,且女王不想自己生子之事给人知道,因此此事秘而不宣。

直到最近局势稳定,又听闻大启将立的皇后正是乔白之女,所以女王才派了密使前来。

赵芳敬将此事跟养真说罢,养真如同梦中。

“十三叔……没骗我吗”她呆呆地问。

赵芳敬爱惜地抚过她缎子般的头发:“她在南诏,因国事关系不得亲身而来。你……要是想见她,以后我会想法子。”

这消息来的如此突然,养真几乎不能接受。

从小便当自己只有父亲,乔白去后,就犹如孤儿一般,多亏有谢氏跟赵芳敬,如今却突然告诉她还有个母亲。

养真的心情五味杂陈,泪却先涌了出来。

终于她紧紧地抱住了赵芳敬:“我、我不要去见谁!我有十三叔,已经足够了。”

而对赵芳敬而言,万般操劳,费尽心机,如今得她这一句,也已是足够了。

三个月后,司礼监终于将登基大典所需的一切准备妥当。

在新帝登基的同日,同时进行的还有封后大典。

不是以王家姑娘的身份,而是以养真自己的名姓,正大光明地成为赵芳敬的皇后。

当身着皇后的衣冠,从泰和殿前的白玉台阶上缓步走向赵芳敬的时候,眼见他向着自己探出手臂,养真突然间又想起在自己六岁那年的琼花之下。

十二年过去了,那个来迎接自己的翩翩少年郎,竟成了她无所不能的意中人。

也许,这就是世间最好的事了。

如同时光倒回。

赵芳敬微微俯身,星眸含笑:“以后,跟着我好不好”

养真嫣然:“好啊,十三叔。”

小手轻轻地放在了赵芳敬的掌心,即刻给他紧紧握住。

眼神交汇的瞬间,执子之手,便是此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