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对于这次的雷锋故事连环画的发售十分重视, 包括xx日报在内的诸多大小报纸上, 都刊载了关于这本连环画发售的报道。
有评论家声称, 这不仅是一本感人肺腑的好书, 它还破除了一种“迷信”。有种迷信认为,生活得好的人更容易善良,
但这本书里描写的童年时期的雷锋可以说是泡在苦水里长大的了。他却依旧成长为了一位心心念念为人民服务的好同志。可见,善良与无私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
还有评论家称,这本连环画画风细腻,人物刻画立体,
场景把控能力过硬。每一个人物都画得栩栩如生,甚至连衣服上的皱褶也每一道都不相同。很难相信这样成熟的画风,
是出自一位九岁女童之手。儿童读物出自儿童之手,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教育的进步。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购买。
……
几乎全是一面倒的赞颂之词。
连环画这种低成本的小人书,
本来几乎都是没人作序的。而且出版社给新人的机会不会特别好,一般都只出单行本。但这本《向雷锋同志学习》,却请了两位著名作家,作序,并分上中下三册发行。
一位作家提到: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诸多可供学习的对象。但我们的下一代, “他们向谁学习”却没有人关注。这本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一位作家认为:非常感谢xx出版社邀请我作序。我的《雷锋的故事》一书上个月刚刚发售,但它面对的是成年人群体。现在能目睹到面对儿童群体的雷锋故事连环画发售,我感到非常快慰。这套书的上中下三册,我都仔细看过了,
不管是故事情节还是画风都超过了我的预期。我儿子看完之后,甚至把雷锋同志当作了他的偶像,说他一定也要像他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出版社选的新书发布会时间是在星期天,就在新华书店外面的广场上。
何妙看了报纸上的时间和地点,到了那天,她早早地就去了现场。
原以为出版社可能还会搞什么噱头,等到了现场,她才发现,哪儿还用搞什么花样啊!人们简直像在排队买这个时代的奢侈品——大肥肉一样,队伍都排到另一条街去了!
何妙震惊了!
她知道因为时代的关系,这套书一定会大受欢迎。但她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啊!
想到她的稿酬是以版税计算的,她心里就莫名兴奋!
队伍的源头是一张特别朴实的大桌子。桌子是由好几张长桌拼凑而成的,上面整齐地码放着高高的连环画。而几名工作人员正坐在桌后,忙碌地进行着重复的收钱、开票、拿书的步骤。
她出于好奇,先走到桌子那方观望。
桌上那么多堆的连环画,全是《向雷锋同志学习》连环画。感觉上,倒不像新书发布会了,更像是新书专售现场。
她在旁边探头探脑地望,忙碌的工作人员显然误会了她,皱着眉头赶人:“没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排队吗?去去去,要不然就排队,要不然就滚!”
何妙愣了一下,问:“叔叔,你手里卖的真的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吗?”
这一语双关的问句,对方显然没听懂,不耐烦地道:“你没长眼睛啊?这么大几个字儿摆在上面的!”
队伍里的几个家长顿时笑了起来。
工作人员这才觉得不对劲儿了,仔细一回味,顿时就想骂人。但他要真骂了,那就更丢脸了。
只得绷着脸继续卖书。
何妙平时是个小怼怼,但这回也没为难人家。毕竟人家只是在维持秩序。而且,卖的书不也是她的书吗?
只是话说得难听了点而已。
她一路顺着人们排队的队伍往后走,顺便观察了一下排队者的百态。
来排队的人一半是成年人,而剩下的一半则是孩子们。
“记住啊,你买上册,她买下册,我买中册。这样,咱们就能凑成一套书,换着看了。”
她听到几个小不点儿在商量。
“我没钱……可我也想看……要不,我帮你们排队。买到书了,你们先看。看完之后,借我看,行不?”
她乐了,难怪队伍里有这么多小孩。这里面真正的买主不多吧,大多数都是眼馋新书的。
她走啊走,耳中听着大人们焦急地讨论,吐槽新书居然只有这么点儿货,也不晓得他们排拢了,还有书没;听到某人说自己上个月买了版的《雷锋的故事》,念给儿子听后,儿子变乖巧了,所以这回一定要把连环画买回去。
看着小孩子为了买书憋尿,最后忍不住了,问身后的阿姨“阿姨,我想尿尿,你能不能帮我看着位置”;看着身上只有一毛钱的小孩,因为听到三册连环画中最便宜的那本都要一毛一分钱,而急哭了的。
自己的书能够这么受欢迎,她心里觉得特别自豪,同时又心疼那些钱不够的孩子们。
她有心想画一些连环画给他们,但一想到自己画出来的书名字叫“盗版”……而且别人一问谁给他们的,他们很可能答案统一“是一位小姐姐给的,她不止给我了,还给了好多好多人哦。”
她这不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吗?
普通小孩哪儿有那么多书送人?就算最后谜底揭晓,赠书的人是她这个原作者,那也是大麻烦啊——她还想保持低调呢。
她想了想,回家拿了一套连环画出来,再回到新书专售会现场,顺着人们排的队伍一路寻找。
一看到没钱买书而哭个不停的孩子,她就停下脚步,温柔地问他:“姐姐买到书了,你要不要看啊?”
聪明的人一般都不容易有耐心。何妙也是。除了绘画和书法这两样她特别喜欢,能长时间趴桌子上不停写、画,别的事儿干不了多久,她就会腻。
可今天她却耐着性子把哭泣的孩童哄笑,又陪着他们看小人书。发现他们有些字看不懂,她还干
脆把书接过来,把图画下面的语句,一句一句念给他们听。
到后来,那些买不起书的孩子们,几乎都聚到了她身边。这些平时喜欢吵吵嚷嚷的孩子,全都安安静静的听书。偶尔有一声喧哗响起,孩子们就会循声朝发出响动的人“嘘”一声,做出让对方
小声一点的姿势来。
这套连环画有个特色,那就是全。不管是雷锋小时候的故事,还是长大后一些帮助他人的小事,全都画上去了。
于是,她读到雷锋的母亲去世时,孩子们脸上几乎都露出了同情的表情。再读到他父亲的死,哥哥患童子痨而死,弟弟不幸夭折的情节时,这些深具悲剧色彩的情节一下下撞击着他们的小心脏,人人眼眶里都不自觉地含了泪。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最先发出了一声哭泣。很快地,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了一样,所有孩子都有先有后地哭了起来。
一张张小脸儿蘸满了泪水。
多善良的小娃儿们呐……
何妙心有感慨地想着。
可孩子其实是一种长着人类面孔,但身体里的芯子却不幸被无逻辑星人换掉的外星生物。
他们有着怪异的攀比欲,往往会在你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互相攀比,直至取得胜利!
孩子们最初只是小声啜泣。但一个小男孩的哭声突然嘹亮地响了起来。
那是一种完全没有感情的干嚎!
全体小朋友就像听到了战斗的号角,刹那间,一声比一声响亮的“呜哇”声,此起彼伏!
有些小朋友的竞争力不够强,声音吼不过别人,干脆换成能飙得更高的音节来吼。
比如“哇啊啊啊啊啊啊”,又比如“嗷嗷嗷嗷嗷嗷”,再比如“呀呀呀呀呀呀呀”。
到了后来,甚至连青蛙的“呱呱呱呱呱”都出没了……
排队的大人们看着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纷纷瞪大了眼睛。
小孩子们嚎到最后,甚至招惹来了公安。
何妙亲眼看到有名穿制服的公安,从对街直直地朝他们这个“包围圈”走过来。
她满头黑线,反应迅速地指挥孩子们把“比谁哭得更大声”的命题,换成了“比谁更可爱”。
小朋友们还从来没在这方面进行过比试,竟起了兴致,一个个或是装成小兔子,用手指比起两只长耳朵;或是装成小猫咪,奶声奶气地“喵喵喵”;又或是把手捧到脸旁,露出烂灿的笑容,说自己是祖国未来的小花骨朵儿。
人家公安人员一过街,就看到一堆小孩儿在卖萌,萌得他没忍得住,差点儿在一个孩子脸上捏了一记。
有个正在比试的小孩问他:“叔叔,你想捏我吗?别客气,你捏吧!但是,你得承认一件事!”
“什么事?”
“你说吧,我是不是这里最可爱的?”
“哈哈哈哈哈哈!”
周围的小孩不服气地拉扯发言的那个孩子,说他作弊,用免费让人家捏一记来当诱饵,要人家说假话说他最可爱。
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关,何妙拍拍胸口就想走。
可这些可爱的小恶魔们怎么可能同意她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