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十二年,故人戏 > 65、第六十三章 浩浩旧山河(3)

十二年,故人戏 65、第六十三章 浩浩旧山河(3)

作者:墨宝非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14: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他们从医院归家,略作休憩,下午四点离开了公寓。

这个时间里,在公事房的男人们未归家,孩子们也未放学,只有女人们趁着阳光好,把家里的被褥、枕头,还有储藏的糙米、西洋饼干,一一摆在阳光下晒着。

弄堂里静悄悄的,祝太太正拿着一块抹布,擦着小饭馆的白漆拉门。她见七八个男人搬了一箱箱行李出去,张望了两眼,发现是沈奚和傅侗文。

“沈小……傅太太,”祝太太迎上来,“这是真要走了”

“嗯,要北上了。”她答。

“我先生前几日还在说,要请两位到小饭馆里坐坐,我和他说傅先生是大人物,是商界要员,怎么瞧得上我们这个小门脸。可你们这一走……我要后悔了,应该要请你们来坐的。”

祝太太回身,指了指门内:“总要回来看的,对不对回来了,我给你们炒两样小菜吃吃,我的手艺还是不错的。”

她点头:“总有机会再来的,祝你生意兴隆。”

“小门脸,谈不上生意,傅先生日后才要生意兴隆。”

傅侗文对这对姓祝的夫妇并不了解,全部好感都源自于沈奚的语言描述。但难见的两回,对方都善待沈奚,自然有感谢的心思。

他趁沈奚和对方道别时,唤万安到身旁,吩咐了两句。万安立刻从怀里摸出常备着的红纸包,交给傅侗文。

“迟来的开张大吉礼。”傅侗文笑着递给祝太太。

“这怎么行,”祝太太推辞着,手里的湿抹布没留神扫到了傅侗文的手,她因为这意外的失礼,窘意更浓了,“使不得的。”

“大家都是做生意的,讨个吉利而已。”傅侗文笑道。

祝太太再没理由推拒,只好收了。

六辆汽车等在弄堂口,他们等着行李搬运妥当,分开两拨,坐了前头两辆汽车。

沈奚坐到汽车里,还在想着那个红纸包:“万安怎么还会备着这东西”

小五爷在前座里,回头反问:“嫂子没见过吗三哥过去在北京,可是有名的散财神。”

她摇头。从未见过。

“嫂子总还记得过年听戏时,三哥往楼下撒钱的事儿吧”

“你这么一说,倒记起来了。”

他两手抄在长裤口袋里,在大红灯笼下倚着柱子,笑看着妹妹们将一捧捧银元撒到戏台上、泥土地里。明明做着荒唐事,偏不让人心生厌烦。

“难怪……”让人难忘,尤其是辜家那位小姐。

“好了,”傅侗文突然说,“不要在你嫂子面前揭我的短处。”

“这算什么短处”小五爷抗议。

“你嫂子都说‘难怪’了,后半句就是要吃醋,”傅侗文道,“不信你问她,是不是”

她自然不肯承认。

“我是要说……难怪,傅三爷能交到那么多朋友,阔绰又慷慨。”

“哦”傅侗文单单回了一个字。

沈奚郁郁,不再吭声。

小五爷后知后觉,嗅出后排座椅的不对劲,识相地闭了嘴。

“三爷,可以走了。”司机从后视镜里确认着后五辆车的情况。

傅侗文摸出怀表,微型钟摆在他的掌心里,“哒哒、哒哒”地轻响着。两只翠色孔雀左右环抱着瓷白表盘,时针指在四点十五分的地方。

火车七点到站,时间尚早。

傅侗文把怀表收妥当,吩咐说:“先去黄浦公园。”

“是要见什么人吗”沈奚不解。

他摇头:“谁都不见,带小五去看看。”

她看傅侗文坚持,没再多问,把自己围着的狐狸尾取下,盖在了两人的膝盖上。轿车里不比公寓,有炭火盆取暖,她怕他吃不消。

他们这辆车是头车,领着后边的五辆汽车,向北往外滩去。

沈奚平日忙于医院的事,不热衷于消遣娱乐,没去过上海的公共花园,对黄浦公园仅有的印象也是在两年前。她从汇中饭店房间里,远观过外滩沿岸。

这个公园是沿江而建的,有灌木丛和乔木,供人休憩的长椅,铜铸雕像的喷水池,全是西洋式的设计。当时饭店的服务生还给她讲,公园里还有纪念外国将军的石碑,是当年清政府为谄媚洋人而建的。

她当时并没对那里产生兴趣,也没多留意。而今细想,也不觉得那里的景色有何特别,值得在离开上海前特地去看一看。

车缓缓停靠在路旁。到了。

“三哥就不陪你下去了,”傅侗文对前排的人说,“你去大门口,找到公园的告示牌,仔细看看。”他明显在卖关子。

小五爷自幼和傅侗文要好,知道傅侗文的性子,料定三哥是在和他打哑谜。于是带着十二分的兴致,独自下了车。他右手习惯性地按着大腿,在手杖的辅助下,走得稳健,并不在意偶尔回望的路人。

沈奚撩开车窗内的白纱,看小五爷的背影,发现他在找着公告牌,忽然被守门人拦住了。两人在交谈着,小五爷很快出现了不悦的动作。

“怎么了”

傅侗文未答。

小五爷那里似乎说服了对方,他伫立在铁门前,在看着公示牌。沈奚在等。

有一对东南亚华侨夫妇经过他身后,身材娇小的少妇领着个橄榄色皮肤的小女孩。小孩好奇心重,看小五爷站在铁门前,也就噔噔噔跑去他身后,张望着。

傅侗临突然掉转头,险些撞到小孩子,他致歉一点头,仓促而归。

再上车的男人,没了下车时的兴致,将手杖横在身前,沉默着。

“看到了”傅侗文问。

“看到了。”他答。

“记住了”

“记住了。”

沈奚一头雾水,忍不住地问:“你们在打什么哑谜”她问小五爷,“你三哥喜欢卖关子,还是你说吧,是看到什么了”

“the gardens are reserved for the foreign community.”小五爷低声道,“告示牌的第一句。”

竟然……难怪他会被挡在门外。

公园只对洋人开放。这就是傅侗文要他看的。

他自幼生长于傅家,在北京也是有头有脸的小公子,哪怕后来在军校,都有世家子弟的待遇。后来战场上,他面对的都是中国人的内斗,是北洋政府和革命派的斗争。

他没去过租界,没留洋的经历,也没机会和洋人打交道。八国联军入京时,他还年幼,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时,他虽会跟着军校同学们高喊“丧权辱国”……可对租界、对洋人的认知也只到这里。浮于表面。

刚刚,他被拦在了门外。

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在一个不收费的公共花园大门口,被拦住了。

“我到上海后,去过三个公园,黄浦、虹口和兆丰公园,每一个公共花园的大门外都会挂着一块相似的公示牌。这就是现在的上海,”傅侗文平静地看着黄浦公园的大门,“每个有血性的中国男人,都该来看看。”

“三哥……”小五爷想说,他懂。

“走吧,”傅侗文的眼风从公园大门滑过去,微笑着说,“去火车站。”

汽车不再逗留,驶向火车站。

她在寂寂中,把手伸到狐狸毛皮下。傅侗文无声地把她的手捉了,揉搓着,给她取暖。

沈奚悄悄和他对视,见他眼中有笑,才算是安了心。

给小五爷上课不要紧,最怕是影响他的好心情。

车到火车站,天全黑了。

站外的天灰尘蒙蒙的。

汽车司机和男人们把行李箱卸下,大家在商量着如何分工抬进去。

在过去,傅侗文凡出远门,都会全程包租火车。包火车的好处多多,其中一样就是汽车可以直接驶入车站,把行李卸在站台上。

可今天的行程是临时定的,他们来不及包租火车,只买了半车厢的头等票,不论搬运行李还是候车都和寻常旅客没差别。换而言之,只能自己一箱箱搬。

大伙正打算分两批搬,傅侗文忽然提起一个皮箱子:“除了小五,余下人分一分行李,一起带上站台。”

沈奚当即提了自己装书的皮箱子,响应了他。

“三爷,”万安追着要抢行李,“您这身子骨,还是当心点儿吧。”

“你家三爷昔日留洋,带了三箱行李,还不都是自己搬运的”傅侗文别过头,问落后自己半步的沈奚,“少奶奶也一样,都是吃过留洋苦处的。”

“是这样,三爷没骗你,”沈奚笑着挽住傅侗文的手臂,对万安说,“你不要以为留洋的人都是享福去了,全是要吃苦的。”

万安再要拦,两个人早走入车站。

六点时,最后一班到上海的车次也结束了,早没了出站旅客。所以此刻,无论是挑箩挟筐的,扶老携幼的,还是提着行李箱的年轻人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去,全在进站。沈奚和傅侗文顺着人群向前走,像在被潮水推着,上了站台。

他们人多、行李也多,聚在一起,大小十六个皮箱子竟堆成了一座小山丘。

车站站头每隔十米的木桩子上悬着一盏电灯,在黑夜里,将行李堆照出了一团黑影,更为醒目。也因为这堆皮箱子,迟到的周礼巡轻易就找到了他们。

他跑得急,额头冒了汗,把头上的帽子摘下来,扇着风说:“险些没赶上。”

说话间,火车的车头灯已经照到他脸上。

他笑,傅侗文也笑,谭庆项也笑。

“来,上车。”在旅客们蜂拥登车的声浪里,傅侗文揽住沈奚,登车。

他们是最先登车的一批人,挑选座位的余地大,沈奚环顾四周,最后挑了靠近车头的沙发。这是四人的座位,由四只单人皮沙发围拢着小矮桌。

矮桌用白桌布罩着,上面摆着杏红色的玻璃瓶,在车驶离时,才有人来给一支支玻璃瓶插了两朵假花。

沈奚在翻看着餐单。

小五爷坐在她对面,上车以后就瞅着车窗,起先是看站台,后来是看路边街道,再往后,除了大片浓郁的黑,窗外再没能看的风景了。他才悠悠地摸出一个小纸袋,拆了封口。

纸袋上贴着红字条,毛笔写着“陈皮”。

“嫂子吃吗”小五爷递到她眼前。

“何时买的”她奇怪。按道理说,他该没时间去买。

“一个护士送的,小姑娘,”小五爷答说,“三哥在我病房里,也被送了一包。”

护士

“是不是学生气重,文静模样”

“嗯,你们医院里的护士都爱说笑,就这个安静,”小五爷吃着盐津的陈皮,评价说,“她说,她有个哥哥是当兵的,见到我就觉得亲切。”

真是容易骗的傻小子。

沈奚瞥了眼傅侗文。

傅侗文自然猜到她的想法,可偏装着不懂,也摸出了一包陈皮:“小五不说,我倒是忘了。你瞧着我做什么”他笑,把未拆封的陈皮搁到矮桌上,“想吃,自己拿。”

“我才不吃,让小五慢慢解馋吧。”

傅侗文一笑,把下颏往车门偏了一偏,自己先起身去了。

做什么沈奚也离席。

她推开车厢拉门,傅侗文倚在那,望着他笑。

沈奚反手,关了门。

“人家送小五一包陈皮,你都要迁怒我”他揭穿她。

“不是迁怒……就觉得你厚脸皮,”沈奚为小护士抱不平,“人家买了两包,肯定都是给小五的,你抢走一包,是不是故意捣乱”

他有板有眼地分析:“要不是我先拿了,小五是不会收人东西的。三哥是在做好人,只是落在你眼里,倒成了捉弄人。”

说完,他一叹:“好好的一对恩爱夫妻,为旁人的一纸袋陈皮互相猜忌……”

紧跟着,他又笑道:“果然是天下太平了,我也学会和人说闲话了。”

沈奚刚要还嘴。

一等车厢的门被拉开,是端着饮料的服务生。她没料到有一对男女旅客在这里幽会,先是一怔,旋即推开头等车厢的门,又被保护傅侗文的两个男人吓得不轻……

傅侗文致歉一笑,拉起沈奚的手,竟不是回去,而是进了一等车厢。

沈奚不晓得他要去哪,穿着高跟鞋的一双脚,急促不稳地向前走:“去哪”

“去看风景。”他回她。

他们在前,四个男人跟在后头,从一等车厢,到了二等车厢,走道越来越窄,两旁不再是沙发雅座,也不再是联排座椅,而是扁担、棉被床单捆扎成的包袱和拥挤的旅客。

傅侗文没想到后面的车厢会有这么多的人,他把沈奚拉到身前,搂在怀里,一步一挪地往车尾去。这节车厢离烧煤的火车头最远,没有供热,可因为人多,反倒比前面的车厢要暖和。车尾倚着一圈车厢墙壁,坐靠着六七个烟鬼,满身都是大烟的焦香混杂着汗腥气。

因为他们的存在,妇人孩子都躲得远远的。

沈奚经过,也被熏得够呛,胃里翻腾起开。幸好,他推开了车尾的玻璃门。在呼啸而来的冷风里,傅侗文敞开大衣,包裹住沈奚,走出去。

车尾的平台里,有个中年男人裹着棉衣,提着信号灯,手臂下夹着个信号旗,正预备进车厢避风。猛见一对璧人迎风而出,吃了一惊。

室外接近零下温度,冷得要命。四周又黑,噪音惊人。

无论如何都不该是幽会的地方。

但对方还是识相地避让了。

“下雨了。”

风混着雨,落到鞋前,雨势不大,足够淋湿两人的鞋。可他的血液和体温都在升高,以他现在的心境,辽远夜空,苍茫雨幕,狂风下的旷野,全是让人沉醉的风景。

沈奚不用回头,就知道他是高兴的。她不用猜,也知道是为了巴黎之行。

“冷不冷”他大声问她。

火车行驶的噪音惊人,就算面对着面,也要大声说话才能听清彼此。

她回过身,搂着他的腰,抬高声音说:“你不能吹风,最多两分钟,两分钟后必须进去!”

“只有两分钟”

“是,”沈奚被风吹的脸疼,“两分钟!”

他笑,难见的眉眼舒展。

在沈奚还要讲道理的前一刻,他突然对着不断后退的铁轨和旷野,高声喊:“宛央――沈宛央――”

风在耳边呜呜地吹,这是傅侗文难得的肆意妄为。

她的心狂跳着,被他低下头,毫无征兆地吞掉了呼吸。她在这狂风里,在火车碾压铁轨的轰隆巨响里,产生了脚下踩空的幻觉……不由抱紧他,攀着他的脖子。全身的暖意都被狂风吹散了,只有两人唇齿相依的地方,有着灼热的温度。

他吻她,竭尽所能。她被他吻,如坠深海。

……

“到了吗”他笑着,嘴唇贴在她耳边,不依不饶地问,“你看看三哥的怀表,到了吗”

傅侗文没等她掏,自己先掏出来。啪嗒一声,揿开表盖。

沈奚只看到表盘上一对孔雀从眼前闪过,连指针都没看清,就看到他又收了回去。

“没有灯,三哥看不清。”他又说。

沈奚被气笑,踮起脚,在他耳边说:“你是不想看。”

“让你猜对了,”他低声笑着,得了逞似的,又来亲她,“三哥就是不想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