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 34、第三十四章

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34、第三十四章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20:15: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主题:谁看张约那个采访了

内容:我连看三遍, 笑到呕吐, 张约那个反应简直了,他这是真心想做皇后吧2333

1l:看了,就一副很不理解的样子,凭什么他不能做皇后

2l:后来还赌气跑了哈哈哈哈哈

3l:我要是张约我也不乐意啊!凭什么, 我和我基友那么real, 搭档凭什么后来居上

4l:同情张约,但是我也支持捧哏正宫!

6l:支持加一, 我先压一下未来齐涉江和搭档的cp大爆,只要合作了糖一定是源源不断, 我看好。

7l: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感觉张约要被你们气到跨行说相声了。

8l晚了晚了,三五年才能出师,我们jesse不能为他再单几年吧。

9l:难道不是因为网友和记者的挑拨嘛?本来没怎么样, 各组各的cp就完了,你们非要弄个等级,搞得人家平白矮人一头,

那竞争心理能不被激起来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皇后的妃子也不是好妃子啊。

10l:这就是, 男怕入错行。

11l:神他妈男怕入错行,入错行就找不到郎么。

……

……

齐涉江身穿戏装, 手拿一口长剑, 脚踩跷鞋, 与小兵打斗。

这是一处戏中戏, 也是齐涉江的杀青戏,剧情是《望情鱼》的女主角何丽姝为了救男主角,与龙王带来的虾兵蟹将打斗。

他脚下踩着跷鞋,被五六名小兵逼得急急碎步后退,只见小兵一扫,齐涉江为了躲这一下,一跃跳起,稳稳落在了台前的木栏上!

以前戏园子的台前,细细的木栏,就是旦角儿们展示跷功最好的道具。

踩着这样的鞋子,跳起老高,还要稳稳当当地落在窄窄的木栏杆上头,对齐涉江来说可不是一件易事,偏偏还要实拍。

这已经是第三条了,想想齐涉江还有机会重来,真正的小印月还有那些旦角儿,在台上可是没有重来的机会。

不得不说,苦练多日还是有回报的,这一次齐涉江落得十分准确。落准了后,动作还不能停,宝剑挽一个剑花,一面踩跷在栏杆上走,一面刺出长剑,小兵们各个受伤倒退。

“好!漂亮!”台下观众鼓掌大声叫好。

场外的剧组人员们也松了口气,成了。

只听唐双钦一声“卡”,齐涉江的戏份宣告全部结束了!

现场掌声经久不绝,这次是全体一起鼓掌。

齐涉江给大家鞠了一躬,将跷鞋脱了。

“悠着点。”唐双钦上前来,扶着齐涉江,“辛苦辛苦。”

“知道辛苦您还安排这场戏给我做杀青戏,万一我老不过怎么办。”齐涉江玩笑道。

“没办法,这场戏也是小印月在这个剧场最后一场戏,和你的心境符合啊!”唐双钦要不说,其他人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安排,原来又是这么龟毛、纠结的理由。

齐涉江笑着轻摇头。

“好了,去卸妆吧。”唐双钦满意地看看他,“等等,再合个影。希望咱们以后还有机会合作。”

齐涉江也说:“哪天您要是拍一个相声题材的,找我吧。”

……

化妆间。

“师父,您相亲相得怎么样了?”齐乐阳问正在卸妆的齐涉江。

齐涉江一顿,瞪他,“胡说八道什么呢。”

“哎,媒体还说选妃呢!”莫声也道,“您这个不就像相亲么,还是家里催得特别急,下了班儿就去见面,聊一通习惯喜好的,连家庭情况都要交流,为了往后一起处上十几、几十年,奔着长久去的。我看,您比相亲都认真。”

齐涉江失笑,倒没法反驳了。

“就是把张师叔恨得慌……”齐乐阳嘟囔道,“师父,你可杀青了,这也太辛苦了,我们每天看你扮小印月大师,简直太传神了!这都是师爷教你的么?”

自打齐涉江的师承“水落石出”,大家可算知道他为什么扮小印月那么像了,他“师父”和小印月是知己啊。

齐涉江一笑置之,“是。”

“师父啊,那师爷就没说点,什么小印月大师不为人知的故事?”莫声挤眉弄眼地问道。

“不为人知?不好吧。”齐涉江正说着,忽然想起一件来,“哈,我知道了。有个事,当年省府一个军长,请了小印月去唱堂会,连唱三天。结果就传出他府里闹鬼的事来,直到好几年后,那宅子都没人敢住。其实,就是小印月看他家太欺负下人,穿着戏班里扮吊死鬼的行头,迈着碎步去吓人。这个事儿,连他老婆都不知道。”

他说完,看莫声和齐乐阳的表情。

却见这俩人都是一脸怪异。

莫声更是把手机拿出来,点了几下,道:“师父,现在别说他老婆,我妈都知道这件事。这都拍过电视剧!”

他给齐涉江看那搜索页面。

齐涉江:“……”

齐涉江悻悻道:“那就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了。”

好嘛,他们那时候那点事儿,全都拍成戏写成书放到网上去了。

.

.

齐涉江这几个月是在《鸳鸯扣》剧组,否则就之前那条条爆炸的新闻,各类节目是趋之若鹜,能把李敬的电话打爆。

现在齐涉江的戏份杀青,工作也紧接着又来了。

李敬掂量过后,给他接的是一个音乐访谈类节目,这个主要是为了推广齐涉江的子弟书。不是没有出钱更多、热度更高的节目找,但李敬就是给他挑了这个。

这节目叫《水调歌头》,名字是用的词牌名,但上去的大多是流行音乐,主要是分享音乐作品、心得、背后的故事、歌手经历等等,中间穿插数次演唱。

这次能请齐涉江,说是弘扬传统艺术,当然不止因为子弟书是非遗传承,毕竟非遗传承那么多。主要是相关的话题大众够关注,加上本身戏曲春晚上子弟书也大放异彩。

这商量期间,对方就说了,他们会请个所谓的惊喜来宾来,提前知会一声。

都不用他们说名字,李敬都知道,肯定是张约啊。

张约和齐涉江现在是广大群众眼中的好基友,张约在子弟书改编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请他这节目反而不完整。

齐涉江和李敬商量一下,把莫声也带过去。

他现在也在教两个弟子子弟书,齐乐阳在唱上天赋不如莫声,现在还没练出样子来,就把莫声捎带上露个脸。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李敬和节目组那边说一下,也就应了。

莫声感动得哇哇的,他和齐乐阳拜齐涉江其实不为齐涉江的名气,甚至有点怕被人说。但齐涉江还反过来给他们讲道理。你俩不像样子,我还不带出去呢。

说实在的,他俩家境也不是顶好,从曲艺学校出来,按照原本的路线,可能就混个温饱。机会就在眼前,这么一想,还是别矫情了。

尤其是齐乐阳,心想我俩和师父差得可都不多,要是不好好努力,蹭了人家的人气,结果最后也没混出个样子来,年纪一把还是跟屁虫,那就太丢人了。

于是莫声去上节目,他也在家里继续苦练着。

杀青后齐涉江也就休息了三五天,就去录《水调歌头》了。

因为节目类型,现场观众基本都是喜欢齐涉江的,粉丝占绝大多数。

齐涉江才到电视台门口,还有粉丝在等着。

粉丝也挺关心齐涉江的,“jesse,相亲怎么样了!”

齐涉江情不自禁就乐了,这已经是第二回有人问他“相亲”结果了,他抿嘴一笑,“有眉目了。”

粉丝们叫唤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这有眉目了,还是因为他那一笑。

隐约吧,还能听到里头夹杂着“张贵妃怎么办!”这样的声音。

“张贵妃?是说张约吗?”齐涉江问。

粉丝们沉默一会儿,然后一起回答:“就是他!”

齐涉江一琢磨,“什么时候晋的位份,朕都不知道。”

他走进去了。

剩下粉丝在狂笑。

……

齐涉江和主持人对了一下台本,再休息一会儿,节目也开录了。

在现场粉丝的热情掌声中,主持人把齐涉江请上台,“今天我们介绍的音乐人和以往不太一样,他做的,是传统曲艺,而且是一度失传上百年的曲种子弟书。欢迎国家曲艺类非遗传承人、相声演员齐涉江。”

齐涉江走在台前,给观众躬了躬身,这才和主持人握手入座。

聊一聊子弟书,这头一件事,当然是让齐涉江现场来一段曾经在曲艺春晚上唱过的《十问十答》选段。

现场听来,和视频里看,又是不一样的感觉了。

一开始还有粉丝试图跟着唱,示意一下对偶像的支持。结果齐涉江越唱越快,主持人都笑了:“行了,你们跟不上!”

粉丝也笑,齐涉江明显是故意加速的。

齐涉江又让弟子也展示了一下,子弟书中较为舒缓的片段,还趁机打了个广告,有想学子弟书的,到曾文老师的相声园子去报名,他以后在那儿还要开班授课。

接着就是继续聊子弟书的起源,说起它是怎么发源,一度失传,还被鼓曲吸收。

这样又不得不提到《何必西厢》这首歌了。

按说,齐涉江该唱一遍了,观众也期待着呢。

主持人一笑,“无论是那段改良后的《十问十答》,还是《何必西厢》,其实都会让我们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关山乐队的主唱,张约。”

现场粉丝愣了一下,才惊叫起来。

节目组对齐涉江说了,可没有对她们说,完全不知情,乍然听到这个惊喜,反应大极了,

“张约?张约真来了?!”

“我的妈啊,要合唱《何必西厢》了吗?”

“昼夜——”

齐涉江也举起麦克风,“咳,有请我们,张贵妃。”

张约刚从后台走了出来,“……………………”

现场欢呼声再次高涨,其中夹杂着笑声和喊贵妃的起哄声,毕竟齐涉江都带头起哄了,粉丝不跟上不行啊。

张约调头就往回走。

齐涉江赶紧走过去拉他,带着观众一起鼓掌,把人给请回来。

张约有点黑脸,他还把自己的吉他背来了,对着齐涉江龇牙瞪眼的,显然对刚才那个现挂很不满意。

“那就不用我多说了?”主持人笑道。

“请。”齐涉江伸了伸手。

张约抱着吉他,脸上的阴云也就渐渐散去了。

他们一个拿吉他,一个拿三弦,齐涉江用三弦先弹一段过门,然后才换作张约吉他伴奏,开始演唱。

这一次齐涉江不止负责间奏的子弟书演唱,他事先和张约在微信上对过了,也只是在微信上对的,后台没对过。

但他们一起捣腾子弟书那么久,早就练下了默契,三弦声与吉他声衔接,各自一段合唱,竟是十分自然和谐。

一曲罢了,主持人戏谑地道:“不愧是不分昼夜练出来的默契,那接下来张约也谈一下吧,改编时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到这里,张约聊完后,齐涉江还要唱一下原版的《十问十答》,让大家感受一下区别。现在的版本,既保留了原有特色韵味,又增强了旋律性,着实是一次成功的改良。

……

录制接近尾声。

“你们刚才唱了很多,不过基本都是传统曲艺,连《何必西厢》也是曲艺特色的。我想问问,jesse能唱流行歌曲吗?”主持人问道。

这个倒没有约好,不在台本上,属于临场发挥了。

台下立刻有人喊,《秋水》。

“唱《秋水》?原唱坐在这儿,我怕把歌毁了。”齐涉江说道。

但是除了《秋水》,还要唱其他的什么,齐涉江还真不会了。

观众喊什么的都有,齐涉江低头想了一会儿,“我唱个新歌儿吧。1937年出的。”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笑声。

“天涯啊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齐涉江低着眼清唱,慢慢地唱。

《天涯歌女》,1937年上映的《马路天使》插曲,对齐涉江来说,这确实是一首新歌。他没有看电影,但是街头巷尾大家都在传唱,他也学了,唱给观众听,观众爱听。

第三句开始,便有吉他声加入了进来。

齐涉江抬眼看了看,是张约,霎时间歌儿就显得丰满多了。

“家山呀北望,泪呀泪沾襟……”齐涉江想到自己划锅卖艺,唱这首歌时的情景了,那时候他唱,看客也跟着唱。

就像浮生之中一场旧梦,如烟似幻,笼在心间。

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听齐涉江温柔又清亮的歌声,极有情感,带着淡淡的忧愁。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郎呀患难之交恩爱深。”

齐涉江的歌声太有感染力了,观众们不禁跟着轻声唱起来。

齐涉江却是惊讶地抬头。

这是他记忆中的新歌,是让他又想到过往时光的歌,是他以为不会有人应和的歌。

但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跟着音乐低唱了起来,她们表现得非常熟稔。

这首歌,自问世后,八十多年来被无数歌手重新演绎,传唱至今。在场的人也许已经不知道它出自哪部电影,但她们熟悉这个旋律,这首歌。

就连张约,也一面弹吉他,一面和起声来。

齐涉江慢慢露出了一个微笑,眼眶微微湿润。

似乎又是一次笑中带泪,但这一瞬间,就像第一次看到电视上在播放传统相声,他好像不怎么难受了,忽然便释然了。

是啊,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拥有他不太懂的电视、手机、网络,但也有他的知音,他的张约,他的观众,这里更能容下相声,容下子弟书,所有和他一样老的物件儿。

演播厅内飘荡着齐唱《天涯歌女》的乐声,一如八十年前。

“人生呀,谁不惜呀惜青春。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爱呀爱呀,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