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温晏然刚在天桴宫这边消磨了一点时光, 就被内官给找了回去。

临走之前,她忽然停下脚步,向着温惊梅等人正色道“天桴宫乃是祭祀清净之地”

在此的小道官们心中微微绷紧,通常来说皇帝这么说, 便是在加以敲打, 提醒他们不要掺和朝中事务,天子登基以来一直厚待天桴宫, 今天却终于决定加以打压了么

下属思虑万千, 倒是温惊梅本人, 神色宁和地静候天子的吩咐。

温晏然笑“所以遇见太启宫那边的人过来, 就该直接拦住,莫要叫他们进来搅扰朕。”

“”

小道官们的心情波澜起伏,温惊梅则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 微微欠身“天桴宫若是不让少府内官入门,恐怕更加不得清净。”

温晏然微微一笑, 也不多留, 直接摆驾西雍宫。

少府那边确实有理由喊皇帝过去加这个班今天的事务,一大部分工作都跟天子的圣寿有关。

温晏然去年因为亲征的事情, 没能留在建平过生日, 憋得少府一腔效忠之意无处抒发, 打定主意今年好生筹备,如今距离圣寿还有两个多月, 便将各色器物大多准备齐全,上报天子进行核准。

这本不是皇帝的工作, 只是温晏然担心出现生鱼片, 野生动物肉被送至宴席上的事情, 才决定自己去把最后这道关。

温晏然看了两眼侯锁的奏报中的饮食部分, 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把折子合上“少府自专罢。”看着一脸为难之色的少府令,笑了笑,又点了蔡曲跟休骓的名,“你二人也去帮着侯卿。”

少府确实在尽心尽力地讨她欢心,也安排了不少娱乐活动,但以温晏然的眼光,除非他们能把电子游戏弄出来,否则实在难以打动她。

皇帝态度温和,但言语中自有一股不可违逆之意,侯锁恭顺退下,自去跟蔡曲两人商议。

整个圣寿的流程并不复杂,皇帝本人需要做的主要是接受各地官吏的朝贺,然后接受各个地方奉上各种珍玩贡品。

天子登基以来,四境安定,各地官吏自然想要趁机刷一下顶头上司的好感度,早早派人入京打探,希望知道这位天下至尊的喜好。

侯锁这边也有人上门探寻,可惜他苦思冥想数月,居然一时间找不出让天子高兴的办法。

皇帝的爱好实在太少,她不爱打猎,不爱舞乐,甚至对美食的兴趣也有限,最多是之前突然心血来潮,去景苑那边炼过几天丹,证明了一下自己乃是天命所归,但仅仅待了一个月之后,就重新返回建平,如今只在景苑那边留了一批人,按照研制出的方子定时炼制丹药而已。

这件事也传了些风声出去,所以皇帝虽然没有公然召集能人异士,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比如温鸿温郡守,就急忙从北地挑了一些名声较好的方士送过来,那些人都被皇帝放到景苑中安置,争取早早炼出更高品质的仙丹。

侯锁苦思良久,总算从雕版印刷的事情找到的灵感,决定印书来替天子庆生,把原本唱歌跳舞的预算用在教化百姓上,一定能让天子龙颜大悦。

此事的可行性很高,少府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除了建平城内的官吏外,在各地也皆设有服官、铜官等属员这也十分合理,大周物资运输困难,与其把各地收上来的纺织原材料千里迢迢送到京城,还不如就地裁好,等做成成衣后再送到京中。

之前给各地刊印教材的任务,就被温晏然分给了少府在各地的掌染官负责掌染官负责布匹的印染工作,温晏然觉得不管印刷还是印染,都是跟颜料打交道,也算专业对口。

作为印染方面的官吏,掌染官们其实并不擅长书籍的印刷工作,但他们可以按照君主的心意自行调整。

少府令上半年过得忙忙碌碌,侯锁等人没有把印刷的技术局限在教材的印刷上,也制作了各类经典书籍对应的雕版,一个技术从有思想萌发到成功实施需要反复尝试,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过一旦做成,后面就轻松许多,侯锁后续以官府的名义将制作雕版的熟手派向各地,负责刊印书籍。

天子日渐繁忙,没办法再仔细关注每个下属的工作细节,也就放任了书籍推广问题的愈演愈烈。

造纸技术的优化,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有效降低了书籍的价格,如今建平一带,各类书籍的售价已经降低了一成,到了后来,这个数字还会持续走低,而且朝廷又开始设置乡学,官学,让贫寒人家的学生,也能有上进的门路。

这些改变如今只算是火苗,但火苗终究有熊熊燃烧的那一日,直到将天下的旧格局彻底焚烧殆尽,朝野上下,包括温鸿在内的部分官吏,已然隐约意识到有什么正在改变,东地的叛乱平息后,奔涌在这片土地上的无形洪流并没有就此停歇,反而以一种无可抵御的姿态,将整个天下都席卷其中。

西雍宫内。

温晏然扫了眼御案上的奏章数量,脑补了一番自己暴露昏君真面目后把所有文书都扔进火炉里当燃料的愉快场景后,这才心平气和地坐了下来,开始认真批阅。

放在最上面的是流波渠官吏的升调问题,这条水渠如今已经建造完成,早在前几日,系统也应景地刷出过一条被半屏蔽的消息

系统

工程流波渠建造完成,当前内容不予显示。

被屏蔽的内容包括“农业 2”跟“健康 1”的重要提醒,水渠能解决灌溉问题,也能解决排洪问题,不仅能使荒地沼泽变为良田,也能降低积水壅塞造成疫病的概率。

在开工前,工部对流波渠修建时长的预估在四五年左右,不过依照过往经验,等到期后,很可能还会因为各类难以预估的问题继续往后拖延,没料到仅仅修了一年多,便彻底成功,黄许才能平平,但眼光还是有的,当即总结了几个要点上书,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皇帝领导有方,做出了合理的布置,拟定了有效的计划,让臣下们少走了许多弯路;其次则是因为皇帝英明神武,选用了合适的人才督管工事,而且本次修渠的人员人均素质高,组织力强,便于调度;再次是因为皇帝有先见之明,在修理水渠的时候,也修缮了周围的道路,提升了物资的运输速度;最后乃是因为皇帝仁德之名远播,不用刻意征发,像温鸿等大臣,就自动把需要的石料运送入京。

温晏然看着黄许的奏报,一时间也是越来越能理解,对方究竟是怎么做到工部尚书的位置。

既然流波渠已经竣工,朝中自然得派人过去验收,等确认无误后,还要封赏参与其中的官吏。

温晏然给水部的官吏按功劳升调,又挑选杰出人才,赐下勋职勋职相当于一种职场待遇,比如在此次修渠过程中立下功劳的辛边,她本是从九品的水部主事,流波渠落成后,吏部奏请,将人直接升为从六品的水部员外郎,温晏然做出了同意的批复,又因为流波渠的落成时间正好撞上了圣寿日,便额外给了辛边五品的勋职,让对方能享受到中级官吏的待遇,其余表现出色的官吏也各有封赏。

已批复的折子陆续被搁到一旁,温晏然目测了一下剩余奏章的数量,感觉自己今天多少是得加个班了

她倒也不是每天都如此忙碌,实在是之前乡学推广的情况有了初步的成果,下面的官吏不敢怠慢,将试点的情报及时奏报上来。

朝廷最初是打算在每个乡都设置乡学,然而一乡之人还是太多,所以在一些大乡下面,又增设了亭学。

地方上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吏公开表彰了一个名叫于爰的寒门学子,她的父母曾经当过小吏,自己也读过书,年少时因伤跛足,而大周对官吏的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五官端正,身无残疾,所以无法接替长辈的吏职,因为腿脚无力,又难以务农,平日只能以刻竹简为生。

在官府寻找亭学学长时,于爰果断报名,因为亭学面对的乃是普通黔首,对体貌上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便被录取,依照她的本事,教授些简单的文字显然不成问题。

于爰的职位来得艰难,办事时自然格外用心。

她工作期间遇到了不少问题,许多黔首家的小孩子从五岁起就开始做家务,再长大一些,就要帮着父母做点小工作,并负责照顾家中更小的孩子,于爰便允许学生念书的时候把弟弟妹妹带过来,又雇了几个四五十岁的人帮着照管。

大周给底层官吏的俸禄有限,亭长月俸千钱,亭学学长月俸只有五百钱,于爰自行出钱雇人,各类杂项支出就达到了她收入的一半。

而且哪怕亭学中供应一餐饮食,有些人家也不愿让孩子过来读书,于爰又建议,建州一带之前不曾打过仗,没那么多官隶可用,农忙时节官府需要雇佣黔首耕种官田,而少年人下工的早,不若趁此机会,将被父母带来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教化一二。

于爰林林总总提了不少意见,虽然未必适用于其它地方,但就她所在的区域,确实是有效的。

温晏然在奏疏上批了四个字“因地制宜”,允可当地官吏的奏请,擢升此人为乡学学长。

类似于爰的事例还有许多,大周官吏的升迁被世族垄断,出身低微者难得良职,地方学校的设置,不止是增加了一批可供挑选职位,也是给了寒门中人一个合适的刷声望的机会。

温晏然从下午开始批复奏折,一直到华灯初上才停下,她抻了抻手臂,觉得自己为了动摇大周的统治根基实在是操碎了心

天色已晚,桌上的奏折大多已经看过,还剩下的那几封温晏然打算留到明日,她随意挑拣了一下,把袁言时的抽出来细看。

这是一封劝谏的折子,内容不是很要紧,才被谒者们放到了最下头。

袁太傅一直不忘履行自己忠臣的职责,在知晓温鸿送了方士来建平后,特地上书天子,希望皇帝不要为炼丹之事所迷。

温晏然微微一怔,随即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在这个时代,最让她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之前在景苑内做化学实验,只是温晏然担心影响大周的科技树,才自我克制,没放太多心思在上头。

袁言时的话,让她开始重新省视自己的决定。

温晏然发现她一直以来弄混了一个概念,制作出新物件来改善人民生活,跟制作出新物件来让自己享乐是两码事,大臣们不了解实验中的化学原理,顶多只会把自己的行为往炼丹跟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向联想,难以发现其中的真正意义。

而且她是皇帝,就算当真折腾出了什么有用的东西,也完全能做到技术方面的保密。

温晏然想,既然如此,她可以先把玻璃给折腾出来,只是制作玻璃需要生石灰

一个念头尚未转完,外面就送来了南地的奏报。

温晏然此前吩咐过,后营跟冲长边营那边若是来了奏报,不管什么时间,都要立刻送上来,宫中的内官很明显把皇帝的要求放在了心上,并且选择了认真执行。

温晏然端起一盏温水,她懒怠亲自翻阅,就让内官帮着念奏疏。

后营主将温循除了依照惯例问候天子之外,还汇报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以及之前清除含螺污水的情况。

温循表示,他们奉天子之名,向当地人征求灭螺的方法,果然收获不少。

在夏粮被收割后,温循等人忍耐不住,提前把准备在冬天用的“贝壳灰添地灭螺”的方法给用上了,发现收效十分不错,今日特地上书,将事情上报给皇帝。

温晏然默默放下杯盏“将奏疏给朕,朕自己看。”

内官赶紧奉命,然后偷觑了一眼天子的表情皇帝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刻表情也没什么大的变化,但南地那边灭螺工作开展得如此顺利,想来天子也是感到高兴的。

温晏然拿着奏疏的手指微微用力。

她当然知道,贝壳跟石灰石一样,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后的成品就是生石灰,石灰石加水会出现放热反应,而高温正是钉螺的克星所以大周其实早就开始使用生石灰了

哪怕没有大量普及,也已经了解到了相关物质的使用方法。

温晏然想,她还是小看了大周人对化学现象的认知。

温晏然并不知道,其实温循等人之前完全没有想到去南地土人哪里寻找灭螺方法,纯粹是受到皇帝以身作则的影响,才及时改变了心态。

瞧完袁言时跟温循的奏疏后,温晏然放下了心中最后的那点思想包袱,她的专业叫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前身就是“化工机械”世界上可以有喜欢做锁工的亡国之君,那也能有喜欢做化工的亡国之君,普通穿越者做实验是推进科技进步,当皇帝的穿越者沉迷此事,那就是不务正业。

作为昏君,温晏然觉得她应该学会顺从自己的喜好,多做点跟朝政无关的娱乐活动。

“少府令现在若在宫中,就召他过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