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164章 第一百六十四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桂宫内, 充当工部办事之所的殿台名为“奇衡”,原本由于此地主官性情闲逸,平日里不大忙碌, 但自从新帝登基后, 却渐渐显出些人手不足的模样来。

一位主事分析道“虽然材料已经筹措了不少, 但建城耗费极大, 积攒到现在,也不过四五成而已,莫要高兴得太早,。”

黄许这些日子总会受到顶头上司的亲自接见,不得不加强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道“开工之前,能筹措四五成料子,已经十分了不得了。”又道,“南边正在修建运河,挖出来的多余土石,可以直接运到新城那边, 用作建城。”

方才那位主事“纵然材料有余,该从何地征发民役去修城, 也需仔细斟酌。”

黄许随手拿出了一份文书,掷在案上, 叹道“咱们想不到的事情, 陛下已经早早筹备妥当洛南那边,过来不少人口。”

主事诧异“难道洛南又出了什么乱子”

黄许又叹息了一声“不是出了乱子,是他们国内粮食不足, 所以才逃亡到了周地。”

主事骇然“这种事情, 难道也是陛下的安排不成”

黄许冷笑“如何不是”

作为一部尚书, 他消息灵通,知道皇帝此前特地传信给萧西驰,让她跟南滨诸国进行以柘换粮的贸易。

既然有利可图,洛南大族自然蜂拥而起,强行圈走了大量土地,又依仗武力征发民众,来为自家耕种,此处本是早稻的产地,粮食年年不缺,如今竟然也出现了饥荒。

洛南与大周相邻,百姓不堪饥饿与劳役,便逃到大周境内,萧西驰又派人把他们集中起来,送到运河这边。

温晏然当日如此安排,本来是为萧西驰割据一方考虑,然而镇南将军忠心耿耿,自然全意为皇帝着想。

那些逃荒之民经过开头的慌乱期后,逐渐冷静了下来,横竖在哪里都要干活,相比起来,大周这边的待遇要好得多,只要能吃上饭,倒也不在乎替谁卖命。

黄许嘿然一笑“其实在黄某想来,洛南那边的大族愿意放如此多饥民入境,未必抱有什么好意,只是他们没料到,皇帝开始修建新都,反倒方便了地方官吏以工代赈,给了那些人一个合适的去处。”

类似的事情,出现一次能算巧合,总不可能每次都是巧合,黄许早就心服口服,确认了天子就是有能耐提前数年安排好后面的事,并且把所有阻碍她的阴谋诡计,都化解在无形之中、若说局势引导也有境界上的差异的话,那么皇帝应该已经到了羚羊挂角,近乎无迹可寻的地步。

主事“还有钱粮”

黄许“这二年间,南边粮食丰足,府库多有盈余,粮食倒是不缺。”

他心中隐隐有些想法库房中的食物没法储存得太久,否则容易霉烂,需要在彻底不能食用之前,当做货币及时用掉,如今南边有些盈余,那当然是用在本地效果最好,皇帝一意想要修建新城,大约也有这个缘故在里头。

“至于钱财你可晓得今年南边上半年的商税有多少”

黄许说话间,给下属比了一个数字。

主事惊异“竟然有二万五千万钱么”他们知道西边商税高,但那是因为丹台两州的人可以经由丘车等国与外域通商的缘故,而南滨虽然也有不少藩属国,但洛南等地财力有限,本身属于农耕文明,不擅长经贸,不料也能收获这样一笔巨款。

黄许颔首“你自然不晓得,那都是因为柘糖得到的收益南柘三四月份才开始收获,按照现在的势头,下半年的商税,估计比上半年还要更高。”

南地之柘因为滋味甜美的缘故,向来值钱,但运送起来过于麻烦,从洛南等地收来后,就一直堆积在冲长的府库当中,直到少府那边派人过去,不知做了些什么,竟然将柘直接做成了糖,而且颜色雪白清澈,望之犹如水晶一般,非常适合运输贩卖。

主事深吸一口气,喃喃“难怪如此,难怪如此”

此人也终于意识到了,那些在他们眼里无比棘手为问题,皇帝竟然事事都能算得恰到好处,她提前安排下对付洛南的方法,以至于现在人财两得,而朝臣们根本没有反对的方法跟立场。

黄许站起来,道“我预备去找卢尚书他们,一块联名上奏,请陛下为陪都赐名。”

这就算是一种立场上的表态。

主事态度殷勤“今日天热,尚书也不必如此着急。”

黄许感觉今天叹的气,比往日一个月都多“我倒是不想着急,只是万一耽误了时间,兵部、户部直接越过咱们上折子,又当如何”

在没有厉帝那种人负责拉仇恨值的情况下,朝中重臣自己也不是铁板一块。

黄许在给天子歌功颂德上,总能表现出超越常人的行动力,正在城郊消暑的皇帝接到了大臣们的信号,很快给出回复,她亲自给正在建设中的陪都,赐名“太康”。

温晏然想,太康的寓意其实还不错,不过跟亡国之君搅和在一起,后人再取名的时候,大约就得避着这个名字走。

日近午时,桂宫内开始摆膳。

内官呈了一道名为“红锦肉”的菜肴上来其实就是咕咾肉,温晏然前些日子亲自写的菜谱,正好南边运了贡物过来,膳房那边就用菠萝与柘糖做出了这道菜。

其实温晏然当时的原话是“正好尝尝南地特色”,她本来指的是菠萝,但落在少府中人的耳里,却被自动解读成了柘糖,并在摆膳的时候,还特地放了一小罐糖,在皇帝的御案上。

温晏然看到了糖罐,却没有太过在意,一方面是逐渐被大周的烹饪水平磨灭了对美食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逐渐习惯了古人的智慧。

一个能造出混凝土的朝代,当然可以制造出白糖,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奇怪。

温晏然觉得,这道红锦肉的滋味虽不如穿越前,勉强也能入口,吩咐膳房那边多做一些,给朝臣们送去,先去太傅、太保,国师跟御史大夫、各部尚书等等,然后才是池仪。

至于张络,他这两日正在建平城内。

温晏然笑“张常侍回来的时候,叫他过来见朕。”

一个威信足够高的天子的意愿,总能得到充分的贯彻,下午刚刚到桂宫这边,只换了身衣裳,便立刻过来拜见皇帝本人。

温晏然“夏日暑气重,城内情况如何”

张络“依照旧例,太医署在各坊市中派了大夫,太医丞每日都亲去城中查看,免得署中官吏敷衍了事。”

其实市监每天都会把城内的消息递到皇帝的案头,但张络依旧会过来,将所见所闻细细禀报给天子。

张络“臣回城的时候,正好遇见太学在举办辩会。”

温晏然看着张络,用目光示意对方仔细解释所谓的辩会到底是什么。

张络回禀“太学拟定议题,让学生抽签分队,一者持正,一者持反,然后各抒己见,共议臧否。”

他跟池仪联手整肃太学,那些年轻人如何是这两位禁中权宦的对手,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便被分而划之,少数如卢中茂那样的明白人,反倒觉得这种做法不错,能提升年轻人的思辨能力。

温晏然“”

她发现,这似乎就是后世辩论队的雏形。

古人的智慧当真是深不可测。

就在皇帝感慨于古人智慧的时候,大周的土著也在为皇帝本人的智慧而惊叹。

曲安侯在京郊有一处别苑,今日池常侍途径此处,就顺道进来拜访同僚,跟钟尚书一道饮茶下棋。

钟知微如今在朝中算是最为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府门前每日都人来人往。昔日部属、朝中大臣,更是连番上门拜访,她再不擅与人交游,也不得不大宴了几日宾客。

旁人也理解了,皇帝为什么要送钟尚书一处如此朗阔的宅子,但凡曲安侯府面积小一点,许多客人就得堵在街上。

一般来说,外朝之臣勾连禁中,容易为皇帝所忌惮,不过禁军一向与内官交往密切,池仪更是在钟知微离京后接手了内卫的掌控权,彼此情分与旁人不同,如今曲安侯终于回京,她一直不上门拜访才是奇怪。

池仪今日没有跟禁中故人谈论朝政,下完棋后,又召了乐师过来弹琴,等临走的时候,才道“阎氏虽灭,然而其家族在定义盘桓多年,根深叶茂,故旧众多,还请将军小心。”

钟知微笑了笑“我会时时写信回来,让陛下能及时掌握边地向。”

两人擅长的事务不同,但对皇帝的能力,都有着发自内心的钦佩之意。

池仪告辞回宫,一路上还在细想如今各地将领的情形。

先帝在日,除了中营之外,其它大营都处在被压制的状态中,导致各营兵力短缺,等天子继位后,拔擢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人才充当主将,使得地方安定,如今东南西北各方都是一副欣欣向荣之态,可在池仪眼中,却存有将领拥兵自重的隐患。

池仪并不觉得连自己能想到的问题会被天子忽略,她细思良久,等钟知微回京后,才逐渐有所明悟天子当日曾令师诸和宋南楼等将领强行拆除地方邬堡,同时清查豪族隐田,两边结仇甚重,从源头上减少了大将与豪强沆瀣一气的可能。

钟知微未必想到了一点,然而她只要秉持忠直之态,便能与陛下的安排殊途同归,池仪越是思忖,就越觉得能遇上这样一位天子,自己的运气实在是好得过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