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二分之一剧透 >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二分之一剧透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作者:天泽时若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8:17:16 来源:就爱谈小说

温晏然下午在天桴那边消磨些时光后, 就直接返回西雍。

此刻崔新静已至,她明白了天子的意图后,当即提笔拟稿, 须臾成书温晏然觉得这些大族出身的年轻人别的不说,起码心理素质十分过硬, 在顶层领导面前, 依旧能够文思如泉涌,现给命题现写作文, 全程一点都不打磕绊

温晏然随手从桌边的架子上抽了卷书翻开, 她的视线看似落在书页上, 实际上盯着的却是游戏面板上的大周舆图。

与其他几个方向相比,西边那块地方的地势最为复杂, 其间山林极多,人口密度不高,唯有台州那片地方人烟相对密集此地也算是大周西部的政治中心。

西部的州郡之间多以天然山川相分隔,如果从台州出发, 沿着官道一路东行, 抵达丹州,再越过上兴关后, 就可进入建州的范围当中。

可以仗着地形之利防守是好事, 但以朝廷现在的力量,顶多也只能维持住对上兴关的控制。

温晏然听袁言时讲过, 如今的台州刺史是王游, 此人虽然坐镇一州, 却并非世族之女, 她家最早只是台州本地的一个大豪强, 按理而言, 出仕后能做到一个郡的郡丞也就到头了,然而厉帝时期,天下纷乱,西边诸夷更是多次反叛,王游当机立断,聚集起乡邻部曲以图自保,她在兵事上居然颇有些天赋,不但保全了自己家族所在的县城,慢慢的,外地也有人因为王游的名声,过来投奔于她,自此之后迅速崛起,从豪强一跃成为地方首领,等叛乱慢慢平息后,又当机立断率部众归降于朝廷,被封为平西中郎将。

大周立国以来,对武官一向严加管束,但王游因为情况特殊,无法调去别处,再加上厉帝后期,西夷又开始蠢蠢欲动,为了尽快安定地方,朝廷甚至打破了官吏不得在本地为主官的规则,将王游正式任命为台州刺史,当然对外的说法是因为王家祖籍其实在丹州东部,只是暂时寓居在台州,所以不算本地人。

王氏一族兴起于厉帝中期,作为掌事人的王游现下年纪虽然比袁言时要小,但也差不了太多,加上年轻时屡经战乱,受过箭伤,一到阴雨天便骨头酸痛,膝下的二女一子也都不算出色,只是借着往日的威望,暂且压住局势而已。

在王游之下,西边还有三股势力,分别以黎氏,劳氏还有扶何氏为首,这三家除了黎氏之外,都是本地土人,就算是黎氏,也多与本地人通婚,根基深厚,轻易不可动摇。

黎氏跟劳氏都被朝廷授予了正式的将军头衔,其中扶何氏自身的西夷风格最为浓郁,也因此只得了护林校尉的官位,不过因为其首领不像其他家族那样贪得无厌,甚至有些克己复礼之态,在本地的名声反而好上不少。

温晏然回忆着评论区里提到的剧透内容,不管玩家选择什么样的开局跟支线,西边那块地方都一定是会反叛的,只是原因跟时间点各不相同。

她曾召过宋侍中等人来询问,然而西边实在是情势复杂,千头万绪,任何一股势力都有揭竿而起的可能,中枢这边也难以得出有效结论。

等西边乱事出现后,朝廷一定会调动大军前往平叛,其中建州本地的兵卒要拱卫京城,轻易不能远调,那用来平叛的军队就得从其他区域征调这也是一个让那些地方主官们能合法合理地掌握军事力量的好机会。

也正因为如此,北地才会暗地里不断往西边输送物资,希望能诱使对方早日谋反。

事到如今,就算切断那些物资输送也没什么用,毕竟西边会叛乱,那些北地大族的野心顶多只能算一个推力,根本原因还在于西夷早就与朝廷离心离德。

自立国至今,西夷一直未能真正融入到大周的体系之内,拿中枢来举例,那么多大臣中,除了几个王氏族人之外,黎氏、劳氏还有扶何氏三姓出身的官吏,根本一个都没有。

温晏然问崔新静“崔卿,你对西边情形可有了解。”

崔新静放下笔,先向前行了半礼,才回禀道“西部地形复杂,道路难行,与中原一带往来不多,微臣所知不多,只晓得其地生民尚武好斗,多有轻剽亡命之徒,教化难行。”

温晏然闻言不置可否,只让崔新静将拟好的公文呈上,看过一遍后,便令对方退下。

崔新静依言离开,在西雍宫门口正好遇见了受召而至的钟知微。

温晏然喊钟知微过来,是想问问她景苑那边充满观赏性的骑兵队训练得怎么样了。

她最开始只打算弄一个千人队伍,不过自温晏然登基以来,禁军接二连三出事,提拔上来的中卫统领又是一个西贝货,必须进行替换更易,也就顺带着多挑了些人去景苑受训,把礼仪骑兵队的人数扩展至原来的三倍。

钟知微跪地回禀“景苑三千骑兵,如今皆可为陛下战。”

三千人,其实已经可以独立成营,温晏然知道钟知微性格比较实诚,说了能战就必定能战,但对她来说,这支军队还要起到充门面的重要作用,至于该怎么充门面,精气神是一方面,自身装备是一方面,还有以前军训时那种方阵列队的展示方式,也可以来上一点。

“既然是朕的骑兵,后勤不可短缺,兵甲亦要定时查验,不可让次品混入其中。”温晏然顿了下,想把穿越前军训时那点训练项目告知钟知微,又担心描述不清,干脆扯了张纸,画了下方阵队列的大概样式。

“训练时,可以详分口令,立正时则身立如钟,不可随意移动肢体,稍息时可稍作休息,切记,要做到上下一体,令行而身动。”

看着有些发怔的钟知微,温晏然又补了一句“朕不通兵事,钟卿若是觉得不妥,可以自行斟酌。”

“微臣领命。”

钟知微闻言,先是有些茫然,片刻后又露出些许恍然之色。

以她所见,陛下方才的那番教导已然有了“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1的三分意味,首先是关爱士卒,以收其心,然后便可以用纪律来整肃队伍,接着还提出了简单可行的方案。

这个时代,中枢这些人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军队纪律性的重要,一千骑兵击破比自己多数十倍的散兵游勇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像当日的南部诸郡,各地豪强加起来以千万计,部曲如云,结果大半直接投降,少数顽固分子在缺乏整合指挥的情况下,也被宋南楼等人带着禁军轻骑逐个击破。

温晏然又道“景苑里的那三千人,今后从三卫中独立出来,单独成营。”

钟知微道“既然如此,还请陛下为其赐名。”

温晏然略略思忖,随机答道“就叫就叫铁骑营便是。”

原本在景苑受训的那群骑兵,应该在天子生日那天展示一下成果,用以震慑四方,不过要是把今天提出的新方法给加入进去的话,估计还得一些日子才能训成,温晏然倒也并不在意耗时问题只要她不是立刻失业,今后总能有用到礼仪卫队的机会。

谈完骑兵问题后,日已西移,温晏然问了下内侍,已经到了申时一刻。

“钟卿今日且不忙走,先换身衣裳,朕带你出门有事。”

温晏然打算出门逛逛。

大周刚立国那会,大臣们是不乐意见到天子有事没事往外跑的,但这些皇帝要是能被人用好话劝住,也不会把江山折腾到民不聊生的地步,到了厉帝那会,皇帝偶尔换身平民衣衫出门游逛,只要带足了侍卫,又没惹出太大的动静,大臣们已经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温晏然敢出门,还有一部分底气源自于个人信息面板,“威信中部”那一栏后面的信息是“85 20职业加成”,按百分制看,已经到了溢出的地步。

威信高,就意味着控制力强,温晏然如今只在城中行动,还有禁军好手护卫,安全性不会没有保证。

温晏然“钟卿可知道,陶朝议的府邸在哪里”

钟知微“是在城西一带。”

陶朝议指的是陶驾,他的官职是六品朝议郎,没有正经工作内容,只是一个表达工作待遇的虚衔。

他现在已经年过四旬,在一些成婚早的人家,说不定已经有了孙辈,在这个时代完全有资格被列入老朽的队伍当中。

在时人眼中,一位拿着六品待遇却没实职的人,在仕途上显然已经彻底到头,属于完全没有崛起希望的那种。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陶驾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潦倒,他年轻时以骁勇著称,曾被任命为中郎将,数次带兵平叛,闯下了赫赫威名,直到当年西夷叛乱,陶驾大败于台州,一战覆灭了数万兵马,被朝廷论罪下狱,最后虽以重金赎免,但自此之后,也再没得到领兵的机会,到厉帝后期,才念在往日的功劳上,得到了一个朝议郎的虚职。

钟知微认得陶驾,此人如今已彻底绝了仕途之望,闲居于家中,教导小辈,因为不拘出身,只要有人想来求教,都让进门,钟知微以前也来过几次。

除了钟知微本人外,温晏然身边还有十六位精悍的禁军相随,其中有一个是陈颍跟陈至的族妹陈明。

朝廷征发大族中的人去修河渠,不过对入选者的年龄做了要求,袁太傅等人最开始想定十五,温晏然想跟现代接轨定十八,两边拉扯之下,最后还是向当前时代风俗妥协了一点,定在十六岁。陈明今年正好十五,没被选中去修渠,本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结果却硬是跑到了建平来,写了一份言辞恳切的信,托人上书朝廷,想替下自己的一位体弱多病的堂姐,温晏然一时兴起,令人试了试陈明的本事,发现此人跟她那位族兄陈颍十分相似,三十斤重的长刀拎在手中挥舞自如,天然是个为将的苗子,便派人查了下对方堂姐的情况,确定此人身体是真的不好后,就把她派去做文书类工作,又将陈明录入到禁军之中。

温晏然如今的威势一日重过一日,申初吩咐少府备车,等走到皇城中门时,内部特意加固过的专车已经备妥,池仪扶着天子登舆,钟知微等禁军里面穿了内甲,外头再罩上布袍,也骑马跟随在侧。

说是微服出巡,其实人数也不少,不过感谢当前时代渐渐流行起来的奢靡风气,许多大族在出行时,跟随在侧的部曲仆役数量能与小型军队媲美,对温晏然一行人起到了很好的掩饰作用。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