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226章 灵堂斗殴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226章 灵堂斗殴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闭嘴”孙推官怒喝一声,偏偏又不能对田子健几个衙内如何,只能站起身来,努力的在脸上扯出笑来,“可是南宣府小三元湛姑娘”

小三元不如何,可关键是湛非鱼师从顾学士,别说他一个七品的推官得罪不起,即便是楚知府也不敢得罪顾学士的高徒。

看看陈家,堂堂三品学政都铩羽而归,他何德何能敢得罪湛非鱼,嫌脑袋在脖子上待久了吗

“小三元”田子健几个衙内虽然只喜欢逞凶斗狠,可毕竟也是官宦子弟,也都请过夫子上过私塾,自然懂得小三元的重量。

可年纪这么小的秀才还是小三元,关键还是个姑娘家

刷一下,一群衙内看稀奇的瞅着湛非鱼,难怪刚刚这么嚣张,这小姑娘不单单自己有本事,只怕来头也大啊,也不知是哪个书香门第培养出来的。

七八岁就考了功名,想想他们七八岁的时候在干什么走鸡逗狗还是在上房揭瓦估计也就能把自己名字写的端正一点。

“学生南宣府人士湛非鱼拜见孙大人。”湛非鱼正式的给孙推官行了一礼。

甭管接下来会不会撕破脸,礼仪得周全,不能落人话柄,读书人就这一点不好,重名声,处处都受到掣肘。

孙推官避开了湛非鱼的行礼,又还了一礼,他虽然朝廷命官,可也就是七品而已,湛非鱼才多大年纪

即便她因为女子不可能入朝为官,但她可是顾学士的弟子,一旦到了及笄的年纪,皇子都嫁得,他一个小小的推官哪敢受她的一礼。

“南宣府小三元来了淮安府,本府有失远迎那。”清朗的笑声自门口响起。

湛非鱼回头一看,却是一温雅中年人,头戴玉冠,广袖长袍,乍一看和明三公子有几分相似,可再一看便知道两人有本质的不同。

明三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可套用明山长的话小儿子其实就是个二愣子,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

楚知府君子端方、儒雅俊朗,可淮安府的四品知府,又岂是明三那般赤诚之人,只不过把城府谋略都隐匿在如沐春风的笑意里。

不等湛非鱼行礼,楚知府朗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

这是一上来就要考校湛非鱼,在场的人除了刘礼外,其他人都学过四书五经,至于记得多少那就因人而异了。

湛非鱼行了一礼,“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田子健撇撇嘴,这几句自己也能答上来,就听楚知府继续道“知止二字何解”

大学之道是大学开篇第一句,楚知府问的似乎是湛非鱼回答的第一句知止而后有定。原意是知道目标所在志向才能坚定。

但联系前一句“止于至善”,孔圣人和儒学都强调君子德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在首位的便是修身,所以知止更深层的乃是止于至善的意思,本意是说人如果追求学问,得先知道求学的是为了什么

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或者是为了功名利禄,若是后者就没必要学下去了,求学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达到至善之境。

湛非鱼熟读四书,此刻也是立刻答道“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

“孔圣人曰不可则止。何解”楚知府并不诧异湛非鱼的回答,却是再次追问了一句。

论语中,孔圣人曾两次提到过“不可则止”,也就是说该停就停,不需要勉强。

刘礼已经是一头雾水,跟听了天书一样。

田子健几个衙内一开始还能听个一知半解的,这会都和刘礼一样,脑子里一团浆糊,一会儿知止,一会又不可则止,一会朱子,一会又孔圣人,之乎者也简直比杀人利器还可怕。

面对众人同情又敬畏的目光,湛非鱼开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楚知府面带笑容的点点头,只看湛非鱼继续回答“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田子健听到这里,眼睛一亮,果真是两个“不可则止”。

“南宣府小三元果真名不虚传。”楚知府抚掌而赞,小姑娘的确是真才实学。

顾学士远在京城,能指点湛非鱼有限,说到底这个小三元还是依靠湛非鱼的勤学苦读得来的,当然天赋是少不了的。

“楚大人谬赞,学生愧不敢干。”湛非鱼话说的谦虚,可眉眼里却是坦然和从容。

实打实考出来的小三元,主考官还是陈学政,湛非鱼担得起这称赞,过度谦虚就是虚伪。

楚知府没想到湛非鱼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