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362章 以退为进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362章 以退为进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362章

不管钱世鹏是为了钱家产业而伪装,又或者他本身就投靠了蛮夷,禁龙卫那边已经盯着钱世鹏了,至于钱夫人说的马场还有商队的这些人,何生也把名单送出去了,势必有人去一一调查。

入夜,客栈上房里烛火明亮。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湛非鱼默默诵读着,此句出自中庸。

原意是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

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

这也是顾学士派人从京城送来的功课,需写一篇不少七百字的浅论中庸杂文,湛非鱼一边研磨一边思考,这也是她这几年的习惯。

孔圣人曾言“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这边是孔圣人对此书的看法,中庸是一种至高至极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始终一直奉行。

淡淡的墨香味在屋里蔓延开来,辅以窗户外噼里啪啦的雨声,异常的和谐,让人也不由自主的沉静下来。

湛非鱼放下墨条,并咩有急着提笔,今日思考的时间比以往更长,这种杂文看似宽泛,让人可以畅所欲言,不像时文策论规定了题目,所以只能从破题承题开始。

可范围越宽广,越无法下笔,要写的似乎很多,可一篇文章最讲究的便是立意和境界,东扯一句、西扯一句,没有了重点,这文章就毁了。

“中庸之道”湛非鱼沉思着,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头悬梁锥刺股的寒窗苦读,以中庸之道而论,是对或者不对

刻苦读书必定不会错,但这其中却有一个度。

俗话说手无缚鸡之力,若是为了苦读而熬坏了身子骨,到时候别说科举,拖着病歪歪的身体想要像个普通人一般生活都不行,这便是过了度。

提笔蘸墨,湛非鱼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构思,中庸不仅仅是一种至高的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至高的实践智慧。

有了标准却不代表是顽固不知变通,而需要在实践里不断调准,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孔圣人才道“知者过之,愚者不及”,太自以为聪明和愚笨都是不可取的。

庄子也曾言说“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等何生带着满身湿气回来时,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湛非鱼刚加了点银丝炭,抬头问道“府衙大牢那边安排妥当了”

反手关上门,何生立刻走过来接替了加炭的事,又看了一眼北面的窗户。

窗户微微半开着,有冷风吹了进来,但有屏风挡住了,小姐在书桌前读书不会被冻到,也不会因为在屋子里染了炭盆而导致窒息。

“之前因为阿暖安插了两个人进去,这一次就方便许多了,若是有人来见庞同知,或者是来杀人灭口,必定可以把人擒下。”何生在晚饭后就出去了,忙活了两三个时辰,好在已经部署周全。

不等湛非鱼开口,何生又把刚收到的消息回禀了湛非鱼,“钱夫人立刻客栈之后都不曾修整就直奔庞府而去。”

之前钱世鹏躲在庞府,这毕竟是五品同知的官邸,湛非鱼也好,禁龙卫也罢,都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冲进去找人。

但这一次庞同知因为张知府的死而被关押在大牢里,庞府也被捕快暂时给围住了,钱世鹏想要出来是绝对不成了。

小炉子上煮着茶水,湛非鱼倒了两杯,自己端起一杯暖着手,不厚道的笑了起来,“钱夫人可见到人了”

“没有,赵同知下了死命令,在布政使司的大人到来之前,庞府不准任何人进出,吃食也只是让捕快检查之后送进去。”何生对赵同知的行事风格也是一言难尽,太过于古板,不知晓变通。

若是其他官员,必定会趁机坐实了庞同知的罪名,即便不是杀害张知府这一条,可庞同知为官多年,必定有些见不得光的事,赵同知若是带着人查抄了庞府,想来也能搜查出点东西来。

即使没有的话,手段肮脏一点,这个节骨眼上栽赃嫁祸太容易不过了。

若是行事高明一些的官员,则会趁机怂恿和庞同知有仇的人,该告状的告状,该检举的检举,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即使最后庞同知不是杀害张知府的凶手,可其他罪名已经盖棺定案了,庞同知是不可能翻身的。

可赵同知却不,他让人守住大牢,守住庞府,守住凶案现场,连仵作都没能进去给张知府验尸,然后派人快马加鞭去布政使司所在的陇州府回禀姚大人。

何生放下茶杯,看着湛非鱼已经开始收拾书桌了,知道不会打扰她功课,这才忍不住问道“小姐,你猜测张知府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早上湛非鱼去了府衙后宅的书房,也看到了张知府的尸体,从凶案现场来看,张知府的确像是被庞同知失手推搡,最后撞倒了屏风意外而死。

可两个官场上的老狐狸,岂会如此冲动,张知府这死法,别说湛非鱼不会相信,肃州大街上随便拉个人,估计也不会相信。

把墨迹已经干涸的文章仔细的收好,湛非鱼之前休息的时候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书房如果没有第二个人的话,那张知府极可能是自杀,以此来陷害庞同知。”

见时间还早,湛非鱼也来了兴趣,招呼何生坐下来,这才继续道“张家如今的处境很尴尬,也很危险,否则张知府不会舍下面子两次来找我一个小姑娘。”

四品知府放到京城也许只能算个芝麻小官,可在陇右道,在肃州,张知府也是一言九鼎的人物,跺跺脚,这一亩三分地也要震一震。

“张知府一死,张大人必定要丁忧三年,这一招以退为进实属高明。”湛非鱼也不得不佩服张知府行事的果决,他用一条命给张家争取了一线生机,“再者张知府一死,张家那些政敌若是还要对张家赶尽杀绝,那便是太过了,毕竟杨旭也要喊张知府一声外祖,张同知是他亲舅舅。”

湛非鱼深知自己的性格,她冷血又薄情,可杨旭却不同,纵然和张家有仇,但他依旧顾念着张依依这个生母,把人从大牢里劫走了,虽说关押在张家暗无天日的密室里,可至少人还活着。

杨旭重情重义,杨老将军和杨叔也不遑多让,为了杨旭,他们或许会保下张家。

何生看了一眼湛非鱼,问出了心头的疑惑,“张知府若是自杀,甚至拉下了庞同知,是不是对顾学士示好”

庞同知背后的主子也不知是宫中哪位皇子,藏的太深,即便是禁龙卫也不好调查,但端看钱世鹏敢递状子告何暖,这位皇子对湛非鱼绝对是是敌非友,张知府用自己一条命拖死了庞同知,也算是帮了湛非鱼一次。

“应该是,不用从龙之功不好立,就算这位皇子日后真的成了储君,甚至登基为帝,这功劳也会落在庞同知身上,张知府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再者庞同知这些年一直以张知府马首是瞻,有朝一日庞同知得势,说不定反过来对张家下手。”

不是湛非鱼用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可庞同知伏低做小的听命于张知府,这便是他的黑历史,他岂能咽下这口恶气届时手中大权在握,稍微示意一下,张家估计就完了。

张知府估计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前先干掉了庞同知这个潜在的敌人,而且即便湛非鱼和顾学士不领情,可张闵贤要丁忧三年,张家式微总好过被人一锅端了。

湛非鱼做完功课之后,睡在温暖的被窝里,必定会一夜好眠。

而知道庞同知因为杀人罪而被关押的幕后人,却是恨不能冲到府衙内宅,把尸体已经僵硬的张知府给救活了,然后再千刀万剐了,否则难消心头之恨

“张遵那匹夫”愤怒的声音从牙缝里挤了出来,光线昏暗的屋子里,男人砰一声踹倒了椅子,却依旧是怒火难消。

站在门边的手下并不敢开口,直到男人发泄一通后,这才开口“大人,张知府一死,姚大人必定要亲自来肃州府查案,姚大人乃是圣上的心腹,若是庞贤安招供了,我们如何是好”

姚大人乃是陇右道布政使,他性格同样冷硬古板,乍一听和赵同知一样都是不知变通的人,可两人却有实质的不同,毕竟一个是封疆大吏,朝廷的二品大员,一个不过是五品的同知。

姚大人简在帝心,正因为他谁的面子都不给,圣上才会把人派到陇右道来,也是为了圣上收拢兵权打下基础,而且当年姚大人也跟随圣上御驾亲征过,庞同知说不定为了活命就招供。

“派人去府衙大牢”话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男人满脸阴沉的坐了下来,杀掉庞同知灭口自然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棘手的在于,暗中若是有禁龙卫盯着一旦派人过去了,那就是把活口送过去了,同样也等于昭告世人庞同知有问题,所以才有人会来灭口

可若是不派人,最迟三日姚大人就会到达肃州府,一同前来的必定还有提刑按察使司的大人,都指挥使司也会随同,三司会审,庞贤安必定什么都招供了

“你先下去,把人手安排好,随时待命”男人命令道,等到手下离开后,又深思了许久,这才站起身来。

站在门边的手下并不敢开口,直到男人发泄一通后,这才开口“大人,张知府一死,姚大人必定要亲自来肃州府查案,姚大人乃是圣上的心腹,若是庞贤安招供了,我们如何是好”

姚大人乃是陇右道布政使,他性格同样冷硬古板,乍一听和赵同知一样都是不知变通的人,可两人却有实质的不同,毕竟一个是封疆大吏,朝廷的二品大员,一个不过是五品的同知。

姚大人简在帝心,正因为他谁的面子都不给,圣上才会把人派到陇右道来,也是为了圣上收拢兵权打下基础,而且当年姚大人也跟随圣上御驾亲征过,庞同知说不定为了活命就招供。

“派人去府衙大牢”话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男人满脸阴沉的坐了下来,杀掉庞同知灭口自然是最稳妥的办法。

可棘手的在于,暗中若是有禁龙卫盯着一旦派人过去了,那就是把活口送过去了,同样也等于昭告世人庞同知有问题,所以才有人会来灭口

可若是不派人,最迟三日姚大人就会到达肃州府,一同前来的必定还有提刑按察使司的大人,都指挥使司也会随同,三司会审,庞贤安必定什么都招供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