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我去古代考科举 > 第407章 御史弹劾

我去古代考科举 第407章 御史弹劾

作者:吕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8:43: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借宿在长平村的一夜并没有发生危险,直到马车慢悠悠的行驶在官道上,暗中盯梢的几路人马依旧不远不近的坠在后面。

“小姐,早晨风凉。”何暖提醒的看向把头探出马车车窗外的自家小姐。

看着官道两旁往后退去的树木,湛非鱼抿着嘴角不厚道的笑了起来,“无妨,我就是看看这些人是不是一直打算跟着我游学。”

何暖把湛非鱼随意放在小几上的“名赋集”收到了旁边的暗格里。

其实这也是“掩耳盗铃”,马车内里就这么大,但凡是经过训练的人,这几个暗格很快就能被发现,可总比大咧咧的放在小几上好。

把头缩了回来,湛非鱼拿过软枕垫在腰后,“过了金水县就要出肃州府地界了吧”

正在外面赶马车的何生提高嗓门回答“是,金水县是肃州府和岷和府的交界岷,岷和府有八景,小姐若是喜欢,可以多停留几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游学就是为了开拓眼界,多看看他处的风土人情。

“听说岷山叠翠和洮河流珠这两处最为壮观。”湛非鱼从叠放在小几上的书籍里翻出一本游记来,却是前朝文人所著,写的便是陇右道的景致。

树色晴分宿雾间,鸟声暗度斜阳里卷帘对此增长叹,风雨潇潇晚更多。

诵读着游记上描绘岷山叠翠的诗句,湛非鱼忍不住长叹,“岷和府有八景, 若是去了, 至少要写八首诗交给老师过目。”

一想到要绞尽脑汁的作八首诗,关键最后还会被批的一无是处, 然后一遍一遍的修改,湛非鱼瞬间没了游兴,“这便是瑶池仙境,我也不去”

看着苦大仇深的湛非鱼, 何暖想起每日写诗时湛非鱼那憋闷的模样, 忍不住笑道“总比对着街市行人作诗强,说不定看到岷和八景,小姐就诗兴大发。”

“得,这辈子我是不指望了, 下辈子重新投胎才可能。”湛非鱼敬谢不敏的直摇头, 把手中游记啪一声丢回小几上,“阿暖,对我而言作诗那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难难难”

马车外,何生也笑了起来,可即便再不喜,小姐每日都会作一首试帖诗,三日后会把三首诗和其他功课一起送去京城给顾学士批阅。

等湛非鱼在岷和府看洮河流珠的美景时,名册在湛非鱼手中的消息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京城。

金銮大殿上,柳公公“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话音刚落,御史台赵大人已经走了出来, “启禀圣上, 臣有本要奏”

听完赵大人的话后,百官一片静默, 古往今来湛非鱼绝对是第一个以十岁之龄却被御史“弹劾”, 冠上的结党营私、意图谋反的诛九族之罪。

龙椅之上圣上失笑出声,大殿之上肃穆的气氛也为之松缓, “爱卿此言过了。”

顾轻舟气定神闲的站在第一位, 不悲不喜, 儒雅雍容, 小弟子能让御史“弹劾”,从另一方面而言也是本事。

“启禀圣上, 臣以为赵大人此言不过是无稽之谈、荒天下之大谬。”同位御史的冯大人掷地有声的开口。

“朋党之说,自古有之,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圣上英明许臣等风闻奏事,但赵大人偏听偏信、无中生有赵大人此举陷圣上于不仁不义、昏聩之境,其罪当诛”

得,朝堂上的百官都忍不住要翻白眼了,御史台的各位大人一个比一个狠,这一开口都是杀人诛心

赵御史“弹劾”湛非鱼那小姑娘有结党谋反之心,冯大人则弹劾赵大人把圣上当昏君糊弄,当属死罪

“冯大人慎言”赵大人眼神阴狠的盯着大义凛然的冯大人,从牙缝里挤出话来, “庞氏手中名册关乎到肃州府甚至是陇右道的安定,可湛非鱼拿到名册后却不曾上交官府而是据为己有”

朝堂上的官员都清楚陇右道布政使姚大人乃是圣上的心腹, 湛非鱼若没有异心,这份重要的名册就该交到姚大人手里,即便为了贪功, 也可以通过禁龙卫交给圣上。

不过说湛非鱼要谋反的确是过了,但是这小姑娘估计也是存了心思,毕竟她和将军府交好, 此前更是貌似去了凹子口救下杨老将军的孙子,这有了将军府的帮忙,想要在陇右道这一亩三分地上揽权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湛非鱼毕竟年幼,又是个小姑娘,而且还出生农家,这让不少官员都意味深长的向着最前面的顾学士看了过去,湛非鱼此举到底是一己之私还是顾学士私底下有所暗示

一个时辰后,圣上以对顾学士的绝对信任就赵大人弹劾做了盖棺定论,湛非鱼拿着名册为了谋反纯属无稽之谈,此事不可再议。

御书房。

身为圣上的太监总管,柳公公奉茶后就安静的退到了角落里站着,早在御史台收到消息的前一日, 圣上就从禁龙卫得到了名册的消息。

柳公公记得当时圣上看到密折后就笑了起来, 神色里不见半点不悦或者怀疑。

“爱卿,你倒是半点不担心, 朕可是听闻京城都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了。”圣上笑着端起茶杯。

一早上会听赵御史和冯御史唇枪舌剑,之后其他大臣各自站队,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起来,圣上这会总算感觉到耳根清净了。

顾学士把刚打开的奏折又放了下来,此刻不再朝堂之上,便少了君臣之礼,多了故交老友的轻松随意,“别的臣不敢说,那丫头即便出生乡绅富户之家,这会估计就在混吃混喝等死中。”

有的读书人读书科举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荣华富贵,为了荫庇子孙,有的读书人则纯粹是为了做学问,这样的人翰林院最多。

至于湛非鱼那一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顾学士看来纯粹就是糊弄人的。

小丫头就是因为出生乡野,不得不奋起拼搏一把,但凡有第二种选择,她绝对不会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学苦读,都是被逼的。

圣上想到湛非鱼捐给边关的几十万两银子,不由笑道“如此聪慧精明的小姑娘,朕倒真想见一见。”

“那圣上得等到两年后小鱼乡试过了,此番游学还是臣强逼的,出门后估计就乐不思蜀了。”甭管湛非鱼平日多自律,读书多认真,可在顾学士这样的老狐狸面前,她骨子里的懒散却是藏不住的。

笑谈之后,圣上也拿起放在龙案上的奏章,“轻舟,你认为此事是谁在幕后操控”

站在角落里的柳公公心里咯噔了一下,看来名册之事果真不简单。

赵大人都能收到消息,顾学士自然和圣上一样提前就知道了名册之事,“名册既然记录了肃州府和邻近几个州府官员的秘辛,必定不是一两年之久,鉴于陇右道的位置,臣更倾向于木蛮夷。”

如今的肃州府各方势力都潜伏着,这其中就包括宫里几位皇子,褚佥事在肃州府上蹿下跳的,甚至敢对湛非鱼下杀手,依仗的不就是二皇子和闵家。

但顾轻舟此言却把几个皇子都摒除在外了。

圣上心情再次愉悦了三分,即便是九五之尊,同样也是皇子们的父亲,圣上不愿意看到几个皇子为了储君之位布局算计,这争的不仅仅是储君之位,也是他坐的这把龙椅。

“年数久远的话的确可能和蛮夷有关,可惜”圣上认同了这一点,只是可惜庞同知没熬过禁龙卫的酷刑竟然疯癫了,否则就能逼问出更多的线索。

顾轻舟想起这会已经到达岷和府的湛非鱼,小丫头果真是聪慧又敏锐,“这名册若是交到姚大人手中,姚大人按照名册所写查办肃州府和邻近几个州府的官员,不说会引起陇右道的混乱,就怕真正的奸细会被保护起来,日后必定会酿成大祸。”

名册上记录的贪官污吏被问罪查办了,那么朝廷必定要重新选调一些官员到陇右道接替这些人的官位,几位皇子甚至朝中那些官员都会趁机安插自己的人去陇右道。

若真是这样也就罢了,顾学士最担心的是那些不在名册上的官员,是否就真的是清官

如果他们是蛮夷安插的奸细,岂不是被清官的名头保护下来了,一旦得到重用,这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这名册若是在姚大人手里,查或者也不查都异常棘手,而且容易引起人心波动,造成肃州府的动荡不安。

可如今名册在湛非鱼手里,她只是个有秀才功名在身的小姑娘,至少湛非鱼是没有权利去查办名册上的官员,反而破了这进退两难的困局。

顾学士能想到的圣上自然也都想到了,再想到禁龙卫传回来的密信,湛非鱼身后跟着好几波人,这会忌惮着轻舟内阁大学士的的名头不敢轻举妄动,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思虑半晌后,圣上再次开口“朕打算让无衍过去一趟,名册之事交给无衍接手。”

“臣代小鱼谢过圣上对她的爱护。”顾学士起身对着龙椅上的圣上恭敬的行了一礼。

这名册一直在湛非鱼手里,顾学士也担心她的安全,可名册又不适合交给姚大人,如今殷无衍来接这个烫手山芋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远在岷和府,湛非鱼完全不知道殷无衍即将过来。

“小姐,刚刚已经查明了,盯梢那两人来自袁府。”何生沉声回禀着,这一路从肃州府来到岷和府,何生都习惯了后面有人盯梢。

可即便盯梢,这些人也都藏匿着行迹,谁曾想到了岷和府之后,这两个盯梢的人却如此明目张胆,连湛非鱼这个读书人都能发现行踪,可见对方不是能力太弱就是有恃无恐。

“袁府”湛非鱼放下书不解的看向何生,“可是大有来头”

此前在肃州府,褚佥事行事那般张狂就是因为背后站着二皇子,这袁家大张旗鼓的盯梢,湛非鱼都要怀疑背后是不是又是宫里哪位皇子。

“和宫里关系并不大”何生既然能查到袁家,自然也就知道了袁家的来头。

在先皇在位时,袁家曾出过一位嫁入王府的夫人,袁夫人是侧室只有一女被封为县君,县君成亲后,育有两子三女。

县君长女所生的小女儿嫁到了岷和府袁家,只是这袁家却是袁夫人所在袁家的旁支,论起来和皇室也沾了点亲。

可这皇亲国戚的身份也就在岷和府这地界上能唬人,放到京城去了,王府长史都比袁家有面子。

xbiqu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