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重生香江1981 > 第628章只有等待

重生香江1981 第628章只有等待

作者:小楊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0:26: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不相信归不相信,但是特区的发展却是有目共睹的,在场大佬这么多,总有一部分心动的。

不过,除了一部分真心希望内陆经济改革成功的人,其他人依旧冷眼旁观,坐等特区经济进一步发展。

后世香江资本大规模进入内陆,要等到十年后内陆那位老人家南巡结束,内陆经济有了一定基础,才正式开启。

现在要大家贴钱去帮助国家建设经济,承担一定风险投资,除了像霍大亨那一类,其他大部分人最多象征性的捐点款。

其他人如何,杨辰管不着,也不想去管。

反正他已经开始进入内陆,旗下家乐福已经在广栋这边圈了不少地皮,正准备学习后世的万达,疯狂的在各大城市盖广场。

这年头,人工便宜,土地便宜,盖广场又不同于建摩天大楼,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堔圳作为广栋的试验田,而广栋则作为全国的试验田,但凡是地方政府向杨辰发出邀请的,他旗下的公司都会涌入过去。

拿下的地皮都是中心地段,而且还是白菜价,压根就花不几个钱。

当然了,便宜的前提,是建立在他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上面,像后世李超人一边拖延建设,一边圈地皮坐享其成的事情,却是没可能发生。

以家乐福为例,家乐福在特区站稳脚跟之后,已经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即便扩张需要花钱,也不需要杨辰投入,自有内陆银行贷款。

这年头,内陆各大银行的贷款,利息什么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像杨辰旗下这种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你不去贷款,人家都会自己找上门来。

火车很快便穿过特区,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收了回来,一众老家伙对于沿途的风景啥的,并多少心思欣赏,三三两两坐到一块闲聊。

“阿辰,薛氏制业在特区的工厂已经建好了,现在正在招收员工培训,这次我们去首都,你看看要不要在北边建几个制衣厂”

受到杨辰的影响,薛氏制业虽然慢了一步,但也正式跟着杨辰旗下公司进入特区,成为第一家进入内陆的制衣企业。

内陆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廉,再加上这个时候各种,还有各种补贴。

见到杨辰旗下公司已经尝到甜头,薛父忍不住自然是按耐不住,想着一南一北,提前在内陆打响自家品牌服装。

现在薛父也渐渐受到杨辰的影响,跟着薛雨菲几人一样,对杨辰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任。

没办法,谁让杨辰这么妖孽,随便弄出一家游戏公司,就变身成了华人首富。

对于薛氏制业进入内陆,薛父思想方面不在保守,杨辰很是高兴。

第一只吃螃蟹的人,虽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衣服这玩意,没啥技术含量,与汽车等重工业有着很大的区别。

没有多少技术,受到上面下面各方面影响就比较少,跟他旗下家乐福一样,对于这类企业,只要经营的好,与之合资的地方政府便会主动帮忙解决很多问题。

不过,联想到这个时期内陆人民对资本家三个字很敏感,杨辰不由提醒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薛氏制业最好尽量在沿海地区建厂,其他地区受到改革开放影响较浅,过去恐怕很难打开局面”

薛父闻言,点了点头道“这个你放心,我就在北边几个主要城市打开薛氏制业的名声,等到什么时候政策进一步宽松了,薛氏制业也能占据领先地位。”

其实不用杨辰提醒,薛父自己也很清楚,如今内陆才刚刚改革开放,保守势力占据大部分,他不傻,自然不会去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见薛父明白这点,杨辰也就松了一口气。

后世改革开放席卷全国是在九十年代,那位老人家南巡结束之后。

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内陆无数人,花了足足十年时间,在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之后,才敢加速步伐前进。

这个时期,改革开放前景还不是很明朗,大家虽然都清楚不改革,不开放,人民就吃不饱肚子,十亿人口的压力,如一座大山压在头上,不改变迟早会出大问题。

但如何改变改革开放的目标在哪里

这些大家都是一头雾水,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毕竟,内陆走的不是资本主义路线,而北极熊那一套明显又不适合内陆发展,没有前人经验总结,大家只能一点点慢慢来,一边试验一边改进。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长达十年的经验积累,中间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上调下改

这些都不是一群商人能够左右的。

大家能做的,只有等待。

八十年代初期,内陆沿海大多都在修建基础设施,很多海外商人到了沿海,更多的是捐款,修路建学校之类的。

一直到八十年中期,随着开放力度加大,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越来越多,才逐渐吸引了海外华商和外资进入。

有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推进、验证的,非个人一己之力能够干涉。

在另一节车厢里,几名内陆接待人员正在讨论着杨辰之前说的话。

“十年,让香江震惊,二十年,让亚洲震惊,三十年让世界震惊,四十年,让世界抬头看它。”

老实说,杨辰说出来的话,虽然让大家很受用,但是与他人一样,大家都很难相信堔圳有一天会超过香江。

毕竟,想要把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大都市,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老吴,我看咱们也别讨论这些了,将这原话记录下来,直接上报上去就行了。”

“摁,我知道,早前我就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我们好好注意一下这位杨小先生。

老实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要说这资本社会还真是疯狂,年轻人随随便便鼓捣点东西,就成首富了”

“话不能这么说,人家这是凭本事赚钱,而且还是赚外国人的钱,这是好事情,毕竟人家也没少支持特区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