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重生香江1981 > 第874章工人培训

重生香江1981 第874章工人培训

作者:小楊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20:26: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吃过饭后,郑嗨泉并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跟杨辰讨论移民安置问题。

工程队伍那么多人,等初期基础建设完之后,建筑工程项目会随之减少,人员数量也会逐步降低。

工人们掌握的技术太过于单一,这会造成很大的后续影响,不利于大家伙的发展,更不利于大家日后工作。

北澳洲土地面积虽然很大,但是由于人口限制,经济发展不可能无限上升,而且澳洲政府也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大规模移民持续下去。

短期内从事建筑工程没问题,但是长期来说,几年过后,等北澳洲基础建设完成了,那么大家伙的就业压力就上来了。

在移民的时候,杨辰就重点强调让大家掌握蓝领技术工作,那些需要一定体力劳动的技术活,才是未来最需要的。

种地放牛放羊什么的,在国内有个一亩三分地或许能够不愁吃喝,但是在国外不行,机械全自动化的普及,农牧业根本就安置不了太多人。

而且,从一开始杨辰就打算好了,北澳洲移民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除了北澳洲,澳洲其他地方也不能放过。

只有华人移民能够深层次的影响澳洲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将来大家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

“对于移民的后续技术培训这块,一定要抓到位,可以尽量让大家自由选择喜欢的专业,这样有利于大家学习吸收。”

“学习过程需要长期持续进行,哪怕是安置工作完成了,有了稳定的工作,也不能当下学习。

有些工作我们是不可能干一辈子的,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尽量让大家多学习几门技术,多开设一些技术学校”

后世很多工厂动不动就裁员,而被公司裁员的员工,很多人由于长时间只进行一项重复性工作,所以在离开公司之后,就面临着长时间失业的情况。

失业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因为大家伙只要愿意干活,随便都能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

但是,这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中年人来说,他们想要找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就困难了,尤其是在国外,想要找一份养活自己以及家里人的工作就更难了。

未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人,最终都将会被无情的抛弃。

面对时代的变化,行业转型,技术转型,工人也必须顺应潮流,跟着一块转型才可以。

当然了,这也就只有杨辰才能够这么干,才有心思去考虑员工转型问题。

其他普通公司做的再大再强,他们也不可能去考虑员工失业之后该怎么办。

因为他们不可能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去培训旗下员工学这学那。

其实,裁不裁员,很多时候不是由企业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决定。

市场需求大,企业就会多招点员工,市场需求小,企业就会裁掉多余的员工。

至于说不裁员,白养着,这对于企业发展会有很大影响,是不利的。

而且,一名合格的老板,他们是不会心慈手软的。

但是不裁员,安排员工转型,这就困难了。

总不能让一个造电池的公司,去培养旗下员工学习如何造玻璃。

所以,帮助员工转型,这太扯了,耗费时间精力金钱不说,最后可能还会吃力不讨好。

但是,放在北澳洲就不一样了,北澳洲人口少,经济发展需要劳动力,各行各业都需要人的情况下,当一个行业从事人员太多了,就必须进行一定的调整。

北澳洲的建设工作,全部都出自他的手,将来这里的经济,也必然也会由他来决定,所以保证人员流动,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从全局入手进行调配。

而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员工的粘贴性会大大增强,有利于将来他对北澳洲的控制。

所以,培养员工,这对于杨辰来说,利大于弊,花费远比收获要大。

“要做到一边建设,一边安置,农牧业是当前最紧要的工作,安置人员需要重点向这方面倾斜,后续相关的产业,也要加快脚步。

我已经跟美国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后不光是亚洲市场,美国以及欧洲市场都会成为家乐福扩张的方向。”

“现在食品类商品缺口很大,我们要根据北澳洲的环境,将它充分开发出来,在北澳洲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出口的商品供应链产业。”

郑嗨泉提醒道“可是,老板,澳洲政府方面,它们更倾向于矿业开发,现在亚洲市场对于铁矿等金属矿需求越来越大,我们”

不等郑嗨泉把话说完,杨辰摆手道“我也没说不开发,现在移民过去的人就那么多,数量有限,如果我们把人全部拉去挖矿了,那么移民过去的人,大家吃的喝的该怎么办

你应该知道现在我们每个月在生活物资上面花费是多少,要不是现在船运公司都忙着输送移民,腾不出手运送物资,老子能任由那帮人当冤大头宰”

“吃的喝的,我们必须要自给自足,尽量把这部分加工厂建立起来,我只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后我们不光要完全自给自足,同时还要有能力把北澳洲当地居民的生活开销降下来。”

澳洲矿业储存量很大,北澳洲同样也不例外,如果先开发这些东西,对于澳洲政府来说,自然是非常愿意看到的事情。

毕竟,澳洲政府在意的不是人口增加多少,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如果杨移民过去的人,全部投入到矿产行业,那么不仅能够增加澳洲的矿产资源出口,同时还能带动国内消费增长。

一举两得,澳洲政府打着这样的算盘,也不能说是错的。

不过,这让一心想要控制北澳洲经济,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第二个基地的杨大老板来说,单一经济是绝对不允许的。

更何况,他投资澳大利亚的初衷,就是为了保证家乐福在粮油农牧商品上面,不受四大粮商的限制。

这才是他大手笔投资澳大利亚的目的,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赚钱,他投资什么地方不好,根本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往澳大利亚移民,干这些看上去卖力不讨好的事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