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 第110章 总得清醒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第110章 总得清醒

作者:词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19:51: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因为同蒋正的闲聊中得到了这么一个赚钱的思路, 蒋芸看蒋正都顺眼了许多。

原先是不顺眼,蒋爱国没了之后她看蒋正不觉得不顺眼了,但感觉也挺一般, 这会儿心里却是有了那么一点点姐弟情。

蒋正算是一个虽然怂但并不一无是处的弟弟,顺手扶一扶吧,站不站得起来靠他自己, 做姐姐的还是尽己所能帮衬一下的。

总不能自己大鱼大肉飞黄腾达, 弟弟面黄肌瘦难以糊口。

有个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穷亲戚也是挺让人头疼的一件事。

尤其是蒋正和蒋苗这种又怂又软的鹌鹑性格,说话重点都怕吓到他们。明明这俩人做的事情会惹到她生气,可她还不敢发脾气,发完脾气就觉得自己变成了施暴者。

蒋芸深叹一口气, 回了屋。

从厨房里翻找到赵红梅放的吃食,蒋芸切了点炖好的咸肉, 配着中午吃剩下的米饭给蒋正煮了一锅咸肉粥, 里面还打了两个鸡蛋。

给蒋正承出一碗来, 余下的放在灶上闻着, 留着给赵红梅睡醒吃。

做完这一切后蒋芸就回自己住的那屋睡觉去了。

她睡得比较浅, 赵红梅起床时她又感觉, 不过那会儿正困着, 用仅有的那点儿意识看了一下时间,十二点十分了, 给避难所里设置了个三点的闹钟,她继续睡,三点醒来接赵红梅的班。

睡过去的蒋芸没看到, 赵红梅吃了一口她给做的肉粥就哭了出来。

赵红梅心里盼着的子女和睦就是今天吃晚饭时那样,姐弟三个有交流,也愿意互相帮衬, 可为什么蒋爱国活着的时候没出现这画面呢偏偏蒋爱国一走,人姐弟三个的感情都好了。

“爱国啊,你说你干的都是些啥二丫心里怨你怨得很,连声嚎都不愿意嚎给你听。”

初六一大早,原城殡仪馆的车就来了,蒋爱国被拉去火化,蒋爱党忙前忙后地帮着张罗丧事。

赵红梅不能送殡,留在家里哭丧。

蒋正走在最前面,一路都在默默垂泪。

蒋苗在前面哭得肝肠寸断,踩在积了雪的路上,还摔了个跟头,可把蒋芸给吓坏了。

自打蒋苗摔了跟头之后,后面的那段路都是蒋芸掺着她走的,“你可别哭了,这都哭到第六天了,眼泪还没流干你要是摔一跤摔流产了,把孩子给摔没了,怎么跟我姐夫交代”

被蒋芸数落了这么一句,蒋苗的嚎啕才止住,改为默默抹泪。

至于蒋云,她一路都沉着张脸,没有流一滴泪。

若是放在平时,有人家办丧事,肯定会有不少人出来围观,但眼下还在正月里,实在没几户人家愿意触这个眉头,送灵的这一路倒也算走得顺当。

中午将蒋爱国安置在原城西郊那块埋着蒋家祖辈好几代人的坟地里,这丧事便算是办完了。

蒋苗还得回去张罗另外一场丧事,他男人因为年纪小,定下的出殡日期是三天后,正月初九。

蒋芸、蒋正以及蒋爱党一家齐齐上手,把院子里的灵堂拆了,在院子里点了个火盆,把蒋爱国生前穿的衣裳、睡过的被褥全都翻出来烧掉。

能想到的都烧掉了,这家里留下的与蒋爱国相关的,只剩下那一张由他年轻的时候拍的照片放大后做成的遗照。

赵红梅不想让蒋爱国的遗照给蒋芸添堵,索性将那遗照连相框带相片都给收了起来,塞进了衣柜的最深处。

蒋爱党在屋子里、院子里,里里外外转了几遍,明明还是他熟悉的院子,却再也找不回熟悉的感觉了。

最熟悉的人也不在了,再也回不来了。

他打小就在这院子里长大,中途蒋爱国结婚的时候,他爸妈给他在外面重新置办了一套房子,两边的房子还是一起翻新的。

如今老父母没了,亲大哥也没了

蒋爱国心里百感交集,最终只化成一句冗长的叹息,“大嫂,好好保重。有什么事情过来找我就行,大哥虽然不在了,但大嫂永远都是大嫂,侄子侄女永远都是亲侄子亲侄女。”

赵红梅把蒋爱党送出门,回来之后,问蒋芸和蒋正,“你们俩,什么时候走”

这个问题问出来犹如一把刀在心里来回地捅,可赵红梅还是问了。

稀里糊涂地活了半辈子,总得清醒几年。

蒋爱国撒手去世,让她也想通了不少。

人世间充满了意外,谁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可能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被查出重病,没有几天可活,还可能现在还好好的,过一会儿就飞来横祸面对意外、事故,人是那么的无力,好像除了顺从命运的安排之外,再无选择。

蒋正说,“我们生产队上请假很难,要不是回家给直系亲属奔丧,我都请不下假来。今晚再住一晚,明天就走,后天下午就能回去,得到生产队上销假,不能影响初九的活儿。”

蒋芸问,“你们初九就要上工了我插队的那地方得等到正月十五之后。”

“你在东山省,天气同咱这边差不多,暖和得要晚一些,正子是在苏江省插队,南边暖和。”赵红梅问蒋芸,“你呢你什么时候走”

“我正月十五过后,十六吧,同蒋忠一块儿回去。”

赵红梅点点头,道“那等你姐夫出殡之后,把你姐也喊回来,咱娘仨一块儿住几天。你姐这次哎,得没半条命。你到时候帮忙劝着一些,你们都年轻,考虑问题的角度一样,妈说的话,怕你姐听不进去。”

初七送走蒋正,蒋芸担心蒋苗会因为过度悲痛而有什么意外,去蒋苗家陪了蒋苗三天,等齐志出殡之后,同蒋苗的婆婆说了情况,就把蒋苗接回了娘家。

一门两寡妇这个帽子安在了赵红梅和蒋苗的头上,别人还没说什么闲话,蒋苗和赵红梅就不想出门。

过了正月十二,蒋芸拽着赵红梅和蒋苗去了一趟百货大楼,给赵红梅买了两身衣服,给家里添了点吃的,给蒋苗买了两条浅紫色的围脖和一双棉手套。

赵红梅和蒋苗不想见人,蒋芸就硬拉着两人逛了一圈,买东西的时候总得同人打交道,只有与人交流才能慢慢把自己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蒋芸也知道,这会儿拉着赵红梅和蒋苗出来买东西,属实有些为难人,可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

她正月十六就要走,指望这赵红梅和蒋苗互相帮扶着慢慢走出来,蒋芸怕这两人会抑郁。

临走之前,蒋芸还拎了五斤鸡蛋和三斤米糕去了蒋爱党家一趟。

她结婚了,得按照惯例走亲戚,拖到正月中旬才走是事出有因,不能不走。若是遇到那些爱摆谱爱计较的人,白川不亲自登门都会被人家认为是没礼貌,看不起蒋芸的娘家人。

蒋爱党与蒋二婶倒是没这样的想法,两人挺心疼蒋苗、蒋芸和蒋正三姐弟的,大年初一就听到了这样的噩耗,怕是往后没有一年能高高兴兴地过。

蒋二婶说了很多宽慰蒋芸的话,叮嘱蒋芸要向前看,也不要忘记了家里还有个老母亲蒋芸把这些话都记在了心底,拜托蒋二婶抽空多去找赵红梅坐一坐,聊聊天,帮赵红梅也宽宽心。

蒋二婶自然是满口答应。

等蒋芸一走,蒋二婶就同蒋爱党说,“你说大哥活着的时候是咋想的,他最不看重的二丫,我看是最稳重最有本事的,倒是蒋苗和蒋正,性子有些软,都随了大嫂。听听二丫刚刚说的话,看看二丫做的事,哪里还像个孩子”

蒋爱党说,“她也不是孩子了啊,都结婚了,马上就要当妈的人了。”

蒋二婶一怔,赶紧回屋拿了五张大团结,追着蒋芸出了门,硬是在半路上喊住蒋芸,把那五张大团结塞给了蒋芸。

蒋芸没收,讶异地问,“二婶,你这是干什么我走亲戚拿的东西都不值这个钱”

蒋二婶应把那五十块钱塞到了蒋芸的口袋里,按着蒋芸的手不让蒋芸把那钱掏出来。

她虎着脸说,“你结婚的时候,二叔二婶都没给你新婚喜钱,这五十块里有三十是给你的喜钱。另外的二十,十块是给你男人的新女婿进门钱,他是军人,没空回来,但二叔二婶不能不给他这新女婿的进门钱,最后那十块是给你娃儿的见面钱。虽说还没生出来,但隔着肚皮也算见过了。”

“忠子说你要跟着你男人随军去浙南省,那地方离咱原城太远了。你生了孩子,二叔二婶都不一定有能耐坐那么远的火车去看你,所以先把钱给你。你等娃生了之后,记得同小宝儿说一声,他还有个二外婆和二外公呢,咱这门亲可不能断了”

“忠子特意叮嘱过我,不能忘了给你这钱,你可别推脱,不然忠子那碎嘴,又要在我耳根子前叨叨个没完了。”

蒋芸收下那五十块钱,觉得自己登门来看叔婶拿的东西有点少了,起码应该再加一袋奶粉的。

不过少就少点吧,回头有机会多补一些就是了。

她要是把这年礼节礼抬得太高,蒋苗往后怕是没能力与她持平。俩姐妹走亲戚,拿的礼还是得尽量一样,不然谁拿的少了脸上都不好看。

蒋芸道“忠子确实嘴碎,我都不知道,他就写信同你们说我在白家庄了。要不是他写那信,我哪会挨那么一顿劈头盖脸的骂”

蒋二婶笑了笑,“往后你就是让他骂,他也骂不了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压在心里不好受,纯粹是为难自己,给自己找闷气受。你就算怨他恨他,把他骂个稀烂,他也就是一堆灰了,能知道个啥放宽心,日子才能过顺。”

“忠子就是那碎嘴的性格,没啥坏心,由着他去吧。他同我们说,你一直都挺照顾他,二婶和你二叔心里特别感激你。忠子年纪还小,让他下乡也是迫于政策不由人,有你带了他大半年,他该学的也都学会了,二婶和你二叔都能稍微放心一些了。”

“二丫头,你算是远嫁,别忘了你的娘家在原城,有空的时候记得回来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我尽早码完放出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