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五百三十二:父子反目

抚宋 第五百三十二:父子反目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辽国东路军破陈桥,旋即渡过了广济河,全军进逼东京城。

而在中路,崔昂曲珍等人自是不甘落后于刘豫,破郭桥镇之后,全军渡过金水河,亦将兵锋直接推近到了东京城下。

对于此刻赵宋的作战主力上四军而言,看到崔昂、曲珍等人,对他们士气的打击是极其巨大的,这些人,可都是曾经的大宋高官显贵啊

驻守在外的上四军,掀起了一阵子叛逃。

本来就已经半残的捧日军,在赵正的带领之下,投奔了崔昂。

对于赵正来说,此时的投降,并没有什么心理障碍,毕竟在数年之前,他在归义城,就已经被辽军俘虏过一次。

龙武军安巍战死,捧日军赵正投降,上四军的殿前司亲军两支直属部队,土崩瓦解。而侍卫亲军的状况虽然要好一些,但也好不到那里去。

侍卫亲军驻守城内,都指挥使黄淳统一指挥,而龙卫军指挥使向海在荆王叛乱之时,已经死在当时还叫秦敏的耶律敏手中,龙卫军也是一直没有恢复元气,能依靠的,也就是许泰指挥下的神卫军了。

可是人心散了。

辽军进逼东京城下,稍事休整,城内已是乱象四起。

而崔昂,在此时又出了一个极其歹毒的主意。

辽国骑兵四处,从东京城周边掳掠驱赶来了无数的普通百姓,当成千上万的百姓,哭泣着被辽军驱赶着,恐惧地向着东京城墙一步一步的走来的时候,守卫在城墙之上的赵宋军队的士气便跌无可跌了。

上四军的士兵,基本上都选自东京城以及周边,

也就是说,现在驻守在城上的士兵们,有很多的家人、亲属,此刻便在城下哀哀哭泣。

当父母喊着儿子,

妻子喊着丈夫,

儿女喊着爹爹,

你觉得城上的士兵,还有多少人能硬起心肠,举起手中的刀枪,拉开手里的弓弦呢

每天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渠道,熘出东京城去,向辽队输诚,甘作内应。

城内的动乱也是一天比一天更烈。

如果说起初,还是一些有心人以及辽国的谍探精心策划、组织起一场场暴动的话,到得现在,城内暴乱已经烽烟四起了。

他们有的是谍子组织的,

有的就纯粹是想趁机抢上一把发发国难财,

但更多的,还是普通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爆发出来的一些抢粮抢大户的行为。

朝堂之上,刚刚当上官家没几天的赵敬一筹莫展。

都堂夏戒又气又急,在这当口,竟然重病不起。

最初不少人还以为他是学着老官家诈病逃避责任,还气势汹汹地闯进夏府之中问罪,可看到当真只剩下最后一口气的夏戒之时,却又不知如何是好了

都堂四位相公,夏戒重病,罗颂被抓,崔昂投降,还剩下一刚刚从陕西路回去,连状况都没有搞清楚的原陕西路安抚使兰四新,已是完全不顶用了。而被新官家倚为心腹臂膀的赵援,此刻也是无计可施。

他擅长的是在小事之上展转腾挪,出谋划策,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可真要把国家大事放在他手上的时候,他却是左右支绌,难以招架,拿不出真正有实在意义的主意。

这个时候,能挑起大梁的,也只有一个陈规。

不过此时此刻,便是陈规有三头六臂,又有何法可施

求和的使者,连派了三拨,去的人的级别亦是越来越高,但无一例外,这些人,连辽国人的大营都进不去就被驱赶了回来。

辽国人向赵宋朝廷发出了最后的通谍,三天之内,若不投降,将无法保证赵宋皇室在战后的生命安全,亦无法保证赵宋宗庙的安全。

“官家,岂可如此,岂可如此啊”陈规跪地大哭,“数百年基业,岂可屈膝事敌”

“相公,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赵敬也是垂首哭泣“如今东京,尚堪一战吗”

“官家,城内尚有数万大军,即便东京已不堪守卫,但突围并非不可能”陈规大声道“北方虽然如今已经尽陷敌手,但南方我们仍然有半壁江山,还可以集结数十万将士,更有淮河、长江等天险之地,江南半壁,水网发达,辽军擅马战,在江南必不能胜我,只要能突围而出,便可重振旗鼓,再造乾坤啊”

听着陈规的话,赵敬眼中闪过一丝希翼之光。

“大家意下如何”他扫过朝中群臣。“兰相公”

兰四新犹豫半晌,道“官家,臣在西北之时,见过西军骑兵作战,来去如风,而辽人骑兵更胜于西军。官家要突围而去,只怕甚难,城中宗室子弟又众,还有太上皇,怎么能周全呢”

“当然是官家轻身而出”陈规大声道“优选城中敢战能战之士组成卫队,护卫官家突围。”

“城风层层包围,官家如何能走脱”

“官家,我有一法”陈规的眼光扫过殿内所有人,缓缓道“官家轻骑而出,我等大臣、宗室拥太上皇出城,假意向辽人投降,趁其不备,突然发动勐攻,辽人必然不防。”

“如此,太上皇安能无恙群臣安能无恙宗室安能恙”赵敬惊呼。

陈规脸色铁青地看着殿内一帮子也反对的大臣,冷笑道“是忠是奸,此刻可见分晓。官家为国之鼎,官家走脱,则国家犹存。官家不在,则国祚灭。国朝走到如今这一地步,我等穿紫着红之辈,罪莫大焉,为国尽忠,便在此时”

“我等不惧死,可太上皇呢尔敢让官家不孝乎”枢密副使李光疾呼,他倒不是怕死,这家伙就是死脑筋,御史出身的他,一向以头铁敢说话而闻名。“吾不惧死,愿为先锋,请官家带太上皇一齐走。”

“出城诈降,要么是官家领头,要么是太上皇领头,否则,如何骗得了辽人”陈规厉声道“官家正当壮年,太上皇年事已高而且身体羸弱,如何经得起逃亡之苦此刻国家兴亡之时,匹夫亦有责,太上皇自然首当其冲。”

李光顿时沉默了好半晌,才低声道“国朝以孝立国,孝之不存,国将安在”

“行大事者,不拘小节”陈规大声道“太上皇仁慈爱子,亦是我等之楷模。”

“枢密,还请你与我同去见太上皇。”赵敬道。

“臣愿往。”陈规转头看向兰四新,赵援,李光等人,这几个无奈,也只能点头道“吾等愿齐往。”

万岁宫中,赵琐脸色雪白,看着下头跪着的赵敬与东西两堂的相公,勃然作色道“不孝之子,国家被你作践成这个样子,此时居然还要为父去受此辱吗”

赵敬垂泪泣道“还请太上皇示下。”

赵琐站了起来,在屋中来回走了几步,看着赵敬,却是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都诧异的话来“你登基不久,威信不着,即便逃到了南方,也很能驾驭那些地方大臣,不如你我交换位置,你率众去诈降,我突围,你现在目标比我大,更能掩护我突围。”

赵敬张口结舌地看着太上皇。

原以为这次来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太上皇为了大局,必然会同意陈规的意见,不曾想自己却是自投罗网,自己能说不愿意吗

要真说了,这帮子大臣,岂不是更要看轻自己

传了出去,即便自己到了南方,又如何做人

他转头看向陈规。

陈规黑着脸,却是径自从地上爬了起来,冷眼道“太上皇,此刻国朝之主乃是官家,非太上皇您了。官家存,则国家存。还请太上皇为国计,为赵氏祖宗计,以自身残烛之躯,换官家一线脱逃希望。”

“逆臣,你想造反吗”赵琐勃然大怒。

陈规却是毫不退让,昂首道“国家之所以有今日,太上皇当负最大之责。若非太上皇一意拿下荆王,河北路怎么会败坏西北怎么会靡乱若非太上皇宠幸崔昂,前线怎么会一败再败太上皇,如今该当到了您负责的时候了。臣身为枢密,难逃其咎,愿陪太上皇一齐赴死。”

“臣,李光,愿陪太上皇赴死”

“臣,赵援,愿陪太上皇赴死”

“臣,兰四新,原陪太上皇赴死”

殿内,不管众从紫袍大臣是怎么想的,但此时此刻,却也只能这么说。

赵琐倒退几步,跌坐在软榻之上,看着逼宫的赵敬与众臣,竟然失态大哭起来。

“来人”陈规大呼

外头涌进来一群武士,尽皆是官家赵敬的心腹武士。

“好生服侍太上皇”陈规扶起仍然跪在地上以额触地的官家赵敬,“官家,还有好多的事情要安排,此刻,却不是尽孝的时候啊”

“儿臣拜别太上皇”赵敬大哭着再向赵琐连叩三个响头,这才起身离开。

只不过出得殿来,脸上却是不小心露出一点点笑容。

一路飞快地回到了勤政殿,只留下了陈规与赵援商议接下来的出走事宜。

“陈枢密,你随我一起走吧”他低声对陈规道。“到了南方,如之奈何上皇有一点说得着实不错,朕根基尚浅,又孤身逃去,很难让众人服膺啊如果枢密能去,便能助我一臂之力了。”

陈规摇头“官家,主意是臣出的,太上皇敢是臣逼迫的,现在,也只有臣,能担起得这个名儿了。到了南方,官家勿需做什么,只要您到,自然便能让各路辅臣将领为您效命,因为您是国朝的真命天子啊”

说到这里,陈规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人。

“官家,如果真能逃出,一定要倚重贵州路安抚使萧诚萧崇文,只要能使此人真心效力,则贵州路,云南路,广南西路都可成为官家臂助,这三路看起来都是穷弊之地,实则上现在实力,只怕是冠绝南方各路。”

“萧诚能用只怕此人与那萧家三娘子一般”

陈规摇头“别说是萧二郎了,便是萧大郎,将来也要努力想办法接纳,陛下,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仅仅是礼贤下士的时候了,便是三顾茅庐,低声下气,也得以国事为重。”

“好,我晓得了”

陈规站身起来,看向赵援“官家,子玉有小聪明,却无大智慧,官家如果能逃出去到了南方,切不可再让子玉手握大权了。”

赵援大怒,但此时此刻,却又说不出话来,因为陈规这一句话,便代表着他能跟着官家一齐逃。

“这一路之上,正要借重你的那些小聪明,助官家脱逃。但以后治国理政,还是让萧诚这些人来吧子玉,听我一句劝,你真要与萧诚相争的话,他会弄死你的。”陈规澹澹地道。

赵援咽了一口唾沫,无奈地向陈规抱拳。

“官家,臣去安排一切了,您这里,也作些准备吧”陈规袍袖一拂,大步向外走去。

“陈枢密,真忠臣也”赵敬感慨万分,颇有些后悔没有在以前更加地重用陈规。

不过等自己逃出去之后,一定会重重地追封陈规的,不但要给一个大国的封号给他,还要给他一个能青史留名,无人可比的响亮的谥号。

朝廷准备向辽人投降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阵风一般吹遍了整个东京。

没有愤怒,没有哀伤,相反,东京城内,竟然是反常地平静了下来。

似乎这个结局,大家都料到了一般。

城外,萧绰笑吟吟地坐在软榻之前,轻声地跟耶律俊念着一封信。

一封来自东京城内某个大人物的信。

“父子反目成仇,赵家走到今天这一步,也当真令人唏嘘”耶律俊的身体愈发的虚弱了一些,说上几句话,就要喘上一口气。“而这样的臣子,也让人反感。”

“不过这样的人,对于我们将来还是很有用处的,到时候这封信一不小心泄露了出去,他就要成为众失之的,只能死死地依靠着我们才能生存。陛下,有一点,陈规没有说错,拿下东京,我们一统天下的任务,还只完成了一大半,可为山九仞,不能功亏一篑啊南方,会比北方更加地难啃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