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五百五十八章:分润

抚宋 第五百五十八章:分润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紫袍,在大宋,那便是权力的象征。

一个人能穿上紫袍,差不多便代表着已经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了。

原本江陵府的知府,也不过是一个五品官,穿红袍,距离紫袍说起来只有两个品级的差距,但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知道多少人栽在这条沟里再也同有爬起来。

对于江陵府的百姓来说,平常看到一个红袍官员,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值得回家之后跟左邻右舍好好地吹嘘一番了。

可这一段时间,红袍官员在江陵府似乎一夜之间便多了起来。

便是紫袍官员,平素看到他们也成了家常便饭。

紫袍随意见,红袍多如狗,至于青袍白袍的,那就不用提了,当真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一定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即便是没有读过书的普通人,也能察觉到每一丝儿空气之中都透露出来的不寻常。

东京被攻破了,

皇帝被人抓了,

曾经让江陵府的人咋舌震惊不已,但也就如此而已。

对他们而言,东京这地儿,远得很呐。

他们中的九成以上的人,很少走出过离自己的家园五十里以上的距离,几百里上千里的距离,于他们就是天涯海角了。

震惊有之,害怕有之,但也仅仅如此而已,过了一段时间,便又恢复如常了。

对他们来说,日子还得继续啊。

接下来,这里的军队倒是越来越多了。

随着一船一船的军队从这里出发,百姓们倒更加的安稳了起来。

这些军队看起来好威武啊,

他们应当是去打辽人的吧

咱们有这么强的军队,应当能打赢吧

这些话题,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澹去了。

东京被破,皇帝被抓,对于官僚体制中的人来说,似乎是一场灭顶之灾,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特别是南方的这些普通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不一样。

当徐州的消息传来,萧诚终是松了一口气。

一直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终是落了地。

徐州守住了,又拿下了下邳,紧跟着又与谢鸿刘俊会师之后,拿下了砀山。淮河这条战略防线,算是基本稳固了下来。

刘豫新败,短时间内很难再组织起新的攻势,

而辽国现在只怕内部的纷乱马上就会开始了,一两年之内,想要腾出手来,也不大可能。这还是他基于对自家小妹手段、心思的了解做出的一个最快的时间预测,也许想要平定下来需要更长的时间。

所以,他还有时间来加固淮河防线。

守住了襄阳,拿下了徐州,现在他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好好地把内部梳理清楚了。

内部不靖,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做成的。

就像现前的大宋,明明看起来势头极好,朝廷一度还在讨论要北伐辽国,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因为自己内部的纷争,稀里哗啦的就输得一干二净。

黔云贵联军在襄阳、在徐州连着两场关键战役的胜利,再加上势如雷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了福建路章氏,让章宇老老实实的到了江陵府,使得萧诚的威望声势百尺竿头更进了一步,还在观望的那些各路抚臣们,这个时候再敢没有半分犹豫了,原本还没有动身的,立即收拾行礼起程,而那些已经动身却还在半路之上磨蹭的,更是快马加鞭地赶向江陵。

这个时候,谁先到,谁的诚意就更足啊。

萧诚主掌大局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了。

但是新立一个朝廷啊,新立一个皇帝啊,这是多么大一块油晃晃的肥肉啊,

大宋虽然丢了北方,但这些年来,随着海贸的发展,事实上大宋的经济重心,早就在像南方转移。

不仅仅是沿海的海贸生意,还有两湖两广之地的开发,

南方,对于大宋的赋税贡献,早就远远地超过了北方。

甚至可以说,大宋原本就是被南方驼在背上前进的。

先前慌,是因为绝大部分人觉得南方虽富,但以前大家都是各自为政,各干各的,上面还有一个朝廷来把大家联系在一起。

一时朝廷没有了,只怕就很难在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各行其是了。

一旦各行其是,力量分散,那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道理呢,其实大家都明白,可要让他们让度利益出来,好使大家都团结在一起呢,就又都不甘心了。

而现在,一个强力人物,萧诚出现了,而且手里还握着一面相当好使的旗子,赵安。

这就能把大家聚到一起了。

紫袍官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赶到了江陵府,

一场又一场的聚会,连接不断地在江陵府各地举行。

名义自然是千奇百怪,但其实主题就只有一个,如何瓜分这块肥肉。

合纵连横的把戏,夜以继日地在这里上演着。

萧诚自然也不例外。

政治,说到底就是利益的交换与妥协,打到每个不同需求之间的平衡点就好了。

虽然大家的利益相差很大,但好在新立一个朝廷,也有足够的可以够分配的东西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成都府路,利州,梓州路需要合并”萧诚在地图之上画了一个圈,“我的意思是,包括夔州州在内,这些地方,将合并为一个新的行政区域,益州”

屋里几个人的呼吸顿时都粗重了起来。

夔州路转运使陈群,成都府路制置使李世隆,利州路制置使袁泉,梓州路制置使宋新俊四个人都目光炯炯地盯着地图。

益州啊,这可是天府之国啊,而且现在看来,这里也是最不益受到战火波及的地方,如果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成为安抚使,那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美事啊。

不过这块肉的确肥美,问题是有四个人啊

“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萧诚笑着道“以后的益州的确是大了,但相应的,承担的义务也就多了。比方说,要守卫汉中,提防对手穿越秦岭,在军事之上不是没有压力的,虽然相比襄阳、徐州来说,的确是小了许多。二来,益州路以后必须要财赋来支持襄樊等地。”

“为什么要益州支持襄樊”成都府路制制使李世隆有些不解。

“以前襄阳属于京西南路,现在除了襄樊等地,京西南路几乎都落入了伪赵王崔昂之手。襄樊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你们也都明白,我们不但要守住襄樊,我们还要将这里作为我们将来北伐的一个,接下来,我们会由襄阳发动,不停地侵蚀南阳盆地,所以,那里的战斗,将不会停歇。新朝成立之后,我准备在襄阳设立中部行军大营,在这里,至少要屯集四万到五万大军,而供应中部行军大营的银钱,将由益州、两湖来负责”萧诚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除了陈群,其它人都是面有难色。

说是只有四五万大军,但到时候这个大营当真搭建起来之后,只怕十余万人也是有的,除了军队,难不成军队周边你不算进去吗

而且这可不是和平时期的供应军队,是要不停地打仗的啊,这就是一个无底洞,不管有多少银钱,丢进去都不见得能听见一个响儿。

“所以益州这个官儿,并不好做呢”萧诚微笑着道“当然,这个人选,只可能在你们四个人中产生,因为你们对于益州本地熟悉,在本地士绅、百姓之中也有威望,这件事情由你们来做,可以将益州本地的不满情绪降到最低。你们好好地想一想吧,谁来挑头做这个事情你们四个人,一个揽总负责,一个负责财政,一个负责监察,三个人留在益州,另一个到朝廷来担任职务,也是做为益州在朝廷之上的代表,怎么安排,你们自己商量吧”

说完这些话,萧诚也不客气地端茶送客。

他忙着呢,至于职务在他们之中怎么分配,那是他们之间的事情了。

对于新朝接下来的格局,萧诚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官制的改革,行政区划的改革一揽子的事情,萧诚准备借着眼下这个东风,快马斩乱麻,一并不解决。

现在可算是时局纷乱,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回过神来,大都六神无主,这是最好的机会,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很多事情再想推展开来,只怕麻烦就要大得多了。

退一万步说,现在来做这些事情,真要有无法越过去的障碍的话,萧诚并不惮于动用武力来解决。

不能妥协,那就让你从上消失。

虽然这种搞法很粗暴,而且后患很大,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萧诚可从来不是一个瞻前顾后,怕流血的人。

大宋的吏治来冗杂了,需要大规模地精简。

大宋的行政区域划分与他的官制一样的复杂,结果就是官员多了,拿钱的人多了,看起来做事的人也多了,但结果是你推我让,事情根本就没做或者没有做好。

这些都是萧诚所不能容忍的。

现在只剩下半壁江山了,总体上,萧诚准备把这半壁江山划为七个大的行政区域。益州、两湖、两广、云贵、两江、闽浙,在西北方向之上,还有一个强大的盟友呢,依然打着大宋西部行军总管的自家大哥,萧定。

现在看起来,这天下大势差不多便是三分天下了,辽国,西军,再就是南方。至于什么齐王赵王晋王都不过是一些点缀,三方谁都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

既然是三强鼎立,那西军为什么要听你的呢为什么就不能听他们的呢

这是一个问题。

自家大哥肯定没有问题。

但张元没有问题拓拔扬威没有问题仁多忠他们没有问题那么多的吐蕃、回鹘、回纥等各族将领没有问题

所以此事还是急不得,只能慢慢来。

现在,暂时把西军当成一个盟友,兴许更好。

只有到自己这一方的实力远远凌驾于他们之上了,让他们正视到这其中巨大的差距,让他们感到服从朝廷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好处了,那回归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些事情,欲速则不达。

现在咱们两家,还是平起平坐,联手起来先把辽国干翻再说。

辽国对于双方来说,才是一个巨无霸。

刚刚所说三分天下,有些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云贵总督,肯定是我的”罗纲饮着茶,慢条斯理地道“崇文,那是我们的老窝,我得把他看好。”

“那两广”

岑重还没有说完,萧诚已经摇头。

“大师兄,你就别想了,你必须要回到朝廷来帮我,否则我独木难支。”

岑重眉毛支棱了起来,“那你给我准备了一个什么职位”

“政事堂仍然会设立,我自然是要当首辅的,下面会设两到三位次辅来协助我工作,你不来,次辅的位置全都落到别人手里,到时候我还怎么推行大计早前我可是跟你们说过,以后的政事堂的次辅可不是以前的没有实权光有嘴的次辅了,你们将分管六部五寺二院等。”

岑重有些不开心,但却也只能点点头。

“两湖总督肯定是江之鹤,两江总督这个位置,我准备给谢鸿”

罗纲和岑重都吃了一惊。

“谢鸿以前不过是宿州知州,一下子便蹦到了如此高的位置,是不是把他捧得过高了”

“现在谢鸿的名声可是如日中天呢毁家纾难,替大宋夺下了徐州这等战略要地,敢问在江淮一带,现在谁的名声还能超过他而且呀,这个人非常有眼光,不但有战略眼光,也有政治眼光。”

“可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易掌控”岑重摇头道。

“别忘了,我们手握着刀把子”萧诚澹澹地道“以后这个时代,刀把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最有发言权的。东部行军大营的总管是我们的人就好了”

“谢鸿很识时务,很聪明,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虽然上位了,但底蕴终究还是薄了一些,在江淮之地,敌视他的人,必然不在少数,而且还都是重量级的,所以为了坐稳位置,他会牢牢地将屁股坐在我们这一边。大师兄,你说,换一个其它人,谁会无所顾忌地支持我们”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