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五百九十八章:示范

抚宋 第五百九十八章:示范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谯县的县城看起来很清爽,至少现在萧诚看到的是这样。

最让萧诚意外的是,一路行来,他已经至少看到了二个公共厕所,门楣之上东司二字笔力颇为不错,一问之下,果然是县令鲁宛亲笔。

“鲁县令,你怎么想起建这个来了”站在茅厕之前,萧诚饶有兴趣地问道。

一群人衣冠楚楚地站在这里,自然是一件让别人看起来很奇怪的事情,街道拐角处有几个人探头探脑,似乎是想来茅厕,但一瞟之下,便又缩了回去,夹着双腿,似乎有些难耐了。

“首辅,下官初来此地之上,城里当真是挺脏的,便溺遍地啊那味,真得很冲”鲁宛道“不是所有人家里都建得起厕所的,所以乱倒米田共,便成为了常态,一来,这很脏,下官实在受不了,二来,如此肮脏自然也便容易传染疾病。所以下官便在城里修了四座东司,要求家中没有茅厕的人必须将秽物倒到这风景点来,要是再随意乱倒,抓住一个,便罚款或者服劳役。”

萧诚哈哈大笑“难怪你这里如此干净,比起罚钱和去服苦役,还是来这里出恭更简单。你是有人专门管理吗要不然也不会这般干净,谢督,我们站在这门口,味也不是很大呢”

谢鸿一笑“首辅不说,我倒还没有在意呢,仔细闻闻,还是有的。”

“有人专门管理。”鲁宛道“让一些衣食无着困苦,又没有什么劳作能力的人来打扫,这些人倒也勤快。而且这些米田共还可以卖了赚些银钱,除了支付管理者的薪饷外,竟也有些盈余。”

“用来堆肥”萧诚问道。

“是田力不时时维护,不免会日渐贫瘠。”

萧诚冲着鲁宛竖起了大拇指。

“谢督,回头你得抓紧,先让你两江的官员,到这里来看一看,学一学,回头我回江宁之后,再正式行文,要求各地都派人到这里来学一学。不管是难民营的管理,还是这公共茅厕,都是善政,可以推而广之。”

“下官一定抓紧时间办理”谢鸿高兴地道。

“光这两年事,便值得为鲁县令升爵两级”萧诚笑着迈步而行,“鲁县令,回头便有公文下来,你现在的爵位是文林郎吧,连升两级便是承德郎了,我在这里先恭喜了”

“多谢首辅,都是首辅栽培”鲁宛大喜,文林郎是正七品,承德郎却是正六品,虽然还是县令,但却意味着自己向上的通道已经打开,离五品京官,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是你先把事情做得很好。”萧诚摇头道。“愿做事,能做事,做得好事情的官员,我们便要让他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负责,想要苟且的家伙,迟早在我们的体系之中,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

这话里透露出来的杀气腾腾的整顿吏治的意思,却是一篇大文章了。史上但凡有当权者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因为整顿吏治,打击的是既得利益者,砍掉的是当权者的羽翼,不引起反弹才怪

所有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

至少在谢鸿看来,现在江宁府的朝廷以及南方的许多地区,比比皆是。萧首辅上台之后,第一把刀砍得是中央政府的两套班子模式,直接削去了其中的一套光拿钱不干事的体系,要求在其位,谋其政,坐着这个位子,就必须要负这个责。

这事儿并不难。因为以前朝廷拿钱养着的那一班闲人,现在大体上都在辽国放羊牧马去了。

但接下来想要动基层,裁撤冗官冗吏,麻烦就大多了,一个搞不好,就会引起地方动荡的。

所以,到目前为止,首辅萧诚压根儿就没有动弹的意思。

在谢鸿看来,萧诚这是引而不发,想要整顿吏治,只怕最先要完成的就是军队的整顿。

一旦军队的改编完成之后,刀把子在手,再来做这儿事,便容易多了。

萧诚做事,有条不紊,先后顺序极其清楚。

正如温水煮青蛙,等某些人发现疼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从萧诚以往的经历来看,他绝对是那种先落字布局,待得大势已成之时,这才骤下杀手,让人根本就无处可逃,无处可躲。

跟着这样的人,方才有前途。

如果不是认真地研究了萧诚这个人,看到了他这些年来的一举一动,谢鸿怎么会如此孤独一掷地冒险而行呢

要知道,当时拿下徐州之后,要是南方的援军不能及时赶来,依靠他与刘俊的力量,终是守不住徐州的,一旦败亡,丢的可不仅仅是徐州,而是连他的老窝都要被刘豫给收拾了,当真要成为丧家之犬了。

而萧诚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

高迎祥带领的西南联军,用最快的速度让他转危为安。

屋子里并不是很暖和。

鲁宛办事的公厅,并没有火龙,只是烧起了炭盆,一时之间,自然也是找不到上好的银炭的,所以公厅里总是有一层氤氲飘来飘去,烟火气倒是挺浓的。

谢鸿眨巴着眼睛,他有些难受,可看到坐在对面的萧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还拿着火钳在那里将柴炭搬来挪去,也只能强忍着。

他自然不知道,萧诚早年之间出河北,赴横山,后来又奔赴黔州,什么样的苦日子没有过过这点烟火气对于萧诚来说,早就习已为常。

“这次到你这里来,一呢,是要去看看徐州的东部行辕的军备如何,二来呢,也是想看看你们这里的难民安置情况。”萧诚道。

谢鸿正襟危坐,仔细倾听。

“鲁宛的做法,倒是暂时缓解了逃难而来的百姓与本地人的矛盾,但重要的,还是在后头的安置工作,毕竟这些人是要吃饭的,也不可能一直由官府养着。官府只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但想要把日子过好,过安稳,还是要有一个长久之计的。”萧诚接着道。

“首辅,总督府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准备把这些逃难而来的人编成厢军,一来可以维持地方基本治安,二来也可以用不屯田。”谢鸿道。

萧诚澹澹一笑“过去的老路子一旦有了难民,就编成厢军,拿朝廷的钱养着。过去朝廷有这个闲钱,现在我们有吗即便有,我也想拿来装备我们的禁军,而不是养他们。至于屯田,谢督,你就是本地人,你觉得本地还有多少可以让官府屯田的地方”

谢鸿不由默然。

宿州也好,亳州也罢,都是较为富庶的地方,上好的田地,都是有主的,即便是一些贫田、山林,河滩,只怕也不是无主之物。

屯田,去那些根本无法生产的地方搞吗

那些地方长不出庄稼,即便长,只怕收成还没有撒下去的种子多,只不过有一桩好处,让这些难民不至于没事情干去作乱生事。

“首辅,您准备藉田吗”谢鸿震惊不已。

萧诚缓缓摇头,虽然他心里着实想这么干。

江南很多地方,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了,因为各种各样失地的农民要么沦为了流民,要么便变得赤贫,不管是因为那一种,都是不稳定因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江南丝织业发达,很多耕地被毁,用来种桑养蚕,好织就丝绸向外贩卖,特别是走海贸的,更是利润极高。

这也让很多豪绅想法设法地从百姓手中夺田,这些田地即便被查出来又能怎么样呢砍了桑树来种粮吗

这会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不说别处,光是江宁府一地,从事与纺织相关的人数便高达二十万人,从种树养蚕到缫丝织绸最后贩卖出去,涉及到的面之光,让下令调查此事的萧诚为之震惊。

一旦丝织行业萎靡,照样有大批的人生计受到威胁。

所以不但不能禁,还得想办法帮着扩大生产,提高效益,让同样的人,能够产出更多的收益来,如此,朝廷才能收到更多的税赋。

“其一,便从你两江开始,查实被撂荒的田亩”萧诚道“拥有土地却不耕作,这是浪费,一旦查实,可以予以没败,而没收得来的田亩,便可用其让逃难者屯田之用。其二,不少人与北方勾勾搭搭,一脚踏两船,这样的人,也不必姑息了,大力查证,一旦查实,人,抓,财产,没收其三,还是要开荒,鼓励这些难民去开荒,官府牲畜、工具等,不管能开多少田,反正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是”

说到这里,萧诚不禁怀念起在西南的日子。

那边的土地还真是肥沃呢一把火下去,烧光了那些树木,野草,下面的土被梨铧翻起来,都是黑黝黝的肥地,一把种子洒下去,不需要怎么经管,便是好收成,要是再细细地管理一番,那亩产量,足以让北方经验丰富的老农都瞠目结舌。

最大的成本,不过是开荒而已。

而越往北走,开发的程度便越高,能够利用起来的地方便越少。

其实像贵州路上,现在人丁还是不多的,但是你想动员这些难民去那些地方,他们也必然是不肯的。因为在这里,总也能感觉离家乡更近一些,与这里的风土人情也更贴合一些,一旦去遥远的西南,在北方人眼中,就是蛮荒烟瘴之地啊

真逼他们去哪里,只怕也会引起一些乱子。

叹息了一阵子,还是要回到眼前的困局上来。

“官办的工坊,要尽可能地多雇佣这些人吧当然,也要创造条件,让他们能自主创业”说到这里,萧诚不由想起了那个做鱼酱的农妇“像那个做鱼酱的农人,便可以扶助扶助嘛,他开一家鱼酱店,便能自食其力,要是做大了,便需要雇佣人手去帮他捞鱼,去帮他采摘所需要的野菜等等。”

“这个简单”谢鸿笑道“回头在城里寻一处店面与他,然后把他的鱼酱做为地方驻军的一种常备菜肴,马上就能让他做大做强了。”

“瞧,这不就是办法了吗”萧诚笑道“既解决了就业问题,难民问题,又让军队的菜肴之中多了些荤菜和美味,三全其美嘛”

“还是首辅胸有沟睿,能轻易地想出办法来,我就不行了,这些日子接到下头的呈报,不知揪断了多少根胡子”

萧诚大笑起来“问题是很多的,可是呢,我一直认为,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一些的。只要我们肯想,敢干。其实很多事情,归根到底,也就是一个钱的问题。最近联合钱庄准备再发一批北伐债卷,希望能筹集到一些款项吧。”

“不如摊派吧”谢鸿道“北伐恢复故土,人人有责。中人之家以上的,都须购买一定数量的债卷,越富的便需买的越多。”

萧诚摇头“事要一件一件的做,我们现在当务之急是完成军改,其它的事情,都得往后排,摊派,只会激发矛盾。你这法子,可是将中农和富人,一块都得罪了。南人本来就对北伐兴致缺缺,如此一来,岂不更加痛恨朝廷”

“是下官思虑不周了。”谢鸿面有惭色。“首辅,军改之事,两江必然身先士卒,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件事,以为天下范,也是谢某报答首辅的知遇、重用之恩情”

“谢督有心了,江南诸地军改、吏改一旦全面完成,我便有信心在三年之内,打造一支虎贲之师,五年之内,击败诸如刘豫、柳全义以及曲珍这些叛贼,十年之内,能与辽人逐鹿天下。到得那时,你,便是这堂皇新宋的中兴之臣,声扬天下,名垂史册,必能创造出超越你先祖的功名。”

谢鸿起身,深深一揖到地“下官愿附首辅之翼尾,不管这一路有多少坎坷艰难,必奋勇向前,绝不后视,已成就这丰功伟业,既是为国,亦是为己。”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