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六百二十八章:到了收获果子的时候了

抚宋 第六百二十八章:到了收获果子的时候了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胜利的消息,比萧诚更早一步抵达了江宁府石头城。

前方各部,快马加鞭,一刻也没有耽搁的将喜报送了回来,而萧诚,还在各地一路巡视,特别是原江南路地区,他更是大马金刀地去转了一圈。

原江南路,那是次辅司军超等一干人的自留地,也是萧诚接下来要重点整治的地区。

金瓯必须无缺。

不说推心置腹,但是起码在大事之上要保持一致。

前江南两路,算是南方最为富庶的地区了,但这一次萧诚的巡视,却让他大失所望。

所谓的富庶,只不过是一小部人的富庶罢了。

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那些人,只不过是糊口而已。

当然,没有人饿肚子,或者便是地方官们最为自豪的政绩了吧。

这在萧诚看来,是远远不够的。

自己看到的,只不过是浮在最表面上的一些东西,相信沉在最下面的那些更加残酷的真相,那些地方官绝对不会让自己看到的。

不过这不代表萧诚便没有渠道知晓。

当然,微服私访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自己真该这样做,某些人,就真敢让自己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上。

所以,萧诚的巡视是大张旗鼓的公开进行。

只不过他来得很突然罢了。

徐州那边的遇刺经历,反而成了他现在身上有力的保护色,使得当地地方官,不管是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从事了。

农民失地极其严重。

这些被兼并的土地,并不是拿来种粮食的,而是被用来种桑树,然后养蚕,织锦。

所以,江南地区缺粮是很严重的。

粮价比起两湖地区要高出足足一倍有余。

即便比起贵州路这样山多田少的地方都还要贵。

城市贫民收入极低。

每日辛苦劳作,所得只不过勉强糊口而已。

一旦有个天灾,立马天就会塌。

相当一部分人,家无余粮。

今天挣,今天吃,明天挣不着了,明天就得挨饿。

这绝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该有的景象。

官儿很多。

吏员更多。

有品级的官员,朝廷是拨发俸禄的,而且俸禄是相当的优厚。

而那些普通的吏员,朝廷却是不给钱的,他们的钱,都要当地官府自己挣。

这就没有一个凭则了。

所以,这里的吏员们也很富。

而且,有的人比官员还要富。

官员还讲究一个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儿,而吏员,却都是本乡本土。

江南的官员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出了名的不管事儿。

只要该交的赋税交齐了,他们便整日价地优哉游域,游山玩水,呼朋唤友,即便整日价的诗词歌赋也不会有人苛责,反而赞一句是真名士自风流。

甚至有人自称无为而治,方是治民最高境界。

当真是无为而治吗

只不过是吏员把持地方罢了。

他们需可共瞒的,只不过是上官而已。

当然,富的人是真富。

看过了那些私人的园林,享用了本地官员殷勤的招待,吃了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美酒,萧诚笑咪咪地起身回程。

整个巡视的过程之中,他没有斥责罢免过一个官员,对那些诚惶诚恐的吏员,更是和颜悦色,对于那些官员们呈上来的户藉、黄册等,也都是随手翻一翻便罢了。

全部过程,都是人畜无害的模样。

看起来,这只不过是一个虎王在巡视他的领地,重要的是显示权威而并不是想要整点什么事出来。

随着萧诚的离去,整个江南地区,也全都松了一口气。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离开这里的萧诚,心里却是憋了一大口气,不彻底整治,谈什么富国强兵,谈什么北伐收复国土

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只怕自己将来要被自家小妹打出屎来

对于北方辽国的政改,萧诚可是一点儿也不敢放松警惕。

知秋院的主要精力,便放在北方。

与自己小心翼翼地四方拉拢,想要做点事情还必须有一个长时间的铺垫不一样的是,三娘子萧旖在辽地却是大刀阔斧。

那是真正的一言堂。

她说咋办,就咋办。

想要和她瓣手腕的,只有一个下场。

死。

这是她的地位决定的,也是辽国长久以来强者为尊的传统所决定的。

占据了整个河北路,掳掠了东京城,然后又将北方地区完全变成自己附庸的辽国,正在弥补自己以前最大的短板。

从东京,一次性地掳掠了数十万人,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工匠。

这两年来,从河北等地方,还在不停地向着中京输送匠人。

与许多人觉得这些人是去了地狱不同,萧诚却清楚地知道,这些人在中京受到的待遇,只怕比他们在宋国还要好上许多。

萧旖力排众议,给了这些匠人国人的待遇。

而国人,过去是只给契丹人的。

在辽国,真正倒霉的,是那些被掳掠而去的商人、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表现出来他们对辽国的作用的话。

所以,很多的读书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转换了自己的立场,成为了萧旑最忠诚的拥护者,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人的命运。

萧旑在基层,大量地使用了这样的人,而这些人也成为了她政改的雄厚的基础。

辽国原本的部落特性,正在飞快地消失,而中央集权的特性越来越明显。

皮室军,属珊军,宫分军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整编,扩张,而原本的头下军、部落军、包括汉人世家的私军,正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消失。

萧诚知道,当军队的整改完全结束,萧旑自觉能完全控制住军队之后,大量的辽军就会南下了。

按照萧旑现在的速度,如果没有什么其它的意外的话,五年,她就能达到目标。

如果自己在这个时间内,没有彻底整合南方的话,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萧诚一点儿也不看好现在江南的许多人的节操,真到了辽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不会比当年东京城的那些人的表现好上多少。

可自己是无法学萧旑那一套举着板刀来改革的。

那只会让情况更糟。

现在,只能是妥协。

当然,是有限度的妥协,自己退一步,对方必须退上五步甚至更多。

否则,自己煞费苦心地策划了这么一场大局面是为了什么呢

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会为自己添加手里的筹码。

这一点,在自己离开扬州的那一天,便已经感受到了。

原本很多称病在家的老不死,在这一天,突然奇迹般地恢复了,而且一个个生龙活虎地来向自己表达了敬意,并且誓方旦旦地声称只要首辅有所需,他们即便是倾家荡产也要支持。

萧诚表达了谢意,心里却是冷笑不已。

徐州大胜南阳大胜商丘大胜

耶律大树死萧博死黄淳降刘豫退

一场场巨大的胜利,迫使这些人不得不表态了。

可以开始走第一步了。

“首辅,官家率文武百官,正在北门之处,等着首辅呢”车外,响起了韩锬浑厚的声音。

离江宁五十里时,从萧县归来的韩锬与萧诚汇合。

当然,此时,江宁守备军的绝大部分,全部都已经先行回营了。

萧诚放下了手中正在看着的卷宗,笑对这一次陪同自己一路巡视的工部尚书李格道“得,看来我们这车是坐不成了,下车一路走过去吧”

“还有好几里路呢,首辅不妨再坐一段再下车”李格道。

“何必让人说嘴”萧诚一笑起身“本来就有人说我挟天子以令诸候了,我再如此大模大样,当真是授人以柄,虽然不能伤我皮毛,但终究是讨人厌。你也不喜欢有人像一只蚊子一般在你耳边成天嗡嗡嗡吧”

李格大笑“敢在首辅面前嗡嗡嗡的,或者也只有胡屹胡公吧其他人,也就在背后舞舞抓子”

“胡老头是个有趣人,当年他与家父交恶,纯粹就是皇帝用人不看地方,让胡老头去三司那是胡搞,他不懂却又还要瞎指挥,自然表现得一塌糊涂,像他那样的人,放在监察的位子上,那绝对是一把利剑。你说,要是我们把手里的这些证据都交给胡老头,结果会如何”

“朝堂大乱”李格肯定地道“以这个人的性子,必然要与次辅他们顶到底,结果,不是次辅倒如,就是他倒台。”

“所以嘛,这些东西,咱们得好好地挑捡一番再给他,我们如今还需要司军超他们帮着稳定江南、两江等地的局面啊撕破了脸皮,可就不好了。”

“他们愿意低头吗”李格道。“他们也不是傻子,应当明白,一旦退让,以后只怕就要步步退让了。”

“所以我才需要徐州那边一场大胜,挟前线大胜之威,再加上皇城司这一次弄到的大量证据,他们就要做一个选择了,是与我妥协退让,还是真要与我刺刀见红”萧诚冷笑“选择前者,他们还可以苟且下去。”

李格一笑,既然首辅已经拿定了主意,他也不必多说。

两人安步当车,缓缓前行。

“江南之地,无产者甚多,这些人聚集城中,以零工为生,常为心怀叵测者裹协,动不动就造成不稳局面,你这一次随行,可有了些想法”

“只要首辅肯拿钱,那工部多的是事做”李格笑道“河道要疏峻,道路要修整,一批一直都想建的官办作坊也可以提上日程。”

萧诚点点头“会有钱的,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很多钱。这些人放在社会之上,便是我们的一块心病,但你那边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赚钱养家的地方,不在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他们,就会一下子变成我们的支持者。”

“首辅这是准备要打土豪了吗”

“这次出巡,你不觉得好多人太肥了吗不给他们瘦瘦身怎么行”萧诚冷笑“钱财我所欲也,但亦要取之有道,无道,则可谋也”

李格点点头。

“这一次不是说取商丘,斩获不少吗”

“这些钱,我们就不要想了”萧诚摇头“高迎祥那边的抚恤,酬功,接下来地方上的安抚,明年的春耕,他们不找我们再要钱,我已经谢天谢地了。”

“高迎祥还是颇有能力的,不管是军事还是民政,都是上上之选”李格道。

“那是当然,要不然能值得他身上花那么多功夫”

“首辅,高总管他还有没有心念故乡呢”李格问道。

萧诚大笑“不管他心不心念,只要他不回去,那一切便是水中月镜中花,再过个五年十年,彩云之南,可就没有人再记得高氏是谁了”

远远的看到了城门,旌旗招展,人头涌动,长长的红毯,从城门内一直延伸了出来。

李格微笑着停下了脚步。

皇帝率文武百官出迎,这是独属于萧诚的荣耀。

看着萧诚一路步行而来,皇帝身后的许多人不由得大为失望,原本准备好了的一些弹劾折子,顿时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这些折子,固然不能把萧诚怎么样,但总是可以造造舆论,种种毒草的,日积月累,说不定啥时候便可以搂起来算总帐了。

没有想到,基本上大权独揽的萧诚,在大胜之余,居然还是如此的小心谨慎,没给他们一点点说嘴的机会。

“见过官家,萧诚何德何能,竟劳官家亲迎”萧诚叉手行礼,一揖到地。

赵安小跑了两步,上前一把扶起了自家老师,“老师,哦,不,首辅,您辛苦了。”

“为君分忧,为国谋政,何谈辛苦”萧诚笑着道“这一趟出去,不负官家所望,伪赵从些苟颜残喘,伪齐也将再我宁日,用不了多久,官家便可以看到我大宋军队,向故都进发了。”

抬头看向赵安身后那些神色各异的大臣,萧诚大声道“故都东京,已近在咫尺了,诸位,只需我们戮力同心,必然能歼灭叛贼,收复故都”

在赵安和萧诚的逼视之下,一众大臣不愿心中想的是什么,此刻却都是齐唰唰地躬身应诺。

本章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