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六百六十九章:争论

抚宋 第六百六十九章:争论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抚宋第六百六十九章争论

耶律隆绪调整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式,瞅着耶律珍,幽幽地道“还有两年”

“什么还有两年”耶律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依着我们契丹的规矩,十六岁便成年了,可以当门立户了。”耶律隆绪眯着眼睛,眼底却是隐隐有光芒闪现。

耶律珍微微一笑道“可也得成了婚才能行一家之主之事。”

“如果一直不能大婚呢”耶律隆绪冷笑起来。

“这怎么可能呢”耶律珍道“据我所知,太后一直在积极地为陛下寻找一门合适的姻缘”

“是啊,在积极寻找,可一时就找不到合适的啊萧氏现在一个个都跟鹌鹑一般,往后缩还来不及呢”

“这事儿,其实也不着急。”耶律珍道“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却等一切都稳定了下来再议此事更好。耶律隆绪,经历了林平事件之后,我们刚刚消停了两年,不能再起事端了。想当年,要是先皇不驾崩,要是林平不生事,我们一鼓作气顺势南征,早就将宋国的南方拿下了,那里还有现在的这些问题。”

耶律俊在大辽攻下东京之后,便在万岁宫中含笑而逝。

而提前返回上京的林平,便开始密谋布置要对付皇后萧绰。

两大势力碰撞,辽国大军不得不终止了前进的步伐,主力北撤。

一番争斗下来,皇后在国内获得全胜,林平一系败亡。

但到了那个时候,一举灭宋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宋国的贵州路安抚使萧诚联合云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出兵,在江宁拥立了新皇,本来一盘散沙的宋国,顿时便又有了中心,然后便是双方的拉锯战。

沉默片刻,耶律隆绪道“那是先皇的决定。”

“那是你们说的,我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耶律珍冷笑。

“那是你不愿意相信而已”耶律隆绪有些愤怒,“不然你的镇南王的帽子从何而来呢”

耶律珍两眉顿时便竖了起来,眼中寒光闪现,似乎便要发作,但身体刚刚坐直,却又软乎了下来,摇头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

“是没有用,所以我说的是以后嘛”耶律隆绪道。“大于越已经为皇帝寻到了合适的女子了。”

耶律珍一怔“谁家的女子”

不怪耶律珍有些惊讶。

大辽的皇后,只能从萧氏一族之中选取,这是规矩。

像现在的皇后萧绰,普天之下也都认为他是出自萧氏一族,父亲是萧思温。

真正知道萧绰出身来历的极少,也就只有两国最顶尖儿的那一批人。

辽国的这些人不会做声,因为这会自乱阵脚。

而宋国知道内情的人也不会说,因为那会直接让萧二郎无立足之地。

双方现在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所以谁都不作声。

而萧氏,在如今承天皇太后的赫赫威势之下,那个敢毛着胆子出来与皇帝联姻

这不是往太后眼里掺沙子吗

还要命不要

所以这一年来不是没有人提这个事,但委实是没有人敢接这个活儿。

“萧博的孙女儿,年方十二,温良娴淑,可为皇帝良配”耶律隆绪笑道。

耶律珍顿时明白了过来。

萧博这一房,在萧氏一族之中只能算是远房偏支,根本不得重视。萧博算是他们这一支之中颇有才能的了,所以才能被派到赵国给曲珍当国相,实则上是掌握着赵国的实际权力,好帮着大辽攫取最大的利益。

可去年那一战,萧博战死了。

萧博这一死,这一房差不多就算是全垮了,这些年来好不容易积聚下来的那点儿家产,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其他人给吞掉。

这个时候,大于越递出去的这一招,他们的确敢接。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了的。

倒不如赌上一赌。

赌赢了,那自家女儿便成了皇后之尊,全家立时便能咸鱼翻身,成为最为尊贵的萧氏一族。

赌输了,也不过是一个死字而已,与现在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吗

更何况,在背后操持这件事情的,是大于越耶律洪真。

虽然已经八十也头了,虽然老头儿平时很少出门,但作为皇帝的爷爷辈,大辽曾经的军事统帅,亲王耶律洪真的威望,仍然让人不敢直视。

即便是承天皇太后,也不会愿意与这样一个人起正面冲突的。

承天皇太后不着急,她等得起。

老头儿八十多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一睡不醒了。

“到时候,大于越希望镇南王你能上表表示支持。”耶律隆绪道“萧博也算是你的属下,为他的家人谋些利益,想来你不会拒绝吧”

“到时候再说吧”耶律珍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

“王爷,你是耶律族人,这些事情,你躲不过去的”耶律隆绪道“即便是拖过了十六岁,但以后每一年,都会有这样的争论的。”

“陛下经验不足,如果依着我的意思,起码要在我们在战场之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太后再还政不迟”耶律珍道“在没有取得绝对优势之前,我们内部再起纷争,只会给宋人以可乘之机。这样的事情,可一不可再啊每这样来一次,都会让我们的损失无法承受。而且,就算还政了,又真能有多少改变吗”

“但这是绝对不同的,你可不要装湖涂”耶律隆绪道“还政了,纵然大权还操持于太后之手,但皇帝也有了处理政事的权力,终究是向前大大地跨出了一步。”

“耶律环、耶律升、耶律敏,耶律斛他们怎么说”

“只要你率先发言支持,耶律环耶律升耶律斛他们必然会跟进的,至于耶律敏,重要吗”

“你倒是想得简单”耶律珍摇头“这件事情,徐徐图之吧我可不想一招不慎,引来耶律一族子弟的大祸临头”

话不投机,两人都是沉默了下来。

耶律隆绪叹息一声,站起身来,一把抓起墙上挂着的袍子,披在身上,道“该说的我都说了,大于越说,将来能成为大辽镇国之柱的,必然是你镇南王,但在我看来,你的嵴梁骨,已经被太后给打断了,告辞了,我今日就起程去大名府,早一日到,也早一天将这件事操持起来。我们做得越成功,皇帝的威势便能愈重一分”

耶律珍没有起身,只是挥了挥手。

耶律隆绪拉开门,头也不回地走入到了风雪之中。

门大开着,寒风将雪花吹进了屋子里,火塘中的火被风一浸,时间狂野燃烧,时而却又奄奄一息,耶律珍握着酒杯,缓缓而饮。

终究还是不平静呐

既合作,又斗争

他不由得想起了承天皇太后萧绰对他所说的话。

太后倒是深谙政治斗争的真谛啊

不过这样的争斗,终是会分散不少的精力,好在宋国那边也不是一家独大,萧二郎的对面,同样也站着一群人在扯着他的后腿。

耶律隆绪向来都是不折不扣的反对太后的主力,但这个人的能力又非同凡响。

能将这样一个人放出来手握大权,萧绰还是那样的大气与自信。

这也是耶律珍一向支持萧绰最大的原因之一。

辽国,需要一个这样的领头人。

眼下,耶律珍看不到有任何人可以取代萧绰。

天子还未长成。

敌人仍在窥伺。

稍有差池,便会酿成大祸。

国与国之争,看起来很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但有时候,只需要关键的一招出现了问题,后续便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一一冒出来。

最终,这无数的小错,便会酿成大错,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祸患。

宋国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当年宋国的皇帝,不就是想要剥夺荆王赵哲的军权,以免这个太过于优秀的儿子,威胁到他的位置吗

正是因为这一着看起来无关大局的人事调换,让大辽就此抓住了机会,从而一举完成了灭宋的壮举。

要不是老天爷不开眼,在这个节骨眼儿让耶律俊病固了,现在这个世界之上,大概率已经没有宋国了。

承天皇太后真是有着七窍玲珑心啊

这一回的举措,也算是一箭双凋了啊

让耶律隆绪来主掌这件事情,就是有无数繁杂的事情将他缠住,让他没有精力再去管中京的这摊子事情。

而且让这个家伙来自己手下干活,也是让自己看住他的意思。

从这个屋面是上来讲,承天皇太后对他的信任,仍然没有改变。

而大于越耶律洪真,的确是威望无二,但终究是年纪太大,今年以来,身体愈发的差了,听说这个冬天,都起不了床了,还能挺多久都是一个问题。

在这件事情之上,只要太后使出一个拖字诀,便能让她的对手一筹莫展。

而让赵敬回来当这个宋王,哈哈,真是妙极。

只是赵敬当真拉得下脸来吗

耶律珍想起了当年的东京之战,想起了宋国的枢密使陈规轰然炸天尸骨无存的场面,想起了首辅夏戒挥剑削去自己的面皮然后自戕的场面,想起了在那条宽阔的大道之上,数以百计的大宋官员自杀的场面。

赵敬,应当是宁可死,也不会同意的吧

宋国太上皇赵琐,皇帝赵敬,都被关押在五国城。

小小的五国城,长不过八百余步,宽不到四百步,如同一道竖井,将曾经宋国的至高无上的存在囚禁在内里,每日他们能做的,亦只有坐井观天了。

而在五国城的外围,则分散着辽军从东京一起抓回来的宫女、太监以及为数众多的官宦子弟。与那些被掳来的工匠一路所受到的优待大大不同的是,这些人则是备受摧残。抵达这里的时候,上万人已给剩不下一半了。

而几年的时间过去,更有一部分人受不了这样的苦楚,终于低下了头颅。

而承天皇太后对于这些愿意投降的人,倒也是不吝官位,直接让他们成为了辽国基层官员的一部分。

不管是对于大辽来说,还是大宋来说,能识字懂管理的人,都是远远不足的。

随着走的人越来越多,留在这里的,基本上只剩下一些太监和死硬派了。

而宫女们,早就被看守他们的辽军以及附近的女真人抢得差不多了。

借着看管五国城中宋国皇帝的借口,辽军在这里整整驻扎了一支三千人的属珊军铁骑。

名义上,他们是看管宋国皇帝,实则上,却是控制整个黑山白水之间女真人的一支重要力量。

女真人可从来都不老实。

别看完颜八哥,完颜银术可包括完颜余睹都在为辽国效力,但整个女真部族,一直都是辽国人的心头之患,稍给他们一点点颜色,他们就会掀起乱子。

也就是这几年承天皇太后开始改变策略,从过往一味的残酷镇压改成了剿抚并用,大力招募熟女真,同时又开始用经济利益诱惑那些生女真。

打来打去,还不是因为要生存,要过好日子吗

在持续不断的经营之下,如今这黑山白水之间的秩序已是大大好转。

而这,也是承天皇太后愿意放归完颜八哥的原因所在。

完颜阿骨打初生牛犊,还不完全了解大辽的强大,时不时还要头铁一番,所以让熟悉内情的完颜八哥回去好生地敲打他一番。

现在的女真人,与其说是辽国的附庸,倒还不如说成是承天皇太后的附庸。

完颜八哥因为耶律俊的遗诏之固,已经不见容于帝党,除了继续依附皇太后,为皇太后前驱之外,已经无路可走。

一辆马车有些艰难地行进在雪地之中,马车之中,一个中年男子盘膝而坐,脸色肃然。

他叫罗绎。

曾经的大宋相公罗颂的长子。

也是如今新宋云贵总督罗纲的大兄。

他奉父亲之命,秘密来到五国城,要去见曾经的大宋皇帝赵敬。

如今的罗氏父子,在辽国算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在名义之上,罗颂只能算是皇太后的参赞,幕僚。

但中京城的人都知道,如今大辽的政改,绝大部分的策略,便是出自罗颂之手。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