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七百一十五章:送不出去的劳军物资

抚宋 第七百一十五章:送不出去的劳军物资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扬州,张氏大宅外,热闹非凡,数十辆大车,将门前宽阔的道路塞得满满当当。

曾经的小小的一个县的三把手,数年之内,已经成为了大宋最为炙手可热的人家。

父亲张鲁,如今在云南任职,已经成为一州知州,已经跃过了五品的门槛,下一步,必然是回朝任职。他这些年在云南边地垦荒、屯田、招募流民和山民以及大力支持各开拓团在境外的活动,把一个边地州经营得红红火火,不但不需要朝廷和行省向他拨付银钱,反而大笔的税收上交到行省之中,与其它一些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官员,谁不喜欢呢自然成了标杆。更重要的是,张鲁可是当初萧诚在江宁实施新政之时的第一批响应的官员,两相叠加,他可是云贵现在最有前途的官员。

而他的次子张任,当年亦是第一批入伍,而且还成为了行伍之中的英雄,父子两人,都被朝廷竖为了标杆大加褒奖。

张任升官的速度,可比他的父亲还要快。现在已经是副指挥使,品级比他父亲还要高。

当然,他父亲是文官,他是武官。

他父亲升到五品,可比他升到五品难多了。

所有张家短短数年之内,便从扬州一个三流人家一跃而踏入到了二流之中,而且正在大踏步地向着一流前进了。

而张鲁的夫人袁氏,也是一个擅长经营的。

这些年,她紧跟着首辅夫人的步伐,反正江映雪投资什么,她便也跟着干什么,虽然远远比不得江映雪雄厚的资金,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但既然萧诚要扶持这一大家子,江映雪自然也要带着袁氏一起玩儿了。

说到底,还是张家站对了队伍。

眼见如今首辅萧诚的威势,张家未来可期。

几十辆大车,都是袁氏张罗的准备送去劳军的物资。

朝廷现在并不允许官府向民间发起募捐,其实就是首辅萧诚担心这个口子一开,各地官府会拿着这个借口来盘剥百姓,底层某些官吏的花样之多,手段之新奇,有时候当真是匪夷所思,千奇百怪。

最后,好好地一场民拥军的行动,变成了官员肥私的盛会。

而萧诚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打造的军民鱼水情,才刚刚看到一点点模样,只怕马上就要烟消云散了。

不过朝廷不许地方官府发起乐捐行动,倒也并不是不许民间自发地进行一些劳军活动。

比方说张家这样的,便开始组织这样的行动。

当然,张家一张罗,便有很多当地的富绅、官员甚至于百姓自发地跟上。

不要钱,只要物资。

江昌义打开了一个箱子,看着里头一层层摞起来的柿饼白汪汪地上满了霜,拿起一个,用力一扯,金黄色的果肉拉得老长,一股子甜香立时从鼻子里渗入到了五脏六腑之中。

都不用尝,只是这样嗅一嗅,便知道甜得很。

如此上品的柿品,便是作为贡品,也是够格的。

“袁大娘子,你可真是舍得啊”江昌义一手拿着一个薄子,一手提着笔,然后一一清点着这一摞箱子,然后在本子上记上柿饼二十箱。

“有什么舍不得的”袁大娘子笑道“不是允许劳军物资送到指定的队伍吗这些都是送去我儿的队伍的。江参军,你可记清楚了,不能少了,我可是晓得有些胥吏啊,手脚可不干净得很”

“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这一批物资谁敢伸手”江昌义道“张副指挥使手下,可有一个扬州营,五百将士,都是我扬州子弟。”

袁大娘子一笑道“差点忘了,你儿子也在扬州营呢江参军,这一次伱捐了什么出来”

“比不得袁大娘子家大业大,我啊,只送了十箱子肉脯。”江昌义笑着又打开了一个箱子,那里头是切好晒干的薯干,软软的,甜甜的。

柿饼倒也罢了,这薯干可是好东西,作为新引进的作物,刚刚开始种植,并没有大面积的铺开,也只有像张家这种紧紧跟随首辅步伐的人物,才会毫无顾忌地拿上好的田地,来种植这种东西。

当然,今年他们大获丰收。

而且他们的这些收获,又被官府给高价回收了,这些收获,可不是给人吃的,而是作为种子要在明年大规模种植的。

一年的试种,红薯已经证明了他们的高产量,而且不但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加工成其它各种产品,而且不挑地,那好处费贫瘠的土地,如果拿来种稻子麦子,百多斤也就顶天了,但种上红薯,再差也有个七八百斤千把斤的产出。

看到了好处,种植的热情一下子也就起来了。

种子顿时便供不应求起来。

张家当初在别人看起来的冒险,立时便成了有眼光,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这样的薯干,竟然也足足有十箱,足可见今年张家的收获了。

当真是让江昌义又羡又妒。

不过这就是人家的命,没办法。

就像眼前,张家能一下子拿出来几十车的劳军物资,而他,却只能送出去十箱肉脯。

他现在也是扬州的三把手,却还要亲自跑到张家来接收物资,做一些胥吏的勾当,原因也不过是想与张家能把关系拉得更近一些。

张鲁肯定是要回朝任职了,能与他把关系拉得更近一些,自己以后在朝中也算有个奥援。

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再说了,自家次子也在扬州营中任职,当然,虽然年纪与张任差不多,但地位却差得太远,只是一个小小的队将。

要是两家关系好了,张任随便抬抬手,自家小子便能往上窜一大截。

战时功劳,那可是最好捞得了。

不时有乡民送来一些东西,几只风干鸡鸭也好,几条腊鱼也罢,或者是自家做的一些糕点也好,江昌义是来者不拒,统统收下,而袁大娘子也是善解人意,准备了一些空箱子,凑足一箱,便封上一箱。

江昌义做这件事情如此上心,其实也是得了袁大娘子提点。

朝廷不许乐捐,怕官员借此盘剥百姓,但百姓自发捐赠一些物资还是可以的。扬州如果挑头来做这件事情,而自己又是这件事情的主持者,那么到时候出了风头,自己自然也能得利。

袁大娘子与首辅夫人江县主走得那么近,只怕这件事背后便是江县主的主意,而江县主的主意,不就是首辅的主意吗

再仔细想想这两年来江宁日报之上有着朝廷、军队、百姓之间的那些论调,江昌义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什么事儿都要头一个做才能吃到最大的红利。

跟风,便只能喝些残汤剩羹了。

就像张鲁一样,头一个便得了最大的好处。

而后头明白过来的人,再使多大的劲儿,都不可能有张鲁的造化了。

江宁,首府公厅,李格将摆在面前的一摞摞卷宗收了起来。

向首辅汇报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做好准备工作,很容易就被首辅三言两语给问倒。

萧诚非常讨厌长篇大论不着边际穿靴戴帽的汇报工作,他最喜欢的就是你干了什么一二三四你准备干什么一二三四你有什么困难一二三四你准备怎么解决一二三四你想要朝廷帮你解决那些困难一二三四

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在面对萧诚的时候,被问得汗流浃背,狼狈不堪。

也只有他这样的跟着萧诚多年的人,熟悉萧诚风格,才会事先做好准备,不至于三言两语就被反问得无话可说。

萧诚喜欢属下拿数字跟他说话。

而李格负责的工部,与户部一样,同样也是需要用数字来证明自己的。

“头两年我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想要挡住辽人的疯狂进攻,我们便需要更多的军械补充前线,更多的物资来作保障。”萧诚看着手下这员大将,道“全境之内所有的大型工程已全部停了下来,腾出来的人力、财力、物力就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全力生产前线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这些事情,工部都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现在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之中”李格道。“所有与军工有关的作坊,在一月之内,便能将自己的产量提高一成,一年之内,提高一倍。”

“那些有一定规模的私人作坊,都纳入到了这个体系当中了吗”

“纳入进来了。”李格道“只是给他们的利润很低,不是每一家都愿意做的。”

“不必强迫”萧诚一笑道“愿意做的加入进来,将来自有回报,不愿意进来的,随他们的便,将来破产了,也只能怪他们自己的选择。”

“首辅,对于那些加入进来的私人作坊,当真向他们有限度地开放一些技术吗”李格道。

“当然可能,而且可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在这些技术之上推陈出新,到时候朝廷还愿意给他们特许独家生产权。”萧诚道。

“您这是要让他们拿自己的钱来改进技术”闻弦哥而知雅意,作为萧诚的老部下,李格立时便明白了萧诚的意思。“首辅,那不如把我们现在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的枪管制造、燧发点火技术”

说到这里,他又摇了摇头“不行,万一这些东西泄露出去让辽人知道了就不得了啦”

“连我们都搞不定的东西,以辽人的研究基础,他们弄得出来”萧诚道“都可以放出去,可以挑选一些大型的上规模的私人作坊,向他们开放这些技术,允放他们进行深入地研究,真要有什么突破,他们可以发大财,而我们的实力,便能向上大大地跃升一步。”

“那好,属下回去之后,便挑选一批相关的技术分包下去。”李格道“让每一个单一的技术都不能形成什么绝对的力量,但到时候组合到一起,便能成为我们绝对领先对手的东西。”

“如何做,是你们工部的事情”萧诚道“现在我们要集中所有的力量顶过这段困难时间,全国的生产,你们工部要做一个统筹安排,那里干什么谁来干什么,都要有计划有安排,将生产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李格,我们每多生产出一支弩箭、一发炮弹、一门火炮、一身盔甲,我们的士兵便能少死一个,便能对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明白”

“云贵、两广、两湖、闽浙、甚至于益州路,都要囊括进来,全国一盘棋,这个时候,谁还敢玩幺蛾子,你立即便奏报上来,正好让我拿来立威”萧诚道。

“首辅这么一说,我可就松了一大口气啦”李格笑了起来“说实话,有些地方,我真是有些忐忑呢”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这个时候不替国家想的,那他们也就不必再想任何东西了”

“首辅,李世隆在益州路下了狠手啊”李格道“死了不少人,也有不少反弹呢”

“李世隆精着呢”萧诚淡淡地道。

门上响起了轻轻的敲击之声,刘新半个身子出现在门外,道“首辅,前线送来了战报”

“拿进来”

从刘新手中接过最新的战报,扫了一眼,萧诚的脸色显得有些黯淡。

“首辅,前线不顺吗吃了败仗”看着萧诚的脸色,李格也显得有些紧张起来。

萧诚摇摇头“一切都在预料当中。率先开战的白羽军那边,正在边抵抗边后撤。这封战报,是撤到睢县的白羽军一部在抵挡了数天之后,依计划后撤,但被耶律成材事先猜到了后撤路线,为了掩护主力顺利撤退,张任率领其麾下扬州营断后。一营五百骑兵,最后只余下十多人跟着张任突围而出,剩下的全都战死了。”

这样的几百人的战损,显然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的,李格看着萧诚,知道必然还有后话。

“我这里还有一份折子,你看看”萧诚在桌上翻了翻,将一份折子递给了李格。

这是一份扬州百姓募捐物资送往白羽军劳军的折子,而这些物资正是指名道姓送给扬州营的。

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这份劳军物资再也无法送达扬州营了。

本章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