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抚宋 > 第七百二十七章:第四战场

抚宋 第七百二十七章:第四战场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0:03:03 来源:就爱谈小说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郑则仕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江淮战区毫无疑问,是这一场大战的中心。

而耶律珍集结了他能集结的所有兵力,想的就是直取要害,不再在旁枝末节之上与大宋纠缠。

真要让他在江淮取得了突破,其军队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大宋腹心。

所谓的长江防线,根本就无法挡住对手的兵锋,可谓处处都是漏洞。

而一旦腹心受到致命的威胁,其它地方也就无法确保稳定了。

至少在西军方面,萧诚就不能保证到了那一地步,自家大哥还能镇得住所有人。

萧定是西军领袖,但西军如今在本质之上来说,差不多仍然是一个部族的联合体,每个人的利益不尽相同。

真到了那个时候,只怕连张元也会站到萧定的对立面,如果走到这一步,萧定又能做什么呢还不是只能顺水推舟

江淮能不能顶住,在萧诚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支持。

如果说江淮是第一战场,则襄樊便是第二战场,而眼下张诚在河东的动作,则是第三战场,至于西军,只能算作牵制。

而郑则仕所说的那千条海船,十万大军,则是萧诚布置的第四战场。

眼下大宋的军力布署,活生生的就像是一只大螃蟹。

襄樊、江淮是这只螃蟹的主体,数年经营的防线,便似是厚厚的蟹壳,如今正在承受敌人的勐冲勐打。

而张诚与西军的联合部,则是这只螃蟹的一只大钳子,现在,另一只大钳子也要出手了,千条海船所携带的大军,将在山东半岛登陆。

两只大钳子一左一右,侵袭向辽军的后路,目标都是河北路。

一旦功成,就是将整个辽军给包围在了中原腹地。

如果辽人不能在江淮取得突破,他们立时就要面临后援断绝,粮草断绝,士气垮塌的灾难性场面。

所以,这两个战场也是对江淮战场的另一种支持。

耶律珍不得不回头看看这两支队伍,必须要考虑他要在多长时间内拿下徐州,才会有赢得这场战争的希望。

如果迟迟不能突破江淮的话,那辽人将不得不作出战略性的撤退。

而这一撤退,可就不是退出江淮这么简单了。

就正如承天皇太后萧绰对齐国国王刘豫说得那般,拿不下江淮,他们就只能这退军,退出江淮,退出河北,退过黄河,甚至于是连幽燕也无法保全。

而这,也正是萧诚的如意算盘。

与辽国的战争,第一阶段已经进入了尾声。

历经了八个月的鏖战之后,大家将在徐州做一个了结。

徐州之战,一旦以大宋的胜利告终,则战事便将正式进入第二阶段。

即收复故土阶段。

河南失地,河北失地,河东失地,京东失地,都将在第二阶段得到收复。

收复失地,还都东京,则意味着第二阶段战事的结束,新宋将在第二阶段战事结束之后,获得政治之上的大丰收,朝廷的威望,将在这一阶段达到顶峰,而这个时候,在北方大力推行已经在南方施行多年并且行之有效的各种改革,也将不会有任何的阻碍。

而在此同时,对辽作战的第三阶段,也将拉开序幕。

北伐幽燕

郑之龙站在泉州港码头,他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一条条海船。

汇集在这里的各类能进行远洋航行的大海船多达五百余艘,这些船将在这里装上士兵,武器,粮食等,然后扬帆起航,一路驶向山东半岛。

而这个时候,广州港那边的船队,应该早就起航了。而扬州的船队,现在大概也进入到了最后的装船阶段。

三支船队,距离不同,任务量也不同,长途航行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同,但最后,却要在截止日前完成汇合形成一支大船队并协助部队登陆。

在最初领到这个任务的时候,郑之龙只觉得首辅萧诚一定是疯了,这完全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是不管他肚中如何腹绯,萧诚的命令却不容违拗,一年多来,他与父亲两人殚精竭虑地制定计划,而他,作为计划的实际执行者,更是跑断了腿,操碎了心。

现在,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一些在最初看起来不太可能的事情,真正做起来之后,才发现,原来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去解决,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的去克服,在不知不觉之间,却突然发现,自己距离最后的目标,居然已经不远了。

再向前一步,便是终点。

不过为山九仞,却又可能功亏一篑,九十九拜已经做完了,绝不能坏在这最后一哆嗦之上,所以越到最后,郑之龙便越是小心翼翼,事必躬亲,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

这是他声名雀起,一飞冲天的最好机会。

不像自家兄弟郑之虎,早就名扬天下,他这个大哥,却一直是默默无闻地在老家管理着内部事务,虽然有钱也有权,但终究是有些意不平。

真要论起能力来,他又怎么会输给自己的弟弟呢

这一回正是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时候,此事功成,朝廷绝对不会吝啬封赏,以这一次的功劳再加上这些年来,自己默默地在大宋海事协会之中的功劳,一个候爷的赏赐,那是妥妥的。

很多现在看起来水到渠成的事情,其实是多少年来默默的积累啊

能一次性地便聚集到上千条大海船,正是这十几年来大宋海事的发展,这里面包含着造船技术、远洋航行技术等一系列的巨大的进步,没有这些年的积累和探索,也不会有今日这样的大场面。

十几年前,大宋海贸那里有如今这样的威势那时候走船出海,能不能安全回来,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可是现在,大宋旗帜在大海之上已是无人敢于招惹的存在,敢于跟大宋远洋水师作对的,便只剩下了大海以及老天爷了,其它的,皆不足论。

这一次聚集的海船之中,可有不少来自大食、波斯以及泰西。

泰西人现在正跟大食人干仗,双方水火不容,可是在大宋的地界之上,他们却只能老老实实地听从大宋的吩咐,谁敢龇牙,回头大宋水师就能让他们的商船在大海之上无有立足之地。

大海虽大,如今没有大宋的许可,却也容不下一条悖逆大宋的小舢板。

一艘装满了货物的海船在码头塔楼的旗号指挥下,缓缓地驶离码头,驶向外海停泊,这一艘刚一离开,另一艘立即便填补上了上一艘离开的空缺,中间几乎是无缝对接。工作上的高效率,体现着这些年来,大宋在码头管理等上面的摸索与进步。而这,并不仅仅只有泉州港口一家,在首辅萧诚的主持之下,所有的这些管理规范,都被制成了严格的流程,在大宋所有的港口进行推广。

每五十艘组成一个小船队起航,然后在航行的过程之中与其它的小队再组成一个大队,每队都有旗舰、领航,有运兵的、运粮的、运军械的,任何一个小队,在遇到任何情况之下,都有自给的能力。

而这,便是大宋如今在海上的实力。

等到陆上的逐鹿之战结束了,大宋的眼光,便会再度集中到大海之上来,到了那时候,兴许这些大食人、波斯人或者泰西人便该哭了

郑之龙的眼光,扫过了一边的几个服饰样貌迥异于大宋人的家伙身上,这些人,是那些家伙在泉州港的领头人。

这些家伙要是去了大宋其它的地方,不免会被当成一个稀奇遭到围观,但是在泉州这里,大家却是习已为常见怪不怪了。

远处传来了悠扬的号角之声,然后,一支汇集了五十艘海船的舰队,缓缓拔锚起航,驶向了茫茫的大海。

尽管远方的船队压根儿就不可能看到自己,但郑之龙还是挥了挥手,说了一声一路顺风

山东半岛,登州。

知州田逢春心如死灰,看着远处那些迅速向着这里靠近的敌人,飘扬的大宋旗帜说明了对方的身份,那些人来自海上,是大宋水师。

从去年开始,大宋的水师便对齐国的海疆进行了无休止的骚扰与打击,但一般情况之下,他们只是烧杀抢掠一番之后便扬长而去,很少上岸攻打城市,但这一次,自己似乎成了被他们选中的人。

没有援军,整个大齐成建制的军队,都被齐王一股脑儿地给调走了,留给他的,便只是一些地方团练,现在外面跑得跟兔子似的,就是他们了。

别说甲胃了,他们连像样的兵器都凑不齐,让他们去与这些大宋的正规军队战斗,委实是逼着母猪上树。

“县尊,关城门,关城门啊”旁边的主薄看着呆若木鸡的县令似乎失了魂儿,急得跳脚大叫。

“关上了城门,就挡得住敌人吗”田逢春唉叹一声“你瞅瞅咱们这破城墙不过丈许高,你再看看,那边城墙是不是有几个破洞砌墙的砖,是被你派人弄去修自家的房子了吧,还有那个薄薄的城门,只怕你一脚也能踹开,拦得住敌人”

主薄呆若木鸡,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后悔不该挖墙角

城门大开,城上还站着几个穿着官袍的家伙镇定自若地打量着他们,倒是让下边的宋军领头的一个校尉有些发懵,难道不应该跑吗就算不跑,难道不应该放几箭吗这样自己就可以指挥手下一涌而上攻城拔寨了啊

现在这样算是怎么一回事

不抵抗,

不逃跑,

抑或是在学孔明爷爷,玩一个空城计

滚你妈娘的蛋,老子可不是司马白脸儿

校尉举刀向前,一声怒吼“全体都有,进城”

上千宋军,一涌而入,进入到了登州城。

田逢春当了俘虏。

不过没有他预想中的折辱,宋军带着他回到了县衙,让他惊讶的是,宋军虽然控制了县衙和县城里所有的重要场所,但纪律却是极好,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句秋毫未犯。

一名统制官走了进来,上上下下地盯着田逢春看了半晌,直看得田逢春心里直发毛。

本来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宋军又给了他生的希望,

人一旦有了生的希望,真想去死的,还是很少的。

“想活不”统制官问道。

这有啥可想的,自然是想活,田逢春和屋里另几个吏员都是连连点头。

“戴罪立功,就可以活,要是事情做得好,这个官儿也可能继续当下去。”统制拿刀鞘敲着桌子,大声道。

“不知道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尽心竭力。只是这位将军,我们登州眼下的确是拿不出粮饷,也没有什么余钱了,齐王,不不不,刘贼把我们这里搜刮得天都凭空地高了三尺啊”田逢春咽了一口唾沫,有些艰难地道。

“看不出都到这个时候了,你还想为治下百姓说几句话啊”统制官笑了起来“这么说来,虽然你从了贼,但也不算坏到了底。放心,我们不要粮饷,相反,我们还会给你们送来粮饷”

田逢春呆住了,这样的回答,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统制官从怀里抽出了一叠图纸扔到桌上,“看得懂不”

田逢春打开图纸,瞟了一眼,“军营,仓库”

“我们出钱,出粮,你负责招人,修建,做好了这件事,我保你这个登州知县继续干下去”统治官道“能不能干”

“能干”没有丝毫犹豫,田逢春立刻道。

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必须要说能干。

而且一看这图,他就明白,宋人是准备在登州大规模地登陆了,而且会将这里作为一个重要支点,所以才要修建仓库、营房。

接下来,只怕会有大量的宋军在这里登陆上岸了。

如此说来,宋人是准备大规模反攻了吗

这也就说明在前线,大辽的进攻极度不顺,难怪齐王将登州所有的部队都调走了,还极尽可能地将这里搜刮一空。

田逢春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似乎又来到了十字路口。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