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2: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靠菜品出圈的天上人间酒楼,开业当月也为他们创造了一千两的高昂利润。

代价是团队中除了沈丽姝和徐姥爷两人依然白白净净、红光满面,其他人都累瘦了一大圈,这当中最明显的就是徐大舅了,挺了近十年的大肚子,竟然有缩水的迹象,徐二舅还不怕死的打趣他哥,说徐大舅当东家了,真富贵起来了,富贵肚反而不见了。

漂亮的业绩离不开员工的辛苦努力,沈丽姝数钱数开心了,也没忘记犒赏这么努力帮她致富的打工人,为了让大家再接再励、再创辉煌,红萝卜和甜枣一个也不能少,她给全体员工、包括只在厨房洗碗洗菜的杂工,都发了一笔可以跟工资持平的奖金。

就是可惜徐大舅和徐姥爷坚决只拿分红,对大笔的奖金提成无动于衷,真是一生要强的徐家人,搞得沈丽姝也只能忍痛放弃这份福利。

值得安慰的是,这一千两已经是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净利润,其中也包括了给员工的福利。

他们三个合伙人各得三百两,就连退休返聘的徐姥爷也有一百两的分红,也算是盆满钵满。

正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发工资这天,沈丽姝是全场最忙的人,因为她要领两份收入。

酒楼打烊的时间要比烧烤店早两三个小时,沈丽姝便先在酒楼蹲守,给大家发了工资顺便再画个大饼,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烧烤店主持第二场,像极了活动缠身不得不化身时间管理大师的女明星。

她这“女明星”同样也有保镖护送呢,因为怀里揣着属于自己的三百两,和明天要抽空给投资人爸爸送去三百两,足足六百两巨款,别说徐大舅他们不放心她一个人从酒楼走到烧烤店,沈丽姝自己也不踏实,立刻接受了两位表哥要陪她去烧烤店的提议。

张彬和宋向民是跳槽了,烧烤店也相当于他们的娘家,对这里的感情依然深厚,进来一看小伙伴忙着收银和送客,有些餐台还来不及收拾,俩人便自动挽起袖子帮大家收拾。

收拾碗筷、擦洗桌椅、扫地倒垃圾,这些粗活在酒楼都是杂工和活计们负责的,不需要张彬和宋向民两个大小掌柜动手,但是一回到“娘家”,两人擦洗收拾的动作依然熟稔又自然。

搞完繁琐的卫生工作就算正式打烊,这时一楼大门锁好,大家开始转战二楼数钱算账,张彬和宋向民也自然而然的加入数钱大军,跟熟悉的小伙伴们混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大家也没有因为他们离职了就藏着掖着,毫无芥蒂的继续说说笑笑,更有拉着几人问东问西、打听酒楼情况的。

去了酒楼,张彬的主业依然是记账算账,宋向民则协助沈丽姝完成日常经营管理任务。

被问到新公司的业绩,身为财务经理的张彬忍不住公布了他们的净利润,把烧烤店的小伙伴们听得都惊呆了,“这不是比咱们烧烤店生意都更好了吗”

“对啊,你们那边人手少,怎么忙过来的”

张彬笑着解释道,“没有没有,酒楼的营业额其实是不如烧烤店的,净利润更高是因为不用发这么多工钱。我和向民的工钱奖金还跟原来一样,大舅和姥爷的几个徒弟每天累得够呛,也不能亏待了,但剩下的杂工和伙计不算自己人,即便想多给些,还要顾虑到同行的脸面,也不能太出格。姝娘今天给他们发了四五两银子,最少的也有三两多,已经让大家乐得找不着北了。”

听罢,徐力忍不住摸着下巴感慨道,“酒楼的伙计一个月工钱就两,那我哥一个人,就够养活至少十个伙计了”

他哥徐虎

徐虎忍不住吐槽,“你的工钱就好了吗”

沈丽姝趁机给自己刷存在感,“看我

对你们好吧给你们开的工钱,被同行知道是要戳脊梁骨骂的,我这根本就是扰乱招聘市场的行为。”

小伙伴们不知道什么叫扰乱招聘市场,但她自卖自夸的用意他们听懂了,再一想徐力那句“他哥一个人可以养活十个伙计”,虽然对他哥不太友好,但还真是大实话。要是直接请外边的伙计,或者给他们的待遇按照行情走,姝娘每个月起码还能多赚一两百贯钱。

正是姝娘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才让他们都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众人本就不是容易忘本的人,此刻被气氛一烘托,对沈丽姝的感激之情更是熊熊燃烧,发自内心的吹了一波彩虹屁。

把沈丽姝吹得飘飘然,才听张彬不紧不慢的总结道,“酒楼的人工成本,比烧烤店少了二三百两,因此营业额不如烧烤店,最后的净利润却能反超。”

听到烧烤店的净利润被酒楼反超,徐虎被勾起了胜负欲,忍不住道“这样对比也不甚公允,本月没什么活动,因此生意平平,酒楼却是刚开业,顾客正是新鲜的时候,自然去酒楼的次数多。”

他想自家生意最好的是七这几个月份,满汴京的有富人就没有不爱他们家冰镇奶茶的,还有腊月和正月,正是卖烤肉的旺季,在这几个月份,他们也能为姝娘创造净利润超过一千两的神话,这个月只是淡季,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这么比较一点也不公平。

徐虎没好意思说得太直白,宋向民倒是毫不在意的帮他挑明了,“确实,等到天热起来,单单是冰饮的收入,就让人望尘莫及了,我们酒楼就是胜在稳定,营业额起伏不大,有没有新菜品和活动都差不多,毕竟来酒楼的客人多是宴请会友,少部分人才冲着新菜品而来”

看小伙伴们分析市场情况还挺有模有样,沈丽姝不打算加入进去打乱他们的思维节奏,但光听不参与也挺索然无味的,便转头过去小声跟青娘聊天,“你过来也刚好一个月了,还习惯么”

是的,今年的团队不但多了徐林徐鹭兄弟俩,后来还吸纳了青娘这个得力干将,她在老家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基本算是沈家小养殖场的厂长,沈丽姝又特别欣赏她,提议她可以空降管理层、接管宋向民的奶茶甜品部门,小伙伴们表示全票通过。

正是有青娘这个能力得到了团队全员肯定的接班人,沈丽姝才放心把宋向民调到酒楼去工作。

至于青娘进城这事,说突然也不是很突然。

跟沈丽姝因为穿越才性情大变的情况不一样,青娘是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安分”的一面,她胆子大想法也多,这两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得以解放天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过得如鱼得水、对生活越来越满意。

但有想法的人不会永远安于现状,一但发现身边的人在进步,他们就不想再原地踏步了。

看到沈丽姝和徐姥爷纷纷在京城买房子,青娘也心动了。

如果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太大,大部分人想想也就放弃了,一旦发现努力有视线的可能,就很少有人能忍住不行动的。

青娘这种行动派,更不可能一直忍耐的,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几个月,到底还是鼓起勇气向长辈们透露了心中所想。

据说青娘的这番豪言壮志,把老实巴交的沈家人都吓了一跳。

老徐家年前那么风光的举家搬进城里生活,搞得方圆十里都无人不知,过年走亲戚,熟悉的不熟悉的,都要聊起他们这眼看着飞黄腾达的老亲家,要说沈爷爷沈奶奶不羡慕徐家,那是不可能的,老徐家这回确实是发达了,镇上以前也有赚钱了进城生活的,但一般都是搬到外城,房子也小得可怜,只有老徐家直接从乡下搬进内城,从此就是天子脚下的

子民了,说出去都叫人高看一眼。

可是羡慕归羡慕,沈爷爷沈奶奶还真没敢想让自家也效仿。他们知道老徐家的底细,为了那几间屋的宅子,不但掏空了这些年积攒下的老底,还卖了两亩上好的良田,可把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沈爷爷心疼坏了,有那么多钱,为子孙后代多置办几亩良田不好吗

他绝对不肯卖田卖地去买城里的宅子,当然也买不起,徐家人口少,间大屋就够他们一家子住下了,可是以老沈家人丁兴旺的程度,至少要**间老徐家那样的大屋,或者干脆买个姝娘家那么大的宅子,才能安置下家里所有人。

汴京二进的宅子,就算是在最偏僻的外城,没有一二千两银子也不可能买得到,真真是把他们全家卖了都凑不了这么多钱。

既然是不可能的事,沈爷爷沈奶奶他们也不去做梦了,羡慕完老亲家的富贵,依然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万万没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女,倒是比他们都敢想敢做。

那天徐家搬家,她非说也要替家里出一份力,帮着拎了一袋行李进城,就在人新家吃席的功夫,不知道跟谁打听到了那一块大小宅子的价钱,回家后就琢磨开了,居然也想买城里的宅子。

沈爷爷沈奶奶目瞪口呆,没来得及第一时间阻止孙女,然后一不小心就被她忽悠瘸了。

青娘当然清楚爷奶的性子,也知道他们的家底远不如徐家,没办法说进城就进城,也就没指望说动爷奶搬去城里,但她手头的钱还挺多的,她爹自从当上厨师长,每个月都能有三十多两银子,不怎么花钱,大半都交给了她,再加上她自己和姐妹摘野菜养猪羊攒下来的,如今已有三百多两,完全可以在汴京买个小宅子了。

她甚至还在徐家新屋、从一个据说是牙行掌柜娘子的大娘那里得知了汴京租赁行情,跟长辈提买房的时候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表示她手头的银子放着也不会增加,暂时又没有用钱的地方,不如在汴京买个房子租出去,据说每年都能赚好几两银子的租金呢。

反正房子是他们的,别人抢不走,哪天有需要自己过去住,或者要用大钱再卖掉,姝娘和徐姥爷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汴京的宅子不愁卖,价钱也很稳定,买卖都亏不了本,白赚几年房租也是好的。

毕竟他们不像徐家的二舅和姝娘,他们能找到做其他营生的门路,自家却什么都不会,也不敢轻易尝试,出租房子比较靠谱的项目了,至少旱涝保收,没啥风险。

最后这个理由还真打动了沈爷爷沈奶奶,没有人嫌钱多的,如果能找到让钱生钱的办法,当然比只进不出强。

青娘大义凛然的表示她可以帮家里试个水,先买个小宅子试一试,真能靠租赁赚钱,爷爷奶奶也能跟着赚一点,沈爷爷犹豫半天,决定先问问城里的老五和姝娘,他们觉得可行,就让青娘去试试水。

问到沈丽姝这里,她可就不困了,当即巴拉巴拉列举了四五六七条买房的好处,最后对青娘堂姐说你很有想法,来跟我学做奶茶吧。

很早以前,沈丽姝就在考虑要怎么把这位能干的堂姐拉到自己团队中来。

她身边堂姐妹表姐妹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号人,明明可以组成一支庞大的娘子军,可她们一个比一个文静娴雅、宜家宜室,唯独出了青娘这一个事业心强、能力也不比男生差的“奇葩”。

在世人眼里青娘是奇葩,在沈丽姝这里却是百里挑一的珍珠,她早就眼馋得紧,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现在可算顺理成章了。

心心念念买的房子,自己不住租出去多浪费啊,不如索性搬到城里来,顺便把工作也解决了,入职就是部门负责人,待遇优渥,一个月的

工资能抵好几年的房租,这难道不香吗

进城打工当然是最香的,青娘疯狂心动,沈爷爷沈奶奶听说孙女身边还缺人手,店里还有一个叫贞娘的小丫鬟,加上姝娘和青娘就有三个女孩了,也不用抛头露面,便也当场答应放青娘进城。

于是青娘摇身一变,短短一个月内,从小村花变成了首都有房有工作的都市丽人,她那房子不大,就在徐姥爷家那一片,买的时候马掌柜和徐家都帮了忙,因此买房搬家都相当的迅速。

只是老沈家还没有分家,也不可能分家,如今城里的房子就青娘和她爹沈四伯住着,妹妹荷娘和母亲仍然在镇上安逸的生活。靠菜品出圈的天上人间酒楼,开业当月也为他们创造了一千两的高昂利润。

代价是团队中除了沈丽姝和徐姥爷两人依然白白净净、红光满面,其他人都累瘦了一大圈,这当中最明显的就是徐大舅了,挺了近十年的大肚子,竟然有缩水的迹象,徐二舅还不怕死的打趣他哥,说徐大舅当东家了,真富贵起来了,富贵肚反而不见了。

漂亮的业绩离不开员工的辛苦努力,沈丽姝数钱数开心了,也没忘记犒赏这么努力帮她致富的打工人,为了让大家再接再励、再创辉煌,红萝卜和甜枣一个也不能少,她给全体员工、包括只在厨房洗碗洗菜的杂工,都发了一笔可以跟工资持平的奖金。

就是可惜徐大舅和徐姥爷坚决只拿分红,对大笔的奖金提成无动于衷,真是一生要强的徐家人,搞得沈丽姝也只能忍痛放弃这份福利。

值得安慰的是,这一千两已经是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净利润,其中也包括了给员工的福利。

他们三个合伙人各得三百两,就连退休返聘的徐姥爷也有一百两的分红,也算是盆满钵满。

正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发工资这天,沈丽姝是全场最忙的人,因为她要领两份收入。

酒楼打烊的时间要比烧烤店早两三个小时,沈丽姝便先在酒楼蹲守,给大家发了工资顺便再画个大饼,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烧烤店主持第二场,像极了活动缠身不得不化身时间管理大师的女明星。

她这“女明星”同样也有保镖护送呢,因为怀里揣着属于自己的三百两,和明天要抽空给投资人爸爸送去三百两,足足六百两巨款,别说徐大舅他们不放心她一个人从酒楼走到烧烤店,沈丽姝自己也不踏实,立刻接受了两位表哥要陪她去烧烤店的提议。

张彬和宋向民是跳槽了,烧烤店也相当于他们的娘家,对这里的感情依然深厚,进来一看小伙伴忙着收银和送客,有些餐台还来不及收拾,俩人便自动挽起袖子帮大家收拾。

收拾碗筷、擦洗桌椅、扫地倒垃圾,这些粗活在酒楼都是杂工和活计们负责的,不需要张彬和宋向民两个大小掌柜动手,但是一回到“娘家”,两人擦洗收拾的动作依然熟稔又自然。

搞完繁琐的卫生工作就算正式打烊,这时一楼大门锁好,大家开始转战二楼数钱算账,张彬和宋向民也自然而然的加入数钱大军,跟熟悉的小伙伴们混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大家也没有因为他们离职了就藏着掖着,毫无芥蒂的继续说说笑笑,更有拉着几人问东问西、打听酒楼情况的。

去了酒楼,张彬的主业依然是记账算账,宋向民则协助沈丽姝完成日常经营管理任务。

被问到新公司的业绩,身为财务经理的张彬忍不住公布了他们的净利润,把烧烤店的小伙伴们听得都惊呆了,“这不是比咱们烧烤店生意都更好了吗”

“对啊,你们那边人手少,怎么忙过来的”

张彬笑着解释道,“没有没有,酒楼的营业额其实是不如烧烤店的,净利润更

高是因为不用发这么多工钱。我和向民的工钱奖金还跟原来一样,大舅和姥爷的几个徒弟每天累得够呛,也不能亏待了,但剩下的杂工和伙计不算自己人,即便想多给些,还要顾虑到同行的脸面,也不能太出格。姝娘今天给他们发了四五两银子,最少的也有三两多,已经让大家乐得找不着北了。”

听罢,徐力忍不住摸着下巴感慨道,“酒楼的伙计一个月工钱就两,那我哥一个人,就够养活至少十个伙计了”

他哥徐虎

徐虎忍不住吐槽,“你的工钱就好了吗”

沈丽姝趁机给自己刷存在感,“看我对你们好吧给你们开的工钱,被同行知道是要戳脊梁骨骂的,我这根本就是扰乱招聘市场的行为。”

小伙伴们不知道什么叫扰乱招聘市场,但她自卖自夸的用意他们听懂了,再一想徐力那句“他哥一个人可以养活十个伙计”,虽然对他哥不太友好,但还真是大实话。要是直接请外边的伙计,或者给他们的待遇按照行情走,姝娘每个月起码还能多赚一两百贯钱。

正是姝娘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才让他们都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众人本就不是容易忘本的人,此刻被气氛一烘托,对沈丽姝的感激之情更是熊熊燃烧,发自内心的吹了一波彩虹屁。

把沈丽姝吹得飘飘然,才听张彬不紧不慢的总结道,“酒楼的人工成本,比烧烤店少了二三百两,因此营业额不如烧烤店,最后的净利润却能反超。”

听到烧烤店的净利润被酒楼反超,徐虎被勾起了胜负欲,忍不住道“这样对比也不甚公允,本月没什么活动,因此生意平平,酒楼却是刚开业,顾客正是新鲜的时候,自然去酒楼的次数多。”

他想自家生意最好的是七这几个月份,满汴京的有富人就没有不爱他们家冰镇奶茶的,还有腊月和正月,正是卖烤肉的旺季,在这几个月份,他们也能为姝娘创造净利润超过一千两的神话,这个月只是淡季,并不是他们的真实水平,这么比较一点也不公平。

徐虎没好意思说得太直白,宋向民倒是毫不在意的帮他挑明了,“确实,等到天热起来,单单是冰饮的收入,就让人望尘莫及了,我们酒楼就是胜在稳定,营业额起伏不大,有没有新菜品和活动都差不多,毕竟来酒楼的客人多是宴请会友,少部分人才冲着新菜品而来”

看小伙伴们分析市场情况还挺有模有样,沈丽姝不打算加入进去打乱他们的思维节奏,但光听不参与也挺索然无味的,便转头过去小声跟青娘聊天,“你过来也刚好一个月了,还习惯么”

是的,今年的团队不但多了徐林徐鹭兄弟俩,后来还吸纳了青娘这个得力干将,她在老家的表现大家都有目共睹,基本算是沈家小养殖场的厂长,沈丽姝又特别欣赏她,提议她可以空降管理层、接管宋向民的奶茶甜品部门,小伙伴们表示全票通过。

正是有青娘这个能力得到了团队全员肯定的接班人,沈丽姝才放心把宋向民调到酒楼去工作。

至于青娘进城这事,说突然也不是很突然。

跟沈丽姝因为穿越才性情大变的情况不一样,青娘是从小就表现出了“不安分”的一面,她胆子大想法也多,这两年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她得以解放天性,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都过得如鱼得水、对生活越来越满意。

但有想法的人不会永远安于现状,一但发现身边的人在进步,他们就不想再原地踏步了。

看到沈丽姝和徐姥爷纷纷在京城买房子,青娘也心动了。

如果现实和梦想的差距太大,大部分人想想也就放弃了,一旦发现努力有视线的可能,就很少有人能忍住不

行动的。

青娘这种行动派,更不可能一直忍耐的,风平浪静的过去了几个月,到底还是鼓起勇气向长辈们透露了心中所想。

据说青娘的这番豪言壮志,把老实巴交的沈家人都吓了一跳。

老徐家年前那么风光的举家搬进城里生活,搞得方圆十里都无人不知,过年走亲戚,熟悉的不熟悉的,都要聊起他们这眼看着飞黄腾达的老亲家,要说沈爷爷沈奶奶不羡慕徐家,那是不可能的,老徐家这回确实是发达了,镇上以前也有赚钱了进城生活的,但一般都是搬到外城,房子也小得可怜,只有老徐家直接从乡下搬进内城,从此就是天子脚下的子民了,说出去都叫人高看一眼。

可是羡慕归羡慕,沈爷爷沈奶奶还真没敢想让自家也效仿。他们知道老徐家的底细,为了那几间屋的宅子,不但掏空了这些年积攒下的老底,还卖了两亩上好的良田,可把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的沈爷爷心疼坏了,有那么多钱,为子孙后代多置办几亩良田不好吗

他绝对不肯卖田卖地去买城里的宅子,当然也买不起,徐家人口少,间大屋就够他们一家子住下了,可是以老沈家人丁兴旺的程度,至少要**间老徐家那样的大屋,或者干脆买个姝娘家那么大的宅子,才能安置下家里所有人。

汴京二进的宅子,就算是在最偏僻的外城,没有一二千两银子也不可能买得到,真真是把他们全家卖了都凑不了这么多钱。

既然是不可能的事,沈爷爷沈奶奶他们也不去做梦了,羡慕完老亲家的富贵,依然踏踏实实过自己的日子,万万没想到,自己看着长大的孙女,倒是比他们都敢想敢做。

那天徐家搬家,她非说也要替家里出一份力,帮着拎了一袋行李进城,就在人新家吃席的功夫,不知道跟谁打听到了那一块大小宅子的价钱,回家后就琢磨开了,居然也想买城里的宅子。

沈爷爷沈奶奶目瞪口呆,没来得及第一时间阻止孙女,然后一不小心就被她忽悠瘸了。

青娘当然清楚爷奶的性子,也知道他们的家底远不如徐家,没办法说进城就进城,也就没指望说动爷奶搬去城里,但她手头的钱还挺多的,她爹自从当上厨师长,每个月都能有三十多两银子,不怎么花钱,大半都交给了她,再加上她自己和姐妹摘野菜养猪羊攒下来的,如今已有三百多两,完全可以在汴京买个小宅子了。

她甚至还在徐家新屋、从一个据说是牙行掌柜娘子的大娘那里得知了汴京租赁行情,跟长辈提买房的时候就从这个角度出发,表示她手头的银子放着也不会增加,暂时又没有用钱的地方,不如在汴京买个房子租出去,据说每年都能赚好几两银子的租金呢。

反正房子是他们的,别人抢不走,哪天有需要自己过去住,或者要用大钱再卖掉,姝娘和徐姥爷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汴京的宅子不愁卖,价钱也很稳定,买卖都亏不了本,白赚几年房租也是好的。

毕竟他们不像徐家的二舅和姝娘,他们能找到做其他营生的门路,自家却什么都不会,也不敢轻易尝试,出租房子比较靠谱的项目了,至少旱涝保收,没啥风险。

最后这个理由还真打动了沈爷爷沈奶奶,没有人嫌钱多的,如果能找到让钱生钱的办法,当然比只进不出强。

青娘大义凛然的表示她可以帮家里试个水,先买个小宅子试一试,真能靠租赁赚钱,爷爷奶奶也能跟着赚一点,沈爷爷犹豫半天,决定先问问城里的老五和姝娘,他们觉得可行,就让青娘去试试水。

问到沈丽姝这里,她可就不困了,当即巴拉巴拉列举了四五六七条买房的好处,最后对青娘堂姐说你很有想法,来跟我学做奶茶吧。

很早以前

沈丽姝就在考虑要怎么把这位能干的堂姐拉到自己团队中来。

她身边堂姐妹表姐妹加起来也有二三十号人,明明可以组成一支庞大的娘子军,可她们一个比一个文静娴雅、宜家宜室,唯独出了青娘这一个事业心强、能力也不比男生差的“奇葩”。

在世人眼里青娘是奇葩,在沈丽姝这里却是百里挑一的珍珠,她早就眼馋得紧,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现在可算顺理成章了。

心心念念买的房子,自己不住租出去多浪费啊,不如索性搬到城里来,顺便把工作也解决了,入职就是部门负责人,待遇优渥,一个月的工资能抵好几年的房租,这难道不香吗

进城打工当然是最香的,青娘疯狂心动,沈爷爷沈奶奶听说孙女身边还缺人手,店里还有一个叫贞娘的小丫鬟,加上姝娘和青娘就有三个女孩了,也不用抛头露面,便也当场答应放青娘进城。

于是青娘摇身一变,短短一个月内,从小村花变成了首都有房有工作的都市丽人,她那房子不大,就在徐姥爷家那一片,买的时候马掌柜和徐家都帮了忙,因此买房搬家都相当的迅速。

只是老沈家还没有分家,也不可能分家,如今城里的房子就青娘和她爹沈四伯住着,妹妹荷娘和母亲仍然在镇上安逸的生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