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汴京生活日志 >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汴京生活日志 第49章 第四十九章

作者:清越流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2:14 来源:就爱谈小说

让沈家旺和沈徐氏觉得各有优劣、难以取舍的两间房, 沈丽姝到场不到一分钟,就有了决定,“这间好, 安静又宽敞,你看门窗和床都比较新, 住起来也舒服些,四伯和大金哥觉得呢”

沈大金这还是正式进城打工的第一天, 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 便转头去看他四叔。

他四叔显然也不是能发表意见的人,下意识去看兄弟, “你说呢”

沈家旺无奈挺身而出,笑道“这里条件是要好一些, 只有一点,不如跟咱们一条巷的那间近, 你四伯他们住边上,咱们有事只要在门口喊一声,岂不是更便利”

沈丽姝承认,她爹娘这次找的两间屋子都不错,让她很想两个都要。

这间的一半给沈四伯和大堂哥住, 另一半正好作为仓库放置烧烤工具, 毕竟烧烤架和纯木质的推车造价也不便宜,很值得一偷, 放在沈四伯和大堂哥两位正值壮年的男人屋子里, 安全更有保障。

而她家旁边那间房, 就可以给小伙伴们当员工宿舍, 把这群家伙们都打发过去, 她一个人独占近二十平的大卧室, 岂不是美滋滋

只是在过年前这种又贵又不好租的时间段,她居然要在寸土寸金的内城一次性租两间房,此举未免太夸张了些,街头巷尾怕是都要议论到明年,搞不好还要勾起街坊邻居对他们的探究欲,以后自己进进出出,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就算他们做不了什么,万一流言越传越夸张,也总归是不好的。

这样一来,与她闷声发大财的基本原则就背道而驰了。

沈丽姝内心十分蠢蠢欲动,最后也还是选择继续苟着,坚定的告诉老爹,“这里同样不远,有事多走几步也是一样的,但这间屋子宽敞、采光什么都好,能让四伯他们住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沈四伯和沈大金没想到挑这间屋子竟完全是为了他们考虑,感动的许久说不出话来。

殊不知沈丽姝此时的心理活动是,在首都买豪宅可能依然遥遥无期,但把这间面积更大的屋子租下来,距离她拥有自己的独立卧室就不远了。因为等他们的烧烤店开起来,工具什么都搬到店里去,在这个没有监控和警报系统的时代,为了保证他们的店不被小偷或流氓打砸破坏,还再安排几个小伙伴轮流去睡店里值班,剩下的小伙伴,就可以统统去出租房安顿,六张双层床也要跟他们一起搬过去甚至她还可以买一送一,把自己正用着的也送给他们。

往后她一个人独享近二十平的大卧室,定制一张可以挂纱幔的公主雕花大床,不过分吧

这是一个让大家都很开心的美丽误会,就连沈家旺也不免信了他闺女的邪,同样很感动,觉得闺女都是因为对他这个父亲十分尊敬爱戴,才会爱屋及乌,对他的血缘兄弟和侄子也这么细致周到,那他当然不能辜负姝娘的心意。

沈家旺便不再劝她考虑,当即爽快点头,“行,就这间,爹跟房东再聊聊,你们方才不是说想逛庙会么快些去吧。”

沈丽姝顺势邀请道,“我还要回去换身衣裳,也没这么快弄好,爹早点谈完回来,还能跟我们一块去逛庙会。”

沈家旺却是不在意的摆手“爹从小在城里生活,还能没逛过庙会你们玩你们的。”

家里如今放着几百两巨款,他可不敢大晚上的一家人关着门去逛庙会。别说去了庙会还要花钱,就是庙会有钱捡,他也不去,轻重缓急他还是知道的。

沈四伯跟沈爹一样对庙会不感冒,但他之前在摆摊的时候,对孩子们抽空买回来的零嘴小吃,只略尝了两个解解馋,便以不爱吃为由拒绝了,只笑呵呵看着孩子们你一口我一口的抢吃的。

这会儿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所以也跟沈丽姝他们一块先回去了。

回到家里,勤劳的田螺妈妈已经烧好了热水,她知道姝娘不像男孩们那么糙,说换衣裳就只换衣裳,要不是她催,连脚和脸都懒得擦一把。

姝娘换干净衣裳之前,不但要洗手洗脸,身上也要擦洗干净,只是这时节不好洗澡,她只能抓紧功夫给爱干净讲究的闺女烧一盆热水。

此时看姝娘一回来,侄子们都迫不及待围上去催搞快点搞快点,沈徐氏一时都顾不上问看房的结果,一边手忙脚乱的往锅里舀水,一边提醒姝娘,“晚上去庙会玩,也不用干活,就穿前儿新做的那身衣裳吧,在柜子里,你先找出来,娘马上给你端热水进去。”

说这话的时候,沈徐氏不免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几个月前,姝娘兴致勃勃买了布,催着她给做衣裳,她还想留到过年,而今她把新衣裳做好了,姝娘反而不爱穿了,轮到她天天追着姝娘穿裙子。

对沈丽姝而言,还是那句话,她并非不喜欢漂亮裙子,单纯是因为搬砖不适合。

她娘现在就帮她挑了很好的时机,逛庙会当然要打扮成可可爱爱的小仙女啦,沈丽姝立刻应下并向田螺妈妈道了谢,就美滋滋回屋去找新衣裳了。

捧着那套从柜子底下翻出来的新衣裳,沈丽姝想起她产生过的那个天真念头。

当时她小试牛刀,靠着花生瓜子和糖炒栗子小赚了两笔,就以为自己可以了,是个成熟的创业者,接下来,带着小伙伴们们大展拳脚、脱贫致富的同时,还能游刃有余的帮她娘规划事业,全家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她还是没受够社会的毒打,以为搞事业都像卖糖炒栗子一样,努力叫卖就完事了。

真正开大起来知道,创业最难的地方是动脑,体力工作有的是其他人代劳,小伙伴每个都很努力,也能听话能吃苦,做事很少掉链子,但前提是她在统筹全局、合理利用,不单单是指挥大家工作那么简单,还要给他们分配合适的职责,并细致安排好每日的工作行程和内容,准备工作结束,招待客人、收钱找钱,晚上回家算账盘点,顺便给小伙伴们开小会复盘当天的工作,最后灌壶鸡汤完美结束一天忙碌。

这一天天的,除了晚上睡觉,她的脑子真是一分钟都没休息过。

烧烤师傅这样重要的岗位,都可以每天轮班,她的工作却无人能替,这就导致沈丽姝觉得她当年冲刺高考都没这么拼,已经不是焦头烂额的问题,她简直忙得昏天黑地、感觉整个人都被掏空。

还能记得按时吃饭、好好睡觉就已经很难得了。

规划老母亲事业什么的,对不起她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了。

再说,之前会想着给她娘找点事,是因为她还没想到烧烤这个一本万利的好主意,按照当时的趋势,卖糖炒栗子那一个多月的收入,比花生瓜子翻了十倍多,那么她把大部分资金投入下一个生意,能再翻十倍就算赢,大概是一个月四百两,抛去成本人工,再和四个小股东一分,她每月得二百多两。

创业初期,能有这样的收入沈丽姝已经心满意足。

只有那样距离她的目标就有些遥远,她当然不想把压力全部放在自己身上,买了大房子可是全家都要住的,她爹娘也得支棱起来才行。

老爹的工作目前没有上升空间,暂且不管,她娘那个好的女工技术可不能浪费,她娘想要安于现状、咸鱼摆烂,她就敢挥小皮鞭。

说起来时间并没有过去太久,但生活在汴京这样的大城市,特色之一就是节奏特别快,日新月异。

一小段时间过去,如今的姝娘,俨然不是当初那个一穷二白的姝娘了。她的事业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绩,每日流水大几十贯,也就用不着鸡爹娘了,毕竟她娘就算能靠手艺赚钱,每个月赚的那三瓜两枣,还不如她摆摊一两个小时的收入呢。

沈丽姝放弃了某个危险的想法,沈徐氏却对自己惊险逃过一劫的事一无所知。

闺女和侄子们把大胆的把全部身家都投进了烧烤摊,沈徐氏每天都提心吊胆,脑子里再想不起别的事,直到亲眼看着他们第一天摆摊就迎来开门红、收回一半多成本,她才彻底松了口气。

随着孩子们的生意走上正轨,沈徐氏这才想起来,大弟二弟的新衣裳都穿上半个多月了,姝娘的竟然还没开始裁剪。

沈徐氏当然没忘记是事情是如何耽误的因为姝娘说对新衣裳有些想法,得了空再告诉她。

然后姝娘忙起来就没完没了,新衣裳也就没有然后了。

想起这事,沈徐氏不想再耽搁下去,便拿着妥善收好的那块布去找闺女。

沈丽姝那么忙,连给她娘搞定制工作室的想法都无了,更无暇给自己设计新衣服了,张口给她娘吹了两句彩虹屁,就把这事推到她娘身上了。

她也确实放心,她娘那么爱面子,瞧着衣着打扮品味也不差,给她做的衣服必然精致漂亮,毕竟她买的布料花色质量也摆在那儿。

沈徐氏接到任务后,果然花了四五天赶制出了一套精美的衣裙。以她的工作效率,给儿子们做两身衣裳所需时间,都没这一套多,因为她专门去邻居家学了城里下半年的流行款式百迭裙,这种裙跟电视剧里流行的马面裙有些像,都是有褶皱的,还是百迭裙的褶皱比较小巧,显得便宜。

手工缝制这种样式,免不了费时费力。

只是沈丽姝当时收到,只匆匆试了下发现还合身,都没时间过多欣赏欢喜,就立刻束之高阁了,现在捧在手里摸了摸针脚处,只觉得十分细密,一针一线都仿佛倾注着她娘的心血。

就在她默默感动的时候,她娘端了热水进来,唠叨道,“怎么还愣在那儿,换衣服啊,你兄弟们可都伸长脖子等着了。”

沈丽姝

她放下衣服开始宽衣解带,冬天穿的衣服比较好,一层一层往外脱,却发现她娘竟然还在屋里站着,该不会要帮自己擦背吧她已经不是什么小宝宝了啊,沈丽姝满脸写着抗拒,要求她娘出去。

沈徐氏无奈,“行,你长大了,娘不看你换衣裳。不过穿好里衣叫我,娘进来给你梳头,这么好看的新衣裳,可别在学你兄弟们梳那总角辫了,娘近日在街上看到很多小娘子梳的双平髻很有意思,像头顶蝴蝶翅膀,配上两朵绢花就更为生动了,娘也给你梳一个。咱们家没有绢花,不过我给你买了几根颜色鲜亮的头绳。”

难得是出去玩,沈丽姝倒也满足她娘要打扮洋娃娃的,配合的点头。

心里还有点期待,她这辈子长得这么好看,再被她娘精心打扮,岂不是要美上天

可惜她的屋子太暗,就算点了灯,对着那么模糊的铜镜也无法看清自己的样子,沈丽姝换好衣服后举着铜镜不到两秒,就彻底放弃了,反正等会收拾好出去,小伙伴们会告诉她这个造型究竟如何。

事实也正如她的预料,小伙伴们比铜镜好懂多了,他们虽然谁都不说话,却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的态度本来已经盼星星盼月亮、就等着她带他们去逛庙会的众人,真正看到她从屋里走出来,却瞬间说不出话,也全然忘记了他们最期盼的重要活动,一个个只知道瞪大眼睛看着她。

其中最傻的就是徐力了,屏住呼吸张大嘴巴,大概以为自己在梦里见到仙女姐姐了。

如果仙女姐姐是个哑巴就更完美了。

可惜不是,所以沈丽姝歪了歪头,一口正宗的北方话从她的樱桃小嘴中冒出来“你们咋了”

这句话就像按下了开启键,让大家知道面前还是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于是他们也找回了自己的节奏,纷纷上前拥簇她,“既然收拾好了,咱们快点去庙会吧。”

“等一下。”沈徐氏虽不至于被自己的女儿惊艳到呆滞,但也生出了前所未有的自豪和满足,在孩子们惊呆失神时,她匆匆回屋捧出了最宝贝的胭脂盒,在姝娘眉心点了颗红痣,这一笔更衬得她眉目精致如画,就好像菩萨宝座下那位美丽圣洁的童女。

沈丽姝不知道她娘已经拿她跟神女比肩了,她只觉得这一刻梦回童年,很想问问,给孩子眉心点红痣难不成也是什么神秘仪式,不然怎么从古代流传到现代的

不过她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迫不及待的小伙伴们裹挟着出门了。

沈丽姝去看房加上回家梳洗打扮,浪费半个多小时,再回到庙会时,已经九点了,但似乎也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时候,灯火绚烂如烟花,街道熙熙攘攘,周围人声鼎沸。

还不到元宵节,已然是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之景象。

真没想到这么晚了,小朋友们竟然不睡觉,感觉大半个汴京的大人小孩,都在同一时间相聚于大相国寺。

城里人的夜生活就是如此丰富多彩,且从娃娃抓起。

沈丽姝十分羡慕,她的小伙伴就颇为困扰了。在夜市摆摊,大家也曾见过人山人海的场景,不过那时他们隔着一张烧烤架,笑看风云,外面的拥挤嘈杂,都影响不到他们的工作。

今天第一次身临其境,才知道场面有多壮观,他们就像不小心流入大海的一滴水,随时可能被浪潮席卷,浮浮沉沉做不了主。

他们多少有些紧张不安,只能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以姝娘为中心紧紧聚拢,好像这样就不会被冲散。

小伙伴们弱小可怜又无助。

沈丽姝可不能让他们这样紧贴下去,她摸着空空如也的肚子问,“你们不饿吗”

得到了异口同声的肯定回答,她道“那就去买吃的啊,不过每个摊子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了,咱们聚集在一起太浪费,分头排队效率比较高,为了安全起见,分成四组吧,两两一组,买完东西就在前边那个台阶处碰头,那里人少一些。”

至于队形,沈丽姝指了指徐虎徐力,大意就是让和平时工作的搭档一起,比较省事,至于她,当然是跟新加入的、还没有固定搭档的大堂哥一组。

一边感慨自己真是劳碌命,一天是老板,这辈子都得给他们当爸,一边分配完任务,沈丽姝再不耽搁,拉上大堂哥直接冲向她早已看好的酥黄独摊位。

酥黄独其实是酥炸芋头,不过在炸之前要用香榧、杏仁等坚果碾成碎,和面粉调一个面糊,把芋头裹上面糊下锅炸,最后出锅的芋头酥色泽金黄、有坚果颗粒点缀的表面凹凸不平,和另一种用作药用的土芋黄独很像,于是就叫做酥黄独。

之所以了解这么清楚,当然是因为沈丽姝下午刚刚吃过一份,而为何吃完又来,则是因为拿回去后,不讲武德跟她抢食的小伙伴太多,每人只吃一小口,一份酥黄独就吃完了,她觉得意犹未尽,于是现在又冲了。

主要也是这酥黄独吃一份就少一份,他们在州桥夜市摆了那么久的摊,可没看到谁家卖这个的,不然她早吃过瘾了。据摊主本人介绍,这道菜,平日只有城里大酒楼能上,其他的就只能在大户人家餐桌甚至宫里御厨房瞧见了,芋头可是贡品,不是谁都吃得起的。

沈丽姝知道,摊主说话夸张了些,但也不假,因为芋头要是不贵,她早就把烤芋头加入菜单了。

不过这位摊主看着普普通通,跟他们一样就是小生意人,竟然能搞到芋头来庙会上摆摊,明显也是有几分机缘在的。果然江山代有人才出,在大城市讨生活,谁都得有点压箱底的本事。

这么想着,队伍终于轮到沈丽姝了,她来过一次就当自己是熟客,笑眯眯的对摊主夫妻道,“大叔大婶,我要三分酥黄独,都是大份的。”

说着就熟门熟路掏出三十文付账。

在她毫不顾忌往人群中挤的时候,沈大金在身后尽职尽责当护花使者,他总觉得四面八方的目光全都投在了堂妹身上,让他紧张的恨不得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保护我方堂妹

因为当保镖当得太投入,一时忘记了付账,眼看着姝娘已经给完钱了,也不好在人群中拉扯,他忙小声道“姝娘,待会我把钱给你。”

沈丽姝摆摆手,“不用,我买这么多,是想给爹娘他们也带一份,大金哥不是说领了工钱,要给明年出生的侄子买些东西吗你待会在庙会上好好挑挑,再苦不能苦孩子,给堂嫂和小侄子的礼物可不能太便宜了。”

等大堂哥心心念念的宝贝儿子出生,他就会知道这是头多么可怕的吞金兽,沈丽姝都想点蜡了,并不建议大堂哥跟他们单身狗一样买买买。

说完她又回头继续朝摊主夫妇笑“我的三份酥黄独要炸焦脆一些。”

摊主夫妻显然没看出来眼前这个精致如年画娃娃的姑娘,就是下午穿着男装跟他们唠嗑的小同行,但也被小姑娘灿烂的笑容晃花了眼睛,老板娘一时恍惚,不小心多下了一块芋头。

他们炸芋头的技巧已经很精湛了,在家时先下锅炸熟,带到摊位上,客人要买,只需大火复炸十几秒就能变得金黄酥脆,又香又好吃,还节约时间,关键是还能将制作方法严格保密。沈丽姝能知道他们裹了坚果面糊去炸,是她凭自己舌头吃出来的,上辈子这类炸物也吃得多了,她现在恐怕也能复制。不过对平常不太吃得上油炸食品的老百姓来说,想破解就有些难度了。

老板娘最后把那块多放的芋头也一起打包递给了沈丽姝,也笑眯眯说“小娘子吃得好再来。”

这是她在古代第一次靠脸占到的便宜,还是大便宜这三份酥黄独,总共不超过一斤,就快赶上羊肉的价格了,她一笑就多骗到一块,血赚啊。

去台阶处跟大部队碰头的路上,沈丽姝脸上的灿烂笑容就没收敛过。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