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无限灾难生存 > 第 210 章 古代逃荒-20

无限灾难生存 第 210 章 古代逃荒-20

作者:闲倚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0:55:2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夜里大家都是沉睡, 闻峥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得离开了沈府,外出寻找闻氏族人的踪迹。

时隔多月,闻峥虽然离开了闻氏一族, 但在走前给族长流了些主意, 足够让他们在疫病平息后找到活路。况且听觉灵敏的“神医”在沈府听见了和闻氏族人有关的字眼, 两方在疫病结束后又恢复了联系, 沈家还伸出了几次援手。

顺着线索找到闻氏族人现如今的住址,族长的地位不同,闻峥轻松从位置和院中的东西,分辨出族长的住宅, 本想等到族长苏醒,哪知闻峥靠近后就听见族长努力压制的咳嗽声。

闻峥跳入院中,走进房门,刻意加重自己的脚步声, 在里面的人察觉到动静后主动开口“族长, 是我。”

床上的人翻身下来, 快步走到房门前打开, 脸上满是惊讶和欣喜“闻峥,真是你回来了。”

这样的喜悦一直充斥在晚上的谈话中, 族长并没有打听闻峥的经历,而是将他走后闻氏一族的情况一五一十讲出, 等闻峥又根据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列出应对的计划后, 族长更加明了此子不同一般。

“你当真认为叛军能挡住朝廷的镇压”若真是战乱将其起,那他们该早做准备才行。

“现在朝廷不过是强弩之末。”闻峥轻声道,看着族长发出一身叹息,面容愁苦,但整个人更加精神了。

说完这些, 闻峥给族长仔细把脉后,放下些调养身体的药丸才离开。出门后又转向杨猎户住在的房屋,听族长说杨猎户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娶妻了,连孩子都已经怀上,时常念叨闻峥没能回来参加,所以此次就将成亲连带着生子的贺礼都给留下。

天色将明,闻峥前往最后一个地步,闻二太爷从睡梦中惊醒,被闻峥逼问出的所有知道的东西,然后就感觉脖子一疼,昏睡倒下,等到醒来时还以为仅仅是一场噩梦。

心中有着诸多猜想,在此次问过闻二太爷后,其中有个出现了答案。原身的父母所惹怒的贵人,正是那位顺义王府的倒霉世子,早已在疫病中命丧黄泉。

至少自己研究出的治疗疫病的药方,没有救治这位世子,闻峥心情松快了一些。躲过打更人的视线,伸手逗弄停留在树梢上的鸟儿,跟在猫咪的步伐跳过矮墙,在晨曦中悄然回到房间。

等到再次出门,他又是医术高超的神医。

而按照往常一样早起的杨猎户,轻手轻脚地离开床榻不敢吵醒怀孕的妻子,却在看见房门前摆放的东西后,每天拉弓射箭的手没能拿稳陶盆,掉落在地面摔成碎片。

妻子被声音惊动,坐起身来,就看见丈夫红着眼眶但带着笑容的表情。

只要还平安就好。

杨猎户心里祈愿到,控制下自己的表情,快步回到床边安抚受惊的妻子。

闻峥在沈府里充分享受了神医应得的待遇,最开始还颇有兴致得外出逛逛繁华的平昌城。平昌府多有豪商,街道上商铺种类繁多,来往客人皆身着锦衣,一幅繁花似锦之象。跟着孟均一起出来的下属,各个都看得目不暇接。

可是刚尝过一顿上好的午饭,所花费的银两数目让人直接怔住,来往的客人包括沈家派来陪他们的小厮,都一脸习以为常。

拖着有些沉重的步伐,下属们眼中的新奇都消失了,默默在心里计算着今日花费的银两能够购买多少人的粮食,又能供上多少人的吃喝。

正当他们思索之时,没注意到孟均带着他们转换了几次方向,沈家的小厮都露出了纠结的神色,直到他们听见似曾相似的声音,他们看见穷苦的人们努力做工却被克扣工钱,拿出积攒多年的钱财给生病的小儿治病,却比不上他们今日吃饭的花费,走投无路的贫民只能卖身为奴。

他们看见了自己。

在起义之前,他们何曾不是每日都在过着这样的生活,这几日过着从未想过的生活,却差点忘记了那些痛苦的过去。

这还是繁华的府城,在更多更偏远的地方,有太多人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活不下去了。

中午吃下去的饭食仿佛变成了沉甸甸的秤砣,坠得浑身都发疼。

跟着孟均的后面缓慢而沉重得走了一下午,沈家的小厮不知他们是何目的,但这些未来起义军的骨干,却将这些日子飘然的心从空中拽了下来,彻底落到了实处,期待着公子能给他们安排任务,将心里的压抑的情绪能够释放出来。

闻峥注视着孟均给所有的属下都上了一课,让他们回想起曾经身为贫民的日子,让他们回忆起在过去许多年中总是压抑在心中的不满,让他们燃气让自己、让更多人不该过上这样生活的斗志。

对平昌府的好奇和沉迷消失无踪,孟均从那天起婉拒了沈府派人陪同的建议,每日带着下属外出游玩,实际上却是在平昌府中悄悄点燃火种。

细小的火苗很容易被扑灭,但汇聚到一起终会形成一场燎原大火。

闻峥在出去过几次后就没再选择外出,这种工作是对神医医术的浪费。孟均又拿出了几种可能研究出药物的方法,让闻峥再次陷入对医术的研究中,每日连院门都没出。

两月的时间倏忽而过。

闻峥在白日里呆在沈府研究,夜里时不时出游,孟均带着属下在这些天的努力,逐渐在贫困的百姓中流传开来。他们没有明晃晃得宣扬造反的思想,但却开始质问为什么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得的报仇。

这些压抑的愤怒总会在压制不住的时候爆发出来。

孟均等人所做的工作并没有被贫民以外的人注意到,那些大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当今皇帝的寿诞做准备。

皇帝寿诞那最热闹的当然是都城,几个月前就有各方寿力陆续送往京城,平昌府的豪商更是不愿错过这次机会,甚至当家人亲自带队,将各色货物运往京中高价售卖。

远在平昌府的人不知道都城的盛况,但是为庆祝当今皇帝的寿诞,本朝特地将今日定为千秋节,各个府城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众多的庆祝活动。

贵人们心情一好,手头就松快许多,贫民们也能够在今天过得比往常更好,脸上难得露出开心的笑容。

千秋节最热闹的便是晚上了,此日所有府城的宵禁取消,人人皆可外出游玩,直到深夜才归。

此刻正在高高兴兴过节的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本该在庆祝皇帝寿诞的都城此时正在面临一场谋逆,从此一场浩劫来临,天下的局势以此改变。

细说起来,这场谋逆还和阳宁府所遭遇的洪灾相关。

阳宁府遭遇百年难得一遇之洪灾,本来是天灾,却同时遭遇了。阳宁府府城中近几年新修建的众多水利设施,在洪灾中如纸般被轻易摧毁,后续更是隐报瞒报,造成百姓叛乱,阳宁府到现在还在叛军手中。

如若不是洪灾过后先有叛军作乱,后有疫病蔓延,朝廷早就派人来查出了。正是因为多种原因加大了调查的进度,才将调查不停往后推延。

只是一个还能够运转的朝廷,勉强还会有几个能臣,再加上洪灾疫病之事若不处理好,难以平息百姓的愤怒,当朝皇帝思虑再三还是将调查的任务交给能臣的手中。

历时将近一年,那位能臣即便没能进入阳宁府,但还是找到了那些在阳宁府任职又在洪灾来临时逃之夭夭的官员,从他们嘴里挖到了事情的真相,并找到了足够的证据。

那位能臣拿到证据后本想立即呈上,却因为临近寿诞被人劝阻,至少要让陛下高兴过完这次生日。

然而,这次推延却给了罪魁祸首谋划的时间,在知晓自己的罪证将会呈递给皇帝,从此不再会有登上那个位置的希望,犹豫了半天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召集起跟随自己的大臣,尤其是涉及到洪灾一事的人员,与其等待无法翻身的刑罚,不如破釜沉舟,就此一搏。

在千秋节上看见各地送上来的寿礼,皇帝龙颜大悦,给送礼物最合心意的几位皇子和大臣予以嘉奖,正高兴得欣赏剑舞,品尝美酒佳肴时,一道寒芒出现在宫廷之中。

锋锐的剑刃直刺皇帝的心口,宴会上一阵尖叫,身周的护卫甚至都来不及上前就驾。有不少人不想让那柄剑刺中皇帝,也有更多人盼望着,

坐在最上方的皇帝眼看来不及躲避,伸手一抓,将身旁的贵妃扯到自己身前。在贵妃不敢相信的眼神中,刺杀的利刃刺入她的胸膛,剧烈的疼痛模糊了意识,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只看见刺客同样被人击中,而救了驾被皇帝扔到了一旁。

刺客的尸体倒地,身后解决刺客的人露了出来,正是为了安抚丧子之痛而坐在皇帝下首的顺义王。

装作被吓到而躲到一边的三皇子暗自咬牙,难得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接下来更难成功,可是这条路走上了就无法回头,最差也不过是被圈起来一辈子。

宫室外打斗的声音越发激烈,不知道是哪方面占据了上风,而宫室内大家从最初的惊慌恢复了镇定,迟了一步的护卫纷纷赶到皇帝的身边护驾,其余人也尽量躲避到安全的地方。

打斗的声音逐渐平息,从宫室外走进来的禁军来到皇帝的面前跪下,并将谋逆贼人里的活口押送到皇帝面前。

三皇子的心彻底沉了下来。

他还抱着一丝不会被发掘的希望,然而却感受到了皇帝投到他身上的目光,而被抓住的活口还是吐露了消息,三皇子走到皇帝面前重重跪下。

天子寿宴,皇子谋反,皇帝心里的怒火熊熊燃烧着,一脚重重揣在三皇子的身上,都不愿意去派人调查,一道道命令从嘴里吐出,决定了无数人能否看见明日的晨光。

下达完命令后,皇帝将目光投向今晚最先来救驾的顺义王身上,直接给予他掌管都城护卫军的权力,让他带队去将他今晚下达的命令一一完成。

明月高挂在天空之上,本该皎洁的月色却在这天多了几丝不详的暗红。

正在节日庆典中的老百姓们听见了马儿奔跑的声音,等他们回头一望,就看见护城军们正策马在道路上狂奔,手持马鞭,不仅催促着马儿加速,更是扫开前方的阻碍。

普通百姓们不禁发出尖叫,迅速向两侧躲避,躲开挥动的长鞭,更要躲开急速的骏马。欢乐的气氛荡然无存,欢笑声被尖叫声取代,人群瞬间变得慌乱起来,拥挤、推攘、踩踏,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晚上受伤甚至死亡。

可普通人无处可以诉说,甚至因为接下来几天的变故,连哭都不敢大声。

所有与三皇子相关的朝臣均被护卫军踏入家门,所有人看管起来,所有的房屋仔细搜查,一旦发现谋逆的证据,根据皇帝的命令,不需要审理,甚至不需要押入大牢,直接当场处决。

那一晚都城各处想起无数的哭声,许多人连具体情况都不知晓,就被夺走了性命,鲜血染红了皇城,空气中都仿佛有一股消散不去的血腥味,让人不敢出门,听见马蹄声接近就恐惧不已。

皇帝以雷霆的手段让人们知道胆敢谋逆的下场。他的态度让这场谋逆之祸波及到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最开始只是和三皇子亲密且找出证据的朝臣,后来不需要证据,仅仅和三皇子交往过密就是证据,不光是朝臣,上到宗室才子,下到商户百姓,只要顺义王带领的护城军觉得有嫌疑,都躲不过一劫。

鲜血四处流淌的时候,消息还被控制在都城之类。

顺义王坐在高高的骏马之上,望向最近都城中声名鹊起的才子满脸恐惧,完全不像指责他儿子时那幅正义凛然的模样,无趣地笑了笑。

驾驶着骏马离开,身后一声响,才子人头落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