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安 > 第一百零五章

长安 第一百零五章

作者:启夫微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38: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靖王阖府上下十来口人被一举拿下, 连不足五岁的周瑜暖也没放过。

明德帝这回是铁了心地要杀一儆百。在位三十三年,明德帝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虽说周德泽之事已经告一段落,但险些葬身火海的恐惧如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都会掉落下来斩断他的头颅。越是知道大限将至越恐惧死亡的明德帝, 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决心,将早已换装偷逃出宫的惠妃以及惠妃娘家李家一府全部拿下。

惠妃自接到前宫的消息便早已料定了结局,知道躲不过, 她从容赴死。此时看着面前的毒酒, 白绫,匕首,耳边是内侍的一声声质问,她冷笑不已。

明德帝庸碌无为, 她儿天资聪颖, 凭什么不能有问鼎帝位的野心明德帝七个儿子, 老三龌龊, 十六耽于美色,十九乖戾难驯,其余难堪大任。她儿自幼聪慧隐忍, 胸怀天下,有治国之才, 凭什么不能是下一任大盛之主

事到如今, 惠妃也不想再作淡薄之态。她就是看不上明德帝,看不上这庸庸碌碌毫无建树的男人,指着乾清宫方向一次性骂个痛快。而后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惠妃于宫中自缢, 明德帝听完内室的学舌,气得又吐了一场血。

接连的受到重创,明德帝的身体已经渐渐从里到外透出的气息来。越是力不从心,他心性越是暴戾。惠妃靖王相继自缢,李家及靖王一脉全被投入天牢。明德帝杀心难收,李府十五以上的男子被全部午门斩首。妇孺投充教坊,十五岁以下子嗣流放北疆。

显赫一时的靖王府,一夕之间满门覆灭。

靖王一脉土崩瓦解,与靖王府相交密切或有丝丝缕缕关系的各大家族也不能幸免。短短一个月内,京城各大世家风声鹤唳。斩杀的斩杀,流放的流放,贬黜的贬黜越发衰败的明德帝展现了三十年来没有过的狠辣,一时间朝堂上下哀鸿遍野。

周和以每日忙得脚不点地,他就是明德帝手中的一把刀,配合着迅速肃清了朝堂。

兵变之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长安,自然得到了论功行赏的待遇。

虽说她擅自盗用虎符违背了军规,但救了明德帝一命,救了五位皇子、百来位皇室宗亲以及满朝文武,功大于过,一律不追究。并且,明德帝以大盛国君的身份亲口承诺了她三个请求。在不触犯大盛国体的情况下,无论何种请求,只要长安提出,都可应允。他若未能兑现,下任皇帝也务必兑现。

且不说这等出格的奖赏令多少人震惊,就说长公主终于还是为姜怡宁,求到了长安这里来。

往日种种,长公主对姜怡宁这个孙女早已寒心。但人就是这样,养了多少年的孩子,哪怕知道是个白眼狼也撒不去手不管。她知长安与姜怡宁不对付,也知姜怡宁害过长安数次,但是看在她的面子上,能不能饶她一命

毕竟靖王谋反这个事儿当真与怡宁无关。怡宁还小,才将将十六,寿辰还没过。年纪轻轻就命赴黄泉,长公主实在不忍心。

长安听完眉头立即就皱起来。

两个月前,靖王在宗人府自缢。不久后,靖王妃亲手掐死了独女也追随而去。如今的宗人府里还关着靖王的两个侧妃,十来个侍妾。明德帝没开口留活口,按宗人府一贯的处事习惯,必然会在靖王的这件事结束后送她们下黄泉。

但是也因为只是一群女眷,无关紧要,多一个少一个其实并不打眼。周和以在负责这件事,长安若开口叫周和以保姜怡宁一命,其实也就一句话的事儿。

只是,她为何要以德报怨去救一个对她心怀怨恨的人

长安是心软,但并非脑残圣母。她已经看在长公主的份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过姜怡宁,姜怡宁对她下手却一次比一次狠辣。以逼宫当日姜怡宁看她的眼神,长安是疯了,才会好心放一个时刻企图咬她一口的毒蛇出来。

于是,长安一口拒绝她的这个请求,并且命紫怨将长公主强行送出溧阳王府。若无必要,还请她往后莫再登门。

长公主站在溧阳王府门外,看着紧闭的大门整个人都是木的。

一旁孙嬷嬷长叹一口气,不知说什么好“主子,您这是何苦”

浑浑噩噩地离开了。长公主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件事。因为她今日的一时心软,亲手斩断了与亲生孙女之间最后的一点祖孙情分。寒风吹起马车的车帘,长公主半边身子都麻了,心中忽地涌上了无边的后悔。

一念之差,她似乎真成了孤家寡人。

一晃儿又是一年寒冬,凌冽的寒风卷着冰雪将京城银装素裹。明德帝的身子在无数的灵丹妙药的堆砌之下硬生生撑了三个月,最后撑不住垮了。京中丧钟敲响之时,恰逢腊月初三。临闭眼之前,明德帝才指定了下一任继承人。

不是周和以,是意料之中的人选,安王,周修远。

虽说他曾因私通后妃当众出丑,私德有损,但明德帝临死之前还是选定了他。朝堂上下对此不敢有任何异议,靖王倒台后,安王势力东山再起。如今的朝堂,安王独大。便是其他人登基,也不如安王坐得稳当。

不过,明德帝虽指定了安王继承,却附加了一个条件安王在位期间,绝不动溧阳王府。哪怕溧阳王犯下大错,也决不伤溧阳王夫妇性命。

这有失偏颇的条件,安王没有丝毫不满,当众一口应下。

明德帝与明德三十三年腊月初三崩,之后便是国丧,举国齐哀。

周和以在安王登基以后,请旨去北疆从军。北疆一直是司马家的人在镇守。安王,不,如今是隆惠帝,深思了三日之后允了他的请求。虽允了他,但有一个条件,让周和以交出号令夜枭的枭鸟令。

那日宫变,夜枭的战力令所有人胆寒。那等杀神附体,以一敌百的强悍,叫安王在登基后的日日夜夜里寝食难安。这支来无影去无踪的暗中煞神,若不能得到手,便务必毁掉。

事实上,夜枭是每一任国君的秘密武器。枭鸟令形状不明,将由上任君主亲自交给下一任君主,形状大小只有他们拥有的人自己知道。周和以之所以能得到,不得不说,确实得益于明德帝格外的偏爱。

按理说,周修远登基,这夜枭也该有周修远一并继承。但是明德帝除了指定帝位,并没有提起夜枭的所属。这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夜枭在周和以手上,安王便是坐上了帝位,头顶却始终悬着一把随时劈下来的利剑。

这似乎在嘲笑,他必须谨记着明德帝的附加条件,否则至始至终都不能安枕无忧。

“请恕臣弟不能从命。”

夜枭是明德帝留给周和以保命的一道保命符,这是周修远不动溧阳王府的保证。诚如明德帝不信任周修远会遵守承诺,已经死过一次的周和以就更不信。虽说明德帝临死之前为他设了一道保命符,但以周修远的脾性,哪日感到威胁,绝对会翻脸不认。

周和以立在周修远下首,目光丝毫不退怯地紧盯着周修远。

周修远被这双眼睛盯得如鲠在喉。

心头仿佛缠了一道长满荆棘的长鞭,死死勒住了周修远的心脏,叫他喘不上气。动一下,又扎得血肉模糊。嚣张如此嚣张若非夜枭在他手上,京郊五万精兵的虎符也在他手中,周修远恨不得能当场将周和以撕成碎片。

两人就这般寂静无声地对峙着,谁也没开口,谁也不退一步。

不知过了多久,周修远缓缓勾起了嘴角,皮笑肉不笑“不交出夜枭也可,你京郊城外的那五万精兵的虎符也该交还于朕了。”

明德帝驾崩以后,周和以便早做好了兵权被收回的准备。此时周修远提及,他丝毫不觉得意外。但是做好打算是一回事,心甘情愿交出兵权又是另一回事。周修远此人疑心颇重,若不费吹灰之力拿回兵权,他指不定更加防备于他。

周和以只能故作姿态,摆出一副与周修远周旋到底的姿态。周修远果然就吃这一套,周和以越是抗拒,他越觉得放心。

兵权之事,在离京之前,周和以绝不会轻易松口。

好在周修远除了惦记周和以的兵权,时不时试探以外,还有诸多事情令他分身乏术。

那日乾清宫兵变给大盛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精心栽培的一万禁卫军,短短十日,死伤过半,如今禁卫军只剩下不到五千。禁卫军重组是一个问题。肃清朝堂,大批官员被拉下马,朝中人才短缺又是一个问题。

到底是加开恩科广招有才的寒门子弟,还是破格提录世家子弟填补空缺,一时间没个定论。有些势力盘根错节的世家看周修远初初登位,帝位不稳,趁机想将手伸进朝堂中。朝中的肥缺原本就被世家子弟占去大半。若再叫他们伸手进来,周姓皇权必定会被架空。

诸多问题纠缠在一起,闹得朝堂跟菜市口似的,不可开交。

这些长安都不是很关心,一来周修远的能力必定能搞得定,二来这不关她的事。长安唯一觉得诧异的是,本该在郡主府的陆承礼不知何时入了周修远的眼。没有参与科举直接被任命为吏部侍郎,且似乎颇得周修远的信任。

到底发生了什么,陆承礼为何会跟周修远搅和在一起

虽然这么认为有些不太理智,但长安在知道的一瞬,陡然生出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男儿志在四方,想要一展手脚,这些都可以理解。长安也知道他恢复清明之后不喜窝在后院,但他若有思想有抱负,大可以跟她开诚布公地谈谈,为何不声不响地投入了周修远的门下是怕她阻拦,还是别的什么

长安感觉十分糟糕,她这是被陆承礼给看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