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长安 > 第20章第二十章

长安 第20章第二十章

作者:启夫微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38: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贼人动作太快, 公主府一直盯着的门房连反应都不及。不过一眨眼的功夫,长安那么大一个人便被人给套着装走。另一个年纪稍大些的门房跑出来,就看到周和以倒在地上, 鲜红的血迅速染红公主府门前的地砖。

他扶着周和以的手都在微微颤,半天反应不过来。

……这,这是发生了何事何处歹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在公主府门前行凶掳人!

然而那一波人动作飞快, 马车转眼就消失在巷子口。

正巧候在巷子口的小七察觉到飞驰而过的马车,顿觉不对,催促着常松赶骡车过来瞧瞧。这一瞧才发现,自家少奶奶好端端的人不见了,而少爷倒在血泊里。血染红半身衣裳, 脸刷白如纸。常松这颤巍巍的,差点没吓眼一闭厥过去。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不过是来寻亲为何会变成这样!

常松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年前陆家就遭了一次大难, 如今又出事,老天爷这是想叫陆家死绝么!心里这般恨着,常松仓促跳下骡车。可太急, 一条腿卡在骡车的车辕, 叫他直接一个猛子从骡车上栽下来。

若非小七眼疾手快托他一把,常松当真得栽个头破血流不可。

翠娘抱着小包袱连忙下来,拎起裙摆就往台阶上跑。就算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公主府门前依旧是半个人影都没。那门房扶着人, 一时间不知是弄进府还是送下去。

常松瘸着一条腿, 跌跌撞撞的, 差点没一头磕死在石阶上。小七最快, 冲上去就把周和以从公主府的下人手中接过来。平日里安静得跟个影子似的人这时候倒显出来,只见他抱起周和以,指着门房无声示意翠娘问,自己则迈开腿往附近的医馆冲。

别的什么都是不急一时,以这满地的血,再不救人,主子怕是要一命呜呼了!

小七这时候也不隐藏,轻轻一跃,只身便飞上了两丈高的院墙。周和以这么大的块头在他手中仿佛一张薄纸,抱着在高墙之上飞奔毫不吃力。常松哆嗦了半天转头跑下台阶,小七带着周和以已经没影儿了。

常松心里又惊又惧,不清楚发生了何事,也不知如何是好。

哆嗦着爬上骡车,心里记挂着长安的去向却又更怕自家少爷会至此没命。都顾不得翠娘没上车,甩起鞭子慌不择路地驾车就要去追小七。

不管怎样,如今救少爷的命才是首要!

翠娘被公主府的门房给带进了侧门耳房。说实在的,门房也没料到青天白日的会发生这样稀奇的事儿。翠娘问,他便语速奇快地将事情始末给交代给了翠娘。且不说翠娘这边惊慌失措,就说先前替长安递话的那小厮,一股脑儿冲到二门,被管事的给拦下了。

公主府不是一般人家,自来规矩极大。

从外院到内院,三道门,每一道都是有管事在看管着的。二门的管事是个妈妈,姓刘,天生一张款下颚的大方脸,断眉,三角眼,瞧着很是不好相与。府中人就是看中了她这面相,能镇得住人,才叫她守着这二门。

毕竟内院的两个主子都是女眷,长公主金尊玉贵不必说,小主子还未出阁呢,可千万莫被不长眼的腌臜东西给冲撞了。

也是不凑巧,门房小子急吼吼的,正巧撞见刘妈妈抓到几个胆大包天的婆子竟然在这二门处的廊下不干正事儿地闲磕牙,一顿疾风骤雨的发威风。门房的这小子正撞到枪/口上,被刘妈妈逮着,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门房小子心里急啊,苦着脸等刘妈妈呵斥完才说这头有急事要求见主子。

刘妈妈一听立即就黑了脸。

这是哪里的话主子是你想求见便能见的除非遇着天要塌下来的大事儿,否则似门房小子这般的下人,想都不要想去后院献殷勤。刘妈妈拦着不叫门房进去,门房小子念着长安还在外头等,怕等急了坏事,只好冲刘妈妈招手示意她赶紧低头。

刘妈妈眉头又要皱起,但见这小子抓耳挠腮的实在是急切,这才狐疑地低了头。

门房心里气得要命,但也无法。他一个男子委实进不得内院。退而求其次,他赶忙凑过去,冲着刘妈妈就是一耳语。

话音一落,刘妈妈的脸刷地一下都白了:“当真!”

“这哪还有什么当真不当真的啊妈妈哎!”

门房小子这急性子,都快急得吐血了!

他当即一拍大腿就道:“人现如今就在门口等着呢!小子也不是那等信口开河的人,若非都打听清楚了,哪敢这么跑妈妈你可快些吧,若这位是真的,你耽搁了她的事儿,往后别说吃不了兜着走!!”

刘妈妈这一听,当即激灵灵的一个寒颤。

“你小子可不会办事儿!人都到了门口,你可把人迎进来了奉茶了可有人伺候”虽说耸人听闻,但甭管这位寻亲的姑娘说得是真是假,在没定论之前,他们这些做下人的礼数都周全些就绝不会出错!

“哎哟!”被她这一说,他才想到自己光急着报信,把人还晾在外头呢!“妈妈你可尽快些去求见主子吧!小子这就去瞧瞧!”

说着,也顾不得其他,马不停蹄地就又往外头去。

刘妈妈看这小子慌慌张张的背影,一时间心口砰砰地乱跳。

她一面觉得,这小子说的话未免太过稀奇。当初郡主虽生在外头,可却是已逝侯夫人的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亲自去抱回来的。亲舅舅哪还会弄出这等抱错孩子的乌龙事总不可能敷衍到这个地步吧一面又觉得,新出生的婴儿五官不明,确实不易分清。若那想见夫人存心为自己的骨肉博一生富贵,故意为之也是十分有可能的。

想来想去,心里仿佛揣了个兔子,弄得她心惊肉跳。

她对着那慌不择路的门房小子的背影有啐了一口没用的东西。遇着点事儿就慌慌张张的。自个儿则迅速又将这关系给捋了一遍,才连忙揣着手往内院去。

……

与此同时,内院里,长公主正在花厅里瞧这端午赏荷宴的诗词帖。

这次的端午赏荷宴,姜怡宁的一首咏荷词出手,可当真是才名远播。哪怕长公主当时不在场,此时翻阅着姑娘们创作的诗词,也能窥见当时孙女的意气风发。

她一首一首的瞧着,能抄录下来的诗词,自然是都好的。不过长公主觉得,旁人再怎么也比不上她的怡宁。长公主年轻时候也是多才之人,自然对诗词的赏析比一般人更细致。此时瞧着姜怡宁词句中这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觉得孙女的心性如此通透,非一般寻常女子能比。

“这怡宁啊,当真是长大了……”

回府的这一个多月,因着姜怡宁的小意讨好,祖孙关系早已突飞猛进。

长公主如今提起姜怡宁,已经掩饰不住疼爱与亲昵。祖孙俩日日处着,若非长公主的这院子太静,还专设了供奉姜家人牌位的灵堂。姜怡宁害怕,她当真会搬来跟长公主一起住。不过如今虽没一起住,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可不是么”李嬷嬷站在长公主身后,随时侍弄茶水。

自长公主回来,她便回了景庭院伺候。如今府上的庶务交给大管家,她则日日伺候在主子的身边。这一个多月,因着姜怡宁的贴心,长公主日渐有了人气儿。李嬷嬷从旁瞧着,心里压着的那桩事儿便再难开口说出来。

“郡主眼看着也十四了,大姑娘了,自然就懂事儿。”

长公主自然是笑:“可不是大姑娘三有三个月便是十四岁生辰,这生辰一过,翻过年就十五。女儿家一及笄,就差不多能出门子了!”

说着这话,她转头又拿起了前些时候踏青姑娘们弄出来的花间集。

翻到姜怡宁拿手咏玄武湖,长公主眉宇里的骄傲都快溢出来:“真没想到,我们怡宁小小年纪竟这般诗才!到时往日我小瞧了她。”

李嬷嬷跟着长公主多年,段文识字,自然也品出了这诗里行间的才气。

闻言只是笑着附和。

长公主摸着这花间集,想想又叹息道:“可惜这丫头懂事晚,若是早几年,我们祖孙也不至于才交心。姑娘家就是这点不好,等明年及了笄,怡宁出嫁之事再提上日程,我便是有心多留她几年,怕是也留不住……”

“主子若想留郡主,郡主哪会不依”

“能留到十六已经是过了,旁人家的姑娘早的十四五便嫁了。”

“那是旁人,咱们郡主能一样吗”

“瞧你!都说儿大不由娘,留来留去留成仇。”长公主虽有不舍,却还是坚持,“索性小十九那孩子得盛宠,圣上是绝舍不得他离京的。将来便是分府出宫,府邸也是要在公主府附近。怡宁届时想回便能回来。”

这倒是事实,十九皇子的圣心这么多年,若非他无心,怕是太子也当得。

“……不过这要是嫁了人,到底跟在家做姑娘不同。小十九那孩子太过出众,性子太傲太难琢磨。”说到周和以,长公主不由的皱眉。若这只是她的侄孙,长公主自然欣赏他聪慧绝伦。但这要是孙女婿,长公主怎么都能挑出不好来。

“听说年前病了一场,如今人还在法华寺未归呢”

说来这事儿长公主也有所耳闻,听说年前,十九那小子不知怎么回事,在宫宴上吃着酒呢,就毫无预兆地倒下去

“是呢,”当初事情一出,李嬷嬷就给长公主去过信。不过因为宫里封锁的快,她也只知道一点口风,并不清楚事情始末,“忽然就倒下了,太医们连夜诊脉,几十个太医都摸过了脉,都说十九殿下的脉象平和强健,并无任何病症。”

“那怎么就倒下了”长公主那段时日不在京城,消息也是一知半解的。

李嬷嬷摇头:“好似是被什么东西给魇着了。”

“宫里怎么说”魇着了这是什么话!长公主不由地蹙起了眉头。

当初这事儿一爆出来,李嬷嬷就立即着人去打听过。虽说宫里把十九皇子的消息封得死死的,但也是有只言片语漏出来:“听说是离魂之症。太医治不好,要请高僧来招魂。圣上几个月前就命人去寻云游的无妄大师,如今就等大师回来。”

“离魂”那小子煞气那么重,还能离了魂

“若到时候那小子醒不过来,本宫就替怡宁换个夫婿便是。”

长公主一向不大看好周和以这孙女婿。一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周和以自开口说话起便展露出不同与人的聪慧。素来低调行事的长公主对此十分忧心。古往今来,太过聪慧的人通常活不长。周和以又是其中之最,她可不愿孙女老来无依。

二来周和以那小子幼年丧母,宫里头没人庇护还能活下来,且活得越发的肆意从容的,这就定然绝非良善之辈。长公主自己就是宫里头出来的,观之周和以的这个性子,并不是疼惜妻子之相。怡宁是她独子唯一的子嗣,哪怕只是个女儿,长公主心中也是十分疼爱。这些年若非顾及着这桩婚事是由皇帝亲口提起,怡宁本人又对周和以爱慕非常,长公主早就替她另寻良配了。

“公主说的是,以您在圣上心中的地位,替郡主毁了婚也是使得的。”

李嬷嬷扶着她起身走动,顺着她的心思便说道,“再说了,京城品貌皆佳的世家公子多了去,寻个疼惜妻子的良配轻而易举。郡主年纪也还小,还没定呢。”

“抽个空儿,我去趟法华寺瞧瞧。”话是这么说,但这婚约还在呢。

屋里,长公主主仆两人正在说着体己话,外头替长公主理完了账本正要进屋的孙嬷嬷,看着眼前说是有急事必须见主子的刘妈妈,眉头淡淡蹙起来。

孙嬷嬷素来冷面,此时吐出口的话也是含着冰渣子的:“你有何事,且先与我说说。”

刘妈妈在二门处大小算是个管事的,但这点子小体面,在孙嬷嬷李嬷嬷这些宫里出来的人跟前,那是没得看的。刘妈妈快步上前,先是谦卑地行了个礼。而后才将门房小子说的事儿挑了重点,言简意赅地说与了孙嬷嬷听。

孙嬷嬷一年都不见笑的脸,直接裂了。

她不像李嬷嬷,这等大事儿,她绝不敢替主子做主:“你说的可千真万确”

“奴婢也不敢说千真万确,”刘妈妈实话实说,“只是听那门房小子言之凿凿。拍着胸脯说寻上门那女子,生得可谓清艳绝伦。一双凤眸,跟长公主十分相似。”

这句话就跟一根钢针,直戳到了孙嬷嬷的心上。

事实上,这么多年过去。孙嬷嬷瞧着姜怡宁那与长公主没丁点相似的圆杏眼,偶尔也会纳闷,小主子的这双眼睛到底随了谁。不是说她怀疑姜怡宁,只是姜家人都难得一见的貌美,姜怡宁虽清秀可人,但绝称不上难得一见的貌美。

“你在这等着。”孙嬷嬷丢下这一句,转身就往屋里去。

屋里长公主与李嬷嬷说了一番话,有些乏了,正靠在软塌上打盹。孙嬷嬷匆匆进来,也没那么多顾忌,走到长公主身边便唤醒了她。

她是跟着长公主的老人,去观里清修也跟着,情分不同寻常。

长公主睁眼一看是她,敛目便问她何事。

孙嬷嬷也看了看四下里,李嬷嬷会意,摆了摆手,屋里伺候的下人们就无声地退下去。孙嬷嬷走上前,直言不讳:“主子,府外有个姑娘说是上门寻亲。”

这话一出,本还闲适的李嬷嬷大惊失色。

她脑子里都没来得及细想,膝盖一软就跪在了地上。

长公主孙嬷嬷被她突然的举动弄得莫名,俱都诧异地看向了她。李嬷嬷两手死死扣在一起,哆嗦着嘴唇,脸刷地就白了:“主子,奴婢有事忘了禀报……”

长公主看了眼孙嬷嬷,孙嬷嬷眉头皱起来:“奴婢的这事儿比较急……”

“正是为了这事儿!”李嬷嬷抢白了一句,在长公主莫名的眼神之下,一个头磕在了地上,“两个多月前,玲珑玉轩那边递了信儿来。说是有个人拿了一块极其稀罕的羊玉小玉牌去铺子里打听,说是上京来寻亲。”

长公主扶着孙嬷嬷坐起了身:“怎么回事”

“奴婢,是奴婢逾越了。”

李嬷嬷这一刻才惊觉自己拦下这桩事儿,到底犯下了多大的错,“约莫两个半月前,玲珑玉轩的钱掌柜来府上。说是那块玉牌的花纹出自姜府,玉牌的背面,刻了一个‘宁’字。钱掌柜的疑心这里头有事儿……”

“出自姜府”长公主是不知什么玉牌不玉牌的,但是刻了‘宁’这个字,意思便不一样了。

虽说事情过去了十四年,但儿子当初提起儿媳肚里未出世的孩子,就曾在她面前满含笑意地说过这个字。她记得很清楚,儿子曾说,儿媳肚子里的这一胎若是男孩,便取名叫安宁。若是女孩,便叫怡宁。所以后来找到姜怡宁,姜怡宁的这个名,正长公主为了儿子的这一句话才就这么定下来的。

李嬷嬷的话还没说完,长公主手里玉盏嘭地一声就落了地。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的屋里,长公主的嗓音低沉暗哑:“……蓝筹,你再说一遍,玉牌的背面刻了什么字”

这一声仿佛碎在了李嬷嬷的心坎儿里,她瞬间就面无血色:“刻了个‘宁’字……”

一个字落地,再一次死一般的寂静。

……

“兰心,你方才要说什么”须臾,长公主嗓音低哑地问。

孙嬷嬷顿时一个激灵回过神来,背后惊出一身冷汗:“门房传来消息,说是有个姑娘寻到府上。如今正在门外候着……”

“去!”长公主站起来,“兰心,你去,你亲自去把那个姑娘给本宫带进来!”

孙嬷嬷应声便走了出去。

李嬷嬷缓缓地抬起头,正巧迎上长公主一双锐利的眼睛,心里那个弦嗡地一声响。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好像也没什么可说。惊慌的心思被这一吓倒是越发清醒,只觉得整个人软趴趴,根本撑不住。

“钱聪可还有什么没说”

李嬷嬷扶着地面的手,不知要怎么为自己辩解。事实上,哪怕她是为主子着想,但做出这等替主子做主的事儿,就是大罪。她手指隐隐抽搐,低声道:“……说是他拓印了玉牌上的花纹,要亲自呈给主子您瞧。”

长公主:“花纹呢”

“奴婢,奴婢,在钱掌柜的手中。”

长公主非常的失望,盯着这伺候了她大半辈子的人,扬声唤了来人。等两个小丫头小跑着进来,长公主立即吩咐他们去玲珑玉器铺子,将掌柜的钱聪给招来。

小丫鬟哪里敢耽搁,得了吩咐,转头就往玲珑玉器铺子跑。

另一边,孙嬷嬷赶到府门前,就只见到满地的鲜血和仓促地擦拭着地钻缝隙里血迹的门房。她焦躁地在大门前打转,把门房从头到脚地审问了一遍,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祸不单行。老姐妹这一念之差,与主子半辈子的情分,怕是都要到头了。

“人被掳了不知道报官”孙嬷嬷要被这无用的门房给气死,“胆敢在公主府门前行凶,你都不知管上一管就这般任由人被掳走你脑子是被狗吃了!”

那门房本就是个不大聪慧的,激灵得话也不会有两个人守着门。

糊里糊涂地就往地上跪。

孙嬷嬷被他气得心口疼,这时候也没工夫问长安的长相,直问出了马车的方向。连忙招二十个府卫,立即就要追。

不过这从府门口到内院走这一遭,半个时辰都过去了。便是追,也见不着马车的影儿:“你可看清楚了那车认不认得是哪里的样式”

马车就是一晃而过,门房就记得一个颜色:“红木的,镶了金。”

孙嬷嬷沉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但光着两个不够,这一片住得都是富贵人家,红木马车不少有,镶金的更不缺。

还是一直候在门口等着的翠娘急忙凑上来:“小的瞧见马车上的家徽。”

翠娘素来是个心细的,当时马车匆匆擦着骡车过去,她就在骡车后面坐着。因着眼力好,她整好瞧见了那辆车上镶嵌了一个兽首一般的徽章。翠娘不识字,但会画花样子。公主府的下人取来了水墨,她当即就画了出来。

孙嬷嬷一看,这不是礼部尚书府的家徽吗

转念再一想门房小厮称那疑似郡主的女子貌美,顿时就明白了。定然是礼部侍郎家那个色胚子折腾出来的事儿。因着府邸都离得不远,礼部侍郎长子多年的荒唐与张狂,这附近都有所耳闻。但因着犯不到公主府来,公主府的人便没放心上。

孙嬷嬷心里头冷笑,王家那孽障的胆子可真大!真当公主府是泥捏的!!

冷笑着,她带着一群公主府府卫直奔礼部尚书府而去。

礼部侍郎府与公主府离得不算远,半个时辰就到了。孙嬷嬷带人赶到之时,王冲正对着床榻之上的美人束手无策。不因别的,就因长安力气大,性子太凶。若非多上几个人来制住她,光王冲一个人,根本近不得长安的身半分。

可这般美人,王冲是打死也不愿别人的脏手去碰的。所以一时间,两人在屋里就僵持上了。王冲不是没拿好话哄,奈何长安油盐不进。

“美人儿你说吧,”王冲自问是怜香惜玉的人,“你要怎样才肯跟了我”

那日碾蛋之仇,在对上长安一双清艳艳的双眸后,都化作了痴意。

王冲捂着怦怦跳的胸口,只觉得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姑娘,比玉琼楼的头牌清霜姑娘都美上百倍不止:“本公子今年二十有三,相貌堂堂又出身高贵,家财万贯不说,还最懂女人心。屋里没个正妻,跟了我也不怕有人磋磨,何乐而不为”

长安都懒得跟他说一个字,手上抓着个半人高的香炉,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力气大就是这点好,她要威胁别人时都不怕搬不动东西。瞧她这尊香炉,至少二十斤。只要这色胚敢凑上来,一香炉下去,绝对能给他开瓢儿。

王冲显然也怕她动手,巴巴地在围着她打转。

孙嬷嬷带着人闯进来的时候,一看到床榻之上的长安,心里就信了八分。盖因长安的这张脸,从眉眼到嘴角都是姜家人会有的模样,尤其此时横眉冷对王冲的倨傲神态,像极了已逝的安澜候,长公主唯一的儿子姜致修。

一群人冲进屋里,孙嬷嬷出神地看着长安,仿佛看到了少年时期的姜致修。

剩下的不必孙嬷嬷吩咐,一群人上去就压住了王冲。孙嬷嬷亲自走到榻前,古井无波的眼睛死死定在长安的脸上,须臾才轻声细语地道:“这,这位姑娘,奴婢是公主府的下人,奉主子之命,来接您回府。”

孙嬷嬷称呼上虽未认下长安,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然是认可了长安的身份。

长安闻言一愣,清凌凌的目光十分直接地锁定在了孙嬷嬷的脸上。孙嬷嬷垂下眼帘避开了她的视线,并不敢与她对视。

挑了下眉,长安从榻上下去,随孙嬷嬷走。

孙嬷嬷去接长安这一个时辰的功夫,玲珑玉器铺子的掌柜已经跪在了长公主的脚下。李嬷嬷全程沉默地跪在一旁。

钱聪从袖口里掏出一叠纸,恭敬地递上去。

只见这薄薄的一张纸页上,姜家主子特有的花纹跃然纸上。往下看,那玉牌的前后两面都拓下了印子,背面的地方,清清楚楚地拓印了一个‘宁’字。

虽然时隔久远,但长公主还是一眼认出了。宁这个字下勾拖得老长,是她儿子特有的写字习惯。即使这是雕刻,笔迹依旧掩饰不住。

这个玉牌,是真的。

长公主面上沉静,心中却早已翻江倒海。她下意识地吐出一口气,眉宇间的冷静就如被摔碎的镜子,一寸寸地碎裂了。屋里再一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寂,一股风雨欲来的味道,叫李嬷嬷的背脊再也挺不住,塌了下来。

长公主抚摸着这个字,眼眶渐渐湿润了。

……

“你说来找你的,是一位公子”

钱聪低着头,不敢隐瞒:“是的主子,一位红衣的公子。”

“他说替内人寻亲”

“是的。”

“那姑娘才十四周岁没到,竟然就已经嫁人了”长公主无法接受这一点,哪怕还没见到人,她也觉得心口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

钱聪多伶俐的人,立即就宽慰道:“那位公子仪表堂堂,谈吐文雅,应当是个良配。”

长公主突然爆喝:“十四岁生辰都没过!什么狗屁的良配!!”

钱聪吓得浑身一抖,整个人趴伏下去,一头的冷汗。

长公主再也坐不住,刷地站起来,哆嗦着绕屋子愤怒地打转。她越是转越是恼火,越是想越觉得怒火中烧:“兰心呢兰心去哪儿了!叫她去找人,怎地这么久不回!!”

这时候立即小跑了一个人前来回话,将府外的事情又报上来。

只见素来沉静优雅的长公主一脚踹翻了身前的矮几,挥袖便拂倒了一片玉器瓷器。该死!该死的!这些贼人胆打包天,全部都该死!!

“找!给本宫立即去找!”长公主怒喝,“找不回来人,你们都不用回来了!”

李嬷嬷垂死挣扎:“主子,您消消气,这人还没瞧见,万事还做不得准。再说当初是亲家舅爷亲自去江南接的小主子,也不一定就抱错……”

“你闭嘴!”长公主多少年没发过这么大火气,“这件事,等本宫回头再跟你算!”

长安被人带进公主府,已是午时之后。

而此时出门会友的姜怡宁从马车上下来,发觉府上寂静无声,十分的诧异。她扶着下人的手一步一步走进内院,游廊上的下人都行色匆匆。便是被她喊住,也不敢透露什么。姜怡宁心中吸怪,似乎她不在的这半日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她隐隐有不好的预感,但左思右想,不觉得这满府的异样会与自己有关。于是便跟往常一样,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长公主的院子跟她说说话。

长公主的院子在府邸的东南方,离外院不算远。

往年是为了迁就姜老太爷姜尚知,如今姜尚知去了,长公主住惯了便不愿意挪动。姜怡宁今日是去得户部尚书府。贵女们聚首自然是一番曲水流觞,姜怡宁自然又给添了一首绝唱诗作。想着今日被吹捧的情形,她牵起的嘴角就下不去。

她走得慢,绕过外院的花廊,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长公主的院子。

越是靠近,姜怡宁才发现,长公主的院子比府外更安静。平常守在门口见着她来总会热情迎上来的婆子嬷嬷,今儿一个人也没有。

她站在正屋的门前,与贴身丫鬟对视一眼,疑惑地踏上了台阶。

四处都没人,正屋门前也没人守着。姜怡宁心里莫名,只道祖母的脾气未免太好了。竟然叫这下人玩忽职守到这等地步。心里想着,她掀开珠帘便走了进去。这一个月来,她都是这样的。府上所有的地方,没有她不能去的。

姜怡宁如今已经习惯这般,进了正屋,她脚下没半分停顿地就往内室去了。

一进屋,就看到长公主端坐在窗边的软塌上,保养得宜的脸上面无表情。而她的脚边,素来体面得脸的李嬷嬷满身狼狈地跪着,另一边,则是一个没见过的中年男子。姜怡宁眉头跳了一下,挂起笑脸便走到软榻边,挤着长公主坐下。

“祖母,您怎么了脸色这般难看”姜怡宁嗓音软甜,这等养在糖罐子里才能泡出来的理所当然,让长公主脸色有一瞬的僵硬,“李嬷嬷是犯了什么错吗”

她笑得温柔,“若是犯错您只管罚便是,千万莫气着了自个儿。”

跪在地上的李嬷嬷浑身一僵,低着头没动。

“祖母可用饭了”没有人接话,姜怡宁也不怵。这两个月,她差不多摸清了长公主的性子。冷淡是天生的,但疼爱她也是实打实的,“婉玉家酒太好吃,孙女吃多了便没怎么用膳。不若现下陪您用一点”

一声声娇软的话语,长公主终于开了口:“怡宁。”

“嗯”姜怡宁正眨眼。

“你坐到一边去。”

姜怡宁挽着长公主胳膊的手一僵,不解地抬眼去看她。然而长公主并没有看她,只等着孙嬷嬷带人回来。

屋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低着头,姜怡宁终于收起了嘴角的笑。她心中不祥的预感更重了,那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忽然间前所未有的叫她难受。左思右想的,她没在这个时候撒娇卖痴,听话地起身,走到长公主右下手,挑了一个椅子坐下。

大约过了一盏茶,安静的门口,终于传来的动静。

姜怡宁发现长公主搭在膝盖上的手动了,然后慢慢揪住了膝盖上的裙摆,一寸一寸地收紧。她眼皮子猛地一跳,顺着长公主的眼睛也看向了门口。

就见背着光的门口,渐渐出现了一个人身影。

这人身穿着对于姜怡宁来说十分寒酸的衣裙,但胜在干净整洁。背着光看不到脸,只觉得身姿纤细窈窕,胸脯却高.耸.饱.满。随着她一步一步地走近,姜怡宁还发现这个身材十分诱人的女子有一只纤长优美的脖子……

脖子上,有一张令窗外的娇花黯然失色的脸。

长安跟着孙嬷嬷,虽然形容狼狈,但她走得很是理直气壮。发带在挣扎之中丢了,此时一头的青丝凌乱地披在肩上。乌黑的发,凝脂般的皮肤,她整个人被屋外的光勾勒得仿佛一尊玉雕像。一双清凌凌的眼冷淡又干净,抬起来,直勾勾对上上首的长公主。

长公主刷地从软塌上站起来,惊呼出声:“致哥儿!!”

瞬间,姜怡宁的脸煞白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