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732章 红薯王

三国第一狠人 第732章 红薯王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3: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曹操看到扛着锄头的百姓,迫切说道“大王,别耽搁了,开挖吧。”

“对,抓紧时间。”

郭嘉早就想要知道,亩产三千斤的红薯,到底是什么样的模样。他干脆捋起袖子,说道“大王,让我来,给我一把锄头,我自己来。”

荀彧摇了摇头,笑说道“奉孝,你就别自己去了,免得挖坏了红薯。如果真的是亩产三千斤的神物,不能浪费了,不能破坏了。”

其它的一个个人,也都请求立刻开挖。

周围百姓,纷纷看过来。

所有人神情激动,期待着红薯的问世。除此外不远处红薯田的周围,也云集了无数的百姓围观,陆玄收回目光,看向诸葛亮,吩咐道“开挖吧。”

“开挖”

诸葛亮高声下令。

一声令下,早就拿着锄头的百姓直接开挖。

红薯的栽种,都是起了垄土,红薯是栽种在垄土中。这样的栽种方法,从春秋末期,就开始了,名为垄耕种植法。

所谓的垄耕种植,不是复杂的技术,简而言之,是土地挖一遍后,形成一高一低一高一低的间隔。高的泥土是垄,垄和垄之间是沟。

农作物种在垄上,产量比种在一块平地上更高。

其原因,是堆起来的垄土更厚,旁边又有间隙,有利于作物生长。尤其是垄土比水沟更高,光照程度更好。等下雨的时候,沟槽也能排水防涝。

这样的耕种方式,在第二年栽种时,可以重新调整,垄变成沟,沟变成垄,确保土地能恢复,不至于一直消耗土地里面的肥力。

看似很简单,可是就这么个最简单的垄耕种植,搁在后世的欧洲区域,十七世纪才开始推行。

道理简单,一看就明白。

实际上要捅破这一层窗户,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华夏种田技能,一直都站在大气层,俯瞰所有国家,就是因为种田的技能从上古时期就伴随着,一直铭刻在骨子里。

如今的红薯,也采用了这样的耕种方法,全都栽在垄土中,甚至红薯枯黄的藤蔓一割掉后,就露出了冒出头的红薯。

一名百姓率先下锄,一锄头挖下去,往上一提,刹那间两个大红薯暴露出来。

周围无数人瞬间议论。

不论是官员,亦或是百姓,看到挖出来的两个大红薯,全都震惊了。

“好大的红薯,这个红薯恐怕有四斤多。就这个红薯,在天灾没粮食的时候,都能让三口之家煮汤吃一天了。”

“看样子,亩产三千斤问题不大。”

“快看,还有更大的,恐怕不低于六斤重,绝对能达到。”

百姓和官员议论了起来。

在所有人的议论中,曹操像是兔子一样,一瞬间就蹿了出去,跑到最前面最大的一个红薯旁边,双手捧着最大的红薯跑回来,高声道“大王,快称一下有多重”

陆玄一招手,就有人拿了秤过来,迅速的称重。

“六斤六两”

负责称重的人,一瞬间就看向陆玄,高声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红薯六斤六两,这是上苍赐福,是大王的恩德感动了上天。”

郭嘉、张昭、荀彧和周瑜这些人,一个个都盯着六斤重的红薯看。

无比的震惊

无比的稀奇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大王发现的红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必然让无数百姓不受饥饿威胁。”

“大王圣明”

所有人都震惊了。

红薯的产量,实在是太高了。只见农田里面,一株株的红薯藤割掉后,不断有红薯被挖出来,很多都是两三斤重,非常的骇人。

陆玄看着周围所有人的模样,心中一笑。

这才哪到哪儿啊

后世关于红薯的最大记录,曾经有个红薯两百三十八斤。不过这不是一个红薯,是一个个小红薯组成的红薯群。虽然是红薯群,却又生长在一起,可以算作是一个。

其中,最大的一个单株红薯,也是二十六斤。

后世红薯的记录,层出不穷,有太多太多的大红薯。眼前这个六斤六两的,完全不算事儿,连十斤都没有。

陆玄扫了眼还在挖红薯的百姓,笑道“红薯是六斤六两,不过依我看,最大的应该不止。”

“不可能吧”

曹操看着六斤六两的红薯,觉得自己的既有知识体系,既有的概念都被冲刷,打破了他的认知。

现在陆玄说还不止六斤六两,更让曹操吃惊。

曹操质疑道“大王,您看其它的红薯,都比这个小一些,大多数可能两三斤,可能三斤左右。可是,大王说还不止这么重,让人难以置信了。”

陆玄微笑道“岳父,六斤多不算重。我打赌,后续有超过十斤重的红薯。偌大的一亩地,连一个十斤重的红薯都没有,不可能的。”

曹操愣了一下。

他看着信誓旦旦的陆玄,说道“大王,当真吗”

陆玄笃定道“必然有”

曹操说道“臣拭目以待。”

说到这里,曹操掂了掂手中的红薯,说道“土豆的味道很不错,红薯怎么样呢适不适合吃,是最关键的考量标准。”

陆玄沉声道“红薯的作用,没有土豆那么广泛。可是,红薯切块熬稀饭,无比的清香。或者直接白水煮,味道也有一股清甜味道。或者搁在火堆里面烧来吃,也是不错的。”

陆玄看向诸葛亮,说道“孔明,把红薯拿去洗干净削皮白水煮,多准备一些,让周围的人都尝一点。另外,再多拿些红薯,搁在火堆里面烧烤。烤红薯的味道更佳的甘甜,更佳的软糯。”

“喏”

诸葛亮早就有准备的。

他有了经验,安排起来很轻松,县衙的人迅速处理红薯,洗干净削皮,放在锅里面煮。同时,又在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火堆中放入洗干净的红薯,再慢慢的烧火。

挖红薯,还在持续。

一亩地不少,再加上红薯的数量大,又需要擦掉红薯表皮的泥土,稍微慢了一些。随着时间流逝,水煮的红薯块,渐渐散发出淡淡的清甜香味。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