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934章 象州大总管

三国第一狠人 第934章 象州大总管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3: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十二月的华氏城,没有太冷,连下雪都没有。

毕竟,华氏城不像北方它乾城,到最冷的时间泼水成冰。华氏城的天气在寒冬也很舒服,陆玄这些日子不忙,大多数时候都在华氏城闲逛。

期间,陆玄接到诸葛亮的来信。

诸葛亮书信中,感谢陆玄赐婚,也说了顾溪到它乾城,和顾溪相谈甚欢。

陆玄心中一笑。

男人啊

诸葛亮也不例外,嘴上说不要不要,实际上碰到了,看对了眼,哪里是不要,巴不得来得更猛烈一些。

说起来,顾溪也是大胆。

一介女子,不远万里去了西域它乾城。

这就是缘分。

陆玄对诸葛亮有了未婚妻,以及即将娶妻的事,自然是赞同的。

心定了,就更好做事。

这一日,陆玄在城内翻看着政务,处理着夺取地方的安排。虽然有郭嘉、贾诩这些人协助,也还需要陆玄安排。毕竟郭嘉处理了天竺人的事情,就时不时躲懒,经常找不到人。

曹操这里,则是说处理了之前的事情,身体疲惫,老眼昏花。可是陆玄听人说,这几天的曹操,时常拥着几个小寡妇回去深入交流。

贾诩跟在陆裕的身边,要尽力教导陆裕。

以至于华氏城的一切稳定后,陆玄手中的事,反倒多了起来。在陆玄处理政务的时候,许褚急匆匆的来了,行礼道“陛下,荀总管来了。”

“好,终于来了。”

陆玄站起身,把奏折扔在案桌上,脸上满是笑容,问道“文若人在哪里”

“就在宫外。”

许褚干脆利落回答。

陆玄迈开步子往外走,亲自去宫外迎接。他来到王宫门口,看到风尘仆仆的荀彧,热切道“文若,你可算是来了,走,入宫”

荀彧愣了下。

皇帝突然这么热情

而且,皇帝亲自出门来迎接他,给他的礼遇太大了。

皇帝仁义啊。

荀彧跟着陆玄进入宫中,等荀彧坐下,就指挥人把所有的卷宗奏折,搁在荀彧的案桌上,缓缓说道“文若,从今天起,王宫内单独划出一片区域,作为总管府的署衙。”

“接下来,你就坐镇华氏城。”

“一切政务你看着办。”

“你来了,朕就放心了,就没了后顾之忧。”

陆玄眼中笑意浓郁,开口道“没有文若的日子,朕实在想念啊。”

荀彧听得面颊抽了抽。

他看着案桌上,堆积起来一摞摞的奏折,看着还有侍从源源不断搬来奏折,忍不住叹息一声道“陛下,怎么如此多没有处理的奏折”

陆玄无奈道“没办法,朕实在是分身乏术。奉孝不知道躲到哪里喝花酒去,岳父也不知道去勾兑哪家人的寡妇去了,朕无人可用啊。”

荀彧听得以手抚额。

郭花酒

曹寡妇

两人的爱好,真是一直不变。

荀彧暗道自己聪明,他南下华氏城,带来了足够的佐吏,这是他从中原士人中挑选的,有汝南杨家的,也有颍川陈家、钟家等家族的子弟。

这些人在,荀彧才有底气治理地方。

朝廷已经在全力的培养士子,可是陆玄带兵打仗,扩张的速度太快,西域需要无数的士人,如今天竺也拿下,需要更多的士人。

如果不是历年都在培养寒门士子,拔擢士人,士子的缺口会更大。

荀彧正色道“请陛下放心,臣会安排妥当的。只不过现在,陛下要安排天竺的官员了。天竺不像西域地广人稀,设立一个州都可以。”

“天竺这里,可以划分多一些。”

“臣了解过天竺的情况,最少划分三个州,才能满足天竺的治理。”

说话的时候,荀彧就从随行的侍从手中,取出一张地图,这是他搜集各地城池婆罗门贵族的资料,拼凑出来的一张地图。

荀彧指着地图的北方,说道“陛下,北方地区之前不是天竺,是贵霜的区域。单是这一部分区域,就足以成为一个大州。”

“实际上,可以更细化安排,只是暂时没必要,先粗放式管理,任其发展。”

“野蛮生长后,再来规范。”

“这是最好的安排。”

“天竺区域真的要划分,单是天竺划分四五个州都没问题,只是现在,臣认为以华氏城为界限,一南一北划分两个州,暂时就能满足。”

荀彧侃侃而谈,说道“等天竺发展好了,地方繁华了,再进一步细化调整,给未来留有余地。”

陆玄盯着天竺南方的地图。

许多地区还没有拿下。

关羽、黄忠等人还在南下,不断的夺取城池。

陆玄看完地图后,说道“文若的安排合理,不过按照三个州的划分,对我们来说,都依旧有相当大的难度,主要是人才不足。这一点上,文若你是怎么考虑的”

荀彧沉声道“陛下,只能从国内抽调人才。所谓一代新人换旧人,国内的人才抽调后,才能让新人涌现。”

“当然,朝廷中枢的人不动。”

“这一次的抽调,只对地方上的人做调整,空出一个州刺史的位置,就会挪动更多的人,下层的官员就有了升迁的机会。”

“如此,官员才有动力。”

荀彧侃侃而谈,说道“当然抽调谁到天竺来负责,臣也不知道,全凭陛下安排。臣就一个请求,臣梳理好天竺的一切,还要继续追随陛下征战。”

陆玄忍不住笑道“文若。你这样的做法,就必然导致所有的付出,都被他人接手。”

荀彧说道“臣不觉得有什么,见识了倭国的一切,再看到西域的冰天雪地异域风情,再看到天竺的南北诧异,气候温热,臣更希望去极西之地看一看,再去东面看一看。”

“追随陛下,才是臣的希望。”

“其它的,臣不愿意。”

“如果一辈子留在天竺,治理天竺,看起来权势大。可是,臣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荀彧情真意切,郑重道“请陛下明鉴。”

陆玄颔首道“既然文若这么说,朕就清楚了。目前,天竺设立三个州,朕抽调三个人来担任地方的州刺史,再设立一个天竺副总管,协助你处理天竺的事情。等你完成任务,卸任后由副总管接任。”

“陛下圣明”

荀彧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他是真的不愿意留在天竺,死守一个地方,不能去看看另外地方的风景,他不愿意。

跟着陆玄走了,才是最合适的。

一路往西,慢慢过去。

陆玄摆手道“文若,你全力安排天竺的事情。”

荀彧应下后道“怎么设定名字呢”

陆玄不假思索道“就简单调整,贵霜帝国的区域以蓝氏城为中心,命名为贵州。天竺区域,华氏城以北的区域,设立北象州,以南的区域设立南象州。三州区域的上司,统称象州大总管,文若就担任象州大总管。”

荀彧面颊抽了抽。

皇帝取名字,真好啊

早知道,他自己拟定名字后,呈递到皇帝的面前,请皇帝决断就是。

皇帝都说了,荀彧就不能多说。

荀彧恭敬道“陛下圣明,臣立刻去安排,迅速完成划分。恳请陛下传书回去,尽快抽调人员来赴任,早日完成三州的刺史调整。”

陆玄点了点头,荀彧就躬身退下。

在荀彧离开后,陆玄心中迅速的权衡着。

三个州刺史

天竺的州刺史和国内的州刺史是不能比拟的,原因很简单,天竺地区的人口,比不了国内的。其次,天竺的开化程度也更差。

虽然天竺有自己的古文明,实际上底层的百姓很惨,地方上的发展不均衡。

主要是城池好一些。

其它更偏了。

这些地方,如同现在的交州,或者是比现在的交州都更差一些。

陆玄权衡后,写下了鲁肃、薛综、陆荣和黄射四个人的名字。

鲁肃的资历足够,在之前担任陆玄的军师,一直在中枢。跟着,陆玄把鲁肃外放出去,在青州担任刺史。现在,调任鲁肃到象州担任象州副总管,未来担任象州大总管,是合适的。

陆荣之前是陆玄的主记,做事勤恳,也一直在中枢磨砺,眼界广阔。虽然陆荣比不了外放的诸葛瑾、杨修和阚泽这些人,陆荣也非常勤勉,一直勤勤恳恳。

作为贵州刺史,是合适的。

毕竟地方的州刺史,和国内的还是差一些。

薛综是一直在吏部,早些年负责协助张昭。当初陆玄要抽调薛综的时候,张昭求情,希望陆玄缓一缓挖墙脚,所以薛综就一直留下了,留在吏部做事情。

这也足以外放为官,现在用来担任北象州的刺史也合适。

黄射是黄祖的儿子。

早些年黄射归顺陆玄后,先是暂代九江太守,后真正担任九江太守,资历履历和能力都是不差的。

关键是,黄射能文能武。

这人坐镇南象州,即便遇到战事,黄射也能应对,用黄射担任南象州刺史也可以。

陆玄想清楚后,立刻拟定诏令,同时安排张昭遴选合适的州刺史人选,补充到青州去担任刺史。这一点上,也需要张昭来选拔,毕竟国内的人员调整,很多是张昭、蒯良、顾雍和阎象在负责。

书信写好后,陆玄就让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回。

一切安排妥当后,陆玄反倒是轻松下来。

毕竟,有荀彧主持局面。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