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1002章 迎接

三国第一狠人 第1002章 迎接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3: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才本站地址

rg

南京城,东宫。

陆裕和贾诩正在商讨事情。

郑玄的病逝对陆裕有一定的影响,不过陆裕已经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情绪也恢复了过来。

陆裕把诸多的奏折批阅完,他看向贾诩,沉声道“先生,父皇和皇祖父去了舒县。目前,朝中有些事情要和父皇商量,你看这事儿怎么办”

贾诩郑重道“太子,臣认为现在任何事情,都不能去打扰陛下。之前陛下不曾回南京,您妥善处置了所有的政务,为什么现在,要请示陛下了呢”

陆裕解释道“事情很大,是涉及一些地方大族,也有涉及到各地大学。本宫和张相商量,张相说陛下在,可以请陛下定夺。”

贾诩眼神睿智,缓缓道“张相是想着陛下回来,尊重陛下,那是他的立场。太子的立场,又不一样。陛下安排了太子监国,就没必要去上奏。”

“最最重要的一点,陛下现在的心思,都在太上皇的身上,不可能处理政务。”

“太子没必要去请示。”

“这是陛下的安排。”

“太子对朝臣的态度,该强硬一些就得强硬,没有必要柔和。”

首发网址rg

“另外,太上皇的身体状况人所共知。现在,太子殿下要早做准备。一旦山陵崩,传来消息才能立刻准备,不至于毫无安排。”

贾诩说道“越是在敏感时刻,太子殿下越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能有丝毫的凌乱。平常时候,遇到张相和稀泥也就罢了,现在,该呵斥就呵斥。不要因为年纪小,就怕什么太子有陛下撑腰,谁敢拿你怎么样呢”

陆裕点了点头。

他实际上还是想以理服人,耍横撒泼无法令人信服,只是他觉得贾诩的提点很对。

有时候就得强硬。

你如果示弱,很多时候就会遭到针对,人家会蹬鼻子上脸。

“报”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飞也似的跑了进来。刚进入殿内因为太急了,一脚就摔倒在地上。然后,侍从又爬起来,迅速跑到陆裕的身前,禀报道“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

陆裕问道“什么事”

“太上皇驾崩了”

侍从再次回答,神情惶恐,迅速道“目前,前线传回消息,陛下亲自扶灵,正乘船从舒县返回,正在返回南京的路上。估摸着,最迟明天上午就会抵达。”

陆裕脑中也仿佛炸了一样。

人晕乎乎的。

他虽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件事,想过会发生这些。但是当事情真正来临,遇到了后,心中却难掩悲伤。

他是家里的嫡长子,一出生就得到陆康的无尽宠爱。

这是其他孩子没有享受到的。

如今,宠溺他的人走了。

贾诩神情平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迅速道“太子,太上皇驾崩,虽然你悲痛。却不能乱了阵脚。请太子殿下整顿精神,小心应对。”

陆裕眼中泪光萦绕,哽咽道“先生,我不久前没了老师,现在,连最宠我的皇祖父也没了。”

贾诩心中叹息一声。

他知道陆裕年少时的情况。

小时候,陆康最宠陆裕。尤其当年的陆家人丁单薄,陆裕的出生对陆康来说,有极大的份量。小时候的陆裕,虽然时常见不到父亲,却能经常和陆康在一起。

等陆裕长大一些,需要读书启蒙,又到了郑玄的身边,跟着郑玄读书。陆裕小时候很顽皮,性子野得很,郑玄却能因势利导,能引导陆裕。

等到稍大一些,陆裕有了自理能力,就跟着郑玄去游历地方。那几年的时间,对陆裕来说是影响很大的,因为郑玄的无私教导,温暖了陆裕的心。

如今,两个最亲的长辈都没了。

贾诩清楚陆裕的难受,却是再一次说道“太子殿下的悲痛,臣能理解。可是,太子殿下却不能放纵情绪,更不能疏忽朝政。”

“你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安排,要一条条布置下去。”

“第一,太上皇的灵柩,即将乘船抵达,太子要立刻召见张昭和周瑜,吩咐两人通知各自麾下的官员和将领,准备随太子一起去渡口迎接。”

“第二,要布置灵堂,准备丧葬。”

贾诩不断的往下说,一连说了很多的事情,才说道“请太子明鉴。”

陆裕深吸了口气,郑重道“多谢先生,我明白了。”

贾诩这才松了口气。

陆裕是很聪明,很懂事,也有决断,可毕竟是年纪小。恰是如此,皇帝才把他安排在陆裕的身边,辅佐陆裕做事情。

陆裕当即安排东宫的侍者去传令,通知张昭和周瑜来议事。时间不长,张昭和周瑜联袂来了,两人同时抵达,心中都有些诧异。

两人一起来,意味着肯定有事情发生了。

张昭和周瑜行礼,神色肃然。

陆裕开门见山道“刚接到父皇传话,皇祖父在舒县驾崩。现在,已经乘船在回南京的路上,估计明天上午抵达。目前,要准备迎接、祭奠和下葬等一应事情。”

“迎接的事情,张相、周大都督安排各自主要文官武将,随本宫一起去渡口迎接。”

“祭奠的事情,请张相通知礼部,选定良辰吉日,以便于下葬。另外,早就兴建的皇陵,要准备好,为皇祖父下葬做准备,不能出岔子。”

皇陵是早就修建好的。

实际上,陆玄的皇陵也在陆续的修建中,这是每一任皇帝上任后就要安排的事情。

皇陵浩大,工程很大。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陵邑制度,修建皇陵可以迁徙地方大族到皇陵附近去。这是从汉朝就传下来的制度,到了陆玄这里也依旧延续,作为国策之一。

这也是调控地方的手段。

周瑜郑重道“臣明白了。”

张昭立刻道“请太子殿下放心,臣立刻去安排。一个时辰内,臣会安排妥当宫中的事情,准备布置灵堂,准备各项事情。”

他说完后,话锋一转道“此次迎接太上皇回宫,臣建议宫中嫔妃和皇室皇子,也应当一起前往迎接。除了极少数患病不能参加外,都必须迎接。”

陆玄颔首道“张相说得对。”

张昭不再多说,因为周瑜的事情比较简单,只是招募大都督府的官员,以及驻京的主将。可是,张昭的事情就多了,灵堂需要他布置,下葬需要他安排。

各项事情都是内阁。

张昭急匆匆的回到了内阁,就喊来蒯良、顾雍和阎象,他专门说了声让顾雍保重,才说了陆康病逝的消息。

顾雍是陆康的女婿。

这一身份,顾雍自然是不一样。

消息说了后,顾雍脸色万分凝重,因为陆康对他这个女婿也不差。

张昭把一项项事情分配下去,蒯良负责布置灵堂等事情,顾雍负责联系左慈选定良辰吉日,阎象负责陵寝等事情,一应都迅速布置下去。

南京城的官员体系,迅速运转。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第二天。

一大清早,张昭带着蒯良、顾雍、阎象,以及各部尚书,再加上御史台、少府和绣衣卫等主官来到东宫。周瑜也已经调集了荀攸、程昱、荀谌等人,曹操、曹昂等也到了东宫。

曹操不仅是秦王,他和陆康更是两亲家,毕竟他的女儿嫁给了陆玄,现在陆康病逝,曹操也得参加。

除此外,还有一些陆家的人允许参加。

去迎接的队伍,非常庞大。

一路出了南京城,到渡口码头边上,就静静的等待着。三月开春后的天气暖和,可现场的氛围却是无比凝重,没有人敢说话,一切寂静无声。

在所有人的等待中,没过多久,远处江面上传来了低沉的号角声。

所有人的目光,随之看过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