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399章 诸葛亮舌战群贤(第四更)

三国第一狠人 第399章 诸葛亮舌战群贤(第四更)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3: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ss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广场内,地方宽阔。

这是日常五经馆士子集会的地点,有什么事情要安排,有什么活动,都是在这里。

广场中,四十公分高的台上,诸葛亮正襟危坐,神色从容。今天的诸葛亮,依旧一袭白色长袍,头戴纶巾。他身材挺拔,即便坐着,也高人一头。

五经馆的寒门士子,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超过三十岁的很少。

诸葛亮现在的身高,在五经馆内也不低了。

诸葛亮静静的等待着。

昨天的一场辩论,主要围绕诗、书、礼、易、春秋进行,是各自旁征博引的辩驳对方,诸葛亮全部赢。不过诸葛亮没有掉以轻心,他清楚今天的肯定不一样。

在诸葛亮等待的时候,忽然,他目光一转,看向不远处,看到了郑玄和陆玄。

看到两人,诸葛亮眉头一挑,跟着又恢复了平静。不论是陆玄,亦或是郑玄,对他都是寄以厚望,所以关注他很正常的。

诸葛亮也没觉得有什么压力。

不一会儿,一个青年大步走上来,高声道“诸葛亮,在下武大,特来讨教。”

诸葛亮摆手道“请坐。”

武大的个子不高,矮胖矮胖的,皮肤有些黝黑,脸上有些青春痘。他穿着一身绿色的衣袍,盯着诸葛亮,高声说道“在下武大,家中排行老大。”

“我在书院学习,蒙各位先生不吝赐教,传授我等学问,也不禁止我们学习诸子各家的学问。我遍学各家,认为道家的学说,才是最适合治国的。”

武大抛出了自己的想法后,问道“不知道诸葛贤弟怎么看”

诸葛亮微笑道“武兄说道家适合治国,却没有具体的阐述,我愿听高见。”

武大自信道“天道渺渺,人道茫茫,用道家治理天下,就是上体天心,下应民心。以无为之道,行有为之事,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争。所以,我说道家无为而治,是最适合治理的。”

诸葛亮轻笑道“武兄错了。”

武大瞪大小眼睛,审视着诸葛亮,高声道“诸葛贤弟一句话,就要否定道家,理由呢”

诸葛亮说道“请武兄听我一言。”

武大说道“请说。”

诸葛亮直接道“道家无为而治,说无为,又说无为而无不为,等于还是有为。本质上,道家的无为,是利用制度约束人,减少人治。可是,制度也是人定下的,怎么可能彻底无为而治呢无为,有为,自相矛盾。”

武大听到后,一时间语塞。

诸葛亮再次道“如果道家无为而治,真的这么好,为什么被儒家取代了呢人都是趋吉避凶,都是趋利的。如果道家的无为而治好,就不会被彻底摒弃。时移世易,不合适的,必然被淘汰。武兄,你的坚持错了。”

武大听得更是面色尴尬。

一时间,脸上神情都涨红,再无法维持先前的镇定。

陆玄把这一幕看在眼中,眼中露出赞许神色,赞叹诸葛亮的敏锐。

儒家和道家的理念争论,真要辩论起来,不说个几天几夜,根本理不清楚,甚至很难说清楚。诸葛亮选了个突破口,说时移世易,说道家落后被抛弃,是最好的取巧辩驳方式。

陆玄扫了眼周围,一些年迈的儒士一脸不赞同。

只是,没有人上前去。

现在进行的辩论,是五经馆士子进行的,一旦老师们下场,性质就不一样。

“诸葛亮,我来请教。”

就在这时候,又有一个身材修长,国字脸,面色严肃的青年走上来。他在诸葛亮的对面坐下,直接道“在下西门野,是儒家弟子,请诸葛贤弟赐教。”

诸葛亮微笑道“西门兄有何高见”

西门野说道“刚才诸葛贤弟说,道家落后被儒家取代,我非常赞同。道家说无为,实际上无所不为,这是虚伪。还是我儒家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道德为榜样,以礼仪为准绳,这是最合适的治国之道。”

噗嗤

诸葛亮笑了起来。

西门野问道“诸葛贤弟,为什么如此无礼的发笑呢”

诸葛亮从容道“儒家治国的典范,不就是王莽吗他推崇古制,以儒术治国,以达到礼治的效果。

最终,反而是礼崩乐坏,造成天下大乱。活生生的例子,就在面前,为什么还一味的推崇儒术呢”

西门野的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他以为诸葛亮是同道中人,准备讨论一番,没想到被诸葛亮否定。

诸葛亮也熟悉历史,他直接说道“汉宣帝曾说,汉家治国,以霸王道杂之,王霸兼用。连宣帝都认可的治国理念,你认为会错吗”

西门野更是不说话了。

他无从反驳。

西门野站起身退下。

陆玄看在眼中,心中更是赞许,诸葛亮和他的理念,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儒术,是靠不住的。

人心,是靠不住的。

必须用律法作为约束,靠律法的惩戒,才能达到社会的治理。

郑玄捋着颌下胡须,一脸得意的神情,开口说道“吴王,诸葛亮是一个大才。未来的诸葛亮,肯定是吴国人才的领军者。”

陆玄点头道“这一点,我从不怀疑。”

“诸葛贤弟刚才说得好,儒术荒谬,不可理喻。

靠个人的自觉,靠个人的道德,简直是荒唐。如果靠德行能感化,天下间就不会有违法乱纪。然而每年犯法的事情无数,有当街袭扰女子的,有当街打人的,有奸淫掳掠的”

洪亮的声音传来。

一个身材壮硕,颇为精悍的青年走出来。

青年看着诸葛亮,高声道“在下叶凡,见过诸葛贤弟。诸葛贤弟的一番话,应该是推崇法家,不知道诸葛贤弟对法家治国,有什么高见”

诸葛亮神色平静,说道“暴秦不就是法家治国吗最终,是暴秦无道,天下大乱。仅仅只有法家,就会彻底的压制百姓,让百姓喘不过气。一个被扫入了历史尘埃中的治国策略,有什么好说的呢”

叶凡顿时涨红了脸。

神色更是尴尬。

原以为,诸葛亮认可法家治国,没想到诸葛亮连法家都反对。

一时间,其它还有一些墨家、农家、杂家的人,原本跃跃欲试的,全部都没有了心思。因为一句被扫入历史尘埃,你怎么回答呢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最终,只剩下儒家一枝独秀,各家学说都慢慢的消失。

现在去辩论,根本说不赢。

“诸葛亮,你抨击这抨击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人群中,有了人起哄。

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声音不断的传出,许多人看向诸葛亮的眼神,更有些不善。

诸葛亮太讨打了。

儒家、法家、道家,各家治国,全都反对了一个遍。

诸葛亮环顾所有人,面色严肃,高声说道“诸位,哪有什么靠一家学说,靠一种思路,就能治理好天下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说得轻巧,实际上,太浮于表面了。”

“你连怎么让粮食增产都不知道,连下面的人做假账都不清楚,甚至连粮食被运走卖掉,换来的是一句走水了都不清楚。”

“各项政务,不具体安排,只是靠喊口号,那是最荒唐的。”

“治国之术,不是靠一家一姓的学说,必然兼而有之。大方向上,依旧外儒内法,王霸兼用。实际上我认为更复杂,会牵扯到更多。”

“在这些千头万绪中,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自己的身体力行,踏实做事,日拱一卒。”

“我们靠着每天的勤劳务实,才能让粮食满仓,才能让百姓衣食丰足。”

“这才是我认为的根本治理。”

“如果人人如此,何愁天下不治为什么要拘泥于一家之言,为什么要想着抨击另外的学说,而不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诸葛亮站起身,他颀长的身高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熠熠生辉。

诸葛亮环顾周围,没去管陆玄和郑玄,高声道

“我们五经馆的学子,不应该有派系之别,不应该有门户之见,应该博采众长,踏实求真。以实干的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情。未来我们从五经馆出去,才对得起吴王的一片苦心。”

“说得好”

人群中,浑厚洪亮的声音传来。

所有人齐齐看过去,立刻有人认出了陆玄,高声呼喊吴王来了。

五经馆士子,激动万分,更有无数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