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三国第一狠人 > 第597章 冀州震动(四更)

三国第一狠人 第597章 冀州震动(四更)

作者:东一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1 21:13:17 来源:就爱谈小说

晋王府,尚书台署衙。

审配正在处理晋国的政务。

袁绍自立晋王后,审配成为晋国的尚书令,执掌尚书台,成为袁绍的头号心腹。

每逢袁绍出征,都是审配坐镇后方。

这一次袁绍讨伐公孙瓒,也是一样的安排。袁绍带走了沮授、田丰、郭图、逢纪和许攸这些人,留下审配坐镇后方,处理晋国的政务。

作为袁绍的臣子,审配做事兢兢业业,非常勤奋,经常晚上深夜,都还留宿尚书台处理政务。只是,审配这人性格刚强,心胸不够宽阔。

在晋国的臣子中,审配的口碑不怎么好,不能团结下面的官员。偏偏,袁绍一如既往的信任审配,让审配总揽晋国的政务。

以至于,审配从来没有任何改变。

审配翻看着政务,看着一本本递上来的奏折,忽然看到一本奏折,眼中神色一冷。因为接到的这一本奏折,是弹劾许攸家人的。

许攸的小儿子仗着许攸的身份,勒索商人钱财,求财不成,打死了商人。

“一而再,再而三,死不悔改,有其父必有其子。”

审配冷声说话。

他在奏折上写下了依法处置四个字。

审配看着依法处置的结论,原本想重新写个从重处罚,借此树立典型,可是想着正值前线和公孙瓒交战的时候,现在从重处置许攸的小儿子,必然导致许攸心有怨愤,容易离心离德。

依法办事,已经照顾许攸。

审配想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一抹自得,他实在是心胸广阔,高风亮节。以他和许攸之间的矛盾,借助这次许攸儿子犯法的事情,完全可以从重处罚,把许攸一家都牵连进来。

可是,他依旧依法办事。

想到这里,审配又吐槽许攸心胸狭窄,气量不大。

审配搁下奏折,又继续处理其他的奏折。当天呈递上来的奏折,审配从来没有耽搁的,甭管是多晚,他都会当天处理妥当,然后安排下去。

在审配处理文书的时候,一名侍从急匆匆的进入,禀报道“审尚书,夏侯惇安排人送来了书信。”

“递上来。”

审配吩咐一声。

侍从递上书信,审配接过来查看,他迅速浏览一番,看完后冷冷一笑。

夏侯惇求助

开什么玩笑,他怎么可能发兵驰援夏侯惇。

如今的东郡,看起来是兖州仅剩下的一个地盘,实际上夏侯惇的兵力都在燕县,几乎没有什么损失。于禁的兵力也回了东郡,一样没什么损失。

按照审配的估测,夏侯惇手中至少还有两万左右的精锐。

既如此,审配不可能发兵的。

目前袁绍在北方攻打公孙瓒,局势拖延,一直都不怎么乐观。如果审配要出兵,也是先派兵去支持袁绍,不可能去支持夏侯惇。

审配提起笔,撰写书信回绝。

他的说辞,就说目前冀州也是困难重重,兵力不足,无法分兵去支持夏侯惇,请夏侯惇谅解。

在审配的书信末尾,笔锋一转,又说现阶段下,审配能支持夏侯惇的,是一些攻防的物资,也会安排人赠送夏侯惇一些弓箭、甲胄和刀具这些。

除此外,也会送一批粮食南下。

这是审配的回信。

在审配刚写完书信,等墨迹干涸,准备安排人送走时,又有侍从神色惶恐的进入,高声道“审尚书,大事不好了。”

审配呵斥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我尚书台的人,身处中枢,处理的是晋国的政务。一个个这么没定力,等晋王回来看到,怎么看待我尚书台”

侍从弓着身,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事情紧急,他必须立刻禀报。然而,审配是尚书令,主宰着尚书台所有人的命运。

侍从也不敢反驳。

审配看到侍从躬身认错的模样,话锋一转,问道“什么事搞得慌慌张张的”

侍从迅速道“回禀审尚书,蒯良安排了大将臧霸,带兵杀入渤海郡重合县。如今,重合县被臧霸夺取,蒯良的大军进驻了渤海郡。”

审配的脑中,仿佛有雷霆炸响,脑中嗡嗡作响。

他有刹那的失神,好半晌后才回过神,手撑在了案桌上,死死的盯着侍从,问道“哪里来的消息一直以来,蒯良的军队都在平原县,我们的人也盯着蒯良,他的大军怎么去了渤海郡”

侍从注意到审配通红的眼睛,看到那歇斯底里的神情,心中腹诽了一下。

脸上,仍然露出惶恐模样。

侍从迅速道“回禀审尚书,目前是外面坊间在议论,尚书台中也有人在谈。小人听到了消息,才连忙来禀报。具体的情况,不怎么清楚。只是坊间的消息,不至于造假,因为没什么意义。”

审配听完后陷入了沉思,默默坐下来。

侍从更是诚惶诚恐。

早知道,就不来禀报来,还以为抓住了什么机缘,没想到审配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好半晌后,审配摆了摆手,侍从退下。

审配清醒了过来,立刻派人核实。没过多久,就得到哨探传回的确认过的消息。

审配知道不能再耽搁,吩咐道“来人,通知淳于琼将军来议事。”

淳于琼是袁绍的心腹,也是好友。当年袁绍在洛阳,淳于琼就已经支持袁绍,是袁绍的嫡系心腹。虽然颜良和文丑的实力,比淳于琼更强;张郃、高览统兵的能力,也比淳于琼更厉害。

可是,淳于琼的地位依旧更高。

袁绍带着大军北上,留下淳于琼带兵坐镇邺城,确保邺城的安全。

侍从去通知,时间不长,就见淳于琼身穿甲胄,大踏步的进入房间中,抱拳道“审尚书。”

审配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道“淳于将军,刚得到消息,蒯良派遣大将臧霸,杀入渤海郡重合县,已经拿下了县城。”

淳于琼眼神锐利,思考了一番,询问道“审尚书的意思,是让本将带兵去击败臧霸吗”

“对,是这个意思。”

审配神色严肃,道“邺城的守军有两万多,你带一万精锐,火速开赴渤海郡,务必夺回重合县。即使无法夺回,也必须挡住臧霸的攻势,稳住局势。”

“我会把消息,立刻上奏给大王,请大王权衡安排。”

“本官还接到夏侯惇的书信,夏侯惇还有一两万的精锐,就希望与我们发兵帮助他,简直是痴人做梦。”

“现在夏侯惇拖住周瑜在兖州的攻势,你去渤海郡挡住臧霸的攻势,等大王击败公孙瓒,我们就可以从容安排,全力攻打陆玄的军队。”

审配郑重道“淳于将军,此战必胜,明白吗”

“保证完成任务。”

淳于琼毫不犹豫就回答。

他急匆匆离开了。

审配看着淳于琼离开的背影,看了眼要送给夏侯惇的书信,想着更改一下,说一说渤海郡的事情。可他转念一想,夏侯惇必然得到消息,不需要解释什么,就直接让人把书信送走。

审配又撰写了一封书信,阐述渤海郡的情况,阐述夏侯惇的情况,说清楚目前的局势。最后,审配说后方一切稳定,运转正常,让袁绍不必担心。

同时,审配也说了北上供应袁绍大战的粮草补给等,也保证没问题。审配的书信中,没有催促袁绍的意思,却清晰说了后方局势。

袁绍自然会有迫切心理。

这是审配的意图。

审配的书信被送出邺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朝北方幽州易京战场送去。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