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 第106章曾经许诺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第106章曾经许诺

作者:骑鲸南去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44: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如一领着三人,在“华严字母”的梵呗圣音里, 向草木更深处走去。

凡是与如一打了照面的弟子, 皆退避至径侧,只敢用一个光溜溜的脑袋对准他, 噤若寒蝉“小师叔好。”

如一平静地应答“嗯。”

就这么“嗯”过十几次后,如一陡然出手, 毫无预兆地一手擒住了一个低头问好的弟子的灰圆领子,一字不言, 把他直接倒了个个儿, 从他怀里倒出一个薄薄的布包,并用空下的那只手凌空抓住。

在空中被倒转了一圈的小和尚双脚软绵绵地落了地, 心知不妙, 哭丧着脸,顺势咕咚一声坐倒在地。

如一抖开布包, 就着风翻看两页, 发现是一本内容并不算过分的闲书,便将书不轻不重地合上。

“寒山寺寺规,禁止夹带。”

如一同人说话时一向情绪淡淡,生气时的口吻和平时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因此谁也不知道他下一刻是要拔剑砍人,还是说教几句便罢。

稍后,他下达了判罚“自行去戒律院领罚。”

小和尚含着被吓出来的两眶眼泪和一脑门子的冷汗, 向如一再告了两次罪, 连句整话都没说全, 便兔子似的撒腿跑了。

很快,新的流言传开了“阎罗今日心情不坏,处罚违规弟子,竟然只是罚去戒律院而已。”

如一不知道他所到之处,宛如石子投入水中,激起阵阵涟漪。

他对自己的风评向来不很上心,只带着三人,一路穿林过叶,向他的居所走去。

他低头静静安排规划着接下来的事务等将义父与封如故安顿下来后,他先独自去寻方丈,禀明寺中弟子遇害的调查进度,再说明义父与封如故是为调查唐刀杀人之事而路过,便来歇几日脚,尝几日素斋,不必提及他们此行的真正来意,以免真有寺中人在暗地中行那龌龊之事,打了草,惊了蛇。

至于重新剃度之事,也需得着手办了。

如一计划着自己的心事时,封如故也是满腹愁苦。

他们进了寺后,步行了足足一刻钟,还未抵达如一的僧房。

封如故凑上前去“大师,还要走多久呢。”

如一果断拆穿他的心思“我不会背你。”

封如故在后面拉住他的衣带。

如一停住脚步,皱眉回首,望了一眼他的手。

他发现此人当真是瓷釉做的,连指尖都没有什么血色。

他决意不能纵容封如故的情况“松手。”

封如故脸皮极厚,丝毫不把自己当做长辈,撒娇一样地晃了晃。

如一再次拒绝“你休想。”

在旁的常伯宁有些心疼“如故累了”

封如故果断放开了如一的衣带,正要放弃儿子,投靠常伯宁,便听如一在后面冷着脸叫他,冷硬了一路的口吻竟是有些急了“回来。”

小半刻后,又一名去取长明灯灯油的弟子与如一撞了个对面。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如一背着一个人,单手往后,扶托住他的腰,从松径另一端缓缓而来。

他的动作很是谨慎,像是在背着一只易碎的花瓶。

小和尚好心迎上前去“如一师叔,可需我帮忙”

如一停也未停步,从他身边迅速走过,言简意赅道“不必,他病了。”

封如故乖乖伏在他身上装死,等人走远了,才把脸抵在他的背上小声询问“我得了什么病啊。”

“可是冤枉你了”如一将他抱得紧紧,同时抱怨道,“懒病,真真是无药可医。”

封如故反复告诫自己要控制住感情,不可妄为,可贴着他的背,还是没忍住逗他道“你不治一治怎么知道”

如一“那是天长日久的事情,一时是改不得”

两个都意识到自己出格了的人同时沉默了。

好在如一的僧房已在眼前。

如一在松籁清风之中站住脚“到了。”

就连常伯宁也觉出这地方太偏远了。

如一几乎住在了寒山寺的边缘,只得一座孤零零、灰砖青瓦的僧房,没有同住之人,与他们方才路过的、众多连绵的僧房对比鲜明。

但如一对此安之若素,推开一道小小的篱笆门,道“义父请进。”

院中种着易养活的常春藤和爬山虎,任其自然生长,也长出了整整一院子的恢弘规模。

昨日寒山寺刚下过雨,叶片刚被洗过,统一泛着健康的淡光。

院中养了几只颜色不一的兔子,不受任何约束,在院角咀嚼青草,还有一只灰猫,盘成巨大的一坨,歪在窗下晒太阳,肚皮上还枕着一只舔着爪子、灰白相间的小猫。

封如故正看那猫眼熟,便见一只小灰猫箭似的跃上了篱笆墙,趾高气昂地摆出主人翁架势,喵了一声。

正是刚才那只跳在寺墙上、向外眺望的猫。

它并不怕如一,吸引到如一的视线后,它又放柔了嗓子,细声细气地唤了一声,三步两步窜到如一身前,在路中央倒下,对如一露出肚皮。

如一俯身熟练地将它抱起,一手猫、一手封如故地进了屋,眼角余光却始终停在身侧的常伯宁脸上。

他很期待常伯宁看到屋中装饰的表情。

这间朴素佛舍之中别有洞天,简直可以用“辉煌”二字形容。

入门是一座屏风,屏风上绣着佛偈,转过屏风,便是一间用来待客的宽敞厅堂,明亮洁净,纳光迎风。

东侧通向一间书房,一排排书架直接做进了墙中,占了整整三面墙壁,其上多为佛家典籍,也有一些道门术法、丹药秘论,琴谱乐章,书桌上的一应文房四宝都选用最好的,铺张得毫无佛门之风。

西侧则是卧房,墙角里摆了一张一看便出自名家之手、价抵千金的凤首箜篌,各样保养用具俱全,还有几张古乐谱散落在临近的桌上。

床则是最精巧的金丝楠木床,楠木丝一根根皆是上好的材质,睡于其上,冬暖夏凉,很是惬意。

待常伯宁看清屋内种种陈设,不由噎了一下。

此处,如何和“静水流深”这般相像

看到他这等反应,如一心尖一暖。

幼时,他还是义父的小红尘的时候,曾端坐在桌前,一笔一画勾勒出了他梦想中的家园。

一间瓦舍,一张床铺,一方小桌,还有两个人。

义父发现后,笑着问他“这是什么”

他认真道“我与义父的家。”

义父拿过笔来,顺手将他抱坐在自己的膝上,自作主张地将一间朴素的小屋里添了许多奢华之物,几乎把他的画篡改成了另一张“这样就顺眼多了。”

他只盯着画中的两个人,乖乖靠进义父怀里“嗯。”

只要那两个人还在,他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家。

如今看来,义父就算不再与自己亲厚,至少还是记得这些装饰的。

封如故将下巴枕在如一肩上,环顾房间一圈,拖长声音“哦”了一声“还是挺宽敞的嘛。”

如一觉得他有些煞风景,并不应他的话。

封如故也不介意,从如一背上爬上来,并顺走了他的猫。

这猫黏人,却并不在意具体黏着的是谁,因此摆出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窝在封如故臂弯里,留一条细长的尾巴在外晃来晃去,只顾着将耳朵在封如故的手指上蹭了又蹭。

封如故问如一道“他们叫你一个人住在这里”

如一很是公正,并不在背后言人是非“是我选的。这里安静远人,适宜做许多事情。”

譬如一个人坐在这里,静静怀念着两个人的日子。

金丝楠木床上没有被褥,也没有丝毫人气,但上面只落了些许灰尘,想必是平日里勤于擦拭的结果。

附近横摆着的僧榻上有一个蒲团,那是如一平时修炼、打坐与休息之处。

封如故摸一摸僧榻,硬得惊人“你就睡这里啊。”

“偶尔。多数时间我在戒律堂修行。”如一掸去床上灰尘,怀着一点期待,希望它真正的主人来坐上它,“义父,请坐。”

常伯宁碍于自己的虚假身份,不好意思去坐床,只选了凳子落座。

如一别开眼,压下心底那点物是人非的酸楚,恭敬地一点头“义父,你在这里稍坐。我去请一趟方丈。”

常伯宁应了声是,如一才踏出门去。

一路乖乖尾随的海净回了熟悉的寺中,也难免雀跃,向两位道君告了假,打算去找自己在寺中的同乡,好好聊一聊这些日子在外的见闻。

封如故也在凳子上坐下,一手逗弄着小猫,另一手抚弄着小猫细密厚实的颈毛。

小猫也用双爪合住他的指尖。

常伯宁叹了一声“如故,你还要瞒多久呢他实在是”一片丹心。

封如故没心没肺地玩着小猫胡子,又把它抱起来跟自己对视,笑说“快了。”

如一去寻方丈,却被人告知,方丈还在讲经。

好在讲经已近尾声,如一便立在道场之外等候。

在外围守着道场的青年和尚也是如字辈的,乃戒律院副座门下弟子,名唤如微,论辈分还是如一的师兄,但他颇有自知之明,并不敢与如一称兄道弟。

气氛一时冷寂。

如微见如一离寺几月,竟无端生出一头长发,只用一条发带绑作高马尾的模样,心中有万般好奇,也不敢问,只佯作自己瞎了,什么都看不见。

倒是如一先开了口“今日讲经,是为着什么”

如微马上回答“是为了祈福。”

在这明确的提示之下,如一很快想了起来。

他许是离开寺中太久,竟淡忘了,自从他入寺开始,每至八月底时,寺中总要诵上七日福经。

若在以往,如一是根本不关心这些事的。

主讲福经一事,永远轮不到他这种手上沾染杀孽之人,因此他不必操心福经是为谁而诵的。

但他忽然想到,自己此番若是回去,那个多事的云中君一旦好奇,问起寺中在办什么法事,自己总该有一个确凿的答案才是。

于是他为了满足那人的八卦之心,继续询问“这七日福经,是为了谁”

如微没想到如一今日话如此多,因为实在不擅长应付他,光脑门上都蒙上了一层薄汗“这就是长右门的玄极君,为他亡故的长子祈福啊。”

如一凝眉“道门找佛门祈福”

如微说“是。玄极君很疼他的长子,本是寄予厚望,盼他接下玄极门的,无奈天不悯之,遭了遗世之祸,英年早逝,他也不知他长子亡于哪一日,就以他出生的八月十七为期,自家祈福,也请佛门祈福,好多积一分福报,多修一分来世”

话说至此,如微才意识到自己议论了太多,急忙收声。

如一没有说话。

“遗世”之祸,于他而言,也是一场隐痛,将他与他的义父分隔了整整十年光景。

如一佛舍中有花有草,因为少人打理,难免有些势盛,常伯宁闲不住,挽起袖子,动手在院中修修剪剪起来。

封如故和猫玩耍中,不慎把猫招恼了,小猫弃他而去,跑出了小院。

封如故尽管知道这猫比自己要更认路,却还是抱着一点怕它丢了的担忧,一路追着它出了院落。

常伯宁看他大呼小叫地追猫,举着小花剪笑叹一声孩子气。

在清净的佛门圣地,常伯宁并不太担心封如故会出事。

封如故跑得气喘不已,追出百米开外,总算在一间小香堂前捉住了猫。

待他重新把猫搂入怀里,才意识到香堂前站了一个人。

一名青年腰杆笔直,在佛门之地仍腰挂锐器,他丝毫不以为忤,意气风发的样子,像极了一只孔雀,也像极了十年前的封如故。

二人打了个照面后,俱是一怔。

封如故认出了他。

在“遗世”中时,封如故饱受凌迟之刑,他满心绝望,曾一度想要寻死。

那时,有十七八双手将他一齐按住。

有一名少年在旁说风凉话,道,他们不让封如故死,是为了封如故好,将来,封如故还会感激他们的。

第二日,在那名少年被丁酉点中后,封如故没有救他,而是让他自己去体会了一遍丁酉的刑罚。

后来,他在狱中因伤重而死。

眼前的少年,那时不过十四岁上下,被丁酉抓回狱中时,和三钗一样,身负重伤,行动不得。

然而在重伤之中的短暂清醒间,他始终不忘怨毒地盯着封如故。

因为封如故见死不救,害死了他的亲生大哥。

封如故还记得,他姓柳,他慷他人之慨的哥哥叫柳元昊,他叫柳元穹。

柳元穹看着气喘微微的封如故,皮笑肉不笑道“云中君,别来无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