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 第44章求道之阶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 第44章求道之阶

作者:骑鲸南去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20:44:46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月之前, 剑川三家仍维持着表面和平。

青霜门掌事严无复四十九岁生辰时, 各家皆有礼物送出,无论心意是否真挚,礼物的厚薄都是精心计算好的,绝不会失礼。

身为剑川掌事之一, 严无复的相识绝不会少, 沉重的礼箱经由冰桥一样样送入, 送来的有丹药、拂尘、茶具、百福图,都是中规中矩而不会出错的东西。

而在生辰这一日, 严无复收到了一份他这四十九年来收到的最奇特的礼物。

……一把乌金唐刀, 一封信,还有一个五花大绑、昏迷不醒、身着霞飞门衣裳的弟子。

那份礼物是从灵璧山寄来的,署名的是严无复一名多年未见、不知生死的道友, 字迹却与他记忆中的道友并不相符。

严无复没有试图唤醒那名深睡的年轻小道士,先确认信件无害,才展开观看。

随箱寄来的信件没有署名,内里字数寥寥,甚至有些没头没尾:“杀死此人,头南脚北, 陈于三家交界之处。这将会是严掌事求道的阶梯。”

严无复却看懂了。

唐刀杀人案的风声早早传到了剑川,据说有一名丧心病狂的刀客,不断屠杀道门修士, 再随地弃尸, 被杀的修士之间毫无关联, 大多数都是庸碌且勤恳的无名小道,死者已超十人。

三门联名撰文传讯,要各家召回在外办事的弟子,若要出行,也最好是多人结伴,以防不测。

因此,当看到那把唐刀时,严无复心里便有了数。

他伸手合上礼箱,施法封禁,叫来门外弟子:“将这些礼物都带入后山珍宝库中,藏起来吧。”

弟子们向来与严无复关系不差,点头应允过后,两名弟子扛起了那藏着人的礼箱,不由吃了一惊:“掌事,这什么玩意儿啊,怎么这么重”

严无复说:“一些道教秘典,都是竹卷,死沉死沉的。记得找个干燥处存放,别给我弄坏了。”

弟子们去了,严无复却陷入了遐思。

自魔道祸世之后,道门进入重整复苏之期,百花齐放,却又良莠杂生。

在这当口,百胜门、飞花门两家掌事先后逝世,上位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极蠢,一个极智,均不好应付,且结姻之后,两家更是结为一个整体,目标直指青霜门。

川内诸人,为此心思浮动,无心求道,不是一日两日了。

照这势头发展下去,积弊会变为痈疮,痈疮会化脓,直到无可收拾的那一日,三家早晚必有一场正面之战。

到那时,道无道法,人无人情,一切皆为利益所使,想要分出一个胜负来,不说血流漂橹,这沉水水底,也得多上几十、乃至上百具无名枯骨。

这封信,直问到了严无复的心中。

究竟是养蛊为患,得过且过,等着不知何时会到来的三家决战,还是自寻一个由头,让一切矛盾提早爆发出来

那一夜,严无复给出了他的答案。

他将唐刀用黑布包好,趁着夜色,去往了后山珍宝库。

珍宝库阵法繁琐,且钥匙只在严无复一人手上,因此无需旁人看守。

严无复直入珍宝库,找到那口被封锁的箱子,坐在上面,手拄唐刀,面色凝沉。

午夜过后,箱内出现摇动声。

严无复跳下箱子,揭开箱盖,内里是年轻人慌张又懵然的面孔,可以想见,他或许只是走在路上,就被人无端打昏,醒来后,便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身上除了衣物,别无他物,手足无措也是正常的。

这张年轻得过分的脸,让严无复想到了自己的弟子,一时动摇。

但手中并不合手的唐刀刀柄硌了他一下,叫严无复想明白了自己深夜至此的目的。

说明了自己的身份,那名紧张的弟子规规矩矩地起身行了个礼:“严掌事,弟子乃霞飞门外门弟子,名唤边无涛。不知……弟子是如何到此的”

严无复对答如流,将一席话说得真假掺半:“你是混在我的寿辰礼箱里进入剑川的,我开箱见人,看你昏睡,却不敢轻易唤醒你,生怕你身上藏有什么机关,一旦醒来,会祸及旁人,引得阖川大乱。于是我便没有声张,吩咐弟子把你抬到此处,我深夜来此等候,就是想等你醒来。”

这一席话说得入情入理,那弟子再也没有怀疑的道理,说自己接到了三门的危机传讯,谨防唐刀杀人者,本来已在返回霞飞门的路上了,却在进入一片树林时,突感浑身疲软无力,晕厥过去,待醒来后,便身在剑川了。

严无复起身,说:“跟我走吧。我送你出去。”

奇怪的是,他已不记得自己挥刀割断边无涛咽喉时是什么感受。

等他回过神来时,边无涛已朝着百胜门的方向爬出了一条数尺长的血路,手里握着一块石头,气绝而亡。

望着他的尸身,严无复颇有些头痛。

……死成这个样子,还如何将尸身摆成头南脚北

他也不知,那幕后之人为何非要把尸身摆成头南脚北。

况且,这尸身一旦头南脚北,对准的,不就是青霜门方向

既是想不通,他索性便不想了。

严无复把尸身留下,却不急着离开,在旁等候,想要等尸身被其他人发现后,自己再离开。

然后,他有幸欣赏到了一场有趣的大戏。

祝明朝来了,手里握着一封信。

看到尸体时,她表情并无多少惊讶。

严无复心中纳罕,躲在暗处,悄悄动用一点灵力,看清了信上内容:

“今日,祝掌事早起行吐纳之事时,会于三家交界处见一横尸。若有此尸,请将尸身放至头南脚北之处。这将会是祝掌事求道的阶梯。”

严无复颇为纳罕,想,头南脚北,可真有这么重要

祝明朝观察那尸体片刻,的确动手了。

但她却将尸身转向了飞花门。

尽管两家多有龃龉,严无复仍暗赞这丫头片子脑子活泛。

祝明朝其人,头脑异常清醒。百胜门因着种种原因,在川中势力最弱,不得不与实力第二的飞花门联手。

然而,飞花门算不得什么好同盟。

碍于剑川地势险要之故,百胜门多年来也未有长足发展,若不早早离开剑川,另谋出路,怕是会最先被飞花门设法吞并。

然而现在,百胜、飞花两门结有姻亲,关系深厚,百胜门又没有自请离川、打破祖训的理由,因此,祝明朝不得不陪着飞花门,泥足深陷,裹足不前,眼睁睁看着大厦将倾。

……她也在谋求一个变机。

但祝明朝的心性,也不肯照信中指示,老老实实地替人办事。

当她布置完现场,便也转头离开。

严无复与她都想到了一处去。

——他们都来过陈尸之地,最好不做第一位的发现者,否则,反倒牵扯不清。

最后,发现尸体的,只剩下飞花门。

那两名莽撞的弟子逃了早课,误打误撞发现尸首后,居然没有即刻禀告,而是几脚踢乱祝明朝精心布置的现场,将尸体朝向青霜门,才厉声喊起,“死人了,死人了”。

严无复旁观了全程,心底渐渐发了冷。

——那在背后筹谋一切的唐刀客,完全猜中了他们的心。

严无复自己手段冷酷,杀了唐刀客送来的“礼物”,弃尸三家交界,却未按信中指示摆尸。

祝明朝心思明敏,不愿为人所控,也没有照信上所言照做。

他们都不愿意做现场的发现者,那么,能“第一个”发现尸体的,也只剩下了飞花门。

——一门上下,都最为厌憎青霜门的飞花门。

——出了事情,肯定会想到把灾祸推到青霜门头上的飞花门。

无论如何,杀人案一出,剑川震惊,立即封川,查验门下弟子有无与那唐刀客勾结。

不巧的是,三门指示一下,各家弟子都惜命得很,闭川不出,一番查验下来,竟是没有一名弟子在杀人之夜离川。

局面便这样僵持了下来。

三家商议过后,只能在送走那名叫做边无涛的小道士的尸身后,持续封川,等待三门派专人前来调查此事。

严无复知道,那名唐刀客不会止步于此,他必有后手。

而且,他有一种预感。

——唐刀客会从青霜门下手。

果不其然,一月过后,苏平火急火燎取了家书来,求告说父亲沉疴发作,请求出川,回家探望。

苏平虽然心急,却也知道现在是三家共议的封川时期,不可轻易外出。

他恳求严无复,说想请严无复带他去见其他两家掌事,说明情况,若是花掌事与祝掌事不肯相信,他们可以各自派出自己信任的弟子,押送他返回清平府,带枷带镣都无所谓,但求能安然到家,侍奉床上的老父。

严无复望着那封家书。

青霜门中,弟子与掌事确然是亲密无间,严无复对自家弟子很是熟悉,因此他知道,苏平父母都不识字,凡写家书,必会求通文墨的邻里们代笔,还被其他弟子笑话说,这是“百家信”。

而这封信的字迹,与那名送唐刀来的人的字迹,一模一样。

这是一封伪造之信,目的便是骗苏平出川。

严无复心知,苏平一旦出川,其他两家定然会借机大闹,说是苏平勾结川外之人,并追责到他这位青霜门掌事身上。

要想达到“追责”的目的,那么,苏平便不能拿着这封伪造的信、活着返回剑川,为严无复、为青霜门澄清误会。

换言之,苏平一旦出川,必然会从这世间彻底消失。

那么,唐刀客会亲自动手吗

或是再寄出一封信,授意于川中某人,叫他去杀掉苏平

若说剑川中有谁能蠢毒到如此听凭他人差遣,也就只有花若鸿一人了。

花若鸿为人极度愚蠢,要他去杀人,容易,叫他不要留下破绽,却难。

到时候,只要他做的恶事败露,那他便会被驱赶出川。

飞花门一散,三家便已名存实亡,百胜门便有了决定自己去留的机会。

严无复脑中风起云涌,但抬起眼望向必死无疑的苏平时,眼中只剩下了关切和不容置疑:“不必与他们见面了。我准你出去。”

……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他不能功亏一篑。

最终,严无复还是走入了唐刀客的局。

他亲眼看到苏平的尸体,亲自为他擦身,惟妙惟肖地演出了所有的情绪与戏码。一切如唐刀客所料,一切也如他所料那般发展。最后,严无复眼睁睁看着被砍落一臂的花若鸿,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封血信。

信中内容如下:“今日,苏平将会带着伪造的假信,返回剑川,证明青霜门清白。杀之,青霜门百口莫辩。请善自把握机会。这将会是花掌事求道的阶梯。”

每封信的末尾,都是同一句话。

……这将会是求道的阶梯。

三封信,杀两人,毁两派。

飞花门一心想要将其他两门赶出川去,取得三本剑法,速速求一个功德圆满,人人飞升——这是花若鸿要求的道。

百胜门成功合并了飞花门,离开剑川这个拘囿门派发展之地,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这是祝明朝要求的道。

剑川散得虽说不大体面,但好在只死了两人,全然避免了流血的纷争。——这是严无复要求的道。

那么,那位在背后操弄一切的唐刀客,他要求的,又是什么“道”呢。

……

严无复从回忆中醒来,恰好听到封如故说:“……在见到那名霞飞门弟子尸身倒卧之处时,我便觉得奇怪。按常理来说,正面咽喉中刀,血流如注,死者立扑在地,却未死掉,定会往凶手所立的反方向爬去,以求生路。”

说到此处,封如故坦然笑笑:“当然,凶手杀人时站在哪一方位,根本不能说明什么。严掌事就当我是在说故事吧。”

严无复不急不恼,赞道:“好故事。但故事永远只能是故事,老夫不是花家那蠢钝小儿,云中君想诈,是诈不出什么来的。”

封如故心中明镜一般。

剑川之事,错综复杂,他纵然发现了再多蛛丝马迹,也并无证据能证明严无复曾参与到唐刀客的杀人计划中来。

唐刀可以丢入沉水,信件可以用来焚烛。

距离霞飞门弟子被杀一事,已有整整一月,想要销毁证据,实在太容易了。

他优雅舒出一口淡烟,雪白烟雾让他的嘴唇显得愈发柔软殷红。

“那么,就当我在讲一个故事吧。你我都是故事中人,而严掌事,也的确参与了此事。”封如故道,“为什么严掌事在初初接到信时,不曾怀疑过,这是那唐刀客的阴谋就这样放心地照做、照杀了”

严无复不语,但封如故心中早已有答案。

他放下烟枪,托腮笑视着严无复的眼睛:“……您认识他。”

“他该是来过川中。他熟知剑川的地势,熟知三家中所有人的弱点与心事。他对剑川的了解,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那好,云中君闲来无事,想听故事,老夫就陪你讲这个故事。”严无复道,“……老夫曾收过一名弟子。大约是八年前吧,他拜入川中,成为青霜门弟子。他在川中待了三年,沉默冷峻,是个很好的学生。”

“突然有一日,他消失了,只留下一封简短的信。”

“他说,多谢款待,后会有期。”

那字迹、那信纸,有过目不忘之能的严无复都牢牢记在心中。

他向来能记住青霜门中的每个弟子,包括被杀的苏平,他将用一生记住。

此人用他的性命,换来了三家的解散,换来了两份剑谱心法。

而他严无复,也会把剑法用在该用的地方。

他低头,又抽了一口水烟袋。

呼噜噜的水声将微热的烟雾送入他的喉中,入肺轮转一圈,又吁了出来。

这两份剑法,他看也未看过一眼,便投入这火塘之中,做了引火之纸。

就如他曾说过的那样,拿了多余的剑诀在手里,那是徒增诱惑,顶个鸡用。

他严无复求的,也唯有剑川安宁,多些人静心修炼罢了。

青霜门有青霜剑法就够了,这是祖上的规矩,他严无复若是独占,死去后无颜见师尊,飞升了无颜见老祖。

……那么,就这样吧,都化了灰,去吧去吧。

那上古大能流传下的剑法,就这样化为青雾,轻灵地消散于空。

封如故心思灵慧得很,他看严无复在接到其他两家剑谱这日,突然开始吸水烟,再望一眼烧得熊熊的火塘,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他笑说:“严掌事不肯吸封二的烟,那封二可有幸,能吸一口这寸烟寸金的水烟吗。”

严无复呵的一声笑出声来,换了一枚烟嘴,把烟袋移给了封如故。

看到封如故徐徐吐烟,仿佛老饕品尝美食的模样,严无复心有所感,细思一番后开口道:“云中君,你要走了吧”

封如故点点头:“嗯。我来前,已经叫徒弟们去收拾行李了。在川中叨扰多日,着实不好意思。”

严无复:“临行之前,老夫有一些话,希望云中君能听一听。”

封如故略略一点头:“洗耳恭听。”

……

当封如故离开严无复住处时,如一、罗浮春、桑落久、海净已在外等待多时。

罗浮春忙不迭迎了上来:“师父,不是说与严掌事道别吗,怎么去了这么久”

桑落久接过封如故手中的烟具,细心整理之时,也难免好奇:“师父与严掌事说了什么”

封如故不禁想到,自己与严无复道别前,他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

“聪明的人,往往会耽于聪明。”严无复道,“老夫生于剑川,最知善泳者溺于水的道理。”

“云中君,老夫当年有幸在天榜比试中见过你一面,那时的你,年方十三,自天榜之比有史以来,你是最年少的一个,你初次参比,便以归墟剑法连败三十名弟子,闻名天下。虽然你这一辈,少有乃师一代的少年良材,不过你是个例外,不逊乃师。”

“这样的赞誉,你怕是听得多了。但那时起,我便从你身上看出了八个大字。”

“惊才绝艳,慧极必伤。”

“云中君,老夫锋芒太盛,半生皆受其害,改是改不得了,还劝你敛起些锋芒吧。这十六人之死,未尝不是你锋芒毕露、遭人妒恨之故呢。”

……是这样的吗

那唐刀客,连杀十六人,写就一个“封”字,是因为妒恨他

从短暂的回忆里抽身,封如故眨一眨眼,俏皮道:“叙一叙情,不知不觉便忘了时间了。”

如一盘着佛珠,淡淡道:“云中君与谁都有情。”

这话说得有些古怪,封如故不由看了如一一眼,谁想,那卷佛珠盘卷而来,直直缠在了封如故的手腕之上。

如一望着他,惜字如金道:“……过桥。”

说话间,他们已到了冰桥边。

罗浮春打头,桑落久殿后,海净走在第二,如一用佛珠牵住封如故,走在中间。

不管走了多少遍,罗浮春还是不能习惯过这冰桥的感觉。

作为修道之人,灵力在体内涌动,却怎么都用不出来,这种感受着实糟糕透顶了。

他急于过桥,步伐难免快了一些。

行到一半位置,罗浮春隐隐见到桥那边似乎有人提灯。

此时,沉水起雾,朦胧之间,鬼灯一线,难免让人猜想那提灯之人,会是怎样一张桃花面。

罗浮春出于好奇,往前几步,神色勃然大变,立即刹住脚步:“师——”

——那人脸上,戴了一张青铜鬼面!

他一身黑衣,衣袂翩飞,好似随时会化风入雾而去。

然而,罗浮春的警示之语还未出口,那黑衣人便抬起右臂,立起双指,打了一个脆亮的响指。

刹那间,封如故立足之地的桥面发出一声刺耳炸响,咔嚓一声,竟绽开了大片龟裂碎纹,向下崩毁而去!

瞬间失重之时,封如故头脑仍在飞转——

桥被人动了手脚

桥分明只有剑川中的弟子才可启动,他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封如故只是稍想片刻,头脑便清明了。

——原来如此。

原来苏平的死,还可以派上这样的用场。

苏平死了,川中必须要派人调查,那么,为了方便各家弟子通行,冰桥就会重新搭起。

封如故想到了那夜自己与如一前去小树林时,那个低着头、与自己擦肩而过的青霜门弟子,眉头微紧。

眼见封如故即将落水,如一本能地纵起灵力,想带他飞起,逃过一劫。

等他意识到沉水之上不能使用法力时,封如故脚下的冰面已破碎殆尽。

此时,那计谋得逞的黑衣人却是面无表情,没有喜悦,亦无得意,只负过手去,身形化雾,消散不见。

电光火石之间,如一一掌推在海净后背,叫他往前踉跄几步,安全落在断开的冰桥的另一端,同时发力甩动佛珠,将封如故甩向海净方向。

在力道将尽时,他穷尽气力,震碎了自己的佛珠串。

在雕刻成怒佛金刚的佛珠四散迸开时,如一失去平衡,身体向冰冷的沉水中倒去。

然而,他清晰地看到,在佛珠如雨洒落间,本已脱离险境的封如故,方站稳脚跟,竟抢前一步,毫不犹豫地抓住了他的手。

……但他的气力着实不济。

轰然一声,冰冷的水没过了两人的头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