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 第128章 第 128 章

四爷怎么可能不做皇帝(清穿) 第128章 第 128 章

作者:痒痒鼠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1:50:5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四爷“爷本计划要邬先生做孩子们的西席。”

“承蒙四爷看重, 邬某不是不想,是怕耽误阿哥格格们的学业。”邬思道低头看着残腿回忆过去恍如隔世一般,沉吟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何况四爷如此待我四爷只要看瘸子还有点用场, 水里火里听四爷吩咐,从今而后, 我和府里其他人一样。”

“不一样。”四爷目光幽幽盯着窗台上跳跃的晨光“我以师礼待先生。”邬思道吃惊地看了四爷一眼,随即垂下了眼睑, 说道“邬某断不敢当。顾八代老先生是四爷的老师, 顾八代先生和家严是同年,其为人邬某万般敬仰,邬某何人, 竟敢僭越四爷,若要我安生处于此地, 师之一字万难承当。”四爷默然良久,说道“既如此,爷还是以府中孩子的老师之礼待先生。先生国土无双,爷虽不是孟尝君,应有礼仪是不敢废的。大清目前徒具鼎盛之名隐忧也甚可怖, 爷不能不借助先生智慧。”

说着话, 一回头, 双手抱拳, 郑重地一鞠躬。

邬思道大惊失色, 四爷大拇指上的翡翠扳指莹亮晃花了他的眼睛,他费力地伸手要扶住四爷,口中焦急地喊“四爷,邬思道何德何能四爷折煞我也。”

四爷一起身, 双手按住他的肩膀,洒然笑道“先生当得起。爷既然要请先生做孩子们的老师,自然要拿出来态度,那民间,孩子父母对老师们,不就是这样礼仪改天要几个孩子行了拜师礼,万望先生莫要嫌弃他们顽皮。”

“四爷”邬思道苦笑开来,明知道四爷是做戏那,还是感动了。“四爷如此信任我,我敢不从命。”

四爷畅快大笑“先生大才,爷为了孩子们,厚脸皮一回。”

您可不是厚脸皮一回

邬思道心里苦笑传闻中活阎王四爷竟然是个无赖,却是眉眼舒展开来,苏培盛双手捧着茶水上来,他呷着茶水,脸上慢慢泛起红晕,瞳仁在晨光下闪着晶莹的光,倏然间又黯淡下来,说道“我年轻时候心高气傲,哪知道落拓到这地步,这是时也、数也。原已灰心丧气,并不愿作世人眼里的清客蔑片相公。这次来京为的是和表姐完婚,携她回南,不料又遭此变故来府一年多,消息灵通,今已知四爷的为难,用一句圣人的话,季孙之忧,萧墙之内。”四爷浑身一颤,手中的茶水差点泼洒出来,盯视邬思道许久,问道“难道先生听说什么了”

邬思道直言“四爷,您是做大事的人,走的是阳谋大道。八爷夫妻情意重,顾念八福晋,偏偏没有孩子,是他的弱点。前些日子,四福晋几乎每天都挤出来十分钟时间,去看望八福晋。邬某还听十七阿哥和弘晖阿哥说,宫里有一个答应娘娘,长得很像先皇后,几位小皇子和小皇孙们都偷偷地去看御花园里看过,”

“等等。”四爷听得有点懵,看一眼苏培盛听的两眼发光,很是不解地问苏培盛“福晋前段时间,几乎每天去看望八弟妹,为什么”

苏培盛讨巧地笑“爷,因为惠妃娘娘和良妃娘娘给送来四位格格,八福晋站在府门口,抡起来鞭子就撵人。”

四爷眉心一皱,只问“既然撵走了,为何需要天天去看”

就知道爷也是不认同八福晋的泼辣做派那。苏培盛苦着脸“爷,可能八福晋以为,两位娘娘训斥她不能生孩子那。”

“八弟妹生育子嗣,和侍妾格格有关系”

“爷,八福晋,她,她,奴才也不懂啊。”苏培盛苦着脸,“出来这样的事情,八爷就带着八福晋进宫赔罪。哪知道,八福晋一回来,人就变了,不打理家务,不出门不待客我们福晋担心,就尽可能地去看看。”

这都是什么事四爷蹙眉,却是猛地一个激灵,转头看向邬思道,放下茶杯,沉吟道“先生认为,早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了”

“正是。”邬思道叹息一声,方才听苏培盛说着一家子吵吵闹闹的温馨有点恍惚,坦言道“八福晋用鞭子撵人,被有心人知道,找个嘴巴传到皇上的耳朵里,要皇上对八福晋的印象不好,这是第一步。第一步,就是施压。邬某听说,八贝勒府上有了四位新侍妾,八福晋接受了,可八贝勒和八福晋的心里必然都不舒坦。但都以为事情过去,四福晋也不再担心的时候,昨天晚上,就是第步。”

四爷徒然一惊。

“好歹毒的计划”这是要彻底摧毁八福晋的精神气。八福晋被毁了,八贝勒那四爷目光沉沉盯着面前的五彩花神杯,“那个嘴巴,就是宫里新进的灵答应,和赫舍里皇后相似的人”

“应该是。”邬思道的目光望着窗外一根枝梢微凉的露水,照耀在露水上的稀薄阳光,心里也为这份谋划齿冷。“四爷,皇上是强大自重的大皇帝,他不屑于寻找替身这样的把戏。但是若这位女子,哪里都相似赫舍里皇后,皇上顾着面子,必然要留在宫里,且不能薄待了。如此一来,这女子就有机会,和皇上说一些话。”

四爷沉了脸。

这果然是他疏忽的一方面。也是他想不到,即使想到了,也使不出来的手段。学杨广拿女色讨好老父亲呵四爷唇角扯着一抹冷笑,只觉得恶心

邬思道面色哀戚。

听得苏培盛呆呆的,保持拿着拂尘打扫书架的动作,身体僵硬,嘴巴张大,合上,再张大,再合上,眼珠子都要掉下来。

太子殿下,居然给皇上找来一个酷似他生母的人

我是谁

我是苏培盛

不对,我在哪里我耳朵听岔了

四爷心中的愤怒澎湃汹涌得难以遏制,眼角低垂,右手上不停地转着佛珠颗粒。

苏培盛傻傻地看着四爷,喃喃地问“这是真的爷”

四爷也不想去信这是真的。一转身,看着邬思道,哑声道“先生所言,爷大体明白。如果是这样一个精心布置的局,一定所图甚大且要花费时间。首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爷不明白,对于太子殿下来说,这样的嘴巴宫里多的是,更何况太子妃嫂嫂管理宫务,何必一定要送这么一个人进宫做嘴巴”

眼睛微微睁开,墨色的眼睛里风雨欲来,旋涡翻涌好似狂风暴雨要吸了人间所有的光。邬思道迎上这样一双生了杀机依旧克制的眼睛,心里的叹息更甚。

“四爷,八旗选秀年一次,秀女们到了岁数入宫参选,时间方面可调性不大。邬某猜测,这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借着这位女子进宫的机会,吸引人的视线和话题,借机谋划八福晋。”

四爷不由地抬手按按眉心。

这真不是他擅长的。

苏培盛因为四爷的模样,特感同身受。就连他这样一个自诩机灵的,善解男女人意的太监,他也想不出来这样的计策。

苏培盛心头一阵火大,愤怒道“四爷,这什么人想出来的法子,太毒了。爷,这次我们一定不能放过他们。”一转头,看向邬思道瞪大了眼“邬先生,这次你也不要善良。这些人就不值得被善良对待”

邬思道因为他的模样笑了出来“苏总管放心。邬某这次一定不放过他们。”抬首,微微仰头,看向望着康熙御赐的花神杯出神的四爷,低低劝解道“四爷切莫挂怀。一样米养千样人,这世上,本来就是什么人都有。”

四爷摇摇头,又微微颔首“是爷失态了。”

枉自他总以为能克制情绪,处理一切,总以为自己能平常心,总以为自己能做到完美,然而差些就犯了大错。

邬思道的叹息如露水一般清浅“四爷心里的愤怒,邬某明白,只是”

四爷点头接下去他的话“我们要振作,不能因此伤了情绪。”

邬思道郑重点了点头,道“四爷说得对,我们的情绪不应该挥霍在这方面。”他停一停,“四爷喝杯茶,稍作休息,我们再继续。”

四爷默默点头,转眼见窗外一片落叶从枝头坠落,似心底无声的一句惋叹。

四爷对邬思道很尊重。

是当成谋臣智世的尊重。

他在屋子偏中间的一个茶几边的躺椅上躺下来,闭目养神。

苏培盛推着轮椅,到茶几边,自去继续他的扫尘。

新来的小厮端着托盘进来,放下两个札古札雅木质奶茶配套碗在桌子上,转身从外间双手抱着一个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多穆壶进来,壶口倾斜,香白飘着热气的奶汤流到小碗里。

再去外间端来一个托盘,放下两个珐琅五彩花鸟碗,杯中茶汤清透袅袅飘香,正是秋冬之际最养生的、南方人最喜欢的杏仁茶。

另有一个小厮进来,送上来两个素白色的小碗,打开碗盖,奶白而滑,香气浓郁,真跟热牛奶上冻一般。中间几粒红豆点缀,很是亮眼。

邬思道好奇笑道“这是牛奶的新做法”

“是那。邬先生。”小厮微微弯腰尊敬地笑着“牛奶煮沸后,不及时用,会结成一层薄衣,尝一口,无比软滑甘香这就是根据那个来的。牛奶、砂糖、蛋液,搅拌均匀,一起蒸出来,您尝尝。”

邬思道来了兴致,小厮给放上银汤勺,他拿起来,用一口,奶味重却不腥燥,软嫩顺滑,入口香滑,口感细腻。甜度也正合适。

“这个好。”端起来茶杯呷口茶水,普洱茶正好冲了口中刚刚的甜香气,留下回味无穷的茶香,不由地笑出来。“这做法好。难得的灵巧心思。”

苏培盛正在给一个挂式香炉清理炉灰,闻言笑道“邬先生,我们四爷说您喝不惯奶汤,特意吩咐小厨房给您研究的。”

四爷“”

邬思道一愣,发自内心地感激道“四爷,我的吃用已经是最好,不敢要四爷再费心思。”

四爷没有睁开眼睛,低低道“哪里费心思爷就一张嘴巴。邬先生吃得好,苏培盛记得去赏赐厨房。”

“哎,奴才记得。”苏培盛响亮地答应着。

邬思道“”

怪不得戴铎等人都对四爷死心塌地的,四爷拿人当人看,是真的用心待人。当然,四爷这般用心,那要求也是杠杠的,在他手底下做事,必须万分小心谨慎,尤其不能有一心。

邬思道慢慢地用了一份蒸牛奶,再用札古札雅木质奶茶配套碗里的奶汤,不再那么排斥,居然能喝得下了,不由地微笑开来。再看一眼四爷的那俊脸在晨光下的光彩烨然温柔强大,不由地哑然失笑四爷这般俊秀,这般用心,却对男女之情一窍不通,幸亏四福晋操心着府里子嗣。

四爷在休息也在思考,邬思道在细细地品位杏仁茶和奶汤的区别和美好,苏培盛打理好屋子的角角落落,在靠墙的柜子抽屉里拿出来几片香片,挨个香炉添上。天空中一片乌云飘过来,遮住了太阳,还吹起来阴风,小厮们担心会下雨,开始收拾外头的桌椅花盆等等。

王之鼎匆匆地外头进来,举着袖子擦擦额头的细汗,看一眼屋里,和邬先生、苏培盛笑着点头打招呼,走到四爷面前打千儿行礼“爷,奴才回来禀告。”

四爷慢慢地睁开眼睛,看向他“说。”

“外头,开始起来谣言了,说八福晋是醋坛子,比那大唐的房玄龄夫人还凶那。说八福晋自己不能生,还霸占八贝勒不要八贝勒的侍妾生,说八福晋欺压侍妾格格,罚跪、打手心,顶铜盆有鼻子有眼的,还有毁容那。甚至之前京城纳兰家明珠续娶福晋的吃醋杀人事件,也被翻腾出来了说八福晋是新一代吃醋魔王。”

四爷目光一闪,那一抹厉色快的要王之鼎觉得自己眼花。

苏培盛拿着香片呆呆地看着王之鼎,还真有这样歹毒的人一定要毁了八福晋不成

邬思道放下札古札雅木质奶茶配套碗,转头问“流言里有提到八爷吗”

王之鼎一惊“先生是说目前还没有。”

“下一步可能就是了。”邬思道长长一叹,“希望是邬某小人之心了。可能下一步,就是说八爷痴情八福晋,不要侍妾生育。”

苏培盛已经吓白了脸这是要八爷的命啊。

王之鼎看看邬思道,看看四爷,因为四爷没有反驳的模样,惊骇的失去声音。

四爷刚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这个时代,一个皇子痴情一个女子的意思,能直接要八弟失去继承权。危急关头,他反而平静了下来。

“你去八贝勒府上,找到福晋,要她照顾好八福晋。如果八贝勒回府,告诉他,一切不要担心,爷进宫一趟。”

“哎。”

王之鼎跑着离开了。

四爷看向苏培盛“告诉府里的人,谁也不许传谣言。”

“哎。”

苏培盛快速放好香片,也跑着离开了。

四爷霍然起身,快速到书桌边,打开一份空白的章程,性音、文觉和尚等人都赶来了,四爷道“立即去通知七弟、九弟和十一弟、平郡王等人,今天不要出门,都在工部等着爷。告诉温达,所有下面危险的活计,今天全部停下来再去理藩院告诉容若,一定要侍卫们警醒着,保护好人不要有斗殴情况。”

“属下遵命。”

个和尚退下,四爷提笔挽袖蘸墨,一坐下来,刷刷刷地专注于书写。

邬思道声音严肃“第一,因为关外沿海边境地方开始办学,江南匠人也有了学院,京畿地区的老百姓都很有怨言,都在说皇上和朝廷偏心。第一,因为关外边境和沿海地区一连串国策实行,大量百姓出关或者去沿海讨生活,有关人口流动的国策,需要改进,加强管理。第,有关关外的环境,曾经被流亡到边塞的已逝边塞诗人吴兆骞之次子,有一本回忆录尺鲤松花江,介绍关外生活,文笔朴素感人,少量刊行看看百姓口风。”

邬思道说一样,四爷写一样,边写边问“爷还惦记着,给京城建造一座女子学院,侄女们长大了,不好天天呆在家里,多一些朋友玩耍更好。”

“”四爷您说什么

“爷还想着,找谁来配合先生教导四个女儿启蒙,这也应该去求皇祖母和汗阿玛。”

“”四爷,您要邬某做先生,教导的,不光是阿哥,还有小格格们邬思道真震惊了。

四爷快速地书写,还挺得意“爷这个提议一出来,保管四九城的老百姓,保守派夫子们无心关注八弟家里的事情。”

“”那可,真是。

邬思道深呼吸一口“四爷,还有最后一点。朝廷不再颁发贞节牌坊,一嫁由父母,一嫁由自己。贞节牌坊的多少,不再是家族人守规矩的体现,也不是地方官政绩之一,和民风民俗亦无关。”

“这一点好。”四爷赞叹,手上轻轻地落下最后一笔。

邬思道转着轮椅上前,从怀里掏出来尺鲤松花江递给四爷。四爷翻了两页,眼睛越来越亮。待章程上的墨迹都干了,他合起来章程,在宽大的袖子里揣好章程和书本,言道“先生留意,若是八弟九弟等兄弟前来,代爷宽慰他们几句。爷尽量快些赶回来。”

“四爷尽管放心。”

四爷大步出来书房,骑上车子飞奔皇宫。

几乎是同时找来的十七阿哥和弘晖阿哥,好奇地看着阿玛飞速离开的人影,一转头,看向后面嬷嬷们怀里的弟弟妹妹,脚边的猫儿狗儿,大眼睛骨碌一转,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一起去后头书房,一进门看见停着轮椅在院子里看乌云的邬先生,开心地呼唤“邬先生,弘晖和十七叔叔、弟弟妹妹们来陪你了哦。”

胖孩子欢喜顽皮的笑容映入眼帘,邬思道顿时眉开眼笑“大阿哥来的正好,今天我们来讲边塞上的诗歌故事。”

“好哦”弘晖高兴欢呼,十七阿哥也兴致勃勃。一群弟弟妹妹只管跟着大哥鼓掌欢呼“好哦”“好哦”

浩浩荡荡的一群嬷嬷丫鬟围坐偏殿里,偏殿中间支起来一个小迷宫帐篷,太小的孩子们在嬷嬷怀里,大一点的自己爬来爬去的玩耍,胤礼、弘晖表示自己长大了,坐在特制的儿童椅子上,板着脸。邬思道眼里含笑,一开口,声音沙哑低沉有力,表情丰富“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还配有生动形象的解说。

孩子们听得“哇”“哇”,弘晖手舞足蹈地兴奋“弘晖知道,宁古塔好,是太祖皇帝的父亲兄弟们六个人居住的地方。”

“对”邬思道抚掌大笑“宁古塔好。现在我们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好”

弘晖最喜欢听邬思道讲故事,和其他人不一样。弘晖没有意识到,他到了交朋友的年纪了,可是兄弟姐妹们和朋友是不一样的。四爷注意到了,有意识地安排邬先生做他的第一个朋友,他很喜欢。

邬先生也喜欢弘晖阿哥这么一位小小的忘年交。

胤礼跟着学习玩耍,也发现邬思道和无逸斋老师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是惊奇地喜欢。

后书房里头一片欢乐,刚刚死寂的气氛全无,天上的乌云越聚越多,真有要下雨的架势。进宫的四爷一路飞驰电掣,很快来到乾清门门口,要守门的小太监去通报,安静地等候。

今天没有早朝,康熙这个时候可能在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也可能在无逸斋检查皇子皇孙们的功课。小太监回来,果然说“四爷,皇上在宁寿宫那。”

四爷道了谢,望着他春秋天单薄的衣衫,道“你叫李德全变冷的天,怎么穿这么少”

李德全不好说,他的厚衣服被其他小太监泼了水,摸着胳膊上被冻出来的鸡皮疙瘩,僵硬着脸嘿嘿笑着“四爷,奴才贪图轻便。奴才下次一定改。”

“嗯,看天气,很可能会下雨,现在就回去穿上衣服。”四爷拍拍他的肩膀,快步朝宁寿宫的方向而去。

李德全望着四爷离开的背影,鼻子翕动,胸腔里里酸酸涩涩的,要他猛地一低头掩饰了。

身边同站班的另外一个小太监,凑到他身边小声道“我屋里还有一件棉袄,你先去穿着。”

李德全一愣。这小太监望着他无奈道“四爷都开口了,回头回来看你还是这一身单薄的,一定还会问那。四爷最是看不得人这么不爱惜身体的。”

爱惜身体吗李德全那一刻,不知道是什么感受。

四爷到了宁寿宫的院门,听到里头的声音,康熙和皇太后、皇贵妃、惠妃等人都在说笑,太子一家也在。

进来门槛,双手打着袖子,一撩袍子,四爷打千儿行礼“胤禛给皇祖母请安,给汗阿玛请安,给皇额涅请安,给太子一哥请安”

长长的一串行礼念出来,一屋子的人哈哈哈哈大笑。

皇太后取笑道“看天气要下雨,你不在家里休息,怎么来了”

康熙跟着道“这可真是破天荒了。下雨的天气,多好的睡懒觉的机会。”

众人都捂嘴笑。四爷乐呵呵的“皇祖母、汗阿玛,胤禛来找汗阿玛,是有大事那。”

一句话说的众人乐不可支。皇太后瞧着他脸上已经没有了昨天醉酒的痕迹,放下心来,对皇帝笑道“阿弥陀佛。皇帝,胤禛找你有大事那。”

康熙笑骂“皇额涅,您听听这小子,他睡懒觉的时候雷打不动。他有事了,就巴巴地进宫找到您这里来。”

屋里的人又是一阵大笑。

四爷厚脸皮,只管给老父亲作揖讨饶“汗阿玛最疼儿子的。”

康熙在屋里又是一阵前仰后合的大笑声中,一眼瞥见皇太子眯起的眼神,摸着胡子苦笑道“罢了罢了,难得你小子今天不睡懒觉还有大事,朕且去听听。”

父子两个在一群哄笑声中和恭送声中,离开了宁寿宫,慢悠悠地踱步。一模一样的八字步,一个老迈,一个年轻,几乎一样的姿势。路过的宫女太监嬷嬷们自动低头避让,他们穿过长廊,穿过两道门。

“弘晖那”康熙关心胖孙子被昨晚上的事情影响。

“一早起来,跟着儿子练武,领着弟弟妹妹玩耍,现在应该和邬思道听故事。十七弟也去府里了。”四爷对儿子很是放心。

康熙思及慎刑司汇报的邬思道的言行举止,摸着胡子点点头“邬思道走南闯北,经历过,见识多,难得是一片赤子之心不改,做孩子们的西席挺好,只是还需要其他的老师。可有人选”

“正要和皇祖母、汗阿玛求人。一个是弘晖和弘时的其他老师,一个是四个女儿的启蒙老师。”

“”

康熙板着脸,拐个弯儿,眼睛望着“乾清宫”的匾额“哦 是要找几个绣活好的嬷嬷去教导朕的孙女们。”

四爷“”

“汗阿玛,是读书识字的老师,还需要几位西洋老师。”

“哦不学绣花啊将来缝缝补补的,都不会,手笨得很。”

“学射箭骑马打火铳,汗阿玛。练武功也成,对锻炼身体更好。”

康熙一噎。

“朕记得,弘晖是康熙十九生人本应今年七月就正式进学,因为出门耽搁了,不要弘晖来无逸斋上课”

“汗阿玛,来无逸斋上课自然更好,只是这样一来,弘晖就要每天来往于府里和无逸斋,他又不是大哥家里和哥家里的孩子大点儿,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儿子不舍得。”

“哦”

康熙乜他一眼。

四爷摸着脑门嘿嘿笑。

那“欲言又止”地告状的小模样,看得康熙抬脚就踹。

四爷飞身闪开,振振有词“汗阿玛,弘晖在家里学习,照顾弟弟妹妹们,儿子更放心。”

康熙眼睛一眯这倒,也是。

老大和老、老五都求着,要弘昱和弘晟都来无逸斋上课,他答应了。可是皇太子一直对此有意见,认为他们的儿女们都没有资格进无逸斋学习了。康熙也知道。

而四儿子的顾虑也有道理不能光顾着在无逸斋上课的名头好,就忽视了家里最亲的弟弟妹妹们,弘晖是长子,做大哥的,照顾家里人很应该。

“那也不能老待在家里。要弘晖天气好的时候,隔差五的来无逸斋学习,朕考考他的功课。”

“哎。”

康熙还是不放心“弘晖还没剃头,剃头是大事,代表他长大了是一个小儿郎了。剃头礼要好生操办。”

四爷脱口而出“汗阿玛放心,儿子疼弘晖那。”

康熙给他一个大白眼。

四爷“”

康熙在一众请安声中,背着手进来乾清宫,到偏殿里一坐,正在打扫香炉的魏珠忙上前行礼,给康熙摘掉暖帽和朝珠等等,已经有机灵的小太监端着茶盘进来。

康熙放松地坐下来,端起来牡丹花神杯用一口茶,斜一眼一脸“有话要说”的四儿子,开恩地道“坐下来,说吧。”

“汗阿玛,儿子不敢坐。儿子有愧。”四爷低着头,情绪低落。

“说”康熙心里有不好的预感,却更急于知道了。

“汗阿玛莫要担心,可能是儿子过于敏感。”四爷语气沉重“儿子今早上陪着一家人用完早膳,在书房里休息,儿子的小厮来报,外头开始起来谣言,说,八弟妹是醋坛子,比那大唐房玄龄夫人还醋,之前明珠家里续娶福晋的事情,也被巴拉出来,”抬头,望着老父亲黑掉的面堂,从袖筒里掏出来一个章程,一本书。“汗阿玛,您看。”

康熙接过来章程,大致翻翻,给四儿子一个冷眼。

再翻翻书本儿,忒是无奈。

“当年顾贞观为了将被流放的吴兆骞营救回来,去求容若,容若来求朕。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将他送回江南,嘿,他居然不适合江南气候,大病了”

四爷也笑“吴兆骞回程中,黑龙江将军巴海派兵护送,并拨给驿车驿马和饮食。当时徐乾学于宴会即席有喜吴汉槎南还诗,和者后多至数十百人。王士禛句云太息梅村今宿草,不留老眼待君还”,最为人传诵。顾贞观等有人资助他,筑屋间,命名为归来草堂。可是他多年呆在宁古塔,长期的严寒生活,已不适应江南水土气候,大病数月,不得不赴京治疗。之后就在纳兰府上,给揆叙做西席。儿子记得,那是康熙一十年,容若还手抄一本吴兆骞的诗词给儿子。”

康熙的目光还落在书本上,随意点头“他被流放一趟,诗词反而大气起来,于江南不再出名,但朕来看,好得很,”看到其中一页写着“家父临殁,人糊涂着,语其子曰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挈归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轻轻一叹。

这是当塞外是家乡那,临终还惦记着。

康熙感叹“各人的各人的命数,容若和顾贞观是为了好友,一心要他回来关内,也是一番好意。”

四爷“汗阿玛,自从顺治十五年朝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不少文人学子都被流放宁古塔。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当他们历经了人生的浩劫,生活进入常态,于思想学问方面也沉淀了下来,佛学家函可传授佛法,教授农耕和商贾;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更有宁古塔毛皮人参多,还有做商人的,办学馆的。而流人到宁古塔各旗,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宁古塔的官吏及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高看一眼。流人在宁古塔,虽是刑余之人,尚且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交结为友好,一起耕种,一起读书,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而文人们还可经常相聚。时而相聚饮酒赋诗,时而又寻密探幽,登临山水。吴兆骞虽有文才在身,但不会耕作,又无生存之道,初到之时意气消沉。后来,吴兆骞就利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他的文采被官方和同去的流人所看重。后来,巴海将军专门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两个儿子额生、尹生读书。宁古塔和黑龙江有巴海和萨布素两位将军,如今学风已经形成,商业繁华,未来可期。”

康熙白他一眼,思及自己这些年故意找理由,送去的文人墨客,一抹脸,摸着胡子感叹道“身为六祖宗故地,如今有此面貌,朕心甚慰。只是,其他边境地方也都有意见了,不能老流放去宁古塔。边境地方淳朴,先头为了摆脱贱籍的,因为强出头被流放过去的,都是心有志气一片赤子之心,所以能在边塞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今关内因为关外好起来再过去的,就没有这份心胸了。朕也担心。你六妹妹、萨布素等人,都写信来说了这个情况。”

“那,试着管控要过去关外的人,宣扬着要他们去南海或者以后,朝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流放”四爷一眨眼“只是儿子担心,有点早了。”

“嗯,青海一带,确实有点早了。”青海和西藏要打起来,还有准格尔虎视眈眈,朝廷要图长远布局,暂时不能暴露要彻底收复青海和西藏的野心。“南海。朕在考虑考虑,上次你庄王伯伯为了南海人请命,要求流放人去南海。”

四爷眼睛一亮,双手击掌“这主意好”发现老父亲黑沉沉的脸,摸摸鼻子,一低头。

康熙“”

“罢了,这章程里的每一条,有朕要慎刑司和礼部、内务府酌情操办。你回去吧,告诉老八,关键还是要有孩子。要是朕听到外头有谁说,八贝勒痴情不要侍妾生子,朕要他去关外打猎”

康熙说到后面,声音里一片肃杀。眼睛也露出来真实的怒火。

万一有谣言跟着起来说,八贝勒痴情一片所以不要侍妾生子,等着八福晋,还是好的。万一有人一琢磨,是不是八贝勒不能生啊,那可真是,康熙真能要老八回关外打渔打猎去。

四爷郑重行礼“儿子替八弟感谢汗阿玛。汗阿玛,儿子一定和八弟好生说道说道。”

康熙一瞪眼“滚吧。还女子学院朕看你是疼侄女闺女疼入魔了。”

“”

四爷一肚子劝说的话,暂时都不敢提了。麻利地起身,逃命一般地喊着“汗阿玛,儿子滚了。”真滚了。

康熙一噎,望着儿子的身影看不见了,一只握住书本的手青筋暴起,攥的书本变形那一张龙脸完全沉了下来,黑沉沉的,比天空中翻滚的乌云还黑。

天空中一道雷声“轰隆”响起,外头刮起来大风呼啸着。康熙几个深呼吸还是压不住那火气,胸膛剧烈起伏着,大手猛地一拍黄花梨茶几,怒声道“要礼部、内务府、慎刑司来人”

有康熙出手,单单一个“朝廷要做调查,有关如何在京畿地区统一办学事宜,踊跃发言提建议”就够老百姓议论纷纷的了,事关家家户户自己家人亲友的切身大事,哪还有心思去关注其他的惊喜的、意见不同吵闹的、一些满心期盼的人家欢呼流泪的不一而足。

太子回来毓庆宫书房,和文人墨客们说说笑笑。听到雷声,起身站在窗边望着黑云压城的天空,听到贾应选进来说“太子殿下,老百姓都在议论办学的事情那。”

“哦”太子笑吟吟的,一副心情很好的模样,望着天空中的狂风卷着乌云翻涌,微笑“这雨,还是下下来的好。”

贾应选听得一阵心悸,张张嘴巴想说话,不敢。幕僚们纷纷附和,大雨下来,才是痛快。太子高兴地撵着步子唱着“升平早奏,韶华好,行乐何妨。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最近流行的戏曲长生殿,真不是作为一个皇太子应该唱的。贾应选站在书房门口,听着里头的吹拉弹唱,一颗心宛若风中乌云中被淹没的太阳,只余悲叹。

四爷出来乾清宫发现要下大雨,魏珠给他送来蓑衣雨披,他穿在身上感觉闷得慌,到乾清门门口发现李德全穿的厚实了,点点头,一路骑车飞奔回家,风太大,迎着风,衣服头发都乱了,更骑不快。见到路上行人惊慌奔走地找地方躲雨,他不由地笑了出来。待四爷赶去工部衙门偏堂,小厮常喜上前帮工脱下来雨衣蓑衣,四爷打眼一瞧,几个弟弟坐在靠墙两边的椅子上,魂不附体的,都吓得脸白纸一般,工部尚书温达从外头进来,苦着脸行礼道“四爷,门头沟一个矿井塌方,幸亏我们有防范,没有伤亡。”

“你们办得很好。”四爷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四哥”十一阿哥呼唤一声,含着泪看着四哥。“那是弟弟花费两个月清理出来的一口废矿井,因为发现里头还有煤炭,打算再次挖掘的。”

四爷镇定道“别怕。人都好好的,就好。”

“四哥,不是人都好好的,你问七哥。”十一阿哥一指七贝勒,眼泪忍不住冒了出来。

七贝勒张张嘴,凄然道“四哥,容若在领着奥斯曼使臣、西洋传教士参观国子监的时候,几个学子趁西洋传教士去厕所的时候攻击他们,幸亏侍卫们防范及时,没有死亡。但是一个传教士头部被一砖头打得出了血,目前在太医院治疗。”

四爷一皱眉“封锁消息了吗”

“封锁了。”

八爷从外头进来,一边脱雨衣,一边说情况“容若封锁消息,那传教士也醒过来一次,没有性命之忧,养着几个月就好了。但这件事性质过于恶劣。容若在和使臣们、西洋传教士们赔罪,要我暂时避开,我过来四哥这里看看。”

几个皇子、围过来的工部官员们,都听得傻了。

因为侍卫们防范严实,学子们居然在厕所里伤人,读了圣贤书的脑袋就学会了这些简直丢尽了大清国读书人的脸面

不说大清大好的办学势头,就是大清好不容易形成的邦交形势,也有可能被破坏

一时间,屋子里气氛压抑死寂,十一阿哥和平郡王无声地哭着。常喜端着托盘进来屋子,担心两位爷顶风而来,受了凉,不顾身份提醒道“四爷、八爷、先用一碗热汤,今天工部厨房熬的羊汤。”

四爷先看向八弟,发现他虽然阴沉着脸,眼里都是担忧和愤恨,却不见惊慌失措,稍稍放了心。

“先喝汤,八弟。”既然发生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四哥放心。”八爷重重点头,有四哥去找汗阿玛用办学的名头覆盖住流言,福晋那边暂时稳下来,他也就稳了下来。端起来青花大瓷碗,一仰脖子,**的羊汤进了肚子,五脏六腑都热烘烘地暖了起来,看一眼四哥脸上奔波的痕迹,乱掉的头发,脸上发热,眼眶也发热,忙低头掩饰了。

四爷本就阳气重一点不冷,喝完羊汤额头沁出来一层细汗,望着众人还处在震惊中的模样,安抚道“都莫要担心。也不要出去说这件事。等朝廷自有安排。”给温达一个眼神。温达道“四爷说得对,我们先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诸位都先和本官去忙着。”说着话,领着官员们都退下了。

屋子里没有了其他人,九阿哥胤禟猛地站起来,怒容满面“四哥,这是有人故意捣乱,就是要我们不能办学,矿场整顿也做不下去可恨至极”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