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雪中春信 > 第106章 第 106 章

雪中春信 第106章 第 106 章

作者:尤四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2:06: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肃柔忽然大大松了口气, 相较于官家的情话绵绵,她更愿意这样锋棱毕现, 却坦荡直接的沟通。

她说是, “官家,赫连氏一向忠于朝廷,从武康王愿意送嫡长子进京为质子起, 陇右就已经臣服于先帝了。这些年介然与官家同窗读书,一起长大,你们曾是最好的朋友,纵是走了些弯路,也是因各自立场不同,说开了,大可不计前嫌。再者, 官家雄才大略, 怎么能看不清介然的心呢, 他既娶了上京的女子, 就是在向官家表明决心,日后也会长久效忠官家,否则何必留下这么一大家子把柄,受人牵制。今日官家这样告诫我, 我也向官家表明心迹,自然尽我所能,时刻劝谏督促丈夫,请官家放心。”

官家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 你父亲忠勇, 为朝廷几番出生入死, 我料虎父无犬女,你也定会继承令尊衣钵的。至于张家的前程,你不必挂心,你的叔伯兄弟们,我自会看顾,不会埋没了他们的才能。说了这半日,我只要你明白,有功于朝廷的,我必不会亏待,但若是有负于朝廷,那么届时君威如山,我也不会心慈手软。”

肃柔道是,“官家的话我铭记于心,绝不敢忘,就请官家看着我们夫妇的决心吧。”

官家满意了,复又换上了一副温和面貌,切切叮嘱着“此去陇右,山高水长,望你事事小心。你是禁中长大的,只怕受不得边关的水土,若是呆不惯,就早些回来吧,上京才是你的根。”

话说到这里,已是虚与委蛇,肃柔微呵了呵腰道“也请官家保重,妾与介然就算远在他乡,也会日夜祝祷我主圣躬康健的。”

然后他便沉默下来,没有再说话,静静看了她好久。

很多情绪从心头汤汤流过,再多的眷恋与不舍,到这里势必要作了断。反正都是输,最后的故作凶狠,仿佛能够找补回一点面子。

他长叹了口气,终于调开了视线,抬手指了指门上,“走吧,他还在等着你。”

她听了,后退一步双手加眉,向他行礼,最后道一句“多谢官家。”

他看着她俯下身,青黛的领缘衬托出白净的脖颈,那样的玲珑姿态,可惜,与自己无缘。

都淡了、散了他闭了闭眼,重新转身望向窗外。

静静流淌的汴河,很大程度上像极了他的人生。河面上商船、漕船往来,还有画舫小舟游曳,那么拥挤的一辈子,少了一叶扁舟,其实也不算什么。

双眼怔怔,不敢调开视线,只听得身后脚步声渐去渐远,忽然消失了。有一瞬他生出奢望来,误以为她停在槛前还未离开,忙匆匆转过身来看。结果自然是空欢喜一场,门前空空,人早已经不见了。

鬼使神差走上回廊,这里正可看见他们的背影,确实很般配,合该是一对。他心里的不甘,最终只能化作喟然长叹,颓败地吩咐内侍“回去吧。”

潘楼内盘桓的诸班直潮水一样随之退散,这时候徘徊在后院的人才敢走进厅堂内。大家想私议,却又没这胆量,反正知道先前的贵客不是小人物,这样兴师动众只为寥寥几句话,过卖连茶水和点心都没来得及送,人就走光了

掌柜见他们探头探脑,扯着嗓子呵斥起来“都愣着干什么管住嘴,吃好饭,不该你们过问的事少打探。都无事可做了吗桌椅收拾了吗后厨菜色预备了吗还有前头的香,换了没有”一面大声驱策,“下半晌曹太尉家要来摆宴的,订的隆盛花篮什么时候运来,还不快打发人去排办局看看”

一顿安排,所有人的魂儿都归了位,立刻纷纷忙活起来。刚才的大阵仗,很快就被抛到脑后,毕竟上京王侯将相云集,天子脚下哪有什么新鲜事。热闹看过就忘了,倒不如多去想想怎么讨好客人,怎么多得几个赏钱,来得实惠。

那厢马车里,肃柔将官家交代的话,如数转达了赫连颂,说完嗟叹,“这样也好,干脆摊开了,各自心里都有数。一个孩子,再加上张家满门,已经足够拿捏咱们了。不过陇右不会有异心吧我阖家都在上京,官家这样一说,我竟有些怕。”

他失笑,“官家小人之心,你也小人之心吗赫连氏蛰伏了太多年,已经没了进军兰州的底气,哪来的异心当初朝廷招安,也是经过多番权衡,爹爹才答应下来的。匈奴军固然骁勇,但连年作战早就露出疲态,占据陇右之后朝廷又给予优待,与其四处征战,不如休养生息。再说那地方山高皇帝远,有吃有喝繁华富庶,没人会思变。所以你不用担心,爹爹不会兴兵,我自然更不会。咱们回到陇右,不过是换个更自由的地方过日子而已,等清理了门户,后顾无忧了,生他几个儿女,享我们的天伦之乐吧。”

她这才放心,倚在他肩头道“我记得你说过,要带我去看一看爹爹征战过的热土,那时候我还不屑得很,没想到如今竟要成真了。”

所以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他的唇角勾出一点笑意,温声道“是啊,陇右是个好地方,虽不似上京精致,但绝对比上京精彩。我曾听岳父大人说过,他说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带妻儿来陇右看看,现在他未能做到的遗愿,我代他实现,我敢打包票,你会喜欢那里的。”说罢微顿了下,又道,“不过既要走,我想还是快些动身,免得夜长梦多。我已经事先命人在芙蓉渡预备了船,船上用度都是现成的,你只需带上随身要紧的东西就好。从上京乘船,一路往西到河中府,届时我会安排人接应你入西宁州的。只是这一程一半是水路,一半是陆路,难免会受些颠簸,要辛苦娘子了。”

肃柔很意外,“听你的意思不和我同行吗”

他嗯了声,“我要快马赶回陇右,先平定了战事,才好扫清前路迎接你。”

肃柔心里不由揪起来,也知道陇右有战事,他不可能优哉游哉陪她慢慢返回。自己到这时方才明白继母的感受,为什么当初她会对武将百般嫌弃,一心想给女孩子们找文官。

“长途跋涉,回去又要打仗,身子怎么受得住啊”

他笑着和她打趣,“我的身子好不好,娘子还能不知道吗。这一身的勇武无处可用,当然要回去大杀一番。”

没正经的调侃,自然引来她的抱怨。

他喜欢看她红着脸嘟囔的样子,不那么四平八稳,像个无措的小姑娘。他望了她很久,慢慢心里盈满感激,牵过她的手道“多谢娘子,愿意离乡背井,跟我去那么远的地方。”

肃柔抿唇浅笑,“那是因为官人值得托付啊。官家这回的损招,其实也帮了你,否则我心里还没底呢,不知将来你会不会变心,会不会辜负我。”

他也承情,讨乖道“所以还是应当感激官家的一片苦心,替我创造了表现的良机。就为这,我也会一心一意替他守边关的,毕竟他不仁,我不能不义。”

这也算以德报怨吧,肃柔心里踏实下来,经历这样一番惊心动魄,往后的日子,应当可以平稳无虞地度过了。

及到第二日,赫连颂终于还是重返朝堂,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向官家认了错。面子这种事,到底要互相周全,各退一步才能双赢。

当然这回说的,全变成了家国大义,他自动请缨回去平乱,决心表了千千万,也让官家在朝堂上找回了为君者的尊严。

官家紧紧扣着扶手,龙纹的雕刻压得他掌心生疼,脸上却绽出了一点笑意,“若论私情,少年起一同长大,你这一回去,朕心里很是不舍。陇右关山万重,这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但人虽在边关,还是要想着上京是你第二个故乡,日后陇右平定了,切要记得回来看看,再会一会故人。”

赫连颂拱起手,抬眼向上望去,诚挚道“臣在上京多年,多承官家厚爱,对官家的感激,实在难以言表。今奉命返回属地,必定扫清叛贼平定陇右,且金军多次扰攘,臣在上京鞭长莫及,无法为官家立下寸功,待得回去了,誓将蛮夷驱逐出柔狼山,还边疆百姓以安宁。”

官家说好,“赫连颂听旨”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今授卿太原以北节度大使,武威郡都督,经略节度河西、陇右。你是朝中重臣,更是朕手足一样的挚友,望你竭忠诚而事君,莫负朕之所望。”

前几日那点变故,到如今已经全部褪尽了,朝臣不会提旧事,官家也不会回望。这热气腾腾的临阵授命,开拓出了另一种全新的前景,所有人又燃起了新的希望,赫连颂是陇右留在上京的一股新生力量,也许他的回归,会将陇右带向更积极的方向。

嗣王府里,倒也没什么可收拾,要安顿的,无非是人罢了。

肃柔过去看了稚娘母子,稚娘的身底子很好,几日的静养,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见她进来,忙把孩子交给乳母,自己亲自上前迎接,笑着说“女君来了。”

肃柔先去看了孩子,退红后的小公子白白净净,十分可爱。她逗弄了一阵子,方让乳母把孩子抱下去,自己比了比手,让稚娘坐。

月洞窗外春光明媚,偶有微风拂来,吹动了竹帘旁垂挂的流苏。女使送来香饮子,福福身,又退了下去。肃柔端盏抿了口,方告诉稚娘“王爷今日向官家辞行了,我们明日便打算启程。”

稚娘有些意外,但旋即心领神会,“早走早安心,倘或耽搁了,怕又生变故。”

肃柔颔首,转头示意雀蓝将一只妆匣捧来,打开盖子,里头是一摞钞引和飞钱。她向前推了推,“这些是你们母子今后的用度,总是自己手上活络,才好过得自在。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有朝一日,咱们必定会在陇右相见的。只是目下还需忍耐,也不能走漏半点风声,这不光是为我们,更是为了鋆哥儿的安危,你应当明白。”

稚娘说是,“鋆哥儿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能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都是郎主和女君的成全,我哪能不知道其中利害。请女君放心,我们会为郎主和女君看守好门户,待得将来郎主和女君再回上京,这嗣王府必定还是原来模样,不损一分一毫,交还女君手上。”

肃柔笑了笑,“这些于我们来说都是身外物,只是有了这个府邸,好给你们母子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罢了。”说这转头四下望望,怅然呢喃,“我自小长在上京,还没出过远门,这回要离开故土,竟有些舍不得。”

稚娘却是很开阔,笑着说“女君没有去过陇右,那是个好地方,外邦的人汇聚在那里,有许多异域的美食,还有各色鲜艳的绫罗绸缎,上京都没见过的”

话还没说完,就听外面通传,说王爷回来了。

肃柔和稚娘站起身相迎,这回他是径直来横汾院的,身上公服还没换,进门便屏退了左右,对稚娘道“城里的暗桩没撤,你们日后若是有需要,大可私下调度他们。但需谨慎,能不动用就不要动用,免得露出马脚,后头不好行事。孩子长起来快得很,等过几年,我再想办法把你们接回陇右。这段时候且要按捺,若是出了纰漏,那么回去的路就断了,我料不用我说,你也懂得。”

他向来长话短说,从不愿意浪费口舌,稚娘肃容说是,“请王爷放心。”

道行颇深的哨户,略一点拨就知道其中轻重,他便不再赘述了,转而对肃柔道“散朝的时候,伯父和叔父问我们什么时候启程,说祖母已经在为你准备用度了。我想着过会儿就回去,走前也让你和祖母再说说体己话。”

肃柔闻言,心头不由发酸,勉强笑道“祖母还拿我当孩子似的我那里收拾得差不多了,没什么要预备的了。”

从横汾院返回上房,稚娘母子的事倒也不必操心了,眼下就剩一个乌嬷嬷。有些内情,终究要告诉她的,届时是去是留,须得有个决断。

女使很快便把乌嬷嬷请进了上房,这偌大的厅堂里只剩下三个人,气氛就变得肃穆起来。

乌嬷嬷看看这奶儿子,见他重新穿回了公服,料想朝中事应当平息下来了。可还没等她松口气,便听见他道“嬷嬷,官家已经准我们回陇右了,明日我们就要启程,今日请嬷嬷来,是想问问嬷嬷的意思,是跟着我们回陇右,还是打算留下,继续看顾稚娘和鋆哥儿。”

乌嬷嬷讶然,“明日就走吗”

赫连颂点了点头,“我的意思是,嬷嬷这就收拾起来,明日跟着王妃的船动身。”

乌嬷嬷却很为难,“可鋆哥儿还小,稚娘又是个不问事的,就这么把他们扔在上京,往后可怎么好”

赫连颂道“多安排几个人照应他们就成了,嬷嬷不必担心。”

乌嬷嬷听他说得简单,觉得他对稚娘实在过于绝情了,不免要替稚娘母子打抱不平,蹙眉道“稚娘告诉我了,说当初是自己给郎主下了药,才得来这个孩子,郎主虽怪她,但一夜夫妻百日恩,如今又有了鋆哥儿,就算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总不好对他们母子太凉薄。细想当初,我是受了王爷和王妃的托付,不远万里陪着你来上京的,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了,虽说到了我功成身退的时候,可看着稚娘母子,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那么小的孩子,就要活在朝廷掌控之中,郎主不觉得他可怜吗若是咱们全走了,这个家就空了,凭稚娘那模样,将来还不叫人欺负死吗”边说边摇头,“还是欠缺一个万全的打算。”

其实若论忠心,乌嬷嬷确实难能可贵,辅佐完了一辈,大有辅佐第二辈的决心。虽然这番话里不乏对肃柔的不满,但肃柔并不因此置气,与赫连颂交换了下眼色,轻声道“官人,把实情告诉嬷嬷吧,让她自行做决定。”

这下乌嬷嬷犯起了嘀咕,视线茫然在两人之间游移,“什么实情里头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吗”

赫连颂便也不讳言了,对乌嬷嬷道“稚娘和孩子都是权宜之计,并不值得嬷嬷花那么大的力气去维护。早前不告诉任何人,是怕有闪失,就连嬷嬷也一起隐瞒了。现如今咱们可以全身而退了,因此向嬷嬷和盘托出,请嬷嬷与我们一同回陇右。”

他说得虽不详尽,但对于乌嬷嬷来说却足够了。她听完,愣了半天神,最后嚎了声“天爷”,五雷轰顶般盖住了脸,“竟是我糊涂了”

所以他们夫妻从来就没有生过嫌隙,自己也不知究竟是中了哪门子的邪,一心觉得他们不能长久。现在回头想想,之前在王妃面前的洋洋得意,竟像个笑话,这是没有地洞,要有,她早一脑门子扎进去了。

肃柔好性儿,想着既然到了最后,还是冰释前嫌的好,便和声道“嬷嬷回去收拾吧,明早咱们就去渡口。”

可乌嬷嬷却呆怔在那里,左思右想,隔了好半晌才慢慢摇头,“不成啊,既不是郎主的骨肉,将来要是做出什么有损陇右的事来,可怎么办朝廷看在他是郎主长子的份上,必定多番优待,日后你们也会有嫡子,倘或嫡子的优势被他占了,官家封他为嗣王,那岂不是混淆了赫连氏的血统,要埋下大祸了吗”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瞻前顾后,想得太多,赫连颂道“上京的嗣王府不过空有个名头,将来袭爵须得回陇右,赫连的血统混淆不了,嬷嬷放心吧。”

“那这家业呢”乌嬷嬷道,“不说家业,稚娘年轻,万一不尊重,毁的也是郎主的名声。”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早前舍不得回去,是因为鋆哥儿太小,郎主放得下,自己却放不下。现如今呢,得知了里头的真相,就变成了另一种忧心忡忡,提防假子长大后夺权、提防家业被侵占、提防挂名的妾侍管不住自己,做出有损家主的事来。

肃柔看了赫连颂一眼,“官人以为呢”

赫连颂毕竟与乌嬷嬷相依为命多年,深知道她的忠心,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赫连氏,如果留下能让她安心,那就留下吧

“上京离陇右虽远,却也不是关山难度,过阵子想回去了,直接命人护送就好。”他说罢轻舒了口气,哀致地对乌嬷嬷道,“嬷嬷照顾我多年,将我视如己出,我心里一直感念嬷嬷。这次原想带嬷嬷回去,往后好生孝敬的,却不曾想又因为我,要害得嬷嬷滞留上京,都是我的不孝。”

乌嬷嬷眼圈蓦地一红,摆了摆手道“说那些做什么我在上京十几年,已经习惯了此处的生活,回到陇右反而不能适应。我的家里人,这些年受武康王爷关照,过得都很好,我自然要竭力回报王爷。你们年轻,大可去奔赴好前程,我就在上京替你们守着这府邸,也算尽了我的责任。”一面说,一面又望向肃柔,嗫嚅了下道,“王妃,老婆子往日糊涂,闹出许多笑话来,还请你不要见怪。我原是以为,不论郎主娶了上京哪家的姑娘都不得长久,却不想他能为你破釜沉舟,可见郎主是真的爱重你。如今你们要回陇右了,老婆子不能随侍,一切就请王妃多费心吧。等来日王妃回京省亲,看见这宅子还是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地,就是我老婆子对王妃的交代了。”

肃柔很是动容,“嬷嬷的劳苦我们都看见了,多谢嬷嬷这份赤胆忠心。”

先前怨怪她的时候,确实想过还是将她留在上京为好,但当事到临头,她自己请命,却又生出另一种无言的悲壮来。

肃柔最终将收拢的产业,重又交到了乌嬷嬷手上,这样也避免了妾侍掌家的尴尬。待一切都安排好,已经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两个人相携登上马车,赶往旧曹门街。

人将远行,好像对一切都生出了眷恋。路过中瓦子的时候看外面景色,人间烟火浸泡进了暮色里,空气中有奇楠燃烧的清香,一阵阵伴着微风,吹送进车厢里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