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雪中春信 > 第80章 第 80 章

雪中春信 第80章 第 80 章

作者:尤四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2:06: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般嫁出门的姑娘, 比在闺中时候更有话语权,肃柔这么一说, 连元氏都觉得有理,终于硬气了一回,寒着脸道“亲家夫人,我们二娘子说得有道理,若是府上觉得儿子卧了床,儿媳妇留着多余了,也用不着扣大帽子,我们张家虽不像贵府上有爵位,但女儿和外孙还是养得活的。只要侯夫人一句话, 我们即刻就带人回去,绝不再叨扰府上。”

眼见着双方要一拍两散, 陈侯那两房妾室忙来打圆场,赔笑道“王妃和亲家夫人千万不要动怒,我们女君是因着公子遭遇意外,心情烦闷,难免发两句牢骚, 还请王妃与亲家夫人担待。眼下这时候,家里正一团乱, 若是少夫人再带着哥儿回了娘家, 外头愈发要议论了。到底少夫人与公子多年夫妻,虽平时有些小口角,夫妻情分还是有的。如今要是果真走了, 正应了那句大难临头各自飞,于少夫人的名声也没有益处。”

那厢妾室从中调停,闹得陈夫人十分没脸。她本来心里就不舒服, 想找尚柔撒撒气,给她娘家人一点脸色看,甚至逼着张二娘子让嗣王去找瞿大尹,却没曾想张家忽然强硬起来,倒是一点委屈都受不得了。

想来想去,无外乎应了一句墙倒众人推,越想心里越憋屈,抽出帕子掖了掖泪,偏过身子道“罢了、罢了,怪我们澄川自己不修德行,如今重伤在床上,外人欺凌嘲笑不算,连自己人也有意凌逼起来。”

尚柔大皱其眉,凉声道“今日我阿娘和两位妹妹原是来瞧官人的,母亲以礼待客,哪里来这么多的闲话现在反过来又怪别人凌逼哪个凌逼母亲了,母亲说话可要公道些。”

结果陈夫人对着元氏道“亲家夫人可听见了我先前对这媳妇是半点没有怨怪的,知道澄川不长进,让她受了委屈,我总是格外护着她,从来不说她一句不好。现如今呢,是我说一句,她要顶撞上三句,哪里还有半点做儿媳的忍让。我今日就是要亲家夫人和王妃瞧一瞧,咱们家眼下到底乱成了什么样,亲家夫人也不要一径袒护女儿,孩子有不足之处,训诫上两句,也是你治家有方的道理。”

元氏已经很不满意女儿的半生都毁在了这个家,还要听她婆母的歪理,当即气得七窍生烟。怪只怪自己嘴笨,不懂得回敬,只好拉长着脸,愤懑地调开了视线。

肃柔现在算是明白了尚柔的水深火热,遇见这样的婆母,哪里还有什么公道可言。今日话赶话的说到这里了,索性掰扯个痛快,便道“侯府上事,原不该我这外人插嘴,但见我长姐实在委屈,我少不得要得罪夫人了。我有几句话,说出来不大好听,先请夫人担待,夫人不曾管教好儿子,让我长姐来填了这个窟窿,人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夫人应当和我长姐齐心拉姐夫走正途才对,可惜夫人没有。我也瞧得出来,姐夫对我长姐没有结发的情义,否则上回盼儿一死,不会叫嚣着要拿我长姐报官。可着满上京去问,没有哪家小妇凌驾于正室夫人之上的,偏贵府上就是,既然如此,你家何不将通房明媒正娶,也免得连累一位正派的贵女。姐夫有今日,不是我长姐的错,是他品行不端,侯爷和夫人溺爱过甚所致,他这一出事,不光害了他自己,也害了我长姐一辈子。我还是那句话,夫人若是想维持这个家,就请善待我长姐,保留侯府的体面。若是存心想毁了这门婚,那更简单了,代姐夫写下放妻书,让我长姐回娘家。反正自有那些羡慕侯府尊荣,急着给令公子做填房的,不在乎令公子是躺着还是站着,只等侯爵夫人给她们下聘。”

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陈夫人这种人,若不去直指面门点醒她,她往后且要阴阳怪气给尚柔气受呢。现在丑话放敞亮了说,张家不吃她颠倒黑白的这一套,往后也不必逮着机会就告状,是非曲直,张家人心里有数。换句话说,尚柔往后想在陈家横着走,她侯爵夫人也得忍着,忍不了就替儿子休妻,大可看看将来是尚柔过得更好,还是她那个废人儿子过得更好。

尚柔向肃柔投去了感激的目光,自己有时候嘴笨,又指望不上母亲给她出头,好些时候话语上落了下风,光是心里着急,嘴上说不出来。这会儿好了,有了肃柔,她脾气刚毅,也有对付陈夫人的好口才,把她心里那点憋屈全说了出来。现在只等陈夫人答复,但凡她流露出一点不挽留的姿态,自己二话不说就去收拾细软带着安哥儿离开陈家。就算将来不嫁人,守着儿子过一辈子,也比在陈家受那没完没了的腌臜气强。

果真陈夫人给说愣了,话也堵住了喉咙,吐又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憋得一张脸五颜六色。

泄愤的抱怨,毕竟只图一时畅快,张家不吃素,再也不愿意委曲求全了,就因为澄川成了那样,她们也动了一拍两散的心思,自己要是再不依不饶,可果真要家败人瘫了。

服软的话说不出口,陈夫人起身进内寝,又哭她儿子去了,剩下两个妾侍讪讪,对张家人道“还是一家子,牙齿磕着舌头难免的,别往心里去”

元氏和肃柔、寄柔站起身来,不过寥寥一笑,“该说的都说透了,大家心里好有数。”

尚柔也没跟娘家人回去,把她们送到门上,肃柔迈出门槛后又叮嘱了一句“长姐只管安心,要是有什么变故,就派人来嗣王府传口信。”

尚柔颔首,深深隐藏在眼睛里的愁闷不见了,反倒焕发出一种破茧重生的活力来,握了握肃柔的手道“你放心,我不再是任人揉搓的软柿子了,刚才你那几句话,让我婆母明白了张家的立场,往后再也不敢给我小鞋穿了。”

肃柔笑了笑,说那就好,复又回身托付伯母和寄柔,让她们回去代为问候长辈们。自己近日有些忙,抽不出空来,等过几日绵绵备嫁,一定回去给她添妆奁。

两下里道了别,方各自登车返回府邸,到了西鸡儿巷,见温国公府正大肆筹备嫁妆,鄂王府迎娶近在眼前了,不由感慨,日子过起来真是好快。

待车辇停稳,门上候着的婆子上来接引,进了园子才发现已经到了午饭时候。今日赫连颂当真出城办事去了,肃柔一个人简单应付了一顿,下半晌就在廊亭里查阅账目,重新划分府中那些女使婆子的分内。

其实要说细微处,确实有很多不足,本想大刀阔斧整治,又觉得弄得人心惶惶不太好。先前处置过几个婆子,那些当着虚职的有了前车之鉴,自然也警醒起来,知道揽活儿忙碌了。既然如此就接着观察两日,实在不成就,再开发不迟。

当然当家做主,琐事很多,那些显贵高门的婚丧嫁娶事宜,一应不能慢待,转眼就有两宗,宰相孙延年家生了孙子、太常寺卿家后日娶媳妇,肃柔一桩一桩安排,并不需要假他人之手。

这让袖手旁观的乌嬷嬷有些不舒坦了,后来几日让人盯着上房的一举一动,本以为年轻姑娘总有顾全不上的地方,届时还有自己张罗周全的余地,谁知等了半晌,样样都在考量之中,越是如此,越让乌嬷嬷生出一点无力的彷徨来。

忙惯了的人,一时闲下来,就爱胡思乱想。她听说王妃找账房训话了,账房先生出来的时候冷汗淋漓,三魂被抽了两魂半,过门槛的时候险些摔一跤,也不知究竟哪里出了错漏。

既然有错漏,想必王妃会命人来传自己问话的,她准备了好些应对的说辞,可是奇怪,又等了两日,上房也没有打发人来。她忽然觉得自己像被排除在了王府之外,真正成了多余的人,以后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她来料理的了,她在这府里,还能做些什么

果然,以前在她手底下任职的婆子仆妇们,自此也不怎么敬畏她了,一旦她巡视后院,吩咐她们办事的时候,她们就笑着搪塞“郎主和王妃孝敬嬷嬷,让嬷嬷好生歇歇,嬷嬷怎么又自己忙起来我们拿着府里给的俸禄,自会好好办事的,再说都伺候这么久了,又不是头一天进府,难道还要劳烦嬷嬷处处指点吗”

乌嬷嬷从没受过这样的不恭,怒道“我在这府里当了十二年管事,你们一个个还是我雇进府里的,怎么现在巴结上了当家主母,学会拿话来排揎我了”

那些婆子手上忙碌,嘴上还要敷衍“乌嬷嬷这是哪里的话,我们自然记着您的好处呢,您是郎主乳母,这家里头除了郎主和王妃,数您最大,我们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和您叫板不是”说着搬起笸箩从她身旁经过,一面道,“嬷嬷快别站在这里了,人来人往的,没的撞着您。我们还有活儿要干,没法子陪您说话,您且去后廊上坐一会儿,等我们忙完了,再来听您训话,成不成”仿佛她是个上了年纪,脑子不怎么好使的老太婆,已经到了让人哄着,才能安生一会儿的地步。

乌嬷嬷气得脸色发青,一直陪同在左右的夏婆子只好出言安慰她“您老何必和她们一般见识,都是些拿钱办事的人,为着保住饭碗,自然向王妃那头倒戈。毕竟现在掌家的是王妃,腰杆子挺不直的人,有奶就是娘,您老又不是不知道。”

所以是大势已去,自己不中用了吗乌嬷嬷的满腔愤懑终于泄了一半,无奈地说“还是因为郎主向着王妃啊,那些人是属狗的,鼻子最灵,嗅出一点风向来,就忙着给人做孙子去了。”

“可不是。”夏婆子搀着她,慢慢走回她自己的小院,边走边道,“不过郎主还是敬重嬷嬷的,毕竟嬷嬷奶大了他,要论抚养的时间,嬷嬷比陇右的王妃还要长呢,郎主心里能不明白吗。只是眼下成了亲,不似以前了,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就算是嫡亲的亲娘,有了媳妇也得往后稍稍,嬷嬷看开些就好。”

乌嬷嬷瞥了夏婆子一眼,叹息道“你生的都是女儿,倒不必经受这样的苦,还是你福气好。”

夏婆子一听就笑起来,“哎哟”了声道“嬷嬷这不是在打我的脸吗,我这辈子最不足的就是没生个儿子,嬷嬷倒来臊我女儿贴心是不假,可嫁了人,全上人家过日子去了,只剩下我们两个老的,不知多冷清如今就盼着逢年过节,她们能带着郎子回来瞧瞧我们,一家子能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我就很欢喜了。”

这么一说,乌嬷嬷想起了远在陇右的至亲,喃喃道“我也有个女儿,比郎主大了三个月,老王爷替世子选乳母,选上了我,我就抛下男人和孩子,进了王府。”

在陇右,武康王是天,不像上京应选乳母的都是贫苦人家,武康王府挑选乳母只在匈奴贵族中,即便门庭不那么显赫,出身也必须高贵。那时候,谁不以喂养世子为荣,她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世子身上。后来世子被送入上京,武康王夫妇郑重将世子托付给她,她又是如何怀着满腔的虔诚,一步步伴着世子走到今日啊

可是现在呢,忽然感到迷惘起来,也许是自己太过看重那个奶儿子,拿他当自己亲生的,在他娶妻之后还把他当孩子看待,终究是错了。

“我那姑娘,今年也二十四了,前年出了阁,嫁给了震武军最了不起的勇士,今年立春生了个儿子,我已经当上外祖母了。可惜这些年我从来没有陪伴过至亲骨肉一天,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好不好。”

夏婆子说“嬷嬷劳苦功高,陇右的王爷和王妃自然会关照你的后人。”

乌嬷嬷笑了笑,说也是,“我把一生都献给了赫连氏,将来等郎主回到陇右,乌洛兰氏还会继续效忠郎主,一辈子为郎主膀臂。”说到这里,又想起她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来,不由站住脚,向前院方向张望。

夏婆子不解,问“嬷嬷瞧什么呢”

乌嬷嬷道“今日初一,衙门里有集议,郎主要到傍晚才回来。”

夏婆子说是,“王妃过会儿要回张家,已经吩咐前面备车了。”

乌嬷嬷迟疑了下,“一个人回去可是张家有什么事吗”

夏婆子道“听园里伺候的云锦说,张家有位表姑娘要出阁,想是为了这件事吧”

乌嬷嬷不说话了,点着头慢慢走进了院子。

眼下就是整日闲着,无事可做,乌嬷嬷没有午睡的习惯,尤其天气一日日凉下来,要是合衣小睡片刻,醒来身上还有些发寒,倒不如时时活动活动的好。今日又逢王妃要出门,想必郎主到家的时候她还没回来,正好趁着这个工夫,能和郎主说上两句话。

于是焦急盼着太阳下山,时候差不多了就去门上候着,终于见巷口有马车进来了,忙走下台阶接迎。

车上人打帘迈下来,见了乌嬷嬷,笑道“嬷嬷怎么候在门上王妃呢”

乌嬷嬷道“王妃回张府办事,还未回来。”

赫连颂哦了声,吩咐竹柏将文书全搬进书房,自己快步进内寝换衣裳去了。

等换完了出来,见乌嬷嬷还在前厅站着,心下有些纳罕,理了理袖子问“嬷嬷怎么了有话要和我说吗”

乌嬷嬷低垂的眼皮,很艰涩地眨动了几下,掖着手道“我确实有几句话,想向郎主谏言。”

说得这样一本正经,可见不是等闲小事,他忖了忖道“我今日公务多,嬷嬷有话,去书房说吧。”

顺着内院的木廊走上一段,前面一座别致独立的小院落,就是他在家办公的地方。他比手引乌嬷嬷进来,指了指圈椅请她坐,自己俯身忙于整理文书,抽空问了句“王妃可说回不回来用饭”

新婚的小夫妻蜜里调油,事无巨细都要关注,这点很可以理解,乌嬷嬷道“王妃临走吩咐了跟前女使,只让预备郎主暮食,倒没说自己回不回来用饭。料着张府上老太君会挽留,兴许陪祖母用过了再回来,也不一定。”

赫连颂说也好,“我这里忙得很,抽不出空来陪她用饭。”顿了顿方想起前情,抬眼道,“嬷嬷要说什么眼下没有外人,只管说吧。”

乌嬷嬷道是,上前两步问“郎主与王妃这阵子相处可融洽”

他闻言微微怔愣了下,“嬷嬷怎么问起这个来”

乌嬷嬷道“我是瞧王妃过门不久,倒和郎主闹了好几回生分,虽都是些小口角,但在我们这些下人看来,多少觉得王妃缺了几分体贴。我先前总盼着你早些娶亲,身边有个知冷热的人,我也就放心了,却没想到王妃的性情不似我想象的那样温软我的哥儿,你应付外头已经够不容易了,回来还要尽力哄着王妃,可是累坏了。”

案后的人听她这样说,慢慢长叹了一口气,勉强笑了笑道“夫妻之间么,有些磕碰很寻常。毕竟她刚入王府,两下里还需适应,不光她要体谅我,我也该多体谅她。”

他的神情愈发令乌嬷嬷觉得心疼,气恼地嘀咕起来“这可不是娶了个可心的妻子,是迎了一尊菩萨回来,反倒要办大事的男人去体谅她。”

赫连颂不置可否,精力依旧放在手里的公文上,撩袍坐下提笔蘸墨批改,一面道“再过些时候,慢慢会好起来的王妃规矩重,让下人遵循着她的意思办事,就相安无事了。”

“规矩重不算坏事,底下人拿着月例办差,规矩苛刻些也没什么。不过我有些替郎主不平,郎主这样的郎子,打着灯笼也难找,大可不必委屈自己。”乌嬷嬷平了平心绪,觉得实在应该和他商谈商谈了,遂换了个温和的语调道,“我看上房伺候的都是王妃带来的陪房,恐怕郎主使唤起来不大方便。先前你身边那几个女使,除了云锦办事妥帖,余下的蜀锦、素绫等没什么眼色,不够机灵,我想着,还是再从外头买两个人回来吧,挑样貌脾气好的,放在书房伺候,不和上房相干。这事在我心里琢磨了很久,只要郎主答应,我去和王妃说,王妃用人素来大度,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