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雪中春信 > 第90章 第 90 章

雪中春信 第90章 第 90 章

作者:尤四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2:06: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一行人匆忙赶到了绥之的院子, 元氏先抱了孩子来给太夫人瞧,这是本家重孙子辈里的头一个,自然宝贝非常。太夫人怕病气沾染了孩子, 远远端详那小脸, 笑着说“竟和绥之小时候一模一样, 好得很好得很”心里却记挂着产房里,不时探头朝对面望一望, “这会儿到底怎么样了里头有没有消息递出来”

绥之摇了摇头,他原想留在里面, 最终还是被赶了出来,崔婆嘀嘀咕咕抱怨, 说从没见过男人留在产房里的,回头女人光顾着和丈夫抱怨叫疼,哪里还有力气生孩子。他只好在屋外等着,看里面一盆盆血水端出来, 人就像被钢钉钉住了似的,吓得动都不敢动。

元氏道“母亲身上还没好,这大半夜的,何必过来。”

太夫人摆手道“我也静不下心,还是过来瞧瞧的好。头一个落了地, 第二个总是一盏茶工夫,也该生了。”一面自我安慰着, “快了、快了”

谁知又拖延了一炷香, 还是没有消息,众人急得团团转, 双生落地的时间不能耽搁太久, 时候一长, 肚子里的孩子回不过气来,就要出大事了。

这回屋里是呆不住了,大家全挪到了产房外的廊子上,听见里面崔婆给产妇鼓劲“用力用力少夫人,就剩最后一哆嗦了,您咬咬牙,使劲儿”

忽然里头骚动起来,“好了、好了”,大家顿时一阵欢喜。然而竖起耳朵听,却没听见孩子的哭声,刚降生的孩子出不了声,实在不是好事,众人面面相觑,等了好半晌依然没有动静,暗想这回怕是坏了,一对儿双生,最后只能剩下一个。不曾想正在灰心的当口,石破天惊的一声啼哭传来,虽然声气很弱,远不及先降生的哥哥,但总算哭了,门外候着消息的众人险些欢呼起来。

门打开了,崔婆迈出了门槛,七十来岁的人了,头发花白,背也微微佝偻着,产妇折腾了多久,她就陪着耗了多久。出门时候见她头发都湿透了,满脸疲累的神情,上前来向太夫人纳了纳福,“恭喜老太君,得了两位重孙。小的落地不容易,生下来脸都憋紫了,好在救回来了,总算母子均安,我没有辜负老太君的重托。”

太夫人自是感激万分,“我就知道崔嬷嬷是定海神针,有了你,我真是放一百二十个心。”一面招呼绥之,“快,快谢过嬷嬷。”

绥之拱手长揖下去,颤声说多谢嬷嬷,也等不及看孩子一眼,就匆忙进产房探视妻子去了。

不一会儿仆妇抱了孩子出来,和哥哥相比真是瘦小得可怜,大家连看他都得小心翼翼。

崔婆道“大的在肚子里横行,小的难免受些委屈,日后仔细养着,慢慢就会白胖起来的。”

元氏对崔婆实在是道不尽的感激,切切说,“这回真是辛苦嬷嬷了,有您这位送子观音在,保得咱们家平安,您就是我们的恩人啊。日后等哥儿大些,让他们专程去给嬷嬷磕头,没有嬷嬷,哪有他们的好日子。”

大家结实客套了一番,等到一切收拾停当,也将近四更天了。回去略睡一会儿,不多久天就亮了,尚柔和绵绵又赶来看望白氏和孩子。这寒冬腊月虽冰凉彻骨,但家中添了人口,太夫人一高兴,连病都好了,张罗着让人预备了巧粽和澄粉水团,大家在上房先庆贺了一番。

肃柔赶上一场喜事,虽然很热闹,但因守了一夜,也有些乏力,后来辞了祖母回到嗣王府,直睡了两天才恢复些精神。

雪已经不下了,素节是十一月十二大婚,那时天还有些阴沉,到了晴柔出阁却是个大好晴天,赫连颂去幽州也有十几日了,没赶得及回来参加喜宴,肃柔便一个人回去喝了喜酒。

府里张灯结彩,鲜红的灯笼被残雪衬托得愈发浓妍,肃柔过晴柔的院子里看她,她穿着喜服,坐在妆台前,平时素净的脸,今日浓妆艳抹起来,有种勉强长大的奇怪感觉。不过倒是掩盖了不好的气色,大红的口脂,也能衬得人喜气洋洋。

看见肃柔进来,她叫了声二姐姐,脸上挂起一点腼腆的笑意。

肃柔上前打量她,替她扶了扶鬓间的花钗,笑着问“今日大喜,紧张么”

晴柔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咽了下去,只说确实有些,“也不知道人家府里怎么样,过了门能不能和公婆妯娌相处得好。”

肃柔道“黎少尹在凉州任职,婚宴过后应当会和夫人回凉州的。你们新婚,不至于让你跟去凉州伺候,你和郎子正好可以独处。”

可是晴柔对前景好像并不抱多大希望,不过抿唇笑了笑,便不说话了。

几个族中亲戚的孩子在院子里嬉闹,姐妹们因知道她的心事,大家见她低落,都不免沉默下来。

绵绵终于也学会了迂回,不会直接了当说黎舒安像冰疙瘩,只道“三姐夫是斯文人,哪里像我们的郎子那样没脸没皮,所以三姐姐就得活泛些,多和他亲近。一个屋檐下过日子,你心里想什么就要告诉他,想和他腻歪就扑上去,还怕他往天上逃吗。”

大家对她的言辞表示惊讶,但转念想想也是,烈女怕缠郎,反过来亦然。虽说姑娘家主动,不免有些自跌身价,但夫妻相处如人饮水,只要能和谐圆满,管他有脸没脸。

尚柔也来劝慰她,“婚前来往不多,许是人家性子冷,以学业为重。婚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一个被窝里躺着,不愁他远着你。”

总之已经到了这个关头,好像也只有往前走了,晴柔怕家里人为她担心,自然满口应了,赧然说“我也不为将来发愁,就是觉得舍不得离开家。姐妹们一个个都嫁出去了,往后要见上一面,怕是不大容易。”

绵绵说“除了五妹妹以后要去泉州,剩下的全在上京,你有什么事就招呼我们,要是三姐夫对你不好,我们就堵门找他理论。”

大家很赞同,个个点头不迭,晴柔由衷地笑起来,叹息着说“我有姐妹们撑腰,想想没什么可慌的。”

既然心里平静下来,就可稳稳坐进行障中,等着新郎来行奠雁礼了。这黎舒安久不露面,除了那日登门下定,后来大家就没见过他,今日穿着新郎官的礼衣来亲迎,那面目看着好陌生,虽然算得俊秀,但疏淡也确实是疏淡。

姐妹姑嫂还像以前一样,几乎没怎么作梗,就让新郎官接到了新妇。黎舒安从行障中将晴柔牵出来,进前厅拜别长辈们,肃柔在旁看着,看晴柔的侧脸木木地,并没有新娘子该有的娇羞,心里忽地感到忐忑,也不知她的这场婚姻,最后究竟怎么样。

大家照例将人送出门,看着迎亲的队伍缓缓去远,黎家不像嗣王府和伯爵府娶亲那样隆重,很有一切从简的意思。绵绵心直口快,过后悄悄和姐妹们抱怨“这黎家怎么一副寒酸模样人家娶填房,都比这个体面些。”

好似忽然揭开了迷雾,大家才想起来,黎舒安之前确实与人定过亲,后来因对方姑娘坠马死了,才来攀张家这门亲的,难道果真拿晴柔当填房对待吗

众人大眼瞪小眼,至柔说不至于,“黎家之前并未迎娶那姑娘进门,真拿张家姑娘当填房,也太欺负人了。”

尚柔也说不要胡思乱想,“世上哪有人头婚当续弦的,就算黎郎子答应,他爹娘也不会答应。”

确实是杞人忧天了,黎家是官宦清流,面子还是很要紧的。不过张家相对铺排得也不算大,因着晴柔是庶出,请柬只发了亲戚好友,通共二十来张桌子,府里就能放下,甚至不必包外面的酒楼。

反正这十一月人情往来不断,有几家成婚和几家生孩子的,肃柔忙于周旋应付,才深知道自立门户的艰辛。第二日仔细问过有没有宴请,确定没有,便想趁着得闲,搭个“纸阁”消磨时光。

所谓的纸阁,是当下最时新的一种冬日雅趣,用三扇纸屏相围,加盖一个纸屋顶,垂草帘作障蔽,就是个小小的屋中屋。纸做的阁子可以很好吸附香气,聚集暖意,到了隆冬时候文人们最爱在纸阁里清谈,点上几盏茶,焚上珍藏的香,或坐或卧,侃侃而谈,便是阻隔市井喧嚣,最为清雅和高格调的生活了。

女孩子当然也爱这种小情调,尤其搭建曲室,对肃柔来说很有意思。王府前厅宽敞,于是吩咐将早就预备好的纸屏搬过来,指派了几个小厮动手搭建。很快一个阁子就成型了,女使们像模像样往里面摆上一张睡榻,两张胡床,并小桌子和温炉,在这小天地里,一切都紧凑有趣,只有付嬷嬷在不停叮嘱着“把温炉的盖子盖严实燃香小心,千万别碰着围屏”

肃柔踏踏实实在美人榻上躺了下来,阁里香气馥郁,升温也快,躲在里面听着外面的风声,心里很平静,不一会儿就昏昏欲睡起来。

渐渐地,风声里夹带了马蹄,笃笃之声震得地面都震荡了,大概又到了禁卫换岗的时候。仔细竖起耳朵听,果然不久又安静下来,想想自己婚后好像一直都很忙碌,难得现在这样清闲,越体会,越觉得当下岁月静好。

草帘被掀起来,沙沙一阵轻响,想是蕉月进来添炭了。她翻个身,把手垫在脸颊下,不防有人在她唇上啄了一下,那唇还带着凛冽寒意。她猛地睁开了眼,见那个卸了甲的人蹲在她榻前,正含笑望着她。

她有些回不过神来,简直以为在做梦,瞠着眼睛说“官人,你回来了”

他说是啊,“娘子好雅兴,还搭了纸阁,一个人在这里受用,一点都不想我。”

肃柔都快哭出来了,“胡说,我哪里不想你,明明天天想你。”

他装出不敢置信的样子来,环顾一下这小阁子,“难道搭起这个,是为了在前院等我”

他的自作多情,常能令爱意澎湃,这是平淡生活中最有力的调剂。肃柔心里的柔情涌动起来,加之先前进宫受到了惊吓,明明已经平息的情绪,见到他又被唤醒,万分委屈地搂住了他的脖子,声声唤着官人,“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了”

她的感情一向内敛,今日忽然热情起来,让他受宠若惊之余,也有了些不大好的预感,

他收紧双臂抱住她,温声安抚着“我回来了,年前哪儿也不去了,一心守着你。”

肃柔沉溺在他的温情里,却还不忘问一声,“军中的事都处置妥当了么”

他像抚摩猫儿一般捋捋她的脊背,说都妥了,“那点小事,难不倒我。如今粮草齐备,将士过冬的军饷也都发放妥当了你不知道,我在外多着急,想着快些完事,好回来陪你。”

肃柔到这时才深刻懂得夫妻一体这句话,一猛子扎进他怀里,就不想再起来了。

他的领上有艾草的香气,军中简陋,但他还是个精致的人啊,那样的环境还不忘熏衣呢。她嗅着他的气息,心里逐渐平静,但眼泪却从眼角滑下来,好像怎么止都止不住。

他起先没有察觉,只管倾情地搂着她,直到感觉她微微地抽泣,他才愈发笃定事有蹊跷。

仔细打量她的脸,蹙眉问怎么了,“娘子受了什么委屈吗是不是那日进宫,听了什么闲话还是郑修媛或那个正得宠的叶昭容,有意给你小鞋穿了抑或是官家召见你,言语孟浪,冒犯了你”

肃柔微微怔忡了下,“你知道官家召见过我”

他哂笑了声,“他那样念念不忘,怎么会错过好时机。”

肃柔脸红起来,这话到了他嘴里,不知为什么,让她一阵心虚。她不知道该不该把内情告诉他,思量再三,唯恐他一时冲动,再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来。官家毕竟是一国之君,有些事做得说不得,若是打破了这种平衡,那么再想弥补就难了。

所以她还是摇头,“别胡想,我如今这样的身份,谁会难为我入了禁中见到那些诰命,大家都很客气,成国公夫人还为颉之做媒来着。我只是想你,你一去二十来日,前脚走后脚就下雪,我怕你在军中冻着,怕没人好生照顾你,怕幽州那些将领引着你喝花酒,回来又给我带回个什么花魁行首来,可不是要提心吊胆吗。”

他知道她没说实话,但吐露的也是她心中所想,便抱着好生宽慰了一番,“我有我的规矩,承办公务时不召伎乐,更没人敢给我塞女人,你别胡思乱想。”抬起她的脸,拇指划过她眼下泪痕,温声说,“你若是遇上了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我们夫妻同心,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你艰难,但你要相信我,再过一段时日,我一定带你离开这里,去陇右,去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跑马。再也不用在这上京如履薄冰,不用时刻担心禁中为难你,你想笑便笑,想闹便闹,我们可以大大方方恩爱给众人看,我要让你做雄踞陇右,最驭夫有方的王妃。”

前半段说得很好,但后半段不知怎么回事,忽然就跑偏了。

肃柔原本正打算好好感动呢,结果听罢,咧嘴笑得尴尬,“你手握大权,我手握你。但若是哪一日你对我不复往日的欢喜了呢,我握不住你,你就飞了。”

他眼中笑意,在听完她这番话后慢慢消退了,叹了口气道“你没有去过陇右,也没有见过我爹爹和阿娘,我爹爹只有我阿娘一位王妃,我从小看着他们同进同退、形影不离,在我心里,男人一生有一个心爱的姑娘就够了,所以我学不会上京那些纨绔子弟的做派,也从来没有想过招惹你以外的女人。你要是不信,今晚找把刀来,把你的名字刻在我胸口,将来我要是动了歪脑筋,一脱衣裳就能看见你,这样行不行”

肃柔扭捏了下,说那不好,“万一你在军中要赤膊上阵,胸前顶着老大一个张肃柔,会被人笑话的。”反正有这份心,她已经知足了。

他刚回来,身上还穿着铠甲里的衬衣,肃柔便起身,拉着他往后院去。结果乌嬷嬷也得了王爷回来的消息,已经在月洞门上候着了,见他们进来,笑着说“郎主这阵子辛苦了,我让人预备上一桌丰盛的菜色,过会儿把稚娘请来,一起吃个团圆饭吧。”

肃柔平时是很大度的,但今日赫连颂刚回来,夫妻之间唯嫌亲近不够,乌嬷嬷非弄个稚娘戳在跟前,实在令她很不高兴。

她正打算指责乌嬷嬷两句,不想赫连颂先开了口,淡声道“嬷嬷,我今早三更起来赶路,马不停蹄四五个时辰方才到家,实在没什么兴致吃团圆饭。再者稚娘的身子不宜操劳,还是让她安安静静养胎为好。等明日吧,明日得闲,我过去看看她,眼下就请嬷嬷见谅,让我好好歇一歇吧。”

乌嬷嬷被他这样一说,顿时有些讪讪,原以为他是自己奶大的,多少总会顾全她的面子,谁知娶了媳妇之后,好像愈加离心了。到现在不需王妃发话,他自己就先撇清了,让她不由有些失望,原还指望稚娘来了能分庭抗礼,谁知稚娘是个不知争取的,王妃又有手段,最后竟是自己里外不是人,白讨了那么多的嫌。

无可应对,只能说好,“那就随意吃两口,郎主歇息要紧。”

肃柔见状,心头的不悦也偃旗息鼓了,连看都没看乌嬷嬷一眼,吩咐结绿打热水来,一面对他道“官人奔走上百里,一身尘灰,先擦洗擦洗,换身衣裳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