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 第96章 第九十六章

作者:启夫微安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2:49:5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突厥大军压阵, 没能第一时间攻破城寨。绕过了金山山脉,从东北边趁乱偷袭。在罗云镇下属村庄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屠村,死伤了将近七百多无辜村民。轮台的支援军最终没及时抵达李北镇城寨,在罗云镇遭遇偷袭的突厥人, 打了起来。

与此同时, 一波突厥兵绕过天山山脉,冲入了碎叶镇。

突厥王自打收到三子身亡的消息便挥师南下, 兵分三路, 从西北李北镇, 西边碎叶镇, 东北罗云镇三个方向,呈包围局势进攻大燕。如今整个北庭都护府除了轮台、庭州等偏东的大城池没有受到战事的侵扰,各处都在逃难, 闹得人心惶惶。

整个西北局势混乱,战事频起,处处军备紧张。

周憬琛坐镇城寨, 浴血奋战了小半个月将第一波突厥兵给挡在李北镇外。但罗云镇跟碎叶镇就没那么好的战果,尤其是碎叶镇。因地势偏远,离轮台相距千里。上头的支援迟迟不到,原本碎叶镇校尉叶青山被调离,如今留下的那老校尉能力不如叶青山一半。根本就抵挡不住突厥兵。

碎叶镇死伤无数,突厥人烧杀抢掠, 陷入一片兵荒马乱之中。没能逃掉的百姓尽数被杀。驻地的官兵拼死抵抗,依旧抵挡不住三千驻兵被杀一千多人被俘的命运。

碎叶镇与东乡镇的距离不算近,但碎叶镇和东边的罗云镇一起出事, 东乡镇只会腹背受敌。尤其是驻守东乡镇的巴扎图被抽调出去, 东乡镇也是人心惶惶。

如今市面上的米粮油价格飞涨, 已经接连地翻了三番上去。即便如此,粮店依旧被抢购一空。余氏每日听着外头的动静,捂着心口都在庆幸“还好嘉娘有先见之明,事先屯够了粮食。不然照着这个情形,这个仗拖长了,咱们怕是要去逃难了。”

西施铺子这段时日关了就没有在做了。主要是天下一乱,摆摊做买卖的人都少。西施铺子就是想开也没有那么多肉能卖。镇上好多胆小的人都关了门,躲到乡下去避难。

不过只要不出北庭的地界儿,他们躲到哪里都不可能会绝对安全。

叶嘉庆幸东乡镇的位置够好,便是出事也不容易首当其冲。虽说有些商铺关了门,但大部分开店的还做着生意。主要是这些年西北战事频发,商户们早就习惯了动荡,打着趁机赚一笔的心思。叶嘉命孙老汉采买的布料送到了,寻了个法子妥善地分出去找人制成衣。

才说叶童生可能会指手画脚,结果叶童生还没说话,叶苏氏倒是先说话了。

叶苏氏听说叶嘉将上好的棉花分出去,叫乡下的妇人给制成成衣,听着就觉得不会做事。她自认是叶嘉的亲娘,吃的盐比叶嘉吃的米还多,气急败坏地指着叶嘉不会过日子“这么好的东西不拿去卖,你制什么成衣这年头谁家有那个闲钱去铺子里买衣裳穿“

叶苏氏推己及人地道“再说,乡下妇人能有什么好手艺,你好东西给她们糟蹋,能不能制出来像样的衣裳卖且不说,就不怕这些老娘们私下里克扣你这大好的白叠子”

叶嘉原本听着心烦,到最后一句话倒是给说的心里动了一下。

确实,就这样把上好的棉花和布料送到乡下妇人手中去,届时收上来的衣裳里头能有多少棉说不准。条件艰苦的时候,的确就是会贪图那点东西。若是当真扣下棉花塞点别的什么碎布头什么的充数。除非收衣裳的时候一件一件剪开来查,否则东西一多是肯定检查不出来的。

“不如将人招到作坊里来做事,叫秋月去看着。”余氏在绣房里也做过活儿,原先那个王家庄的绣娘就喜欢小偷小摸的。就算是在绣房里做,也会偷摸地带点碎布头回去。

秋月是个泼辣的性子,不仅嘴皮子利索,眼睛也厉害得紧。有她在一旁看着,旁人别想在她眼皮子底下弄鬼。也是,自打秋月接了西施铺子的生意,这生意和账目都清清楚楚。叶嘉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也行,正好作坊这段时日香胰子停制了,仓房空出来。”

主要是猪胰子原料不好收,叶嘉估摸着等这一场仗打够了。她养殖猪羊的事儿也能提上日程。

算来算去,像秋月这样当用的人手真不多。她好多事情一个人忙。叶嘉不仅有些怅惘,周憬琛多给她弄几个袁春生这样的人才回来就好了。

虽说叶苏氏碎嘴的指责提点了叶嘉一下,但叶嘉这个性子,还是没打算把人就这么留下来。这是他们还不清楚周家有多少家底,也不清楚叶嘉手头有多少的生意。光一个收棉花就能惹来叶苏氏盯着,其他生意要是被她知晓了,岂不是要样样都要被指手画脚

这两人还是原主的亲爹亲娘,叶嘉哪怕没什么感情也得考虑名声问题。古时候孝大于天,一个不孝的名头压上身上,就算是叶嘉本人不在乎也会有影响。

叶嘉不会去挑战这个时代的父母权威,也不想被人指手画脚,只想尽快把人送走。

这事儿余氏心里有数,叶嘉在叶童生老夫妻俩来就说过。

此时叶嘉一提,她便明白了。让余氏扮恶人也不难,当着老夫妻俩的面儿给叶嘉几次脸色,说几次意有所指的话。叶童生的一张老脸就有些挂不住。他惯来是最要面子的,为了自家的脸面能不管不顾女儿性命的那种人。余氏这种不客气的话说个几次,老头儿就被戳了肺管子。

他气得把叶嘉叫到一边,气势汹汹地让叶嘉给安排他们一家子搬出去。

即便是觉得丢了面子,叶童生这老头儿的软弱性子也不敢跟余氏当面撕破脸。虽说他自诩有个校尉儿子是官老爷,没亲眼见过叶青山,私心里是有些虚的。余氏可是真真实实的官家老夫人,兼之余氏身上可是有几十年王妃的气势。一端出来十分能唬人,他哪里敢得罪

“必须办”叶童生当着余氏不敢说,对叶嘉说话可是半点不客气,“这个家我是一日都住不下去”

叶嘉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瞥了一眼叶苏氏。叶苏氏是没有叶童生那么敏感,余氏说的话文绉绉的,叶苏氏其实没怎么听懂。但她素来以夫为天,叶童生说什么是什么。

“爹娘真不打算多住几日了么”

“住什么住气都气饱了”叶童生硬气得很,瞪着叶嘉跟叶嘉招惹了他们似的。

叶嘉面上一副不舍的姿态,思索了再三才开口,“东乡镇这边倒是没什么好住处能安排。但大哥在轮台是开了府的。我没亲自去瞧过,但听大哥说他的府邸很大,是能住不少人。如今北庭的局势这么乱,爹娘你们到哪儿我都不放心。若是不嫌舟车劳顿,不如去轮台那边避避祸”

提到这个,叶童生的眉头就扬起来。

一旁的叶苏氏也不自觉地挺了挺腰,骄傲都写在脸上。

“你大哥那么忙,咱们过去能成吗”说实话,叶童生是想去的。他自打听说了叶青山爬到校尉一职就满心的期望去做官家老爷。要不是祖业在叶家村,路途又远,他早就带着一家子搬过去。

“如何不能成”叶嘉眨了眨眼睛,“大哥一个人在轮台,没爹娘照料,兴许早就盼着你们过去。”

这么一说,叶童生老夫妻俩眉眼都染了笑意。

叶童生摸了摸鬓角的花白的头发,仔细地给捋顺了,心里头喜滋滋的表示赞同。可不是自家几个孩子都孝顺,大儿子又孝顺又出息。他们过去照顾他,青山可不是早早就在那盼着叶苏氏虽说没说话,但那个意思也是乐意的。

叶嘉瞥了老两口的脸色,小心地开口“若是爹娘要走,恐怕得尽早做决定了。不然李北镇那边的突厥兵一旦打过来,再走怕是要来不及”

这话说的两人面色一变,他们才从那边逃过来,什么情况比叶嘉还清楚。

叶童生当下就拍了板,走尽早走

决定一下,那就再没有耽搁的可能。叶童生对于找大儿子过官老爷的日子是一刻都不愿意等。心里想着余氏的那个派头,他暗暗发誓以后要过的比余氏还要风光

“走走走,今儿就回屋里去收拾一番,莫拖着了。”叶童生一住进沈府就觉得不自在,不是自个儿家连说话都没那么有底气,“晚了耽搁了,再出什么事儿要后悔的。嘉娘啊,你去安排护卫跟马车吧,咱家这一大家子走到轮台是不行的,没人护着也不行。”

“这是自然,”提到叶青山,提到轮台的当官老爷,比什么都管用,“爹娘放心,肯定给你们安排好。”

才住下来小半个月就又要走,叶青江是不乐意的。在他看来,搬去看大哥脸色还不如赖在妹妹家里。一个是妹夫不在,叶嘉做人妹子的也不能对兄长指手画脚。二来他身子骨弱,吃不得苦。舟车劳顿地跑这一趟不划算。他幼年时候就被大哥管着,长大了也改不了骨子里对叶青山的惧怕。搬去大哥眼皮子底下生活,怕不是要日日被大哥骂成狗。

叶青江不乐意搬,叶青江家的自然是以他为主。

不得不说,叶青江一家子的作为将叶童生给气得不轻。他还没死呢,家里轮得到叶老二做主他要走就必须得走老头子不管这是不是在周家,愣是从灶房取了跟棍子把叶青江给打了一顿。

折腾了两三日,这一家子才终于上了去轮台的马车。

叶嘉特意给雇了十来个能打的镖师,一路护送。倒是临行前叶苏氏把叶嘉拉到一边去,红着眼睛抹了会儿眼泪才要求叶嘉“你幺弟人在碎叶镇,还不晓得是死是活。我听说西边碎叶镇也打起来了,嘉娘你看能不能给女婿递个信,叫他去碎叶镇看看”

这个要求不能说过分,但也有点强人所难。

叶嘉也不好跟她说,周憬琛乃是主帅,轻易不能离开。只是点点头“我会想办法打探小弟的消息,到时候给轮台去信,叫你跟爹放心。”

叶苏氏这才擦了眼泪回了马车。

人一走,叶嘉这边又跟张昌礼将五十多亩田的稻米给收了上来。不知为何,叶嘉总有一种粮食不收上来,早晚会被人糟蹋的紧迫感。

吴家最近虽说没个动作,但人在哪儿就是个无法忽视的隐患,她行事总得小心谨慎。

时间一晃儿就到了十月,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战争,粮价已经飞到了一个贫苦百姓都活不下去的高度。不说别处逃难来东乡镇的其他村落乡里的百姓,就是东乡镇下属的村落,也有好些人也吃不起饭。叶嘉如今的作坊已经有不下三百人,制成衣的,制香胰子的,制作梨花膏的。

大都是吸收这些逃难来的百姓,他们干活卖力不敢要太多的工钱,就求一个糊口。

叶嘉除了吸纳难民做工,还以物换物。以稳定价格的粮食换他们家养的牲畜。

到了饥荒的年代虽说这饥荒并非是天灾而是,肉食还真不如粮食管饱。乡下家里养猪的舍不得吃,都拿来跟周家换粮食。

叶嘉吸收了不少猪,猪肉做成吃食,猪胰子全部制成香胰子。

有了货,西施铺子也开张了。不过这个铺子并非只是东乡镇,叶嘉将这个铺子也开到了轮台,甚至是邕州。

熟食铺子其实味道不难做,有特殊的卤料方子,便是像余氏这样的人也能学会。开铺子也简单,只要找到能信任的掌柜跟刀功不错的厨子,这个生意就能做起来。

粮食收上来以后,谷底那边除了一些跟着张昌礼老爷子继续种第二批作物的,许多人闲置出来,被叶嘉当做人手派出去了。这些人当初之所以能被周憬琛给留下来,自然是个个都有本事的。识字会算账都是基本,有些人当个掌柜都算屈才。

这也是叶嘉后来写信给周憬琛,听他提了才知道。这人素来不会花精力留无用之人,被他从西场神不知鬼不觉弄出来的五十多个人里头没有无能之辈。

既然他话都说的这么大,叶嘉也就大着胆子用人了。

后头置办的这些个铺子都不用叶嘉各个亲力亲为,实地考察。周憬琛将身契捏在手上,这些个人都派出去,要做的事情都做得漂漂亮亮。吃食铺子不过是一桩小事,采买,购货渠道,都能敲定得稳妥。肉食一多,西施铺子就多开了十来家,轮台两家,邕州两家,安西都护府也安置了几家。

晴雪轩困于药材受限,梨花膏不能大批量的供货,只开了两家分店。营销模式也不必换,同样的说辞到了当地换个法子传一遍,又是一阵奇效。

不得不说,铺子一旦开起来,运作得好,银子就如流水一般地流入口袋。叶嘉还没来得及感慨置办铺子找人做事掏空家底,拿出去的钱就差不多都赚回来。

看着不仅没有瘪,反而翻了两番的钱箱子,叶嘉心中都忍不住在感慨。隔着一道嘉峪关,百姓的日子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西北这边打仗打得流离失所,大多数人吃不饱饭,关内的百姓却照旧歌舞升平,逍遥自在。还有,关内人是真的有钱。

不管有没有钱,手里有进项,叶嘉让袁春生不间断的购粮这事儿是没断过的。

这一场仗打的时间确实够久,从八月初爆发一直打到十月初还没有明朗。如今每日流窜到东乡镇的人越来越多。大多数是碎叶镇那边逃过来的,轮台的支援迟迟不到,百姓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只能逃离家乡。聚集在尚算安宁的东乡镇,成了街上一景。

如今是天气还没到大冷的时候,一旦温度骤降,进入大雪纷飞的季节。这些人只有冻死的份。

碎叶镇虽说并非喀什的辖区,但人流窜到此地就不能不管。

郭淮命人紧急建造了许多收容所,紧急向朝廷申请拨款。奈何路远水长,北庭的消息想要递到大燕皇帝的御书房经过层层筛查呈递至少需要三个月,慢的也需要一年。若是遇上不轨之事,极有可能都呈不到御书房。喀什的情况等不了那么久,郭淮只能去求见苏勒图。

奈何苏勒图公务繁忙,并无耐心见他。郭淮别无他法,奔走相告,以知县之名向当地富商借粮。

郭淮做事素来做事张扬,此举此行都大张旗鼓。奈何当地的富商因先前的政令对郭淮恨之入骨,自然是装聋作哑,无人吭声。

且不说百姓们为此痛骂当地富商为富不仁,为郭淮奔走无果而感激涕零。叶嘉就是这时候站出来。她以校尉夫人的名义与衙门的人联手在镇上和村里开设了粥棚。

一日两顿,早晚施粥。

不得不说,那十来亩的红薯起了大的作用。约莫是地好,这十来亩的田竟然产量几千斤。一条藤扯出来上面零零挂挂好些个大红薯,一颗大红薯切碎能住一锅粥。再加上粟米,能养活了不少人。当然,叶嘉做这个是也并非没有私心,做好事不留名不是叶嘉的做人原则。

叶嘉也并非是毫无准备地开设粥棚,命人专门寻了说书先生,大肆宣扬周家的贫困与艰苦奋斗。将周家有如今的日子经历了多少困难宣扬得人尽皆知。

由苦难的衬托,才有一点起色的周家却将全部的积蓄换成了粮食,周济百姓如此,叶嘉的所作所为才显得品德高尚和爱民如子。当然,有些话润色以后确实是有些夸张,但周家本就并非是底蕴深厚的豪富之家,起于微末也是事实,叶嘉这般说也不算骗人。

毕竟如今做好事与收割民声威望并不冲突。

且不说叶嘉这一番操作,创造了多少名声,引来多少爱戴。就说,如今突厥兵还没有长驱直入,是周憬琛审时度势,殚精竭虑的结果。

轮台派来的援兵迟迟不到,形势却越来越遭。周憬琛只能将手下的人分成两批。

一批死守李北镇,将突厥兵的主力击溃,以攻为守,主动追击,逼得突厥人不得不从各处调兵支援。拖住了他们集中火力从西进攻的步伐。又以当地百姓配合,游击战的模式性骚扰之能是。但突厥兵战力极强,兵力悬殊,抵抗已经是十分艰难。

为求保险,周憬琛以杨成烈的私人印鉴从驻地调来一支骑兵,与孙玉山一起前往碎叶镇。孙玉山作为主帅,陈世卿为奇袭前锋。浴血奋战一个多月,终于逼得突厥人弹尽粮绝。

李北镇有周憬琛坐镇,生生凭借三万兵力和当地百姓联手守住了。

声东击西,以逸待劳,耗时三个月,以死伤不到三千之数将突厥兵打退到草原深处。其中,程家镖师和阿玖手下那批人出了不小的力气。这群粗蛮的汉子大字不识,但武力极高。每个人都十分能打,不敢说以一敌百,以一敌十的能力是有的。与周憬琛一起镇守在李北镇城寨。

当一切结束,西北、西边、东北三方终于喘口气,轮台的支援才拎着三万的兵力姗姗来迟。

来人是苏勒图的副将胡勇,此人抵达李北镇城寨已经是十一月中旬。

大雪已经降下来,气温骤降。

胡勇抵达主帅营帐的第一件事便是斥责周憬琛擅自抢夺主帅职权,不听指令,不懂尊卑,肆意乱为之名对周憬琛进行严厉训斥,并以他才是此次作战的主帅,毫不遮掩地抢占战功。

且不说这桩事激起众怒,巴扎图这暴脾气。气得直接拔了刀冲进了胡勇的营帐,差点没当场一刀将人给劈死。若非周憬琛拦住,胡勇等手下一批人都能被才杀红眼的这群戍边军给弄死在李北镇。倒是周憬琛本人,对于胡勇的所作所为并无反感。

不仅没有表现出怒火,径自认了错,并表示对一切毫无怨言。

胡勇约莫也是心虚,拖这么久才到,是他的疏忽。这事情闹到大都护跟前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此番不过是先下手为强,先恫吓住年轻小伙子,叫他莫要仗着一两次战绩狂妄自大,给他捅娄子。见周憬琛这般上道儿,自以为拿捏了周憬琛。便表示看在他顽强抗住了突厥兵的份上,会分他一杯羹。

周憬琛自然表现得感激涕零,态度谦逊而受教,温顺得毫无破绽。兼之他这人长相本就温润如玉,不刻意表露时仿佛没有锋芒,更像一个不知利害的世家公子。

胡勇这人有个怎么都改不掉的毛病,刚愎自用还十分以貌取人。一看周憬琛这张俊脸和弱冠的年岁,私心里就已经把他当成了好糊弄的小白脸。甚至见周憬琛如此软糊弄,心中暗道此人名不副实。

周憬琛将他的鄙夷看在眼里,以接风洗城为名,邀请胡勇极其手下一批将领去东乡镇梨花巷吃酒。

当日夜里,将这批人全部毒杀在温柔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