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 第164章 薅坏人羊毛

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 第164章 薅坏人羊毛

作者:香酥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21 23:24:20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过日子, 最是匆匆过的就是秋天。

秋天里要备着过冬的东西,每天忙忙碌碌的, 感觉一晃神儿, 这日子就过去了。好像转眼间就到了雪花飘飘的冬天。好像都不曾留神儿,就一溜烟儿到了十二月,今年过年晚, 二月中才过年,但是也不妨碍大家这个时候就准备起年货来了。

提前两个月,其实也没毛病。

这家里的事儿,都是赵桂花操持,其他人都是小兵儿,指哪儿打哪儿。

这不,又是一个周一, 家里几个人都睡眼惺忪的,不怎么提得起劲儿,周天休息是不假,可是活儿也不少啊。赵桂花看着一个个那个熊样儿, 说“咱家还有一张肉票,今天买肉给大家改善一下。”

家里几个年轻的立刻高兴起来, 不过庄志远倒是说“妈,别买了,咱们攒一攒过年买肉包饺子吧。”

这过年总是要吃好的,平日里都是吃的,过年买不到怎么办。

赵桂花看着几个小孩儿眼巴巴的看她,说“这事儿我有数儿,你们上班去吧。”

今年冬天的日子没有去年冬天好,毕竟去年冬天家里鱼多, 还因为卖鱼倒腾了一些肉,所以日子过得很舒坦,今年没有这个还是二就差了一点,不过也比往年好太多了。

他们家人已经很知足了,这别人家可没他们吃得好。

虎头和小燕子两个人吃完了早饭,背起书包,果然,刚背上书包就听到后院儿的李军军李伟伟站在院子里叫人,两个小孩儿赶紧出门,这个时候铜来也出来了。

自从只剩下一个人上学,铜来就落单了,小孩子么,没有隔夜仇,慢慢也就一起上学放学,关系是比以前缓和不少的。至于银来,至今还是没有上学的。这个倒不是王香秀不舍得花钱,而是银来状态不好,虽然看似养的差不多了,但是到底是伤着内里了。他太虚弱,天这么冷,王香秀也不敢让他上学,怕是路上出什么事儿。

这孩子白天就是自己在家,不过好在他虽然是自己在家,但是也不惹什么事儿了。以前是哥哥带着他们东跑西跑,他们连大人都不害怕,现在银来是彻彻底底被猪教育了。胆子小的很,他在家没事儿干,就在街道接了缝小抹布的活儿,虽然干的很少,但是也能挣钱了。这个钱王香秀倒是不要,都让银来自己攒着,她倒不一定要让银来赚多少钱,主要是怕银来总是憋闷着出事儿,也算是给他找个事儿干。银来自己慢慢也适应了。

别看现在王香秀不在外面赚“外快”,但是他家的日子真是比以前强了,银来自己都有私房钱了。而且也会给自己热饭了,要知道以前可不会呢。

这个院子,总的来说家家户户都是奔着更好去的。

一大早上,院子里上班的上学的都走了,赵桂花家里就剩下她和两个小不点,她烧了水,准备给家里换下来的东西洗一洗。一般这个时候是没有人串门的,大家都有活儿呢,可别以为家庭主妇就是冬天在家里猫冬儿,那老些个家务活儿,可不老少。

小团团和小圆圆两个小孩儿在炕上翻滚,赵桂花坐在屋里洗衣服,也盯着他们,她警告两个活跃的小家伙儿,说“不许来炕沿边儿。”

小团团咬着自己的小手手,歪着头,往前试探的爬了两下。

赵桂花瞪眼睛,伸出自己的铁砂掌,说“你们再往炕沿爬,奶奶就打小屁股,懂吗打小屁股”

小团团呜呜呀呀的不知道嘟囔什么,不过好像又听懂了一点,一转身,扭着小屁股就爬走了。小圆圆比哥哥懒一点,虽然两个小孩儿都会爬,但是她不像哥哥那么活泼,反而是抱着毛毛虫,自己能玩儿好好久。

赵桂花觉得,这照顾孩子真是个挺累人的活儿,这他们越大越是这样,一不留神就到处爬。她把几件衣服洗好了,拧干了晾在外屋,赶紧就得回来。

真是一点点都不能耽搁,不然这两个小孩儿就敢给你闯祸。

赵桂花最怕的就是小孩子摔下炕,他们调皮一点没啥,但是可不能摔了。

赵桂花用枕头堵在炕沿边儿,但是可一点也不敢说,孩子就不会跑掉。她今天要收拾的不多,刷了饭碗洗了衣服,盘腿儿坐在炕上,小圆圆看着奶奶过来了,冲着奶奶甜甜的笑,小手手指向了放在柜子上的奶瓶,吧嗒嘴儿。

赵桂花“”

她说戳戳小家伙儿的小脸蛋儿,小婴儿带着小奶膘儿,软软乎乎的,赵桂花笑着说“你妈上班走的时候不是还喂了你”

明美现在还是每天上午下午各自抽出一个小时回来喂一次孩子,这当妈的,就是比当爹的付出更多。不过因为两个孩子也大了,明美一个人喂两个,根本不够吃。

这除了配合着奶粉,还有鸡蛋羹,米粉什么的也吃着,这才够吃。不过他们家人已经商量好了,等过完年,就给孩子断奶,虽说有的孩子吃的时间长,但是赵桂花觉得一年也够了,反正明美现在也跟不上,不如就让断了吧。这一天来回两趟喂孩子,其实也挺遭罪的。照她说,前一段儿天冷就该断了。

不过明美到底是舍不得,还是决定坚持到过年,正好一年。

既然明美自己都这么说,赵桂花这个做婆婆的也无所谓了。但是作为照顾小宝宝的人,她是看得出来的,别看明美吃的不错,补得也厉害,但是她现在喂一个小团团就正好,两个真的太勉强。

要不说有时候穷人家生双胞胎,可不是什么真的大喜,养都不好养。他们家已经是条件不错的,能跟上各种辅食,不然哪里能给两个小家伙儿养的白白胖胖,像是年画里的胖娃儿一样。

赵桂花可不听小孩子的蛊惑,没给她吃,这才多一会儿,那肯定不是饿了,纯粹是馋的。他们家这个小圆圆啊,就是一个小馋猫儿,大人吃东西的时候,会紧紧的盯着大人的嘴巴,急的不行。

小圆圆没有的得偿所愿,撅着小嘴儿看着奶奶,哼哼了一声,不高兴的捶着自己的毛毛虫。

赵桂花笑“呦,你脾气还挺大。”

小圆圆又哼了一声,努力的想要坐起来,小团团本来在一边儿爬来爬去,突然就爬到了妹妹的身边,在他的帮助下,小圆圆竟然坐起来了,小姑娘倚着被子,皱着稀疏浅淡的小眉毛,冲着奶奶咿呀哇呀的,很不满意。

赵桂花“这还示威上了。”

她看着两个圆滚滚的小家伙儿,说“调皮是要被打屁股的。”

她冲着两个小崽子扬了扬手,示意打屁股,小圆圆立刻一下子躺倒,啃着自己的小脚丫,假装没有这回事儿了,仿佛刚才那个奶凶奶凶想要喝奶奶的人不是她一样。

一旁的小团团也迅速的转头,又开始继续爬。

赵桂花笑了出来,嘀咕“这两个小东西啊。”

她已经有点不太记得当初带虎头和小燕子是什么样儿了,毕竟太久太久太久了。中间隔着几十年的记忆呢。但是带着两个,倒是让她感慨小婴儿这个时候要耗费心里,但是也是最可爱的时候。

虽然他们很能“绑人”,但是也是真的很有趣。

她拿出针线笸箩,开始纳鞋底儿,这是她不管多少年都会的活儿,她纳鞋底儿做出来的千层底布鞋是最好穿的,他家老头子最喜欢不过了。

别说是她老头儿,就连两个儿子这样年轻爱俏的,穿惯了都不爱穿什么买来的鞋子,上辈子他家条件好了之后买什么皮鞋也不在话下,就算那小羊皮的鞋子,都不如她这个舒坦。

现在会做鞋的人多,像是王自珍,她之前就给自己做过鞋子,赵桂花可是很感谢的。但是实话实说,王自珍的手艺不如她。赵桂花这次打算做一双棉鞋。

她可是有见识的人,看过重孙女儿穿什么雪地棉,还别说,她觉得这有个高腰还很不错,护着脚腕也暖和。她这不是就打算给自家老伴儿做一个。

这老头儿啊,一辈子不会享福的。

赵桂花忙活着,听到门口传来声音,何兰“赵大妈,在家呢吗”

其实大家都在院子里住,当然看的到在不在家,这就相当于一个寒暄。就跟那“吃了吗”是一样的。

纯粹的寒暄。

赵桂花“进来吧。”

何兰抱着晴晴过来,说“赵大妈,您能帮我照看一下晴晴吗我今天得去一趟医院,这天还挺冷,带着孩子实在是有点不方便。”

赵桂花“放这儿吧,我照看着。”

这个年头儿,邻居互相帮忙是正常的,为啥有些人明明知道有个婆婆压着更难受还乐意找那种家里长辈都在的,还不是为了能够多一点帮衬。

小两口过日子,就算是有一个家庭主妇,带孩子也不容易的。

他们大院儿这已经算是把孩子养的很精细的,赵桂花是重生的,她眼界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照看孩子上心。周家这是结婚十来年才有了这么一个孩子,那真是看的跟眼珠子一样;至于何兰,白奋斗是个粗人,但是何兰到底是富家小姐出身,经历又比较复杂,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他们几个都把孩子养的很精细,王大妈家自然也就跟着带起来了。

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就显得你才是那个奇怪的。

他们大院儿的几个小婴儿明显是养的白白净净,干净利索的,不像是有的人家,为了方便忙活直接给孩子放在地上随便爬,这个是没有的。

何兰把白晴晴放在炕上,小丫头立刻就爬向了小圆圆,她喜欢小圆圆的毛毛虫,何兰“哎呀,晴晴,你也有啊,你看,你自己的毛毛虫也带来了。”

鉴于赵桂花最先给孩子做了花里胡哨的毛毛虫,这引得全院儿的小孩儿都爱上了,不给就哭。搞得现在全院儿的小孩儿人的手一个毛毛冲。

大红大绿,花里胡哨的。

这要是让成年人看,那真是丑的都没眼看了。但是,嗐,你别说,小孩儿就是喜欢。

何兰赶紧把小晴晴的毛毛虫给她,虽然都是毛毛虫,但是还是有点差距的,毕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大家都是用布头儿拼接的。小晴晴看了一眼自己的毛毛虫,又看了一眼圆圆的毛毛虫,把自己的那个抱在了怀里。

她冲着小圆圆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说着什么,小圆圆也呜呜渣渣的回应,小团团凑上去

好的,大人根本听不懂。

赵桂花笑着说“让孩子在一起玩儿把,你去忙你的,到时候回来在接她就行。”

何兰“谢谢您啊。”

赵桂花“没事儿,这是什么大事儿么,邻里邻居互相帮衬都没啥的。你这是怎么了”

何兰也没瞒着赵桂花,说“我生孩子的时候难产伤着了,后来养的又不好,身子一直都不怎么好。我跟奋斗结婚以后,他就让我去医院好好看看,这不,那边给我开了补药的。我每个月去复查一次,夏天的时候带着她倒是也没什么,但是现在天冷,这下了雪还地滑,我也不放心带着这个小家伙儿。”

她又解释“我本来是想昨天去的,周天正好奋斗能照顾孩子,但是大夫那边不行,她的排班没有周天。”

赵桂花“这自己的身体确实就得好好的保养,不然岁数大一点可是很遭罪的。当时明美生孩子我就跟她说,月子做的久一点没什么,给身体养的好好的才是正经。你这也是一样,别怕花钱,你家白奋斗是工人,一家口咱们都能过的挺好的。吃药吃药,好好养一养。”

何兰点头“我知道的。”

个小孩儿一起玩儿,何兰放心的出门。

她围着围巾,把自己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的,穿着臃肿的棉袄,看起来特别的朴素。一瞅就是个条件一般的家庭妇女,这是何兰对自己的保护,她不想遇见以前少女时期认识的人或者是杨家村认识的人。

这倒不是她怕见人,而是她的少女时期的朋友成分都不是很好,有的已经下乡了,还有没有下乡也都跟以前截然不同。都被罚着扫厕所扫大街之类的,还有的被批

而她那个时候认识的人,她也怕别人举报自己。

所以何兰是真的很害怕,她宁愿土了吧唧,谁都认不出自己。

至于杨家村的人,她也不想遇见,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现在的生活,更不想再次遇见范家的人。至于杨立新。她是知道的,杨立新不是多嘴的人。

就算他是,他上头还有王大妈压着呢,王大妈可嫉恶如仇了。

而且实际上,杨立新确实也不是,他不是那种多话的人,平日在院子里跟人唠嗑都不算多,更不怎么管闲事儿。何兰觉得,自己真的超级幸运的。

她来到医院,仔细检查了一下,得知自己身体比以前强了很多,又拿了一个月的中药,这才提着药出来。她的脸挡的严严实实的,正往外走呢,远远的就看到了关桂玲。

关桂玲认不出这样的何兰,但是何兰却一下子就认出了关桂玲。

关桂玲脸色很不好,其实何兰就见过一次关桂玲,就是上一次关桂玲来大院儿找白奋斗,之所以对关桂玲印象深刻可不是因为关桂玲曾经差点和白奋斗结婚。而是这个人脸色太差了,她觉得关桂玲的脸色跟自己刚从乡下回来的时候差不多。

她还真是没见这条街有脸色这么差的人。

所以对她印象还挺深刻的,但是这一次一见,何兰更是惊讶了,因为关桂玲的脸色更差了。她的脸蜡黄蜡黄的。整个人都给人一种患了大病的感觉。

何兰晓得这人明明该休息半年的,但是休息两个半月就上班了。

她真是很不懂这个关桂玲,真的是不怕死吗这么糟践自己。

虽然她认出了关桂玲,但是却装作不认识的样子,与关桂玲擦肩而过。关桂玲根本就没留心一个土了吧唧的媳妇儿,她走进了诊室。何兰回头又看了一眼,没再关心更多。

他们啊,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的。

何兰出了门,眼看门口有人溜达着卖鸡蛋,并没有凑上前,他家之前才买过呢,完全够吃,不过何兰路过的时候竖起耳朵听了一耳朵,隐约听到“四分”

虽然有人帮忙看孩子的,但是何兰也没在外面磨蹭,看完了病又去买了点粮,这就赶紧回家了。她回到家里把东西收在柜子里,这才来接女儿。

这个时候庄家的炕上已经有五个小不点了。

小七斤比他们小几个月,还不会爬呢,跟着小哥哥小姐姐们咿咿呀呀的,往小晴晴面前鲤鱼打挺儿。小晴晴正在跟小七斤互动,一看到妈妈,立刻把毛毛虫一甩,奔着妈妈就冲“娃娃哇哇哇”

很明显啊,她想叫妈妈妈妈妈。

何兰赶紧抱起孩子,说“你啊,怎么能往外冲呢”

小晴晴露出小米牙,笑了出来。

何兰戳戳她的小脸蛋儿,说“去跟小朋友们玩吧。”

别看周群和白奋斗现在还不怎么对付,但是小七斤和小晴晴可是很好的好朋友哦。最喜欢一起玩儿了。何兰坐下来,说“我今天在医院门口看到有人卖鸡蛋,四分钱一个呢,我远远的瞄了一眼,那可真是没有我们买的鸡蛋大。”

“啊,四分咱们上次买的是分啊。”周大妈一下子就喜出望外,这种占便宜的事儿,她最喜欢了。就算是同样的价钱,他们都是占了大便宜的。

毕竟他们买的鸡蛋可是个头很大的。

赵桂花“现在医院门口卖四分”

“可不是”

何兰说“这奔着年底去了,什么东西不涨价啊。”

别看现在是十二月下旬,距离二月中过年还有好一段儿呢,但是实打实的就是准备年货的季节了。像是现在黑市儿的猪肉都涨价了。鸡蛋猪肉冰鱼,这些都是年底一定要涨价的。

也就是米粮,这个变化不大。

这哪儿敢变化大啊,去年因为下雨的关系缺粮,结果黑市儿的粮食都涨疯了,好么,结果黑市儿让人端了。要知道,那可是从来没有过年前端掉黑市儿的先例。

毕竟,谁家不过年啊,物资配额就那么点,想过个好年少不得要去黑市儿,领导也要过年,投机倒把办公室也要过年。再说能够搞起黑市儿的多少也是有些门路的,一般情况下还真不是随随便便就端的。

但是这个情况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粮食。

这粮食才是根本,是绝对不能动的,谁要是敢用粮食发财,那么就是距离完蛋不远了。这不,去年粮食一涨价,立刻就出事儿。所以今年别看这些年货开始涨价,但是粮食还是原来的价格。

赵桂花“所以说上次买的鸡蛋还是合适啊。”

他们上次随便挑,全都挑了大个儿的,那种特别大的大个头鸡蛋,黑市儿都要挑出来单卖的,还什么分,五分钱都是正常的。没听何兰说吗今天遇见的不如他们的鸡蛋,都要四分钱呢。

周大妈在一边儿蹙眉,说“我觉得我还是有点买少了。”

王大妈也后悔的捶大腿“我也是买少了啊,我买的最少啊亏了亏了”

她买回来的时候他家李厨子还埋怨她这么多干啥,自家也不是没有鸡,后来一见着大小儿就不吭声了。当时她也没在意,现在想想啊,他家那个鸡贼老头子肯定是知道这个是不亏。

赵桂花“这做买卖的也没有做一次就再也不来的,肯定还能再来的,罗小荷还跟我说下一次再有这种好事儿,给他们家带百个。”

王大妈“”

她感叹“他家这买的也太多了。”

赵桂花“他家不养鸡啊。再说这个个头大,合适啊。一个都好顶上一个半了,你说值不值。”

“那倒是。”

周大妈“那家伙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卖货,竟然不分一分,这么大的便宜就让咱们占了,不过嘿嘿,这样的买卖人再来多少个我们都不吃亏。”

她是巴不得这种买卖人多一点呢。

赵桂花“那还好说了”

几个人正在说话,就听到有人急促的脚步声,嗯,又是急促的脚步声。

王自珍从隔壁院儿过来,气喘吁吁“我就猜到你们都在这里,上次那个卖鸡蛋的又来了。”

大家眼睛一亮,哎呦哎呦,这人可真不禁念叨啊,这才几天啊,这人竟然又来了

“走走,去看看。”

赵桂花看向了王大妈,王大妈果断“我去叫李芳过来看孩子。”

李芳,万能小保姆。

李方一到,大家就匆匆出门,赵桂花“你说怎么还有这样的好事儿。”

大家纷纷笑了出来,这次又是上次那个驴车男,这一次他的驴车是停在他们胡同里。他身边还跟了一个五十来岁老大娘,老大娘长得慈眉善目的,一看就是个憨厚的庄稼人。

这一次车上有六筐鸡蛋,还有好几筐鱼,比鸡蛋多。王自珍挺着大肚子超级得意的,她说“我从厕所里一出来就看到他们的驴车了,这个大叔我是认识的,上次就是他来卖东西,我一看就晓得他又是来卖东西,就赶紧去叫你们了。”

赵桂花“还是你动作快,不过你这月份也不小了,现在下雪路滑,你也悠着点啊。”

王自珍“我晓得的。”

这时周大妈已经开始问价钱了,一听跟上次一个价钱,大家喜出望外,赵桂花“那这鱼呢鱼怎么卖”

慈眉善目老大娘笑着说“我们这鱼是刚从河里钓上来的,可新鲜着,两块钱一条,随便挑。”

赵桂花打眼儿一看过去,就晓得,两个字儿很值

真的很值得啊

先别说副食品商店多少钱,就说这个随便挑,就很值了。这个头是真不小。

赵桂花“我们多买点,能再便宜点吗”

老大妈露出笑容,说“你们要是买十条,我饶你们一条。”

赵桂花“那我肯定要十条了。”

现在副食品商店也是要两块的,但是个头儿可不如这个,赵桂花都不用挑,直接看最上面这条鱼,就这个都有副食品商店卖的一个半大了。

几个人都嗖嗖的,既然是随便挑,那谁不条大个儿的。

赵桂花果断的挑了十一条,个顶个儿都抵着副食品商店的一个半,其他人也没吃亏,大家挑的都是大个儿的,谁让他们是来的最早的呢。这不是就赶了好处了。

赵桂花小跑儿回家,很快又挑鸡蛋,罗小荷既然求上了她,这个忙她肯定也帮的。

几个人买的热火朝天,很快又有人加入进来。

赵桂花挑好了鸡蛋,就听车上那个老大娘正在说话“俺们村里都叫我水花婶子,你们方便也这么叫我,这是我儿松鼠。”

赵桂花楞了一下,随即很快的继续,她挑完了给钱,见水花婶子还在跟人唠嗑,在他这种事儿可不好聚堆儿,买完了是要赶紧走人的,他们这一批倒是很快都买完了往家走。

王自珍没忍住又买了五十个鸡蛋,同样的也买了十条鱼。

而其他人也是一样,几个人每家都是打底儿十条。毕竟买十送一啊。几个人喜气洋洋的进了院子,就见银来站在门口,他看着王大妈,说“王大妈,我我我、我也想买点。”

他似乎有点紧张,但是还是说“我妈说,以后、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儿,让我也买点。”

这个是不假的,上一次他们几个买了合适的鸡蛋,院子里的人都是知道的,王香秀要上班,自然是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但是银来天天在家,她倒是也把这事儿交给了儿子。

银来自从受伤就不怎么跟院子里的人来往了,因此紧张的很,说话都结巴。

但是他记得他妈说,可以找王大妈,王大妈是管院儿,会帮忙的,正因此,银来不断的给自己打气,这才走了出来。王大妈也是愣了一下,随即说“也行,你来看,这个鱼是买十送一,这个鸡蛋是分,你要买多少”

王大妈肯定不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虽然他们家以前确实有点不着调,但是这一年倒是也安安分分的。没有了金来牵头,银来和铜来都正常了很多。

他们小一些,遇到事情比较容易改过来。

但是金来到底是有点大了,反倒是不容易改正。接连两次偷东西,还在少管所受教育呢。

王大妈“我是建议你家买十条的,因为多送一条合适的。”

银来不敢抬头看人,说“听你们的。”

“那鸡蛋呢你要多少”

银来晓得他们都买了很多,说“五、五十个吧”

“行,走,你跟我一起去,钱够吗”

“我有十块。”

这是他妈留下的。

王大妈“那不够,鱼就二十了,你要是确定要买,我借给你,你得还啊。”

银来赶紧点头。

赵桂花把东西放下了,说“我跟你们一起去。”

王大妈和赵桂花领着银来又杀过去,两个老太太的杀伤力可是不小,很快的就给银来挑了十条大鱼,别看鱼很合适,但是一般人也不舍得买,所以卖的不快。

除了他们这些人,其他人顶多是买一条半条的。

其实啊,要不是赵桂花瞬间买十条,王大妈周大妈几个人还真是不至于一下子就买十条,他们完全是被赵桂花带动的,总是觉得这老娘们不会吃亏。

跟着学没有错。

水花婶子看着银来,眉眼都是笑容,说“这小子看着真是虎头虎脑的,这小脸儿白白净净的瞅着就是个健康娃儿”

还没等说完,就看银来咳嗽的天崩地裂,像是下一刻就要嘎嘣过去。

她“”

王大妈叹息一声,说“银来你快回家吧,这温差大你不舒服就先回家。”

“没、没事”

“别瞎逞强。”

赵桂花“行了,一起走吧,这不是挑好了”

他们算完了赶紧领着银来回家。

两个人给银来送回家,银来就要拿钱,王大妈“别给我了,等你妈回来一起给,这个鸡蛋是分,鱼是两块,你记得跟你妈说。”

银来赶紧点头。

“你这屋里可挺冷的。”王大妈随口说了一句。

银来“我,我没烧炕,省一点。”

赵桂花沉默了一下,再看银来有点怕人的瑟缩样子,说“你要是怕冷,就来我家。大家都在我家唠嗑,倒是也热闹。”

银来一愣,没想到赵桂花这么和气,他犹豫了一下,再看赵桂花,点头“好。”

又想了想,说“谢谢赵奶奶。”

赵桂花“没事儿。”

如果银来还是个不懂事儿的小孩儿,赵桂花才不会发好心,但是现在看一看他的状态,赵桂花觉得自己发点好心真是没什么,做人不就是这样。

银来绷着自己的针线笸箩,打入了老大妈的队伍。

李芳看到银来都跟过来了,惊讶的挑了挑眉,不过也没说什么,好在赵桂花这个屋子是个炕,大家都凑在这边,倒是够。而且人多反而显得屋子里有热乎气儿。

银来坐在椅子上,正好把笸箩放在一旁的小柜子上,他挨个叫了人,叫完了满脸通红。

这别人还没咋地,自己先不好意思了。

赵桂花心道这小子上辈子他娘的可是敢抢劫的,这辈子竟然像是一个小白菜,不得不说人的童年真的会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不过想一想就觉得银来这小子虽然虎,但是确实是他们苏家兄弟里最容易改正的。

上辈子金来坐牢就跟走城门一样,进去出来出来进去的,反正就是偷,老婆孩子都扔给苏大妈和王香秀养。铜来就是年轻自己陪富婆,年纪大了就哄恋爱脑小姑娘养他,一直靠着女人赚钱。

倒是银来因为抢劫伤人坐牢,出来之后认真改好了,脚踏实地起来。

所以现在他因为让猪给踩了彻彻底底“教育”改好,赵桂花是相信的。

赵桂花看着银来的样子,也没更多关注他,反而是说“你们觉不觉得,今天来卖东西那两个人怪怪的”

周大妈不以为意“哪里怪我觉得挺正常的啊,你便宜买了人家的东西,还要说人家怪啊。这不好把”

赵桂花白她一眼,说“真是人蠢都是能看出来的,她不怪吗”

何兰点头“怪。”

周大妈一看有人附和赵桂花,不服气了,说“你咋还拍赵桂花的马屁呢人家说怪,你也说怪,那你说,哪儿怪了”

何兰不是拍马屁,她是真的这么想的,她认真的说“真的怪,她介绍自己了。”

别说是投机倒把,就连她都不敢随随便便的介绍自己,生怕被人认出来。

“哎”

周大妈疑惑“介绍自己怎么了”

王大妈这个时候反应过来“对啊,他介绍自己干什么啊她一个投机倒把的,都该是生怕被人知道是谁,她咋还自己介绍自己呢”

“就是啊”赵桂花也是觉得这个地方奇奇怪怪的。

这时王自珍也凑在他们家,她也说“我也觉得奇怪,刚才没反应过来,现在你们一说,我就觉得奇怪了。咱们买的这个鱼,也太便宜了啊。”

关于这一点,别人都没有她有说服力的。

她说“你们也知道我跟我男人经常一起去钓鱼的,其实河边就有些人偷偷把鱼换出去的,说是换,其实就是卖。就这么大个儿的鱼,在河边换掉都得块钱了。他卖还卖两块钱,自己不挣钱吗总不能这些鱼都是他们家自己钓的吧就算是自己钓的,两块也不太可能啊。那我可不信。”

他们这个鱼,跟副食品商店一比,就跟爸爸和儿子一样。

这么大的个头儿的,如果直接在河堤买,块钱都未必能下来。

要知道,副食品商店是定量的,一般黑市儿都比副食品商店要贵一点的。那跟副食品商店一样大小的鱼,黑市儿都得加五毛,更不要说这种了。

投机倒把承担这么大风险,便宜卖,那还不奇怪

赵桂花“你看,大家都觉得奇怪吧”

周大妈“你们这一说。好像也有道理,那她为啥卖这么便宜啊来路不正”

赵桂花“不晓得,有可能。我也摸不准,就是觉得不太对。”

反正是觉得不对劲儿,但是为什么不对劲儿,赵桂花还真是没琢磨明白,可是以她警惕的雷达来看,这绝对是有点不对劲儿的。

“咱们得留心着点。”

她又说“而且他们来的还真是挺频繁的,一般来说,这种走街串巷的投机倒把,不是应该更加小心,不太会频繁的来同一个地方吗这才几天啊,都来两次了。”

王大妈“要不要跟街道那边说一下”

赵桂花“咱们在观察观察吧。贸然的去说,如果没事儿不是冤枉人了”

“那倒是也对。”

“等看他们再来不来吧。”

“成,我觉得这样可以。”

这时周大妈倒是咯咯咯的笑了出来,十分的得意,说“这么看的话,他如果再来,我们还是得多买点啊,因为他们卖东西就是比别人合适啊,如果真是有问题被抓了,我们以后可就占不到这个便宜了,所以现在是能占便宜就多占点。”

“那倒也是。”

周大妈“不行,我得再出去买几条大鱼,一旦以后不来呢。”

她嗖嗖的,又窜出去了,走到门口才想起孩子,回头说“再给我照顾照顾七斤啊。”

小七斤根本就没管他奶,跟着小晴晴咿咿呀呀。

奶奶走没走,不知道啊

王自珍“那我也再去看看。”

赵桂花笑着说“你们夫妻都能钓鱼,你还去”

王自珍点头“不吃亏。”

她扶着腰出门,银来犹豫了一下,问“我应不应该再买点”

赵桂花“你就别买了,我们这些人买的不少了,也挑了一圈了,剩下的没有那么大了。再说,你家人也不多,不用买那么多。他们都是有走动人家的,买了也不是全自家吃,估摸着也有过年当年礼送出去的,你们不一样的,用不上。”

银来赶紧点头。

银来在赵桂花家混了一小天儿,傍晚铜来放学,他才回家。

王香秀下班回家一看,整个人都惊呆了,她跟银来这样的小孩儿不一样,银来是小孩子,不当家不懂这些,她操持家里的吃喝用,当然清楚这东西买的十分合适。

银来“妈,这是我今天跟着王奶奶还有赵奶奶他们买的,你看合适吗”

王香秀点头如捣蒜“合适,当然合适了。二十块钱十一条大鱼,再也没有这么合适的了。鸡蛋也好。”

虽然这十一条大鱼是多了点,但是价钱合适,冬天里也坏不了,这都能存得住的,完全可以慢慢吃。就连鸡蛋都让她咋舌,说“这个头儿是大啊。”

怪不得他们上一次都说合适呢。

王香秀现在是看出来了,这整天在家的人,保不齐还真是能捡到什么漏儿,她上班就不行了。好在她儿子能干啊。王香秀花样儿表扬了银来,银来高兴的直冒鼻涕泡。

不过银来也把赵桂花他们的猜测跟他妈说了,王香秀“他们怀疑那两个人有问题”

银来点头“赵奶奶他们都是这么说的。”

王香秀想了想,说“那妈给家里留个十块钱,以后他们买什么,你也买,别怕花钱,估计这便宜占不长远。”

银来“哦。”

王香秀拎着小钱包去后院儿还钱,虽然花了钱的,但是心情舒适不错。

他们大院儿因为买到了便宜货,心情都是很不错的,但是也有的人不是这样的。那就是今天来卖东西的二位了。这就是那个自称水花婶儿还有松鼠的。

他们卖完了东西很快的离开。并没有走远,反而是进了城郊一个大院儿。

要不说这胡同里的老太太们都火眼金睛厉害呢,他们还真是一点也没猜错,这两个人,确实有点问题的。两个人赶着驴车回到大院儿,跟其他几个人聚集在一起。

这个屋子里看起来是一家子,水花婶子这个老太太,还有一个中年妇女,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儿,以及两个爷们,还有两个半大小子。一共七个人。

他们也就是一家子,水花婶子是婆婆,两个爷们是她的儿子,那个中年妇女就是水花婶子的大儿媳妇儿,两个半大小子都是她的儿子,他们是一家四口。那个年轻小媳妇儿是水花婶子的二儿媳,现在还没生孩子。

他们一家子自然不是叫什么水花婶子松鼠的,不过出门在外,这是他们的化名儿,就算是在家也是这么用着的。这是为了习惯,避免出去的时候不小心说漏嘴。

两个人一回来,大儿媳妇儿就迎了上来,她赶紧上前招呼自家男人和婆婆进门,说道“大冷天的,我给你们温了鸡蛋水。”

水花婶子没有了在外面的慈祥面孔,她的憨厚可都是装出来的,实际上一点也不是这样的。她就是凭借一副长相上的优势挣钱呢。她拿出了老太太的架势,坐在正位上,低头喝了一口鸡蛋水,说“这个天儿,这是冷死个人。”

大儿媳妇问“娘,那都卖光了”

老太太点头“卖光了。”

大儿媳妇儿心疼的倒吸一口气,一旁的小儿媳妇儿更是惊呼“这卖光了不是就亏钱了”

他们自己可没有这些东西,都是收上来的货,他们又这么平价卖,那不是卖的越多赔的越多毕竟这收上来的价格不一样,有的可是更贵一点的。

想到这里,她心疼的说“咱们该是涨涨价的。”

“糊涂”

老太太把饭碗往桌上一砸,看向家里几个小辈儿,说“你们真是没有我一分的智慧,愚蠢,实在是愚蠢,你们不想一想,如果不便宜点卖,我们能得到他们的好感吗”

小儿媳妇儿小声说“那我们卖的便宜,就能得到他们的好感”

水花婶子蹙眉,说“老大媳妇儿,你来说。我为什么要卖便宜一点。”

老大媳妇儿“咱们卖的便宜一点,大家都很欢迎我们去,我们去的多了,一来二去的跟这些人都脸熟了,他们就不会防备我们了。要是我们直接就去那边,那边都是家属院儿,互相之间都是认识的,那些小脚老太太眼睛贼着呢,我们一过去就能被盯住,根本别想干什么。但是我们现在总是去卖东西,跟他们熟悉了,他们就不会防备我们。以后我们再去,就不至于被留意到。”

水花婶子“对喽,还是老大媳妇儿聪明。”

大房的几个人与有荣焉的得意。

年轻媳妇儿咬咬唇,有几分不懂,继续问“那既然这样,我们可以更便宜啊,为啥是现在这个价格”

水花婶子是很乐意给新嫁过来的儿媳妇儿解惑的,这也是培养她的成长,她语重心长“你卖的太便宜,人家是会怀疑你有问题的。到时候再一上报,盯上我们怎么办我们的东西,不管是进了什么,都要卡着副食品商店一样的价格,这样大家既觉得合适,又不觉得很夸张,他们可以占便宜,又不会觉得不对劲儿,我们就能慢慢的混进去了。”

“娘,我懂了。”

水花婶子继续说“再说,我们每次都卖的多,推着驴车过去,大框小框的,他们习惯了,以后也不会觉得有不对,到时候我们偷了孩子,全都放在筐里运走,一时半会儿他们反应不过来的。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会把孩子都藏在筐里。”

这个老太太得意起来,她说“你们也别觉得现在亏了钱,这都是成本,我们有成本,才能更加保障自己,到时候拐一批男孩子卖了,这多少钱回不来你们还在意今天亏得这几个钱”

谁能想得到,这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竟然是个拐子。

而事实上,做拐子的还真是没有那种看起来特别凶神恶煞的,这样的一下子就会让人提高警惕,哪里拐的来什么人,一般都是看起来很无害的。这样的人才是容易下手呢。

像是这个化名水花婶子的,她就是这样的,看起来是很不错的一个老太太,但是实际上那也只有本人知道她心里是多么的龌蹉了。

“这干咱们这一行,那是提着脑袋干活儿,所以啊,是一点的都不能大意的。我们现在花了钱,但是对自己是个保障啊。不然你怎么去踩点只有这样踩点才是最安全的。而且对后续也有帮助,我们不能大意的。你要是大意了,那么被抓到保不齐要被那些人打死。不被打死进去了也没个好儿,这人贩子啊,强奸犯啊,就算是进去了都是人人憎恨,挨欺负的。你爹当年进去,人家听说他是个拐子,见天儿的揍他,这后来到底是扛不住了,人最后就没了。妈的,都是做坏人,他们凭什么觉得自己比我们高尚。”

“就是”

水花婶子“所以我们现在多搞点小动作,也是为了安全。”

“娘,我们懂的。”

水花婶子“咱们这一批,弄个十来个孩子,这可就发了。”

“娘,你说这苏金来信得过吗他说的有准儿吗”这是他家老二问的。

这么一问,那半大小子就跳出来了“二叔,你咋还不相信我的能力我可是从小就在这一行了,就苏金来那个蠢货,我套一套话,他就什么都说了,他又不知道我们是想做拐子拐人。他把我当兄弟的,他干啥要骗我我都问清楚了,他家有个小弟弟,今年也就七八岁,正是适合卖掉的。他们院子里还有好多个小婴儿呢。赶巧儿是差不多时间生的,不过只有两个是男娃儿,一个是什么庄家的,一个是周家的,我都记得清楚呢。还有一个叫李厨子家的,他家有两个十来岁的男娃儿。还有,还有隔壁院子”

那一片儿的男孩儿,他可是都打听的清清楚楚。

他是因为偷吃的进的少管所,赶巧儿也是遇到了苏金来。这个小子是大贼,也是偷财物进来的,他们混在一起玩了两个月也是很熟悉了。他不像是苏金来要在里面待那么久,事儿不大,可以早早出来的,正好把自己在少管所接触的这些人的家庭情况一说,不得不说,还是苏金来他们那一片儿小孩子多,他们家这不是就多了渠道

“我都打听的真真儿的苏金来不会撒谎的”

“我也没说他撒谎,但是咱不是为了稳妥吗”

水花婶子伸手制止了大家的话,说“我大孙子说得对,苏金来说的他们那一片儿的情况确实没有错。”

他们卖东西的同时也不着痕迹的打听了不少,基本对的上。

松鼠“妈。对的上是对的上,但是这十来岁的男孩子,真是有点大了。你说能行吗”

水花婶子“那有什么不行的这大一点的往山里的村里卖,正好不用这么养就有儿子顶门立户还能干农活儿,不会介意孩子大。这小一点不懂事儿卖给城里好一点的人家,他们这样的一般都要求孩子不记事儿,把自己当亲爹妈。我这都琢磨的好好了。不过你们可得记住,咱们不要闺女,小女娃儿卖不出去。”

“这个我们懂的。”

“这要女人也是要成年的,小女娃儿可不行。”

现在自家都吃不饱,不养女娃儿。但是吧“娘,你说要是有好看的大姑娘小媳妇儿,咱们下不下手”

水花婶子一笑,说“当然下手”

她说“那山里的单身汉老光棍最喜欢了。”

这个可值钱的。

她说“要是要,但是咱们先拐孩子,主要还是要孩子,这个好带走。”

“我们懂的。”

这一家子都是干惯了这个的。

水花婶子微微一笑,说“我们年前多去几次,混熟了之后,大年十儿行动”

“啊这这日子”

水花婶子严肃“就是这个日子最好,大过年的街上都是放炮的,孩子要是挣扎喊两声都能被鞭炮声压住,别人听不见。而且,过年孩子都在街上玩儿,人多,我们可以多选小一点的,好拿捏。”

“您老精明”

人贩子水花婶子呵呵呵呵起来,十分得意。

然而,她能如愿吗

很难说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